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為什麼會燃燒肌肉?看完就明白了

2020-12-23 一隻肌愛生活

有氧運動會灼傷肌肉嗎? 是被問到的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在本文中,一隻肌將帶你了解三個嚴重的有氧錯誤,以及如何改正。正確的有氧運動是改善健康和減脂的絕佳方法。有氧運動甚至可能對肌肉生長有益。但是,如果有氧運動做得不正確,則會對你的收益產生負面影響。

錯誤1:在錯誤的時間做有氧運動

最常見的錯誤之一是在錯誤的時間進行有氧運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方便的有氧運動時間是當他們已經在健身房進行力量鍛鍊時。如果你決定在力量的同時進行有氧運動,那麼一定要在負重鍛鍊之後而不是之前進行有氧運動。

如果你在力量之前做有氧運動,那麼在力量過程中會更加疲勞。結果,你的力量很可能會受到影響,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提升不會取得太大的進步。如果你的運動重點是提高有氧運動性能,那麼在做些有氧運動是有道理的。

最佳有氧運動時間

如果你打算進行的有氧運動是從中等強度到高強度(即超過30分鐘的有氧),那麼最好分開進行有氧運動和力量鍛鍊。研究發現,未經訓練的舉重運動員在二頭肌鍛鍊後24小時內進行了30分鐘中等強度的騎行訓練,由於在鍛鍊後進行有氧運動時,系統性因素幹擾了肌肉肥大,從而誘發了肌肉損傷。將有氧運動和舉重運動分開可能更適合肌肉生長。

這項研究確實有其局限性。這些結果可能不適用於較短或強度較小的穩態有氧運動。

力量鍛鍊後你應該等幾個小時去做有氧運動?

研究證實,將力量和有氧運動間隔至少6個小時。你可以在上午舉重,在晚上做有氧運動。你可能還決定在第二天進行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降低起重力量

聖保羅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將十個人分為三組,試圖了解有氧運動如何影響舉重表現。

第一組進行四組半蹲,每組的最大重複次數為1次,最大值是1RM的80%。第二組騎自行車進行30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不久後進行腿部鍛鍊。第三組進行HIIT跑步30分鐘,然後進行相同的腿部鍛鍊。然後,研究人員添加了運動的總次數和舉重的重量,以比較所有三組的總訓練量。第一組進行的總次數更多,舉重表現明顯增加。

這項研究沒有告訴我們太多關於肌肉肥大的信息。但是,由於進行性超負荷是肌肉肥大的主要驅動力,因此第一組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獲得更多收益。

錯誤2:做錯誤的有氧運動

當大多數人想到有氧運動時,他們通常會想到跑步。與普遍的看法相反,跑步可能是導致肌肉流失最嚴重的有氧運動之一。跑步以及其他有氧運動形式,例如跳繩和短跑,都具有重要的偏心要素。這些偏心部件會導致下半身肌肉流失,這需要你更多時間來恢復。

如果你的身體正試圖從有衝擊力的有氧運動中恢復過來,那麼這將對力量訓練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腿部運動中。

最佳有氧運動類型是什麼?

較低的有氧運動形式通常是力量運動員最好的有氧運動類型。

較低的有氧運動不需要那麼多的時間來恢復,因此也不會阻止你盡力而為。這種有氧運動將確保你達到身體成分的目標,而不會影響你在健身房中的表現。

因此,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有氧運動對你運動收益的影響,最好將大部分有氧運動集中在對身體影響較小的低衝擊有氧練習中。

良好的低衝擊有氧練習的一些例子包括:

騎行橢圓腳踏機上斜跑步機進行有衝擊力的有氧運動也不錯,如果你喜歡它們,請時隔6個小時以上分開鍛鍊。重要的是要密切注意高影響力的運動形式如何影響你的肌肉生長。

錯誤3:做過多的有氧運動會灼傷肌肉

人們常犯的一個常見錯誤是做太多有氧運動。當某人想要減脂時,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他會做更多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將幫助你燃燒更多的卡路裡,但這並不意味著有氧運動是減肥的最佳方法。

如果不進行有氧運動,那麼你可能會失去脂肪並達到極低的體脂率。你可以做所有想做的有氧運動,但是如果你攝入的卡路裡太多,那麼你就不會失去脂肪。有氧運動不一定更好。有氧運動可以提供幫助,但對於大多數舉重運動員而言,大幅增加燃燒脂肪的攝入量並不可持續。

你的目標是在減少脂肪的同時保持肌肉,然後繼續訓練,就好像你試圖在力量鍛鍊的時間內增加肌肉。增加一些有氧運動可以讓你吃更多的食物,燃燒掉額外的卡路裡,並有可能預防飢餓,但這不應該成為你降低體脂率的依據。

有氧運動的最佳量是多少?

研究證實,每周多天你做有氧的時間越長,就越難建立肌肉和力量。不建議每周進行超過3次有氧,每次超過20-30分鐘。我不一定建議做那麼多有氧運動。你做多少有氧運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身體對它的反應。

有氧運動可能會降低你的肌肉鍛鍊能力,但是,如果你遵循適當的飲食和力量訓練程序,那麼將有氧運動納入日常活動不會有任何危害。但是,如果你的主要目標是增加肌肉和力量,那麼只需知道多做一些有氧運動是對此進行的幹預。

有氧運動會適度燃燒肌肉嗎?可能不會。如果做得過多,它可能會減少你潛在的肌肉生長。

綜上所述

最好在力量得到了後至少6小時以上進行有氧運動。堅持低衝擊的有氧運動,例如騎自行車,橢圓跑步機或傾斜步行,可以提高恢復力和力量。 專注於力量訓練,而不是有氧運動。如果你的主要目標是增加肌肉和力量,則每周將有氧運動保持在2-3次,每次20-30分鐘。如果你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那麼顯然你是認真的。了解有氧運動如何影響你的運動收益很重要,但這只是方程式的一部分。你必須了解如何正確計劃鍛鍊和節食,這一點至關重要。這正是你瀏覽一隻肌以前的文章。

最後感謝收看,歡迎留言分享,關注一隻肌知道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運動多久才能帶動脂肪燃燒?如何運動更利於減肥?看完或許會明白
    如果脂肪分解的速度超過了人體脂肪合成的速度,那麼更有利於人體的減肥,在運動的時候,脂肪燃燒速度會更快一些,所以運動可以加快脂肪的燃燒,促進減肥。運動多久才能帶動脂肪燃燒?如何運動更利於減肥?看完或許會明白1、短時間劇烈運動日常生活當中運動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同的運動燃脂速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常說的短時間劇烈運動現下流行的HIIT、TABATA等間歇性高強度運動。雖然這些運動能夠在短時間內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是能夠提供熱量的物質,只有碳水化合物,所以這種運動燃燒的脂肪特別的少。
  • 運動多久才能帶動脂肪燃燒?如何運動更利於減肥?看完或許更明白
    看完或許更明白1、短時間劇烈運動在日常生活當中運動方式有很多,但是不同的運動燃燒脂肪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短時間的劇烈運動,現下比較流行的HIIT、TABATA等間歇性高強度運動,這些動作短時間內消耗的熱量比較多,能夠加速提供熱量的物質只能是碳水,所以這種運動燃燒的脂肪特別少。
  • 運動多久才能帶動脂肪燃燒?怎樣運動更利於減肥?看完或許更明白
    許多人都覺得只有運動才能燃燒脂肪,其實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都在消耗著熱量,即便是睡覺看電視等等也需要熱量的消耗,因為身體要維持體溫要呼吸,每一次的肌肉擴張也都需要熱量。這就是常說的基礎代謝消耗的熱量,而基礎代謝所消耗的熱量也是非常恐怖的,即便躺著什麼都不做,代謝的熱量也能夠佔到總熱量的2/3左右。
  • 空腹做有氧運動真的有燃燒脂肪的好處嗎?
    空腹有氧運動的好處如果你的主要目標是降低你的身體脂肪比例,並且你的日常鍛鍊是低強度到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那麼禁食有氧運動可能會提供一些額外的好處。研究確實表明,當你在禁食狀態下跑步時,你燃燒的脂肪要比你的身體有循環營養供能量消耗時更多。
  • 有氧運動大百科,原來卡路裡還能這麼輕鬆燃燒
    有氧訓練有什麼好處?哪種有氧方法最好?今天會詳細和大家討論,本文內容將涉及一些有氧運動以及如何安排。廢話少說,跟我一起學起來吧!    高強度的有氧:指在(最大心率的75%以上),可以燃燒更多卡路裡,也就是說可以減更多脂(註:你的最大心率可以通過220減去你的年齡計算得出)。  這裡當然不是說低強度的有氧無用,稍後會提到什麼時候低強度有氧能派上用場。  回到高強度有氧,在短時間想要消耗最大程度的體脂,這還是優先項。
  • 有氧運動會肌肉流失嗎?正確有氧方式是你健身的「最佳搭檔」
    有氧運動會燃燒肌肉嗎?告訴你怎麼做可以不讓得來不易的肌肉流失。你健身的目標可能和很多力量類運動員類似。那我們會猜測二頭肌彎曲和硬舉比半程馬拉松更適合你。因為誰有時間做有氧運動,對吧?有氧運動會把你所有寶貴的收穫(力量和肌肉)都燒掉嗎?
  • 「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二者有何不同?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健身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健身計劃,有的人會選擇做有氧訓練,有的人會選擇做力量訓練,有氧訓練主要是減脂,力量訓練主要是提升肌肉圍度,那麼問題來了,「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二者有何不同,看完你就明白了一、身材方面的對比
  • 有氧運動,會讓身體消耗肌肉麼?2個方法避免肌肉流失
    肌肉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組織,肌肉可以保護骨骼、器官跟關節,最主要的是肌肉每天的熱量消耗是脂肪的2-3倍以上,也就是肌肉含量多的人,身體代謝水平值更高,不容易發胖。不過,在網上常看到有文章說:進行有氧運動會消耗身體的肌肉?這是真的嗎?
  • 一周2次有氧運動,對增肌有影響嗎?健身老手說完,你就明白了
    如果一周進行2次有氧訓練,會不會對他們增肌有影響呢?答案肯定是有影響的。由於有氧運動是分解脂肪的,而有氧的過程中一定會消耗掉一定量的肌糖原,才會開始燃燒脂肪,也就是說健身的人辛辛苦苦練出來的肌肉,轉眼就流失掉了。
  • 增肌期間做有氧運動掉肌肉?那是你沒選對方法
    有氧運動很多人都不陌生,因為有一項有氧運動,大家平時都有做過這些人多就是跑步。一直以來,有氧運動深受一些朋友的喜愛,尤其是一些減肥的朋友。可是對於那些想要健身增肌的朋友來說,他們可能不太喜歡有氧運動,因為有的人會覺得有氧運動做多了會導致肌肉下降。有氧運動真的可以導致肌肉含量降低嗎?那是否是健身增肌的朋友都不能夠練習有氧運動?
  • 減脂做有氧運動會掉肌肉?避免幾個錯誤,既能增肌又能減脂!
    做有氧運動會掉肌肉?避免3個錯誤,既能增肌又能減脂導語:對於很多的健身愛好者來說,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是兩個非常重要的項目,但是有很多人卻在糾結要不要做有氧運動,不做怕體脂較高,肌肉線條不明顯,做,怕肌肉減下去,那麼有氧運動會消耗肌肉嗎?」
  • 有氧運動熱量消耗排行榜
    有氧運動是減肥時經常會進行的項目,相比無氧運動來說,有氧運動的消脂效果更好。這是因為運動的時候,身體各處肌肉都需要更多的氧氣,體內血液循環加劇,同時呼吸也會加劇,而如果長時間運動,肌肉持續收縮,肌肉中的廢物會被供應進來的氧氣運走。
  • 有氧運動的好處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哪個減肥好
    有氧運動能幫助減肥,遊泳、慢跑這些運動不僅能健身,還能幫忙燃燒脂肪。遊泳,它是全身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性,還能讓皮膚變得結實,不過但肺部功能不好的MM就免了。有氧運動強度會比較溫和,它會需要氧氣的參與。有氧運動主要是消耗身體中的碳水化合物還有脂肪。
  • 運動多久才能帶動脂肪燃燒?怎樣運動利於減肥?看完或許就明白了
    在運動的過程當中,脂肪可以燃燒得更快。所以說運動能夠促進脂肪燃燒,從而有效促進減肥。那鍛鍊多長時間可以促進脂肪燃燒?怎樣鍛鍊才更有利於減肥?看看吧,也許更了解。短期的劇烈運動是否適合減肥,其實並不適合減肥,但這類運動對減肥也是有幫助的,在這樣的運動過程中,也會加速脂肪的燃燒,但是需要持續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 極具挑戰的30分鐘有氧運動,可以燃燒最多的卡路裡
    想知道哪種運動可以消耗更多的的卡路裡?今天我們告訴你!試試通過這五種有氧運動,你將在30分鐘內燃燒掉500卡路裡的熱量。這可以幫助你不用每周花幾個小時在健身房就能得到快速的效果。無論你是想在家裡、室外、酒店鍛鍊,還是在健身房做有氧運動,我們都為你準備了一個500卡路裡燃脂計劃。1:間歇跑訓練挑戰如果你想知道哪種運動消耗的卡路裡最多,跑步幾乎總是排在首位,而且理由很充分。以每小時10公裡的速度慢跑一小時可以燃燒700卡路裡的熱量。
  • 運動為什麼要有氧無氧相結合
    這種看上去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的混合訓練,是否對我們的增肌減脂更有效呢?到底哪一種運動更適合我們呢? 首先,讓我們明確什麼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一般指低強度、能長時間進行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長距離慢速遊泳、慢騎自行車等。而無氧運動則指高強度、劇烈的、一般不能持續運動超過兩分鐘、會讓人練起來大喘氣、需要休息一下恢復體力才能繼續的運動。比如:衝刺短跑、舉重等。
  • 健身愛好者必知:有氧訓練也能增加肌肉量!
    我身邊有兩種非常極端的人,這些人分兩大類,一類的是比較瘦弱,就是非常想增肌,所以常常做很多力量訓練,不做任何有氧的訓練,怕有氧導致肌肉流失。還有一類人,就是體重過大想著減肥然後瘋狂做有氧的人。而今天給大家矯正一個誤區:做有氧運動一定會掉肌肉嗎?
  • 有氧運動的4個好處,毛細血管密度增加?
    但是要不要做有氧運動呢?這就說不好了,有很多人說不能做有氧,做有氧只會掉肌肉,但也有人說做有氧是有好處的,可以幫助增加減脂效果。然而…這些和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沒啥關係,哈哈!那今天講什麼呢?也就是說,肌肉粒線體越多且功能越好,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就越強,使你運動時減少醣類的使用,相對能運動更持久,而且也不容易堆積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2.肌肉毛細血管密度增加血液是輸送氧氣與營養物質的通道,不用說,對於人體來說這樣的「通道」越多,輸送營養以及排除廢物的效率也就更高。
  • 減肥,為什麼會選擇跳繩呢?燃燒脂肪,留住肌肉!
    有的人問我,在減脂期的時候都做什麼運動比較多,是不是眾所周知的有氧運動,我的答案當然不是,小編的肌肉還沒多到可以減少的程度,所以有氧運動並不在我的計劃之內,我更多的是靠跳繩減脂。為什麼會選擇跳繩呢?保留肌肉肌肉是一個很脆弱的組織,一不留神肌肉量就會慢慢往下掉,特別是做有氧運動類型的減脂運動,身體不管你要減的是脂肪還是其他物質,它都一律給你消耗掉,其中肌肉就是這樣背鍋的。而跳繩真正的定義上不屬於力量,也不屬於有氧訓練,更多的是兩者結合,即儲存了肌肉,又消耗了能量。3.
  • 試試這7種有氧運動
    最近,有氧運動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反響,實際上,有氧運動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燃脂工具,它可以帶來許多減肥效果,甚至可以增強肌肉。例如:有氧運動由於熱量需求高,可以幫助你減少多餘的身體脂肪。在健身房時,可提高動力輸出,增強力量和耐力,促進肌肉生長(通過積極改變蛋白質代謝),增加一氧化氮的產生,從而改善肌肉的血流量,並提高最大攝氧量。有氧運動一次又一次被證明是成功體質的基本支柱之一。並非所有有氧運動都是平等的,所以要學會區分,我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細節,因此,本文我將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