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是嬰幼兒,如果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即便在大人看來只是小毛病的發燒,到了自己家孩子身上就緊張得不行。但過度緊張憂心,反而容易病急亂投醫,走錯了路,不但不能幫孩子退燒,還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兒科醫生提醒大家,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不要用,並不科學,還容易傷到寶寶,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下,望你沒有中招。
孩子發燒時,3個退燒方法別再用,並不科學
第1個退燒方法:捂汗
相信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不少人都很相信這個方法,因為自己小時候發燒也是這麼緩解的,發燒時睡一覺,蓋個兩三床被子壓一壓,出汗就好了,親證有效。但實際上,通過捂汗的方式退燒並不科學,反而可能是本末倒置,容易加重寶寶的不適。
要知道,發燒也是有不同階段的,有體溫上升階段、高熱持續階段和體溫下降階段,到了第三階段,不用捂汗,寶寶也會排汗的。對於成年人來說,捂汗退熱可能對健康的影響不大,但對於小孩子來說,後果比較大,因為小孩的體溫調節能力沒有成人完善,發燒了再捂汗,容易脫水,對於嬰幼兒來說,如果捂汗,甚至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第2個退燒方法
用酒精擦拭皮膚。也有些家長覺得用酒精可以降溫,但酒精有刺激性,而小孩子的皮膚是很嬌嫩的,若用酒精擦拭,反而容易引起皮膚快速收縮、舒張,酒精更容易被吸收,如果一次性用地量比較大,甚至還可能會引起酒精中毒。
如果家長用的酒精是工業酒精,對孩子健康造成的危害還會更大,若用量比較多,後果或許不堪設想。
第3個退燒方法
給孩子貼退熱貼。對於寶寶發燒,使用退熱貼是近些年來比較火的一種方式,很多平臺都有售賣,宣稱效果有多麼多麼好。退熱貼是通過高分子水凝膠的水分氣化,從而帶走多餘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很多退熱貼中添加的物質,還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所以家長不要濫用退熱貼。
那麼,孩子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一是物理降溫:如果孩子的體溫沒有超過38.5度,精神狀態還不錯,可以先觀察,進行物理降溫。可以用25度左右的毛巾擦拭孩子的臉部,用37度左右的毛巾擦拭前胸後背,保證室內適宜的溫度,適當增減孩子的衣物,少量多次地給孩子喝溫水。
二是吃退燒藥:若上面的方法起到的作用不大,體溫也上升了,寶寶開始煩躁不安,可以通過口服退燒藥的方式來降溫。不過,家長一定要注意,小孩子可以吃的退燒藥可以選擇的種類有局限性,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
綜上所述,孩子發燒時,以上3個退熱方法並不科學,家長別走入誤區,不要再用了,容易傷到寶寶,要採用科學正確的退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