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

2020-12-15 中國網

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此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

煙臺市橫跨黃海、渤海,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岸線長1038公裡,生態環境優良,生物資源豐富。北緯38度附近,光照充足、波流平緩,淺海和潮間帶海洋生物1000多種,其中魚蝦貝藻參等資源近400種。近年來,煙臺市累積投入海洋牧場專項建設資金1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海洋牧場建設總面積達到110萬畝,居全國首位。

煙臺是全國優質水產品主產區。全市有大小島嶼230個,沿岸分布有萊州灣、龍口灣、芝罘灣、丁字灣等7處較大海灣,是眾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近海漁業生物品種有200多個,如海參、鮑魚、扇貝、對蝦、名優海水魚類、海帶等。目前,煙臺市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2處,是擁有國家級海洋牧場最多的地級市,全市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達到520億元。

培育優勢主導品種,發展生態高效養殖,是煙臺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全市已建成21處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其中,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7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各類苗種年產值25億元以上。名貴魚年產量達到2.7萬噸、產值12億元,煙臺成為全國最大的名貴魚陸海接力養殖基地。作為全國唯一的「海參苗種之鄉」,煙臺九成以上海參是野生育苗後在適宜海域底播自然生長,「煙臺海參」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十三五」以來,煙臺市累計投入放流資金近2.5億元,增殖放流魚蝦蟹貝參等苗種50億水產苗種單位,為漁民增收12億元。

本次推介會上,煙臺市35戶知名企業參加推介活動,10戶企業做了介紹。在推介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了鮮美的海參、鮑魚、大蝦、牡蠣以及海鮮乾貨、海鮮串串等名優海產品。推介會上,成都、煙臺、福建三地企業實現對接,成都龍之躍商貿有限公司、煙臺明品海參有限公司、福建康蒸燕食品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煙臺市26戶企業與成都市採購商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成都市50多戶經銷商與煙臺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副局長鄒積浩介紹說:「2018年,煙臺市明確了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目標定位,全市凝心聚力推動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現代漁業、濱海旅遊已成為年產值超千億的大產業,通過深耕海洋牧場,開展「護漁」「亮劍」「清網」等執法行動,強化水產品質量監管,守護一片生態海洋,建設海上「綠水青山」,歡迎成都企業到煙臺投資創業、經貿合作。」


相關焦點

  •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成功舉辦
    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 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成功舉辦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本次推介會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主辦,四川省水產局、四川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有關協會、有關企業300餘人參加了推介活動,成都市與煙臺市兩地企業成功籤訂了合作協議,推介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煙臺名優海產品走進成都 斬獲2億元訂單
    12月2日下午,「深耕海洋牧場 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走進成都,我市35戶知名企業帶著自己的拳頭產品來到活動現場,鮮美的海參、鮑魚、大蝦、牡蠣以及海鮮乾貨、海鮮串串等名優海產品讓前來觀展的企業代表讚不絕口,不少企業直接在現場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
    原標題:「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26戶企業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現在在成都,對煙臺海參的認可度也很高,請客吃飯,如果有煙臺海參或鮑魚、大蝦等大件,是非常有面子的。所以這次煙臺市政府組織這場推介會非常及時,讓我們可以和煙臺的名優廠家直接對接,暢通供應渠道。
  • "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 26戶企業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
    水母網12月3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攝影報導)12月2日,深耕海洋牧場、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現在在成都,對煙臺海參的認可度也很高,請客吃飯,如果有煙臺海參或鮑魚、大蝦等大件,是非常有面子的。所以這次煙臺市政府組織這場推介會非常及時,讓我們可以和煙臺的名優廠家直接對接,暢通供應渠道。
  • 深耕海洋:煙臺創新海洋牧場產業模式
    海洋牧場水產品產量達到60萬噸,綜合收入達到300億元。煙臺是全國海洋牧場發展模式領先的城市。在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的實踐過程中,該市積極探索,大膽創新,闖出了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新路子,2018年全國首次海洋牧場建設現場會上,農業農村部向全國推廣煙臺三大海洋牧場發展模式。
  • 「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 26戶企業籤訂供貨協議,成交額近2億元
    、助力藍色經濟---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大鼎世紀大酒店舉辦。現在在成都,對煙臺海參的認可度也很高,請客吃飯,如果有煙臺海參或鮑魚、大蝦等大件,是非常有面子的。所以這次煙臺市政府組織這場推介會非常及時,讓我們可以和煙臺的名優廠家直接對接,暢通供應渠道。
  • 海洋牧場建設走在前列 「煙臺模式」在全國推廣
    煙臺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裡,近1/10海域適宜建設優質海洋牧場,擁有海參、鮑魚、對蝦等各類海洋生物資源500多種,海洋生態環境優良,海洋資源豐度指數較高。據了解,煙臺是全國最早開展海洋牧場建設的城市之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煙臺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地區,在部分海灣開展了人工魚礁試驗和中國對蝦增殖放流活動。
  • 煙臺海鮮驚豔巴蜀大地!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日,2020煙臺名優海產品推介會在成都市舉辦
  • 煙臺在百萬畝海域「牧漁耕海」 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煙臺經略海洋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億元,主要投向海洋牧場、海工裝備、海洋科技、海產品養殖、生鮮加工等。引導銀行、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推動海洋牧場全國首單保險在煙臺籤訂。先後投入近億元,整合牧場數據資源,完善海洋生態環境在線監測、海洋牧場觀測和海洋經濟運行監測網絡,搭建海洋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支持海洋牧場實現「可視、可測、可控、可預警」。
  • 響水海產品叫響鹽城(上海)農副產品名優新專場推介會
    響水海產品叫響鹽城(上海)農副產品名優新專場推介會2018-12-03 16:41:00  水產養殖網  來自鹽城市響水縣三圩鹽場和海辰公司推出的名優海產品斑節蝦和刺參成為本次推介會一大亮點,「滬動」鹽城,上海兩地,讓廣大市民享受&nbsp「舌頭上的鹽城,小時候的味道」。
  • 清泉海洋牧場成為山東煙臺旅遊新景區
    7月20日,位於煙臺大學東側的清泉海洋牧場,一批旅遊愛好者正在觀光拍照。據悉,近幾年隨著山東省藍色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實施。煙臺清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巨資建起了海洋牧場,2017年被納入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為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和海洋牧場建設工作,購置煙臺首座海上自升式海洋牧場平臺,順利完成海洋牧場觀測網、展示廳、體驗館、研究院、監控室等配套建設,並投放人工魚礁達3萬空方,率先完成省級海洋牧場的建設指標。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 打造海洋...
    新聞發布會現場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局長李傳強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 湯淼 陳曉 煙臺報導12月1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情況
  • 「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全國媒體聚焦,煙臺海洋牧場佔C位!
    20餘家中央、省級主流媒體爭相報導煙臺海洋牧場建設的經驗做法,刊發稿件40餘篇,網絡點擊量近千萬……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煙臺召開前後的宣傳大數據出爐。亮眼的數據顯示,煙臺海洋經濟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 科學網—構建中國特色海洋牧場的藍色夢想
    由此看來,海洋牧場發展理念和模式綜合價值依次體現在科學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上。 傳統海水養殖與海洋牧場建設有本質區別,絕不可混為一談。養殖是通過外界投入提高產出,重視的是產出和經濟效益,而海洋牧場重視的是生態系統恢復,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但在科學布局的基礎上,海洋牧場建設與海水增養殖是可以接軌的,甚至相得益彰。
  • 煙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煙臺市的最大發展優勢在海洋,最大潛力也在海洋。新型海洋牧場、智能網箱、高端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近年來,煙臺加快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精心謀劃,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為海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中國科學報】構建中國特色海洋牧場的藍色夢想
    由此看來,海洋牧場發展理念和模式綜合價值依次體現在科學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上。  傳統海水養殖與海洋牧場建設有本質區別,絕不可混為一談。養殖是通過外界投入提高產出,重視的是產出和經濟效益,而海洋牧場重視的是生態系統恢復,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但在科學布局的基礎上,海洋牧場建設與海水增養殖是可以接軌的,甚至相得益彰。
  • 「長鯨一號」在煙臺交付 助力「海上糧倉」建設
    「長鯨一號」在煙臺交付國內首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 「長鯨一號」交付25日上午,中集來福士為長島弘祥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島弘祥」)設計建造的智能網箱「長鯨一號」在煙臺基地交付。助力「海上糧倉」建設「長鯨一號」是中集來福士通過自主創新、進行新舊動能轉換的成果,也是山東省和煙臺市大力建設藍色海洋經濟的成效。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浪潮中,中集來福士積極進行「油轉漁」,首創了多功能海洋牧場平臺,引領了全國第六次海洋漁業浪潮。
  • 海參為「媒」煙臺「海洋名牌」叫響世界
    以「經略海洋、綠色安全、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世界海參產業(煙臺)博覽會暨海洋食材展」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來自世界海參主產區參展商、國內海參行業專家學者、頂級海參品牌企業以及9000多名專業採購商入會參展。一場全球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業內人士最多的海參領域「盛宴」拉開序幕,煙臺海洋經濟動力澎湃。
  • 石獅精準發力「藍色金融」 助力海洋經濟發展
    2020年10月09日 17:58:47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10月9日電(丁樹煌)為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石獅農商銀行以「藍色金融」為特色定位,因地制宜探索出一套服務海洋經濟的金融新模式。
  • 煙臺牟平發揮資源優勢、調整區域布局、發展海洋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
    煙臺東宇海珍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效平說:「在海洋牧場養海參,不用投喂,品質還好,價格也好!」  目前,牟平擁有「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區」1處,「省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處,省級休閒海釣場2處。全區海洋牧場總面積11.4萬畝,其中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總面積7.5萬畝,年刺參產量2900多噸,產值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