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日本排在世界前列的老齡化程度一樣,日本人的長壽也是十分出名的,據厚勞省今年9月公布的最新數據,日本10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8萬450人,連續50年都在刷新記錄!
僅僅是壽命長可能還不太引人注目,日本老人往往還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活躍的精神狀態,這就十分令人羨慕了。到底日本人能夠擁有「元氣100歲」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
日本有關機構在2016年~2019年的4年間,每年都會對全國健康的百歲老人及其家人、近親共計400人實施走訪調查,在今年發布了總結版報告。
通過對老人們日常生活的調查,研究者發現了日本人活到100歲也能保持元氣和健康的三大秘訣!
一、三餐必吃、豐富飲食
看到這一條,相信很多年輕小夥伴們心裡都「咯噔」一下吧?畢竟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習慣晚睡晚起,常常不吃早飯,晚飯也吃得很遲,飲食基本都不太規律。
但經過調查發現,規律的飲食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而飲食中保持身體健康最有效果的第一位是「三餐必吃」,佔比高達41%,調查的百歲老人中超過94%都有此習慣,還有78%的人每天會吃三餐+點心,攝入充足的營養。
在飲食內容上,約9成老人的飲食中都有充分的蛋白質,主要包括雞蛋、鵪鶉蛋、牛奶以及火腿、香腸、培根等肉加工品,富含營養的豆腐、納豆、豆乳等大豆製品也經常出現,日本人均肉類消費量並不高,但大豆消費量卻能達到每人每天28克,是美國的30倍之多。
而且由於日本很多地區靠海,有豐富的海鮮資源,人們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海產品,像鮑魚、鰻魚、金槍魚、秋刀魚等都很受歡迎,據悉人口在世界上不足2%的日本人,卻能吃掉全球70%的鰻魚,堪稱「吃魚大戶」了!
二、活動身體、適當鍛鍊
除了注意規律飲食,關於「維持健康和體力」最有用的事情,排在第1位的是佔62%的「活動身體」。這種鍛鍊不一定非要是專門的運動,我們身邊有很多小事都能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
對於活到了100歲的老人而言,在人生中快樂生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意識地去做身邊的事」,比如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出門購物等等,每天堅持不勉強的運動才是維持健康的秘訣。
三、保持交流、避免脫節
長壽秘訣的第三條正是常常被人們忽視的一點:保持交流。通過調查對話頻率發現,百歲老人與同居者幾乎每天對話的人佔85%,參與家人和朋友諮詢的人佔36%,有95%的老人都覺得「和家人一起交流」是生活中必須要珍惜的事情。
但事實上,很多人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對話之外幾乎不與家人交流,也沒有什麼朋友,長期維持這種生活狀態可能會慢慢導致與社會的脫節,如果不能找到紓解壓力、釋放內心的方式的話,人的身心都會出現一定問題。
除了做好以上的「三大秘訣」,維持口腔健康、保證充足的睡眠也很有必要,為了老年有一個健康身體,我們從年輕時期就應該多運動,避免偏食、熬夜、吃垃圾食品。
日本醫生吉村芳弘認為,飲食、運動、社會交流是預防身體機能和認知機能下降的重要對策,人們越早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就越能達成長壽的願望。
此外,精神飽滿也是維持健康長壽的必要習慣,日本有一句諺語「老いてはますます壯んなるべし」,意思是「年老時應該更加壯健」,每一天都要保持心情愉悅,以開朗積極的態度迎接新的生活。
這與日本當下流行的「喪文化」有所衝突,年輕人們常常覺得做什麼都很無聊、沒有意思,但這樣的想法對生活恐怕不會帶來正面影響,保持積極態度不是「無腦熱血」,而是要我們在生活中更多看向陽光向上的那一面,對失誤和挫敗學會「一笑而過」。
你還知道哪些日本人保持長壽的「秘訣」呢?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