觀光者喜愛的「中正紀念堂」卻是「臺獨分子」的眼中釘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7月23日CNN旅遊業刊物出一篇名為「臺灣最美麗所在」的文章,文章介紹兩位生活在臺灣的遊客眼中的美景,泰國攝影師稱最愛攝影的地點是臺北的「中正紀念堂」,他認為這是臺灣最美麗的地方,就在市中心交通便捷,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儀仗隊,還有小鳥、人群與日出。看似一篇正向報導的文章,但孰不知這位外國朋友最愛的景點「中正紀念堂」,卻是「臺獨分子」的眼中釘,前幾天才剛被潑紅漆將臉丟到全世界去了。

其實自「中正紀念堂」自1980年落成以來,歷經了38個寒暑見證了臺灣解嚴民主化的過程,因為「中正紀念堂」顧名思義就是紀念蔣介石,但「臺獨人士」稱國民黨為外來政權,蔣介石是罪人等謬論,平時都稱「中正紀念堂」為「中正廟」。

後來,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在「去中國化」的影響下,臺灣多少青年人對於歷史的認知產生了謬誤,多少青年世代因為政客們操作下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呢?2000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當選後開始新一波「去蔣去中」運動,2007年所謂的「正名」運動,硬生生將「中正紀念堂」廣場前的「大中至正」拆下掛上「自由廣場」,並且在「紀念堂」的銅像周邊放上裝置藝術稱是為了自由民主多元而發聲,比起前幾天少數「臺獨分子」的潑漆行為,真正的「臺獨分子」陳水扁利用行政大權強拆「大中至正」,可謂完成「臺獨分子」拆除「中正紀念堂」的第一步吧!

今日的臺灣,雖然歷經國民黨馬英九執政的八年,「中正紀念堂」的爭議看似告一段落,但是島內的「臺獨勢力」們卻仍舊蠢蠢欲動,直到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再次上臺後,「去中國化」和政治的鬥爭再次開啟,先是年初蔣介石陵寢被「臺獨分子」潑紅漆,更為離譜的是在開庭的上午先至「中正紀念堂」再次潑紅漆,蔡當局無疑就是放縱「臺獨分子」在島內撒野,這些事件都是臺灣民主變民粹造就的負面產物,或許人們仍舊喜歡臺灣的風景,但當他親眼見證「臺獨分子」在「中正紀念堂」潑灑紅漆時又會作何感想?(中國臺灣網網友:羅鼎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焦點

  • 今天上午,中正紀念堂被「臺獨」潑漆,蔣介石「染紅」
    這次居然是臺北中正紀念堂裡的蔣銅像。這應該是該銅像第一次「流血染紅」。今天上午,多名「臺獨」分子進入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潑漆,並在現場拉起內容極其聳動的橫幅:「去除支那威權,創建臺灣共和」。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20日報導,臺北市中正一警分局上午9時許接報,有2人前往中正紀念堂,持紅色顏料彩蛋丟擲蔣介石銅像。
  • 「臺獨」又到中正紀念堂潑墨水 被逮後裝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媒報導,「臺獨」分子陳峻涵26日到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潑紅墨水,隨後當場被制服並被帶到派出所。在此期間,中正紀念堂衛兵一度上前幫助管理人員制服陳峻涵。然而陳被帶走後不老實,在社交網站上說蠢話,稱自己以前認為衛兵是假人扮的,這次被逮「證實了我以前是想錯了!」
  • 「228去蔣」引衝突:統促黨和臺獨分子在中正紀念堂大打出手
    【觀察者網 綜合】今日(2月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借著蔡英文當局發動的「228去蔣」浪潮,島內極端「臺獨」組織——「自由臺灣黨」主席蔡丁貴今天中午糾集百人現身中正紀念堂大門前,而臺灣統促黨、白色正義聯盟等團體則在同一地點舉行「護蔣活動」。 由於雙方立場不同,兩個派別互相叫囂,甚至發生肢體衝突,搶對方的旗幟,場面一度失控。
  • 「臺獨」企圖「228」當天破壞中正紀念堂郝龍斌報警
    「臺獨」人士揚言在「二二八」當天推倒中正紀念堂內的蔣介石銅像。(網絡圖) 原標題:「臺獨」企圖「228」當天破壞中正紀念堂 郝龍斌報警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臺灣的「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將屆,民進黨當局前日宣布將讓中正紀念堂「去蔣介石化」,再度引發臺灣族群對立。島內「臺獨」人士甚至揚言要在紀念日當天推倒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
  • 臺灣「獨派」突襲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潑紅漆
    在開庭前不久,臺北的中正紀念堂又遭一劫。 據臺媒消息,今日(20日)上午,多名「獨派」分子前往臺北中正紀念堂,對蔣介石銅像潑灑紅漆。 視頻製作/觀察者網 範唯 現場圖(圖源臺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今日上午9時,臺北市中正一警分局接到報案,有人在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投擲紅色顏料彩蛋。
  • 鄭麗君賦「中正紀念堂」轉型「新含義」 被轟:「文化'臺獨'」
    鄭麗君昨日(23日)受訪時未談是否接受道歉,但認為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對此,臺灣安全主管部門前官員李天鐸直言,連一座歷史性的臺北「中正紀念堂」都能拗成「再民主」?他說,什麼都是民進黨說的算,「沒有人比她們更毒!」鄭麗君昨日接受採訪時說,鄭惠中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有誤解。
  • "綠委"叫囂改中正紀念堂為菜市場:幽默地去除威權
    繼「臺獨」分子鄭自才叫囂「拆除中正紀念堂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後,民進黨「立委」姚文智24日受訪時聲稱「中正紀念堂可以轉型成臺北故宮二館或菜市場」,讓「轉型正義」趕快實現,他還稱這是「最幽默的威權祛魅方式」。
  • 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像被「臺獨」潑漆 國民黨:蔡當局應負最大責任
    臺灣《聯合報》20日報導稱,5名「臺獨」青年當天9時許突襲臺北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潑紅漆,並在現場拉起內容聳動的橫幅。這是中正紀念堂第三次遭潑漆。20日原本是桃園地方法院對上述5名「臺獨」青年所涉案件第一次開庭的日子。去年2月28日,他們衝入桃園大溪蔣介石陵寢潑漆,被桃園「地檢署」以公然侮辱墳墓、妨害公務等罪嫌分別起訴。
  • "獨派"稱中正紀念堂無藝術價值 叫囂"拆掉後種樹"
    摘要: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早前明確指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有關「威權象徵」的主要目標是「中正紀念堂與桃園兩蔣陵寢」。就「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議題,「臺獨」分子、臺灣建築師鄭自才近日受訪時聲稱,建議拆除「象徵威權」的中正紀念堂,拆除後可改建為公園或種樹。
  • 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商品下架 國民黨諷改賣小英公仔
    中國臺灣網2月2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25日宣布,初步將中正紀念堂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下架停售,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商品下架,「文化部」是要拍馬屁改賣「小英(蔡英文)公仔」、「貪汙紀念扁(陳水扁)帽」嗎?
  • 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遭蛋襲 現場遊客看傻眼
    中正紀念堂。(圖/翻攝自維基)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2.28和平紀念日前夕27日,中正紀念堂內的蔣介石銅像遭抗議民眾丟擲墨汁水球與雞蛋,他們大喊「沒有真相沒有原諒」,讓現場島內外觀光客看傻眼,隨即有2人遭警方帶回偵訊。據了解,這也是該銅像設立30多年來首次發生的蛋襲事件。
  • 中正紀念堂改名 業績一落千丈臺旅遊業者叫苦
    華夏經緯網5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遊客最愛看蔣中正的相關文物,但中正紀念堂更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後,專接大陸觀光團旅行社為避免麻煩,紛紛更改行程,改走忠烈祠或延長在「孫中山紀念館」停留時間。臺旅遊業者業績一落千丈。
  • 臺當局:避免對立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閉館
    【觀察者網 綜合】今天(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臺當局利用此推動「臺獨」不遺餘力。臺灣「文化部」27日宣布,為避免社會對立,臺北中正紀念堂將從今年起,每年2月28日閉館1天。 就在幾天前,以「轉型正義」為名,臺當局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大規模「去蔣化」,,給這些商品冠以「威權統治者意義鮮明」。
  • 「中正紀念堂」成臺北市最熱門觀光景點
    「中正紀念堂」成臺北市最熱門觀光景點 2008年10月29日 16: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北市主計處29日公布1到8月境內外旅客最常到臺北市的觀光景點中
  • 臺文化機構:避免對立 中正紀念堂每年228都閉館
    【觀察者網 綜合】今天(28日)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日,臺當局利用此推動「臺獨」不遺餘力。臺灣「文化部」27日宣布,為避免社會對立,臺北中正紀念堂將從今年起,每年2月28日閉館1天。 就在幾天前,以「轉型正義」為名,臺當局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大規模「去蔣化」,宣布禁止銷售所有與蔣介石有關的紀念商品,給這些商品冠以「威權統治者意義鮮明」。
  • 臺灣民代建議:邀蔣家人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
    臺灣民代建議中正紀念堂「轉型」邀蔣家人參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9日赴「立法院」報告業務。「立委」柯志恩質疑,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成員過於單一,成員都是同溫層、「有太多政治算計」,擔心造成對立。鄭麗君回應說,該名單只是第一次出席的名單,未來成員會擴大領域。  「立委」徐永明建議邀蔣家後代參加諮詢小組,鄭麗君僅表示,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討論「社會各界都可參加」。
  • 「2·28」升旗再生風波臺灣統「獨」兩派在中正紀念堂前互罵互毆
    兩派人士發生肢體衝突(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28日報導,今天是「2·28」事件70周年,在臺灣,「統促黨」、「白色正義聯盟」等團體28日在「中正紀念堂」進行「護蔣」活動,而中午時分「臺獨」分子蔡丁貴也率領所謂「臺灣國」組織的成員到場,
  • 臺灣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威權紀念品被下架
    今年是臺灣二二八事件70周年,近日,蔡當局以「轉型正義」為名,對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臺「文化部」宣布禁止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商品。 中正紀念堂售賣的蔣氏父子公仔 對於二二八事件,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日前表示,發生在70年前的這一事件是臺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一個正義行動
  • 臺灣民代建議邀蔣家人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臺灣民代建議中正紀念堂「轉型」邀蔣家人參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10日訊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9日赴「立法院」報告業務。「立委」柯志恩質疑,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成員過於單一,成員都是同溫層、「有太多政治算計」,擔心造成對立。鄭麗君回應說,該名單只是第一次出席的名單,未來成員會擴大領域。「立委」徐永明建議邀蔣家後代參加諮詢小組,鄭麗君僅表示,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討論「社會各界都可參加」。
  • 專欄| 王扉:我所知道的中正紀念堂
    「行政院」於當年6月即決定興建中正紀念堂以紀念。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中正紀念堂的全部建築採中華文化風格,外表以藍、白兩色為主,寶頂為八角形,上與天接,代表「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中正紀念堂內供有蔣介石銅像,兩旁駐守著衛兵,每個小時定時換班的儀式是海內外遊客遊覽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