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到,財神到,好心得好報。每到過年時廣東街頭巷尾就會響起許冠傑的這首財神到。在廣東過年的時候不在大街上聽到這首歌就不像過年,廣東如是,其實全國各地的財神崇拜沒有廣東形式上那麼誇張,但是內容上也是充滿了虔誠,一點也不差勁罷了。小編鬥膽問大家一句:你知道的財神爺都有那幾位?你拜的又是哪位呢?今天小編就給您一一道來。
第一代財神 從瘟神轉業,被窮人怨懟。
魏晉時期的民間傳說中,被后羿射死的九個太陽中,第九個掉在四川,並且長成人樣,名叫「趙公明」,天帝命他擔任瘟神,騎黑虎,持銀鞭,麾下有二十餘萬鬼眾,四處散播瘟疫,煞是威風。儘管是個瘟神,但趙公明的風評卻不錯。傳說他嫉惡如仇,欣賞忠臣孝子,並且把這種價值觀普及到手下的基層隊伍。比如有一次,趙公明的鬼兵找到一個彌留之際的病人,發現此人是個大孝子,只是擔心老母無人照顧而苦苦求生,鬼兵連忙給趙公明打報告,趙公明就醫好了他的病,讓他繼續孝順母親。
趙公明在瘟神的崗位上一待就是上千年,民間對他是既敬又怕,到宋元時期,他的簡歷已經是十分漂亮了:頂著各種元帥,都督,總管,將軍的頭銜,八大鬼王,五方雷神等厲害角色,都成了他的手下,於是他不僅管瘟疫,領鬼兵,呼風喚雨,並且人們想求他幫忙的事也越來越多,業務領域從免除疫病逐漸擴展到洗刷冤屈,公平買賣等方面。
隨著明代小說《封神演義》的創作和流傳,趙公明的職業生涯發生了巨變。小說裡他站在紂王一方,依靠高強的法術讓周武王連吃敗仗,最後姜子牙請來幫手才暗殺了他。老薑也尊重這位對手,戰後封神時,將他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單看名號,這就是個迎祥納福的神職,但趙公明還統轄著四位仙人,分別負責招寶、納珍、招財、利市。這可就是不一般的吉祥神了,姜子牙給廣大群眾指了一條明路:趙公明應該當財神來拜!於是,一代瘟神就此轉職,人們到處給他修廟塑像,還會在每年三月十五趙公明生日當天,為他舉辦盛大派對「財神會」,向他祈求發財致富。
財神一職,在明代以前並非完全沒有,都只是零散的民間崇拜。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中國人,曾經是恥於談錢的,直到宋元時期,商業的發展繁榮,財神崇拜才在民間興起。而趙公明算是第一個受到廣泛認可的正牌財神。
然而人無完人,神仙也有招黑的時候。趙公明做瘟神的時候口碑良好,但是一旦涉及到錢財上,形象也不免打了折扣:據說他喜歡資助賭徒,讓心存僥倖的人沉迷賭博,結果往往是傾家蕩產;貧富的分化,窮人渴望財富而不得,一來二去就怪到財神的頭上。趙公明這位財神爺還被扣上了嫌貧愛富的帽子,真是做個好神仙也是夠難的!
後繼財神團 你我皆愛財,財神越多就越好
在人民心中,錢財總是多多益善的,能讓人發財的神,自然也是越多越好啦。於是趙公明以後,財神爺的隊伍不斷壯大。後起的財神基本上有兩大來路:一是佛教中的神明,如毗沙門,象頭神,大黑天等,只要是與財寶沾邊,就會被當做財神供奉起來。二則就是從史書裡精心篩選的人物——跟商業相關的人物或者家財萬貫的富翁,都可以成為財神。隨著人們信仰理念的不同,財神就這樣多了起來。
大家還聽說過九路財神的說法吧,小編就給您簡單的說一說。清代中後期,百姓求財富的神龕上,大多都是供奉的是「九路財神」,涉及到了各行各業,方方面面。九位財神爺中只有趙公明是神話中的人物,其餘八位都是歷史上的名人。
東路財神:比幹。因人們覺得他被紂王挖了心,所以不會偏心,能保佑買賣公平。
西路財神:關羽。人們認為他忠義誠信,是做生意應有的品質,所以在清代被推上了財神的位置。
南路財神:範蠡。春秋時期越國名臣,功成名就之後退隱江湖,經商至巨富,被後人尊為「商聖」。
北路財神:趙公明
中路財神:王亥。夏朝時期商部落首領,他被認為是商業的創始人。
東南路財神:春秋時齊國名相管仲。明清時期的徽商就長期將管仲作為祖師爺供奉。
東北路財神:北魏地方官李詭祖。據說年畫上常見的文官打扮,執如意,捧元寶的財神形象,畫的就是他。
西南路財神:子貢。他頭腦靈活,善於經商,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西北路財神:戰國時魏國名臣白圭。這是一位商貿達人,據說還開辦了中國首所商業培訓機構,「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就是他提出來的。
以上九位組成了受眾最廣的財神天團,在四面八方為信眾提供幫助。此外,韓信,沈萬三等人也做過財神,甚至民國時期的商業大亨虞洽卿都被供奉起來接受香火,稱之為「赤腳財神」。
在各家信眾的神龕上,財神爺們享受著各種供奉,香火不斷。老百姓們把自己知道的財神爺都供在一起,畢竟神仙多了力量一定大。虔誠的人們渴望著財富,在與財神爺的默默地溝通中,心裡得到慰藉,有了財神爺的保佑,做什麼事心裡都感覺是踏踏實實的了!
百家號獨家內容
聲明: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