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唱片時代到數字發行,周杰倫式成功依舊難以複製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燃財經工作室 燃財經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趙磊

編輯 | 魏佳

一夜之間,「那個男人」又一次站在了輿論場的中央。

時隔500多天,周杰倫終於發布了他的最新單曲《說好不哭》,等了太久的歌迷們壓抑不住自己的激動之情,左手購買,右手轉發,搞崩騰訊音樂伺服器並刷屏的同時,用強大的購買力再一次印證了這位華語樂壇「頂流」的影響力。

截至發稿,《說好不哭》在QQ音樂、酷狗、酷我音樂三大平臺上的總銷量已經突破768萬張,創收超2300萬元,獲得「殿堂金鑽唱片」等級認證,成為QQ音樂平台歷史銷售額最高的數字單曲,同時也是QQ音樂平臺首個&最快突破殿堂金鑽唱片等級認證的數字單曲。

受此利好影響,騰訊音樂的股價止跌回升,美東時間17日報收14.09美元,連續兩日上漲。

轟動在意料之中,熱度卻是前所未有,QQ音樂熱搜第一,知乎熱榜指數過億,微博熱搜一次性上十幾條,朋友圈大量刷屏,有歌迷連夜聽了好幾十遍,各路新媒體小編熬夜追趕熱點,那些青春不再的人們冒著脫髮的危險,在評論區寫下自己的故事,一首《說好不哭》,讓太多人流下了感動或心酸的淚水。

周杰倫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也是這個缺乏巨星的時代裡一個歷久彌新的符號,公眾對其新歌的討論已然超越了歌曲本身,從周杰倫是否江郎才盡到華語樂壇的未來幾何,再到杰倫式IP及其商業變現模式,這個「爆款」可以從多個維度來解讀。

最直觀的是,這首新歌打破了銷量紀錄,帶火了一個奶茶品牌,讓國內網民認識了兩位日本青年演員。被反覆研究細節的MV中出現的一切元素,幾乎都擁有了一次提升自身商業價值的機會,更不用說利益深度綁定的杰威爾音樂和騰訊音樂。

穿插在簡單歌詞中間的是一整部精心編排的生意經,新歌的每一秒都是真金白銀落袋的聲音。

可以說,周杰倫是騰訊音樂的獨門武器,而在提振騰訊音樂股價之外,《說好不哭》的成功也為數位音樂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付費音樂市場很大,潛在用戶很多,然而,爆款音樂存在偶然性和不連續性,周杰倫式成功無法複製。

「才3塊錢,給我來五百張」

老楊很早就從歌迷群裡知道了周杰倫要發新歌的事情,他都快忘了周董上次發歌是什麼時候,好像過了很久,又好像沒過多久,他認為這是一種長期等待中產生的精神錯覺,因為他每天都會聽周董的歌,對新歌雖然期待,但並不迫切。當得知新單曲的定價是3元時,年屆三十、工作穩定的老楊決定買五百張支持杰倫。

「看這發歌的頻率,聽一首少一首了,年輕時候沒經濟實力,現在多買幾張。」

老楊不吝惜這一千多塊錢,他在歌迷群裡發下豪言,「才3塊錢,給我來五百張」,但到了9月17日晚上,他在QQ音樂的專輯購買頁面裡點得太累,只點了一百多下,就安然下單,完成了一個佛系老粉對周董的支持。

來源 / 《說好不哭》MV

老楊是幸運的,就在他下單後不久,大量用戶湧入《說好不哭》付費頁面,讓騰訊音樂的伺服器短暫宕機,群裡有不少人抱怨無法完成購買。這樣的盛況,老楊從沒見過,他打了個比方,這就像十五年前整個小縣城只有一家音像店,周杰倫新專輯到貨的那一天半個學校的人都跑去買,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晚到的根本擠不進去。

「沒幾個歌手有這樣的號召力。」

老楊不知道的是,除了周杰倫之外,李宇春、蔡徐坤等歌手也一度打破數位音樂專輯的銷量紀錄。

2017年,李宇春的數字專輯《流行》發布兩個月銷量達到120萬張,銷售額突破2400萬元,打破了最快獲得鑽石唱片、雙鑽石唱片、殿堂金鑽唱片認證的紀錄。

蔡徐坤在今年7月發布的全新EP《YOUNG》僅僅用了1分21秒就獲得從「金唱片」到「殿堂金鑽唱片」共9個等級認證,打破QQ音樂「雙鑽石唱片」和「殿堂金鑽唱片」兩項平臺紀錄,蔡徐坤也成為最快突破這兩項等級認證的歌手。

買專輯,這樣一個屬於唱片時代的消費行為,逐漸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落地重生,成為在線音樂付費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許多粉絲來說,買專輯具有一種特別的儀式感,在微博和知乎,很多人分享了購買周杰倫第一張專輯的故事,到今天,他們還能回憶起當年的一些細節,一張不知正版還是盜版的磁帶,一部破舊的隨身聽,便是很多80後與周杰倫的初遇。

老楊買的第一張專輯是大名鼎鼎的《葉惠美》,為此他攢了兩個月的零花錢,而現在一首數字單曲的價格僅僅是他月收入的萬分之一,隨時間增加的除了情懷,還有為情懷買單的消費能力,相比之下,在線上買專輯少了很多儀式感,但更便捷、更實惠。

這一次,《說好不哭》上線兩小時銷售額破千萬,一天後達到兩千多萬,讓人們在感慨周杰倫商業號召力的同時,也驚訝於數位音樂發行市場的巨大潛力。

平臺的內部博弈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數位音樂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而成形,並於2010年後正式進入移動時代。其真正規模化的商業化發展是在近幾年,以政策、環境和資本等因素作為驅動力。

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為76.3億元,整體保持較高增長趨勢,尤其是2015年前後在政策對音樂版權的大力強調之下,出現了113.2%的增長率。從構成來看,中國數位音樂平臺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用戶付費、廣告收入,以及版權運營收入三個方面。

來源 / 艾瑞諮詢

在數位音樂產業鏈上,分為音樂創作方、錄製方、版權方、分發方幾個環節,最後觸達用戶。2015年前後,吸引了眾多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布局。

來源 / 艾瑞諮詢

從實體唱片發售過渡到數字唱片發售,不只是表面的形式轉換,而是受限於市場環境、用戶認知和消費習慣的變化,需要經歷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

騰訊音樂2019年Q2財報顯示,其在線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的移動MAU為6.52億,但付費用戶數僅為3100萬,付費率僅為4.7%,創收15.6億元,佔期內總營收比重26.44%,其中來自於音樂訂閱服務的營收為7.98億元,來自於數字專輯銷售、版權轉授與廣告的營收為7.62億元。

騰訊音樂將2019Q2的營收增長歸因於音樂訂閱和出售數位音樂專輯的營收增長,但被來自其他音樂平臺的分授權營收下降部分所抵消,從增長率來看,訂閱服務略優於數位音樂專輯銷售。

付費音樂收入的高速增長得益於正版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彌補了正版化以前音樂平臺靠廣告變現的天然劣勢,但在線音樂目前仍然受限於較低的付費率,用戶的付費意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通過具體的運營手段激發不同用戶群體的付費需求。

付費是趨勢,但付費訂閱和數字專輯銷售成了一對「相愛相殺」的CP,既相互補充,又相互競爭,不知誰才能笑到最後。

《說好不哭》發行後,雖然受到鐵粉追捧,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已經開通了QQ音樂綠鑽和付費音樂包,怎麼還要單獨購買歌曲。即使3元的價格不算高,也讓很多路人無法接受。

付費訂閱收入受到用戶規模、付費率和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的影響,其中用戶規模和ARPPU都有明顯天花板,付費率需要長期培養,因此對於平臺來說,保持付費訂閱收入增長速度是個挑戰。但隨著用戶付費意識的提高和平臺內容的差異化運營,用於對周杰倫這樣的頂級音樂資源會有較大的單次購買需求,能在短期內產生高額的營收,正如這次的《說好不哭》。

矛盾的是,假如需要單獨付費的內容太多,也會傷害到包月訂閱的付費意願。這是一條平衡木,需要平臺小心謹慎地尋找那個利益最大化的平衡點,針對具體情況不斷調整。

燃財經就版權合作的模式對比及分成比例等問題詢問了酷狗、酷我及網易雲音樂,平臺方面稱這些內容屬於公司商業秘密,不方便告知。

周杰倫式成功難以複製

在唱片時代,音樂人籤約唱片公司,依託實體唱片的發行和銷售分成獲取收入,是音樂行業變現的主要方式。到了網際網路時代,數字單曲和專輯在音樂平臺發行售賣,會是音樂人變現的主流方式嗎?

同時籤約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的獨立音樂人王杉對燃財經表示,平臺採取哪種付費形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付費訂閱和數字專輯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況。

以網易雲音樂為例,獨立音樂人需要和平臺籤約,才能獲取收入,一般來說,大部分獨立音樂人都是靠會員包和廣告分成,一首歌如果有幾十萬的播放量,就能獲得幾百元的分成收入,如果播放量上億,就是幾十萬的收入。

騰訊音樂則稍有不同,不強制籤約,但籤約音樂人會得到更好的推薦位、流量傾斜和分成比例,假如某個音樂人火了,籤了獨家,就會有更好的資源和收入。

對於這些獨立音樂人來說,很少有人會直接在平臺上售賣單曲或專輯,一是有一個門檻,二是效果無法保證。

在網易雲音樂,有一個綜合各種數據加權得出的指數,音樂人在達標後才能有資格售賣專輯,如果一個音樂人對自己的粉絲粘性和購買力有信心,可以通過刷數據等前期投入獲取資格,再通過售賣專輯獲利,相比之下,直接銷售專輯只需要給平臺一部分手續費,分成比例高於廣告和會員包。

「比較頭部的歌手適合賣專輯,像周杰倫、蔡徐坤,要麼有龐大的粉絲基數,要麼有極強的購買力,賣專輯對廠牌和藝人更有利;中部和尾部音樂人賣專輯很難保證銷量,還是會根據自己情況比較一下兩種形式哪個賺的錢更多,也會根據粉絲對作品的反響來決定該作品走哪種形式。」王杉說。

唱片公司擁有更多的藝人資源,和平臺合作時有更大的議價權,可以根據藝人資源的級別、數量選擇差異化方案,將整體授權和單獨售賣結合起來,追求利益最大化。像周杰倫這一級別的音樂人,唱片公司的分配比例甚至會略高於平臺。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數字發行這種方式更多的是滿足特定歌手和特定用戶的商業需求,對於大部分音樂人來說,數位音樂版權方面的收入微乎其微,只能作為變現方式的一種補充,難以成為主流。

儘管用戶願意為爆款音樂單獨付費,但爆款音樂的偶然性和不連續性,為數字單曲和專輯銷售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

周杰倫 圖 / 視覺中國

《說好不哭》之後,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以周杰倫的寫歌速度,基本指望不上了,在相當漫長的時間裡,在線音樂市場會維持兩架馬車並行的現狀。在騰訊音樂的業務版圖中,在線音樂部分更多承擔著「吸引和維持用戶規模的任務」,一次這樣的營銷,長遠利益大於短期收入,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作用。

狂歡過後,歌迷們回歸到歌曲本身,對這樣一首中規中矩的作品給出了客觀理性的評價,截至發稿,《說好不哭》的豆瓣評分降到了5.8,但這並不影響繼續上漲的銷售數據。用王杉的話來說,不管是周杰倫,還是蔡徐坤,他們的商業影響力都和作品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了。

這是他們與普通音樂人最大的不同,在這個已經難以再造巨星的時代裡,熱歌火了一茬又一茬,可真正能抵抗時間的歌手和作品越來越少,人們對一首沒有驚喜的歌如此追捧,也是對當下音樂市場極大豐富卻感覺無歌可聽的一種反諷。

靠情懷掙錢,下一次還會這麼好使嗎?

*題圖為《說好不哭》封面。

你會付費購買歌曲嗎?

原標題:《周杰倫無法複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首創零門檻自助發行數字專輯,星曜唱片計劃收入100萬全歸音樂人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星曜唱片計劃」,那「進化」或許最適合不過。從簡化數專發行流程到探索自由的「市場經濟」,從緊跟直播浪潮到傾注資源扶持,「星曜唱片計劃」更契合數位化時代和年輕一代的玩法,它的出現,也象徵著從唱片時代到數位音樂時代,整個產業的進化。
  • 臺灣首張商業發行唱片及閩南語唱片「出土」(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林太崴(左)與黃士豪分別搜集到臺灣發行的第一張唱片與第一張閩南語演唱唱片臺灣《聯合報》圖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內容是客家八音「一串年」。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出版於100年前,在民間藏家的努力下,這張距今百年的唱片「出土」,民眾可一窺當年臺灣「流行音樂」的面貌。
  • 數字時代,這些實體唱片店依舊是發燒友們的「精神聖地」
    唱片店曾是一個城市獨特的風景,如今,在這個數字聽歌的時代,還有哪些人對聽唱片情有獨鍾,唱片店又如何生存?8月29日,國際唱片店日。蝦米音樂推出了「一定要去的中國唱片店」專題,獨音唱片與酷樂唱片、福聲唱片這三家唱片店入選。記者對這三家京城樂迷心中的聖地進行了一番探訪。
  • 周杰倫首度發行14張經典黑膠唱片,索尼音樂授權嘿喲音樂發行
    周杰倫20周年14張經典專輯黑膠唱片將於2020年11月6日,即周杰倫出道20周年紀念日正式發行,由索尼音樂授權嘿喲音樂於中國大陸地區獨家發行。2000年11月6日,周杰倫首張個人創作專輯「Jay」發行,從此也開啟了華語樂壇新紀元!
  • 數字媒體時代黑膠也沒過時,美國黑膠唱片銷售收入快超過 CD 了
    科技圈的更新換代總是快得驚人,但在這個連 mp3 都已經罕見,流媒體大行其道的時代,音樂的各種載體生命力依然相當頑強,索尼近日剛剛為 Walkman 的 40 周年紀念推出限量版卡帶式隨身聽,歌手們的專輯銷量中仍有 CD 的位置,就連聽起來像是古董級別的黑膠唱片還有不少人購買。
  • 酷狗音樂人星曜唱片計劃數字專輯單月銷量超12萬張
    華語樂壇新人輩出,音樂的創作不分年齡,更不論背景,酷狗音樂開放平臺推出的全新音樂人扶持計劃——酷狗音樂人·星曜唱片計劃,正是如此。這項計劃打破傳統發行模式,首創零門檻自助發行數字專輯,且價格自定,100萬元以下100%分成,讓更多的音樂人的成果得到最有效的回報。
  • 數位音樂時代唱片轉為收藏品,發燒友情懷「撐」起線下實體店
    唱片店曾是一個城市獨特的風景,如今,在這個數字聽歌的時代,還有哪些人對聽唱片情有獨鍾?唱片店如何生存?8月29日,國際唱片店日。蝦米音樂推出了「一定要去的中國唱片店」專題,獨音唱片、酷樂唱片、福聲唱片三家唱片店入選。記者對這三家京城樂迷心中的「聖地」進行了探訪。 記憶中的地標性門店 「想起老北京的獨音唱片,鼓樓大街姚記炒肝拐彎兒就到,現在換到鼓樓西大街了,唱片店真的是很浪漫的地方啊!」一位網友提到開店近10年的獨音唱片,幸福感溢於言表。
  • 首創音樂人零門檻自助發行數字專輯,這是屬於音樂人的黃金時代
    2016年6月,周杰倫的新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全平臺銷量破百萬,成為首張銷量破百萬的全長數字專輯;2017年,鹿晗發布XXVII系列數字專輯總銷量突破1000萬張,總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並於2年後破億。直至2020年4月,肖戰單曲《光點》單曲銷售額破億,這也意味著,國內數字專輯進入單曲破億的時代。
  • 用App的方式來發行唱片,成嗎?-虎嗅網
    他舉例談到,國內的視頻網站之所以能夠依靠廣告模式獲得成功,是因為視頻媒體非常適合廣告投放,其背後是超過1000億的傳統電視廣告市場,自然地平移到網絡視頻中來。而網絡音樂對應的是傳統廣播電臺廣告,整個廣播市場過去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且其廣告以地方性廣告為主,並不適合網絡電臺這種全國性傳播的平臺。
  • 唱片商店日七大唱片獨家發行,鮑勃迪倫也在其中
    最初由Orchid tape公司在2016年發行的限量版磁帶,已經絕版很久了,現在又回到了green-smoke黑膠唱片商店日。鮑勃·迪倫,《血跡斑斑》——原版試聽1974年鮑勃迪倫與製作人菲爾雷蒙一起在紐約的A&R錄音棚呆了不到一周,他以為自己已經不再唱《血流成汙》了。
  • 張信哲發行全新唱片《歌時代II》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琳)昨天,張信哲帶著全新黑膠唱片《歌時代II》在京舉辦音樂分享會,除了現場播放了這張唱片中的《信仰》《一生所愛》等作品外,還分享了唱片製作背後的故事。「《歌時代II》只做了15000張,無論如何都收不回成本。但我想用這種方式把這個時代的聲音留下來。」
  • 告別「浪姐」,朱婧汐第二張個人全創作唱片發行
    這首作品透過她清透獨特的歌聲展示了某種在當時略顯超前而難以言喻的不一樣氣質,仿佛在平緩夢幻中給人一種希望的力量。而後,她正式籤約唱片公司發表了個人首張同名專輯並正式登上音樂舞臺。 2014年,朱婧籤約星外星音樂並正式發行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也是她首張個人全創作專輯《以夢為馬》。
  • Paris Hilton發行黑膠唱片大獲好評,一售而空
    最近,舞曲仙女帕麗斯·希爾頓 (Paris Hilton)發行了自己在2006年大受好評的專輯《PARIS》的黑膠版本唱片,限量兩千張,發行後便一售而空。如今在美國,人們十分追求黑膠唱片,因為聽歌基本上都用手機來聽,而黑膠唱片比起普通唱片更適合收藏或者用於房屋或者咖啡廳的裝飾,再加上黑膠唱片一般都是限量的,手快有手慢無,所以很多歌手推出黑膠唱片版本後都被搶購而空。
  • 日本金唱片大獎公布,這些是去年唱片銷量最好的歌手
    由日本唱片協會主辦的金唱片大獎是日本最主要的年度音樂獎項之一,獎項於 1986 年正式創立,目的是嘉獎每一年為日本唱片業做出貢獻的藝術家和音樂作品。不過金唱片獎是一個商業味道相當濃厚的獎項,唱片的實體及數字銷量是其中重要的衡量標準。
  • 酷狗音樂與豐華唱片達成獨家版權合作,一大波經典好歌襲來
    近日,極具技術創新基因的數位音樂交互服務提供商酷狗音樂與擁有25年歷史的豐華唱片達成獨家版權合作,本次獨家版權合作也涵蓋了可登有聲、野火樂集、大聲好樂、娛樂唱片等數個音樂廠牌的版權內容,將臺灣和香港樂壇八、九十年代的勁歌金曲一網打盡。
  • 《小薇》原唱下跪粉絲,「唱片已死」時代發出哀鳴?
    《小薇》是初戀記憶,更是一個唱片時代的標誌。黃品源因此成了上個世紀90年代「情歌王」、「唱片王」的代名詞。而如今,這位重量級音樂人卻在《圍爐音樂會》舞臺上向粉絲當場下跪,引發媒體和社會各界爭議。在唱片被數位音樂取代的時代,這位49歲的樂壇老將為何做此驚人舉動?是窮困潦倒?還是為責任發聲?
  • 買紀文惠唱片送日韓機票 現在還有誰買唱片?
    此外,今年以來,恆大宣布進軍音樂界,樂華娛樂宣布成功融資1億等消息,似乎都預示著唱片業的轉暖。  但事實上,華語樂壇的現狀卻頗有些尷尬。即使像蔡依林已經大賣了3個月的專輯《MUSE》(左圖),作為媒體和歌迷,依舊不能了解到具體的銷量數字。而「唱片已死」的論調,也並沒有因為宋柯的「半回歸」而偃旗息鼓。
  • 滾石唱片牽手網易雲音樂,唱片公司在流媒體時代如何迭代演進?
    作為華語音樂史上最重要的唱片公司之一,滾石唱片在樂迷心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甚至有些神聖的,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滾石情歌"都不為過。而在流媒體時代的衝擊下,以滾石唱片為代表的唱片公司如何求新求變,以抓住當下年輕群體的需求,探求全新的發展路徑,對於音樂產業來說,無疑具備參考意義。
  • 《李宇春•流行liúxíng》預售 20天突破IFPI白金唱片銷量
    預售首日早上因接收到來自李宇春歌迷們3000000多次的瞬間數據訪問請求,《李宇春·流行(liú xíng)》CD+DVD實體唱片的官方預售渠道——星外星音樂旗下享樂音樂商城後臺伺服器系統曾一度出現宕機。經過積極補救,商城當日下午15:10全面恢復,歌迷朋友們也順利購買到《李宇春·流行(liú xíng)》CD+DVD實體唱片。
  • 引宣音樂錄音棚—溫州樂清人自己的音樂唱片發行公司
    自2020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錄音、混音、音樂定製、音樂發行。引宣音樂錄音棚是屬於溫州引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北京聚星集團(集團旗下重要成員),分設引宣音樂和引宣文化兩個事業部。主要是以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組織策劃、音樂企劃與製作、唱片發行與推廣、藝人包裝及推廣、廣告製作與代理、演出策劃與執行、演藝經紀與代理、媒介運營與傳播、無線增值業務及音樂廣告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傳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