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萬、22個月拍出87版《紅樓夢》,他選的道具師演出最好劉姥姥

2020-12-18 新京報Fun娛樂

任大惠央視版《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製片人也被稱作「中國電視劇第一製片人」

前輩不理解的「當下

【現在好多劇花錢冤!生氣!】任大惠見證了中國電視劇的黃金時代,但是如今,他說自己不愛看電視劇。「我一看就生氣,因為太糙了,特別不負責任,破綻百出,我們過去這鏡頭根本就不能上的這種。《甄嬛傳》什麼的拍得比較好的我看,因為老伴看,我也跟著看。好的還是有,就是少。好多(電視劇)就是莫名其妙的,這錢花得多冤啊。」

【看不慣如今助理都要求住單間】當年《紅樓夢》的拍攝現狀就是,資金有限,演員大多是新人,缺乏表演經驗。劇組拍攝時,三四個人住一個房間,年輕人又多,在一起相處起來就像過大學集體生活。當時規定只允許星期六回家,星期日下午要點名。「大家很純真、很平和,而且《紅樓夢》當時也沒有什麼大牌,」任大惠說起多年後某個劇組曾有個大明星的助理要求住單間,被他斷然拒絕了。

「第一製片人」任大惠

在央視版《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任大惠。他是中央電視臺中國電視劇中心製作人,被稱作「中國第一製片人」。

中國電視劇中心對於國產劇的拍攝有著引領作用,在任大惠看來,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都碰到一塊了」,「就像用電視劇的方式拍四大名著,王扶林帶了個頭,這是非常重要的。沒人提也就沒人提了。一旦上馬了,影響是非常大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趕上王扶林、楊潔這些導演正是壯年,最想做事的時候。

王扶林那時候50 歲,任大惠40 多歲,拍《紅樓夢》的時候,人已經成熟了,正好那時候趕上了。

那時候大家名也不知道,利也不知道。

至今任大惠依然記得非常清楚,那時他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覺得過得挺好,開開心心的。「那時候還是大家比較單純,所以比較努力來做這些事。」

任大惠說,他最高興的是騎自行車回家,聽見兩邊的窗戶裡傳出來的都是《紅樓夢》主題歌《枉凝眉》,「那是我這輩子最高興的時刻,家家都在看。」

讓任大惠覺得感情最深的《紅樓夢》劇組

《紅樓夢》片酬也就,佔百分之十幾

說起央視開拍「四大名著」的初衷,任大惠回憶,王扶林曾去了一趟英國訪問,發現電影、電視劇都可以拍攝名著,這給了他很大啟發。

從客觀原因上看,任大惠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剛開始有電視劇的時候,電視機還很少,所以當時電影拍出來以後先在電視上放,目的是做廣告宣傳。

後來電視機越來越多了,發現電影在電視上播完後票賣不出去了,所以電影局就做了個決定,新片半年以後再給電視放。這也使得電視的觀眾就少了,因為沒什麼節目可看,於是就「逼著」電視臺要想辦法增加娛樂性的節目。

「所以就開始醞釀說要不咱們也拍拍大戲,因為都拍三集、六集的小戲,那個時候電視劇還非常不成熟,」任大惠說,恰恰在這個時候,王扶林說:「要不咱們拍《紅樓夢》。」

王扶林這一吆喝,得到任大惠在內很多人的支持,「在那個年代,總覺得應該幹點什麼,至少我是有這種想法的。」但是實際拍攝時卻遇到了很多困難。

上世紀80 年代初,電視機剛剛進入大眾視野,電視劇也畢竟是一個新生的藝術形式,甚至連《紅樓夢》服化道這些人全都是從電影系統過來的,當時大家對電視劇該怎麼拍都沒有明確的概念。

另一個困難更實際也更迫切——沒錢。

當年拍《紅樓夢》

作為製片人的任大惠,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找錢」。

當時的電視劇市場遠不像今天這般紅火和開放,資金的來源更是單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任大惠操心的就是籌錢和省錢。

除了修建大觀園外,拍攝地點還包括香山植物園幹休所、山東蓬萊、浙江杭州等地,花費不菲。「當初的資金只有500 萬元,是廣電部特批的,不夠,實際一共花了690 萬元,那將近兩百萬元是山東一個公司投資的。」

任大惠說,《紅樓夢》片酬也就百分之十幾,大部分的錢用在了制景、做服裝、做道具上面。拍了一段時間,錢就不夠了。當時山東一個公司主動找上門。最後商定的條件,在《紅樓夢》最後打出感謝該公司的字幕,作為回報。

拍《紅樓夢》最終的成本一集是168000 元。現在賺了多少錢呢?

任大惠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1996年拍《水滸傳》時的廣告算,《水滸傳》最好的廣告時段價格是一秒鐘一萬元,《紅樓夢》按播了1000 遍算,已經創造了2000 億元的廣告費。任大惠有一次跟臺長「算帳」,臺長笑笑:「你們這一代人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你們那時候沒掙到錢,你們退了以後人家掙到錢了。」

回憶起這段,任大惠說:「笑笑就完了,這事兒就過去了。」

當年演員一起住,像大學生活

87版《紅樓夢》的年輕演員們

能拍《紅樓夢》不容易,演員和劇組人員都很珍惜。雖然當時演員的片酬和現在相比,像是天方夜譚,但在任大惠看來,「《紅樓夢》待遇很低」這句話得加引號,在當時待遇不算低。

因為當時一個人的工資一個月才十幾、幾十元,拍一集給50 元已經很高了,任大惠、王扶林、「寶黛釵鳳」一集拿70元,「十二釵的就是60 元,最小的丫鬟不說話的、小劇務20 元一集。」

任大惠說,自己當時一個月工資才掙55 元。那些演員到劇組還管吃管住,每天還給床板費,給加班費,很多人都覺得很好,好到什麼程度?「我們有個規定,凡是半個月沒戲的,劇務給買票回家,因為床位不夠,丫鬟算上都100 多人呢,床位是要花錢的。副導演還有一個任務,告訴我誰一個月沒戲了,必須要讓他走,劇務給買車票回家。那個時候不少人待在劇組都不願意走。」

年輕演員們

當年《紅樓夢》演員大多是新人,缺乏表演經驗,因此,劇組花了大量時間來進行培訓。「大觀園」裡的年輕人攻讀原著,練功撫琴,苦背臺詞,一招一式,都是靠花時間和經歷慢慢磨練出來的。

《紅樓夢》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不僅十二釵選得好,劇中每個演員都恰如其分。任大惠說,「我們在選演員的時候,不要大牌。」劇組選用演員也是不拘一格,比如劇中演劉姥姥的演員沙玉華以前是鐵路文工團的演員,老了改成幹道具,來到《紅樓夢》劇組開始就是「道具師」。有人提議說既然她也是演員不如試試戲,現在都承認沙玉華演的劉姥姥演的比誰都好。

87版「劉姥姥」

《紅樓夢》平均,一個月拍一集半

在播出初期,《紅樓夢》還是受到了不少爭議。任大惠回憶,那段時間的報紙上常有對《紅樓夢》的批評和質疑。

「有些文章給我們挑毛病,說某個細節不合適、某個動作不到位,也有說林黛玉長得不夠美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算是業務探討吧。」

面對《紅樓夢》拍出來以後的爭議,當時劇中心領導頂著壓力。一年以後,電影版《紅樓夢》上映,好多觀眾開始倒向電視劇版。後來,《紅樓夢》開始在全國各個頻道反覆播放,漸漸獲得如潮好評。

20 年之後,在新版《紅樓夢》播出後,87 版被觀眾奉為「經典」。「我們沒那麼大的口氣說要成為經典,也不敢說要拍經典,好不好全靠觀眾評價。當時只是想把這順利拍下來,把這個任務完成。」

任大惠說,「我們就是認真,《紅樓夢》開始是一個月拍一集,後來快了一點。這是什麼概念?現在大陸電視劇是三天拍一集,臺灣電視劇是一天半拍一集,美國、日本大概是五六天拍一集。我們拍《紅樓夢》36 集用了22 個月,平均下來也是一個月拍一集半。」

任大惠還特別感謝當時的化妝師楊樹雲和服裝設計師史燕芹,讓這些小姐丫頭們和角色更貼近了,「每個主角的扮相都精心設計,光鳳姐一個人的衣服就有60 套。」

《紅樓夢》對於國產電視劇的意義還在於,它得到一個結論,用電視連續劇的形式拍古典名著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篇幅大,可以一集一回這麼拍。在任大惠看來,《紅樓夢》開創了拍古典名著的一個先河,「我們自己增強信心了,觀眾也認為電視連續劇表現古典名著是接受的,而且評價很高。」所以,才有了後來繼續翻拍《三國演義》和《水滸傳》。

最經典的《紅樓夢》

以前演員擺譜的很少,現在的,惹不起

由於《紅樓夢》的成功,到《三國演義》的時候經費情況好了很多,花了7950 萬元,但是《三國演義》有80 多集。

那時候開會,任大惠說40 萬元一集,別人沒說話,然後總會計師站起來了,說任大惠你每集都得給我做預算。「我說那怎麼做啊,每集怎麼做預算?我還幹別的不幹?」

最後《三國演義》花了79 萬元一集。後來在製片協會開會的時候,任大惠一說花了7900 多萬以後,各電視臺臺長都跟他說,我們沒法跟您比,你們中央電視臺誰也比不了。「

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第一製片人』就這麼叫起來。說任大惠是中國第一製片人,沒人敢像他那樣花那麼多錢。」

《三國演義》

到了《水滸傳》,一集就100 多萬元了,43 集五六千萬元。即使每一集的預算增加了,相比現在的「拍攝神速」,《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拍攝也還是「慢工出細活」。

《三國演義》平均十六天半拍一集,《水滸傳》是平均十一天半拍一集。

「拍攝《三國演義》的時候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同時開拍,調度比較繁瑣。因為集數太長了,分了兩個組五個導演。」

任大惠說,拍《三國演義》時,他最大的功勞是處理好調度。「如果導演一幫人、製片一幫人在勾心鬥角,就挺討厭的。我和王扶林都是事業型的,大家都能互相容忍、互相幫襯。」

那個時候演員的薪酬也很低,甚至「有的時候也過低了」。任大惠回憶,拍《水滸傳》的時候李雪健是5000元一集,王思懿是臺灣請來的10000 元一集,其他人都是兩三千元一集。《三國演義》的時候,唐國強、鮑國安都算是一等的,也就225 元一集。「我覺得我幹這幾部戲,為錢上發愁的基本沒有,演員片酬佔的比例就20%左右,到不了30%。因為錢、因為演員擺大譜的矛盾也不能說沒有,是很少很少。」

任大惠說,當年他的這幾個戲都不許演員軋戲。曾有演員說給劇組一個月時間拍完二十集,任大惠寧願找其他演員。「有的演員偷著軋戲,嚇得跟貓似的。有個女演員偷著軋一個戲,後來差點開除她。這就是我們劇組的風氣。現在的演員牛著呢,誰敢惹,惹不起。」

《水滸傳》,圖片來自豆瓣《水滸傳》劇照相冊,po主 好漁郎

而最後談到感情最深的劇組,任大惠說只有《紅樓夢》。

《紅樓夢》劇組裡的人感情都很好。拍完《紅樓夢》之後,任大惠還製片過好幾部電視劇,他卻覺得「越往後錢越多,但是大家的距離越來越遠。」

任大惠說前幾年陳曉旭去世的時候,劇組連續的聚,一個月聚一兩次,大概聚了有七八次,大家心情都很不好,聚了以後就一起去唱歌。有一次張國立(《紅樓夢》王熙鳳扮演者鄧婕的丈夫),說了一段話讓任大惠印象深刻:

「我算是拍了一輩子戲了,劇組三十年以後還能這樣的,只有你們《紅樓夢》」。

直到今天,《紅樓夢》劇組還有一個大群,一說吃飯吆喝一下,起碼有十幾二十個人能來。「所以有人問我,你這身體好,我說託《紅樓夢》的福。這話細想起來有道理,因為它給我了很多愉快的回憶。」

不敢說要拍『經典』,我們就是認真。——任大惠

本文採寫:新京報劉瑋 實習生陳卓人物攝影:新京報郭延冰新媒體編輯:田偲妮本文圖片除人物攝影外均來自豆瓣電視劇頁和影人頁

相關焦點

  • 87版紅樓夢裡,王熙鳳深陷獄神廟,為何把巧姐託付給劉姥姥照顧?
    87版紅樓夢裡,王熙鳳深陷獄神廟,為何把巧姐託付給劉姥姥照顧?王熙鳳與劉姥姥,用現在的說法,一個是豪門裡的貴太太,一個是窮苦的莊稼人,如果不是劉姥姥為生計不得已到賈府打秋風,她們很難會產生交集,更不要說託孤。
  • 大觀園裡的小演員 小戲骨版《紅樓夢》橫店熱拍
    孩子們的演技有三個老師:首先是原版裡面的人物,導演組會截取一些適宜的相關片段給孩子們觀看,讓其進行模仿;第二個是導演,給孩子們講解劇情、人物、臺詞;第三個是聘請表演、聲樂等專業老師協助。  貼近原著  87版靈魂人物悉心指導  因為《紅樓夢》未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紅樓夢》,稍有不慎,就會被罵。
  • 87版劉姥姥和李少紅版劉姥姥,哪一個更符合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呢?
    在這些以《紅樓夢》原著為依據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最為觀眾所喜愛的當屬王扶林導演執導的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這部電視劇無論是從情節的選取、演員的選擇,還是服裝的設計、音樂的編排上都堪稱經典。電視劇裡面塑造出的經典人物形象數不勝數:除了寶玉、黛玉、寶釵、探春、王熙鳳等主要人物以外,就連那些出場次數不多的小人物也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 87版紅樓夢小演員今昔對比,變化太大認不出!
    87版《紅樓夢》能夠成為經典,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還有一點不能不說,那就是劇組對小演員的篩選和戲份的拍攝,也做得非常精細,絲毫都不含糊。今天我們就說說87版紅樓夢裡的幾個小演員。三十多年前,要拍電視找演員不難,難的是找小演員,拍小孩子的戲,這個不容易,因為那時候真正的童星不多,且劇組找演員的標準也不是找童星,而是要找最接近原著的一群孩子,經過培訓,化妝,讓他們在氣質上無限接近原著。87版中最有名的小演員,要數小英蓮了,扮演小英蓮的史可,當年只有四歲多,在北京讀幼兒園。
  • 87版《紅樓夢》中四位小演員英蓮、板兒、巧姐、賈蘭現狀如何?
    但是當大家提起這版紅樓夢時,一般都會想到幾位主演,包括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等等,卻很少有人提到這版劇中的其他三位小演員。這三位小演員就是劇中的甄英蓮(小英蓮,長大後就是薛府裡的香菱),劉姥姥的外孫子板兒,以及鳳姐的女兒巧姐。當時拍這部劇的時候,這三個孩子也就十歲以下,那麼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呢?有沒我繼續在影視圈發展呢?
  • 如何評價《紅樓夢》飾演劉姥姥的演員?
    感謝你們點進來閱讀這篇文章,如果你們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每日都更新哦!你們的點讚,評論,轉發小編都表示由衷的感謝!《紅樓夢》有很多個版本的,除了內地之後,香港和臺灣都拍過電影和電視劇,甚至有改編成三級片的《紅樓春上春》,由萬眾敬仰的張國榮扮演賈寶玉。
  • 87版紅樓夢沙玉華飾演的劉姥姥有多經典?即使趙麗蓉也無法超越!
    「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這句幽默搞笑的話語一出現,眼前立刻浮現出87版《紅樓夢》沙玉華老師飾演的劉姥姥形象。在《紅樓夢》中,劉姥姥作為一個小人物偶然出現,但她卻在全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穿針引線的作用。
  • 上海越劇院版《紅樓夢》唱響 與87版「紅樓」喜相逢
    上海越劇院版《紅樓夢》唱響 與87版「紅樓」喜相逢 2018年08月20日 09: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 如果曹雪芹現在還活著,他對87版紅樓夢電視劇滿意嗎?
    不過87版紅樓夢是第一次把《紅樓夢》小說完完整整的搬上螢屏,從第一次的角度上來講,曹雪芹對87版紅樓夢電視劇應該是滿意的。每個人都會有第一次的情懷。拿金庸劇來說吧,我們非常喜歡的《神鵰俠侶》是古天樂李若彤這一版,認為劇中人物最接近原著,但是相比較小說的作者金庸,他更喜歡劉德華陳玉蓮版的《神鵰俠侶》,換句話說香港人最喜歡的《神鵰俠侶》也是劉德華陳玉蓮這個版本。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時代情懷。
  • 胡玫版《紅樓夢》備受矚目,寶黛選角貼近原著,有望超越小戲骨版
    凡是對《紅樓夢》這部名著感興趣的讀者,大多應該都看過一點87版、李少紅版,以及小戲骨版的影視作品。而這幾部之間拉開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87版已經成為了封神之作,小戲骨版的口碑也遠遠高於眾星雲集的李少紅版。
  • 87版《紅樓夢》她所有戲份都被刪,如今在德國開餐館
    摯愛原稿《紅樓夢》的,大多也對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推崇備至。但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會有遺憾。我們看到的許多影視劇都經過了審核修剪的,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永遠是刪節版,87版《紅樓夢》也是。不知道的都會納悶,為什麼電視劇《紅樓夢》裡沒有秦鐘的戲份?因為刪了呀。
  • 七彩雲南攜手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致敬經典
    1987年5月2日,87版《紅樓夢》正式開播,一度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觀,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不可逾越的經典。今年是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七彩雲南與《紅樓夢》因玉結緣,一場紅樓盛宴在北京七彩雲南唯美啟幕。明媚六月,北京七彩雲南攜手87版《紅樓夢》開播30周年打造系列活動,致敬經典,致敬中國傳統文化。
  • 《紅樓夢》劉姥姥:不僅僅是情商高,是真正的善良
    《紅樓夢》的大觀園裡的雕廊畫棟,錦衣玉食,往來賓客不是當官的也是非富即貴。在紅樓夢幾百個人物裡面有一個人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劉姥姥。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祖上和王夫人的母親在京中一處做官,因同姓王,所以攀來的親戚。
  • 87版《紅樓夢》32年,主演今昔對比照,看完不勝唏噓!
    1987年,央視版《紅樓夢》火遍全國,隨之矚目的是那群為角色而生的演員。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在之前已經拍過幾部戲,有的是從未有過表演經驗的新人,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紅樓裡獨一無二的存在。距離87版《紅樓夢》首播已經32年了,時間匆匆而逝,與時間一同逝去的還有這群紅樓演員的青春。
  • 小戲骨紅樓夢演員表名單 小戲骨《紅樓夢》劇情介紹
    今日,記者得知,由「潘禮平團隊」執導,周漾玥、鍾寶兒、釋小松等主演的小戲骨《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將於10月1日在湖南衛視首播。【小戲骨紅樓夢更新時間】  在很多人看來,《紅樓夢》不宜小孩子來拍,故「潘禮平團隊」只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主線,串起幾個故事。「我們想把它做成一部小孩讀紅樓的啟蒙作品。
  • 87版紅樓夢演員罕見戲裝照,最後一張很多人沒認出來!
    好不容易從網上各處搜羅來了一組87版紅樓演員的戲裝照,一起分享給你喜歡紅樓夢的你們,看看你們都猜得出他們是誰嗎?有的很好認,有的就不那麼認了。這張圖片裡的人兒,熟悉87版紅樓夢的,應該沒幾個不認識的吧?她就是王熙鳳的扮演者鄧婕老師。鄧婕是川劇演員,科班出身,她在進紅樓劇組之前,已經在當地小有名氣了,花旦演的非常好。鄧婕其實個不算高,人也有點黑,當年她自己參選王熙鳳一角時,也曾因此妄自菲薄,但她是那種特別上鏡的演員。
  • 87版《紅樓夢》這些女演員拍完戲有一個共性,趕著結婚又匆匆離婚
    87版《紅樓夢》成就了劇中的大小演員,該劇播出後,演員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幾十位青年演員從此改變了人生軌跡。這些演員之後出國留學,下海經商以及留在影視圈發展,但很多演員婚姻不幸而離婚,成為了女演員中的一個共性。
  • 想當年|87版《紅樓夢》30年(6)——歸結紅樓
    五、歸結紅樓《紅樓夢》電視劇,從1984年2月試拍,9月正式開機,在安徽黃山拍下了第一組鏡頭,至1986年9月底全部完成,期間先後到10個省市的41個地區的219個景點,共拍攝了近一萬個鏡頭。雖說拍攝用了兩年零八個月,其實從籌備到1987年播出,已歷時五年有餘。
  • 紅樓夢"板兒"李玥車禍身亡[圖]
    還記得87版《紅樓夢》裡跟著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小板兒嗎?如今記起他時,卻得來一個悲劇消息。有網友昨天(19日)在網上報料稱,「板兒」李玥因車禍去世,年僅29歲。昨日,記者分別向《紅樓夢》導演王扶林、編劇周嶺求證此事時,他們均表示「聽說過他已經去世」。
  • 87《紅樓夢》這段親密戲,劇本上沒有,他非要加上,說對得起場面
    87版《紅樓夢》拍攝的時候,王扶林導演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篡改,原著中怎麼寫,他就怎麼拍,根本不像現在的編劇,可以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王扶林都是嚴格按照劇本,「忠於原著、妙於裁剪」的原則,進行拍攝。但事情總有例外,就像王扶林導演發揮了「探春遠嫁」一樣,王扶林把劇本上只有短短幾句話的「探春遠嫁」,發揮成一個重大的場面,成為87版《紅樓夢》中一個經典場景。而他,根據自己的理解,也對劇本的內容提出了修改。劇本上,原本沒有這段親密戲,可是,他非要加上。他認為,加上這段戲,與真與假都有利,既能說服下人,又能對得起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