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賴皓陽 通訊員 牟建平 攝影報導)昨日,「煙臺海參」的名號再次響徹全世界。
以「經略海洋、綠色安全、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世界海參產業(煙臺)博覽會暨海洋食材展」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來自世界海參主產區參展商、國內海參行業專家學者、頂級海參品牌企業以及9000多名專業採購商入會參展。一場全球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業內人士最多的海參領域「盛宴」拉開序幕,煙臺海洋經濟動力澎湃。
搭建海參行業最專業平臺
「參博會」永久落戶煙臺
本屆「參博會」設展覽面積1.26萬平方米,展位700個,來自日本、韓國、冰島十幾個國家以及國內海參主產區企業參展,國內各省9000多名專業採購商應邀參會。展會按照「產區概念+強勢品牌+全產業鏈」的原則,設立國際海參展區、國內海參展區、煙臺海參展區、國家級海洋牧場成果展區、育苗養殖展區、科研技術成果展區、技術設備展區及海洋食材展區等八大專題展區。
開幕式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向煙臺市頒授「世界海參產業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牌匾。「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的主產區,引領了全國海參產業的發展浪潮。」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煙臺的海參育苗量佔全國的47%,海參的產值達到160億,煙臺更是全國最大的海參交易和集散中心,海參產業成為煙臺在全國的一張最靚麗的海洋名片。此次海參博覽會的舉辦為國內外海參企業搭建了一個品牌展示、經貿洽談、投資合作,產銷對接、專業研討、技術交流的大型海參商務平臺,對於加強海參行業的信息溝通、技術研發、新產品標準的建立,以及規範產業經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海洋經濟健康發展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本次「參博會」重頭戲之一,中國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同期舉行。圍繞「如何促進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來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的專家學者,同與會者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論壇上,煙臺嘉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高驊達現代食品產業園、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進行了海參品牌推介。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集思廣益,發展壯大海參產業,助力煙臺海洋大市建設,也為山東、乃至全國海參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再立新功,在中國海參產業發展的歷程中,樹立一個新的裡程碑。」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鄒積浩表示。
「煙臺海參」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海參產品加工銷售產值超300億元
「煙臺海參品牌價值42.37億,位列全國農產品品牌價值第24位。本屆參博會在煙臺舉辦,是煙臺的莫大鼓勵,更是有力鞭策。」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敬東表示,多年來,煙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帶動了全省漁業行業發展,有多項指標領跑全省,名列全國前茅。「參博會」的舉辦有利於持續提升「煙臺海參」的品牌影響力,擴大開放合作,優勢特色品牌共同引領海參產業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推動海洋漁業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
把「煙臺海參」推向全世界,這是海參企業的願景,也是煙臺作為海洋大市的展望。
煙臺森淼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旭蛟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煙臺企業,公司每次在海參博覽會上都有諸多收穫,目前已吸引了不少經銷商並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今年展會,史旭蛟摩拳擦掌,要把「魯參」品牌叫響。他說,與外地產品相比,「魯參」的肉質更厚實、口感更好,因此,今年展會他將主要帶著產自煙臺、威海的底播海參參展,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
近幾年,我市海參產業發展較快,成為漁業的支柱產業。目前,煙臺海參行業擁有育種及生產單位1200多家,海參產品加工企業1100多家,海參產品經銷業戶2100多家。全市擁有東方海洋、藍色海洋、安源水產、崆峒島、明威海參、悅泰水產等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在國內叫的響的海參品牌;蓬萊灣子口、開發區八角和小趙家等地個體海參加工業戶上千家;擁有以銷售國內外海參產品為主10萬平米的海中寶海產品交易市場、7萬平米的山海城、4萬平米的中國海參進出口(煙臺)集散中心,3個海產品交易市場商戶1200餘家。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海參年加工量15萬噸左右,佔全國80%左右,海參產品加工銷售的產值超過300億元。
科技興海賦能「深藍經濟」
從淺海向深海深度拓展
東起養馬島西至萊州灣,這片海域正是海參生長的天然理想之地。煙臺海參近90%是底播增殖養成,優良自然的生態環境,造就了海參的優良品質。但在海參市場上,煙臺海參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加工企業「吃不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擴張規模。
「煙臺海域適合海參生長的5米至20米水深面積超過300萬畝,目前已開發的僅有1/6,發展空間巨大。」鄒積浩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市將繼續實施科技興海戰略,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引領海參產業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以建設海洋牧場、原生態底播增殖為主攻方向,堅持從近海向遠海積極推進、從淺海向深海深度拓展的原則,規劃建設好海參增養殖基地。
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家級、省級專項資金支持,大力推進省級以上海洋牧場建設,儘快實現「煙臺海參」的全域底播增殖,保證高品質的「煙臺海參」大規模市場供給。充分發揮好煙臺經略海洋產業投資基金作用,吸納和撬動民間資本投身海參產業建設,不斷壯大海參養殖、加工、流通等全產業鏈規模。
煙臺實施科技興海,基礎雄厚。我市擁有3個國家級刺參種質資源保護區、2個省級刺參原良種場和1個國家級刺參良種場,全市出苗量達到244.8億頭,約佔全省70.8%,佔全國43.6%,是全國最大的海參苗種繁育基地。擁有全國最多的國家級海洋牧場,近年來闖出了「海工+牧場」聯動模式、「陸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漁帶小漁」共享模式等一批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新路子。
優質海參是鮮美煙臺的代言產品。以海參為媒,以展會為窗,鮮美煙臺與世界對話,叫響一張嶄新的「海洋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