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疫故事」|張明德日記:做好「宅戴洗」,健康你我他

2020-12-27 封面新聞

作者:重慶市合川區久長街小學2024級3班 張明德

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陰

心猶在,如團圓

大年三十到了,吃團年飯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家也一樣。一大早我就起床,穿好衣服,吃過早飯和媽媽一起貼春聯、掃地、拖地、澆花、切菜等,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們要期待最有年味的團年飯。

我聽媽媽說:我國在南北朝時就開始吃團年飯了,即使有人沒來得及回來吃飯,也同樣要備上一副碗筷,一個位置,以表示和他團圓,象徵著一家人團圓。由於疫情的發展,今年家家戶戶的團年飯只能各自在家進行,雖然看不到大街小巷的滿滿酒席,老老小小,親朋好友圍坐一起,但是大家的心在一起,在一起共同做好防護就是各自對國家的貢獻。所以,今晚,雖然不能和外公外婆一起品味各種美味佳餚,但是你們健康就好。

媽媽祝福我快樂成長,希望我轉學到這所美麗的新學校後能快速融入班級,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愛護校園。心猶在,如團圓,願此刻還在奮戰一線的患者和守護者能早日歸來與家人團圓。

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 多雲

做好「宅戴洗」,健康你我他

媽媽告訴我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八天了,隨著疫情的發展,大家都不再出門了,親戚朋友們也不串門拜年了。我們每天通過電視新聞或網絡媒體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情況,我們班主任裴老師在QQ群和微信群告訴大家要牢記預防三個關鍵字——「宅」、「戴」、「洗」。

我自己也要嚴格堅持這三個字的要求:「宅」就是儘量少出門,不去人多的地方;「戴」就是如果一定要出門的時候要戴口罩,口罩定時要消毒或更換;「洗」就是回到家中一定要洗不少於15秒的手掌、手背、手指、手腕等地方。只要大家堅持做到就可以預防和控制的。此外,我還加強了運動鍛鍊,在家利用有限的空間和媽媽在客廳打了桌球。

今年的春節雖然沒有往年的熱鬧,但是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防控疫情的精神讓我感動。希望我們久長街二年級三班的小夥伴們能保護好自己,期待春暖花開之時大家都健健康康回到美麗的校園一起快樂學習!

封面新聞作文頻道發起「我的戰疫故事」主題徵集,邀你分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你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的戰「疫」故事。你可以談談春節經歷,可以講述你身邊的醫生、護士、警察等群體的抗擊疫情的小故事,可以談談或針對此次疫情的個人看法及感想,也可以寫所思所想,看新聞後的思考等,體裁不限,題目自擬。

相關焦點

  • 武漢封城我宅在家被迫成為廚子,成功做出泰式燒雞丨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中,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武漢封城一個月,最近宅在家我被迫成為了廚子,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出滿滿泰國風味的燒雞。如果你不想看,可以在我的歷史記錄裡看看我最近航拍的武漢。下面上DIY美食正文。很久沒有吃泰式美食了,又特別想吃怎麼辦呢?
  • 【戰疫日記】「我想吃荔枝肉!」馳援湖北的福建醫護人員,可愛得讓...
    N海都記者 夏雨晴 通訊員 寧宇 童穎辰戰疫前線,捷報頻傳越來越多的患者恢復健康這一切離不開始終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截止2月20日但他記憶猶新的,從來不是這些辛苦的畫面,而是身陷「抗魔戰爭中,卻心懷感恩、向陽而生的可愛人兒。「方艙內與患者共同運動他的日記裡,記錄了幾個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點讚大姐」的。她是我們所經管的46單元的小組長,這身份大約相當於「抗魔戰爭」的「臥底小組」吧。
  • 戰疫一線日記㉗ |孫元婧:看到男病人眼裡飽含的淚,我也哭了
    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戰疫一線日記」系列報導,來聽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戰疫前線的故事。戰疫一線日記作者: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員孫元婧2020今天是我的第四個班次,我認識了很多病人:比如45床,他也算是半個醫務人員,病區唯一一個不那麼重的重症病人,他現在最擔心的是萬一自己痊癒了怎麼辦?聽他說話我以為他腦子壞了,坐下聊聊才知道,他的朋友悉數病倒,他只是怕回到那個充滿病毒的世界中去,我告訴他:春暖花開的日子就要來了!比如24床,我問他大爺你怎麼樣?他搖頭表示不懂,後來才知道這裡不叫大爺,叫爹爹,語言通了溝通明顯順暢。
  • 「生日是粉絲陪我過得」。一位武漢遊戲主播的自述|戰疫日記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抗擊新型肺炎專題人物欄目#戰疫日記#中,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戰疫日記可能我是一個遊戲主播,我也比較宅,一直悶頭在家打遊戲,應該說影響相對比較小吧。讓我比較感動的是,比如有時候我咳嗽的時候,水友們聽到了,還都會關心地發彈幕讓我去醫院看看。」
  • 「我猜,摘掉口罩的你一定更帥!」《戰疫故事》荊州篇電影頻道感動...
    「有人說我們的眉眼很像,我猜,摘掉口罩的你一定更帥!」2月24日電影頻道融媒體《戰疫故事·荊州》直播過程中,荊州籍電影人李現為馳援荊州的「佛山李現」張興欽醫生送來問候與祝福。佛山「李現」張興欽「確實有人叫我『佛山李現』……」《戰疫故事·荊州》直播鏡頭中,張興欽害羞地表示身邊的同事現在也跟著網友這麼叫他。儘管直播間裡曾教過李現的北京電影學院趙寧宇老師都對此表示贊同,可張醫生還是覺得這個稱號「過譽了」。
  • 戰疫日記(23):雙胞胎媽媽的生日願望,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戰疫日記(18):我在抗疫專家組,容不得一絲馬虎戰疫日記(17):孩子不肯吃藥,護士成為爸爸的「神助攻」戰疫日記(16):抗疫也是一場提升自我的歷練抗疫日記(15):細微處的關心讓我們和患者貼得更近了戰疫日記(14):「妹陀,你要保護好自己!
  • 「戰疫筆記」浩子,等你回來,我給你做一鍋紅燒肉
    開欄語疫情之下,白衣天使穿上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口罩護目鏡,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卸下子女、愛人、父母的個人身份,以堅毅的形象,成為擋在災難前的一道盾牌、暗夜裡堅守的一束光亮。然而,他們和我們也是一樣的,也有愛與憂懼,也有想說的話……新快報開設《戰疫筆記》專欄,刊登廣大戰疫一線醫護人員隨筆日記,以第一視角直擊防控前線的人與故事,敬請關注。2020年2月2日浩子,大名劉浩,是我們科的一名護士。科裡從主任教授到醫生護士實習生,都管她叫「浩子」、「浩子教員」。一些老病人也「浩子浩子」的叫她。
  • 戰疫一線日記|鄭鳳傑:疫情結束,我要穿上漂亮衣服走遍武漢大街小巷
    如今,奮戰戰疫一線的山東醫療隊工作進展如何,他們又都經歷了哪些驚險時刻?齊魯網、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戰疫一線日記」系列報導,來聽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戰疫前線的故事。戰疫一線日記作者: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山大二院鄭鳳傑2020年2月18日 武漢來武漢已經十天了,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已經步入正軌,短短的十天,我感覺仿佛已經過了一個月。
  • 我的戰疫故事作文點評 成都新東方優能中學語文組
    「我們除了自己做好防護措施,隨時都在消毒……」對了,說到防護措施,我的口罩呢?王小華兩眼往下一瞄,唉,口罩不是好端端戴在臉上的嗎?怎麼自己嚇自己呢?不對,我好像不是找的這個口罩。那是在找誰的口罩?我的個天啦,我怎麼能犯這樣的錯誤呢? 「老公,快點,快幫我找口罩!」王小華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了。「你的口罩不是消毒後掛在窗戶邊上通風了嗎?」
  • 譜「戰疫之歌」雲演唱:一個土生土長深圳人的英國戰疫故事
    原標題:一個土生土長深圳人的英國戰疫故事晶報2020年4月16日訊 「我在深圳上幼兒園、上小學,一直到中學……深圳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邱帆總喜歡強調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深圳人。30年前,邱帆從深圳來到英國,與同樣來自深圳的老鄉一起讀書、經商。
  • 「我的戰疫故事」|張翼牧陽:特殊的新年
    以前我是很討厭菜市場那鬧哄哄的氛圍,但現在我卻開始有點懷念那些擠在過道裡賣菜的大爺大媽,和他們賣力的叫喊聲了。第三次是為了買一份外賣。我覺得再怎麼說也是過年,總得吃點好的。我媽說我這是嫌棄她做的飯,自然不願意去買,我爸的意見難得與我一致,他還說要鍛鍊我的社交能力,怕關久了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所以在我爸媽的再次「關心疼愛」之下,我又一次出了門。
  • 警察「疫」戰的春夏秋冬|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導語】: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抗擊新型肺炎專題人物欄目#戰疫日記#中,本專欄將聚焦真實的抗擊新型肺炎人物故事,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除了工作,我更多時候更感動的是在換崗的間隙、工作之餘這樣一幕幕的場景:面對手機屏幕,與孩子的親吻與擁抱;面對手機屏幕,同身穿警服的夫妻雙方對一天工作的交流;面對手機屏幕,「白大褂」與「藏藍」的互相叮囑;面對手機屏幕,對父母的關心以及更多的是寬慰……就像是《鼠疫》裡加繆筆下的裡厄所說:世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人們為它而捨棄自己之所愛,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也拋棄了我之所愛
  • 宅家| 美食日記
    宅家 | 美食日記 2020-03-2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90後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我在發熱門診的這一個月
    按照規定,口罩需要 4-6 小時換一次,"其實我也沒換,換口罩時間也蠻久的,你去換口罩,病人就要等你,實在覺得口罩壓得受不了,我再去換一下。"葉黎文說,在高強度的壓力面前,凡是能節省的時間就要擠出來留給病人。 "你問我有多少病號,我真的不知道。"葉黎文說,只要進入醫院,就是一直要看病人,看到下班也看不完。
  • 《戰疫故事·襄陽》直播 講述疫情之下的愛情故事
    而受治療一線悲歡感召,身披「醫護白」的張黎明醫生向穿著「警服藍」的妻子鮑曼勇敢說出「我愛你」:「等疫情過去的那一天,我們來一個真正的擁抱。」  愛,是本期《戰疫故事·襄陽》直播的絕對主題。在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中,無論親情還是愛情,飽含愛意的至善情感都在不斷給予我們生的希望及堅守的勇氣。
  • 我的抗疫故事|「宅」女徐小跳的宜家生活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17日,投稿方式見文末「相關推薦」。下面,來看看部分優秀徵文。
  • 荔法人戰疫記:守好祖國」南大門」,在戰疫中淬鍊青春之我!
    荔法人戰疫記:守好祖國」南大門」,在戰疫中淬鍊青春之我!而有這麼一班人,在面對「來勢洶洶」的境外疫情輸入時,卻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他們每天奔波於機場與酒店之間,持續做好境外旅客的接送和轉運工作,協調酒店做好隔離人員入住登記、物資補給等服務,耐心解答旅客的疑惑,安撫他們的情緒,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構築起一道堅實的
  • 武漢「封城」日記|四年級孩子作文標題——我的家鄉生病了
    武漢市民「Amber明剛」先生,也在用平凡人的視角,在日記本中,記錄、見證,這段不平凡的「戰疫」日子。大象新聞記者 陳思2020年2月12日 十九 陰又是一個陰天!今天股市開盤,我的一隻股票再次漲停。股票如此,打贏這場抗「疫」戰爭也如此,普通老百姓都在「宅」,「宅」也是一種戰鬥,一定要「宅」到勝利的那一天,當然,不會像我守這隻股票一樣這麼久。這幾天讀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烏合之眾》,文中提到很多的變革事件,看似由外在變化引起的,實則必須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
  • 戰疫故事|伏籽橋:用我的清醒守護患者安睡 衣帶漸寬終不悔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劉彥谷伏籽橋,四川省廣元市中心醫院護士,從武漢「戰疫」歸來後,原本就比較「苗條」的她,因過度勞累,加之原本就腸胃不好,足足瘦了8斤,看著讓人心疼。衣帶漸寬終不悔——伏籽橋在「戰疫」一線的堅守,是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的美麗縮影。
  • 抗疫日記:春暖花開再聚首 我不戴口罩你是健康模樣
    她跟我說,自己最嚴重的時候昏迷了,醫院下病危通知書時,做了10多年醫生的兒子嚇得尿了褲子,就算醫生見慣了生老病死,但他仍然害怕媽媽離開……阿姨說:「那時我真的快死了,我只有一個辦法讓自己支撐下去,那就是我的意志力!我不停地對病毒說,你這個該死的,要死的應該是你,而不是我,有本事你就來,來一個我打一個,我就不信打不死你。」這句話讓我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