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考慮自己何其多,考慮別人卻何其少。良好教養表現在我們能把這一事實隱藏起來。——馬克·吐溫
一談到教養就感覺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正如禮儀專家金正昆所說:教養體現於細節,細節展現素質。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最近在看一檔綜藝節目,應採兒談到對兒子的「餐桌教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家庭真實的教養。
在節目中應採兒表示吃飯時不可以浪費食物這是必須要做的;而且要讓孩子知道家裡做什麼就吃什麼,家裡不是餐廳不能讓孩子擁有特權感;還強調不允許孩子先吃、先動筷、也不能把菜都轉到孩子的面前。不得不說這樣的教育觀也太正了!
但在節目中主持人朱丹卻因為應採兒的這番描述回問,平時是不是給孩子定了太多的規矩。應採兒當時瞪著眼睛回懟道:「這不是規矩多,這是基本禮儀」。很多網友看到應採兒的回懟都表示贊同,並且稱讚應採兒的教育觀,節目中的教育專家也表示認同,她說在家裡你寵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外面其實是給你的孩子帶來了障礙。
應採兒還表示,因為很多孩子不懂這些基本禮儀,在外面很多家長受到了嫌棄。所以對孩子嚴格一些,其實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這突然讓我想到了郭德綱的一番話:
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疼孩子的,你寵著,外面那些人不全是他親爹,你把他罵夠了,他出去之後就沒有人再罵他了。
郭德綱對於郭麒麟的這種禮儀教育非常重視,要求郭麒麟舉止要合體,見到長輩更有講究,永遠要站著跟長輩打招呼,長輩落座他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郭麒麟永遠只能最後一個吃,家裡人一起吃飯,長輩不動筷,孩子決不能動筷。
所謂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郭麒麟在這種教育下最終成為了圈內有名的、有教養的星二代,並且在2019年入選了福布斯精英榜。別管郭德綱這種教育是不是「虎爸」教育,但確確實實培養出了一個好孩子!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工夫,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禮儀大師威廉·漢森
可見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都是體現在細節處,要知道一個人的教養代表著一個人的臉面,我們要想孩子將來成為一個體面的人,那麼如何教養孩子就應該成為比學習好更重要的事情!那什麼叫教養呢?心理學家畢淑敏的解釋我很贊同,教養是因教育而養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
而這個教育主要就是指家庭教育,我非常害怕有人說我的孩子沒教養,因為我知道那不是在罵我的孩子,而是在罵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所以我非常注重孩子的優良品質和習慣培養,除了言傳身教以外,我還會通過一些故事書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最後我想說,教養和家境無關,只和家風有關。我們也許不能給孩子殷實的家境,但是卻可以給孩子優良的家風,幫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