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故事:聾子和尚曠世傳奇 真火焚身轟動一時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編者按:具行法師(1876~1924),法名日辯,雲南大理人氏。幼失依怙,入贅曾氏。虛雲禪師至雞足山,法師全家八人在寺務工,漸生信仰。宣統元年(1909),師領其妻、子、侄、弟、嫂、嶽母等全家八人同禮虛雲老和尚,剃度受戒。自此以後,日則種菜苦行,夜則禮佛、拜經、坐禪、念觀世音菩薩。1924年雲棲傳戒,虛雲老和尚請師為尊證。戒期將畢,法師變賣衣服設齋供眾,隨後告假回到下院,自取禾稈數把,身披袈裟趺坐,左手執引磬,右手敲木魚,面向西方念佛,現神通出「火光三昧」自化,雖成灰炭,仍能保持身貌巍然不動,轟動一時。

虛雲老禪師在雲南重修古剎(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具行和尚協助虛雲老禪師重修雲棲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具行法師是雲南鹽源人,從小父母雙亡,入贅賓川縣曾姓人家,婚後生了兩個兒子。

光緒三十三年,他二十歲,家鄉鬧饑荒,失業沒收入,養不活家人,聽說虛雲老和尚在雲南雞足山修建祝聖寺,需要工人,因此他就到祝聖寺向老和尚求職,很幸運得到收容錄用,從此他就住在寺後柴房做事。

他非常勤奮,天沒亮就起身工作,每天除了挑土擔石修寺之外,還自動開墾菜園,澆水、施肥、種植蔬菜,供大家食用。從早到晚,他不停工作,從不休息,更是不發一語,別人乾脆就叫他「聾子」。

過了一個多月,他的家屬也來祝聖寺投靠,佛寺原本不能住女眷,沒想到虛雲老和尚竟體諒他們窮苦無依,收留他們在寺裡做工,並讓他們在寺院後山搭茅棚居住。他們全家由衷感激,除了當建寺雜工之外,還自動把寺裡打掃得一塵不染,更將後山開墾成農場,種植青菜、瓜果、豆子等供全寺食用。

他很喜歡聽虛雲老和尚講經,因大字不識一個,所以稍微深奧一點的他都聽不懂,但是卻牢牢記得老和尚說:「只要一心念佛,就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他就叩求老和尚教他如何念佛,學會念佛之後,從早到晚,無論是鋤土、種菜、搬磚、挑石他都在念佛。二十一歲時,他們全家老小彼此約好,一起求虛雲老和尚為他們落髮。他受具足戒後,獲老和尚賜法名為「具行」。

老和尚教他念佛,教他打坐,更指示他:「只要做到心中無我、無所求,就自然可以覺悟到『我不是我』。」他不明白「我不是我」的意思,但是老和尚說,只要保持「精勤一心修行」,總有一天可以真正了解。

穿上僧衣,從早到晚一心念佛,他正式成了和尚,但是每天還是一樣種菜、挑糞、澆水、挑石、擔土、清掃……從不休息,和之前沒兩樣,也同樣還是長默不語。唯一不同的是,之前別人管他叫「聾子」,現在則改稱「聾子和尚」。

1915年,虛雲老和尚看他修得不錯,可惜見識太少,怕他長守身邊落入痴執,所以強要他下山參拜天下名山道場。具行和尚百般不舍,但又不敢違背師命,只好依依不捨地下山去了。

1920年,虛雲老和尚著手重建雲棲寺,具行和尚聽到消息,心想師父正缺人手,就趕了回來。虛雲老和尚見到他,心裡很是驚喜,嘴上卻問他:「要你去參學,怎麼回來了呢?」具行和尚說:「天下名山不外如是!」老和尚又問:「回來打算做什麼事呢?」具行和尚說:「只會服侍師父,做些笨重勞役罷了。」

回到虛雲老和尚身邊的具行和尚,又幹起老本行,挖土、搬石、築牆、蓋屋、種菜、種田、割稻、打穀、種樹、打柴、清掃、挑糞、澆水、燒飯、煮菜,替師父與同參補衣,第一個上殿參加早課……總是一分鐘也不肯閒下來,不過他還是長默不語、一心念佛。

不過他現在會念經了,每天晚上他念《金剛經》《藥師經》和淨土諸經,而且還一字一拜。

當工程進行到建造海會舍利塔時,具行和尚已四十多歲,有一天他突然請求虛雲老和尚,希望舍利塔完成後能夠讓他來守塔。虛雲老和尚知道具行和尚的進境,知道他就要走了,十分不舍。這一年的春戒,虛雲老和尚特別要具行和尚擔任尊證。受戒弟子請具行和尚開示,具行和尚說:「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識,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

就在這一天晚上,具行和尚照常到虛雲老和尚禪房叩安,但是今天他卻忍不住悲傷地拜伏在地,他說:「師父!弟子要去了!特來叩辭!弟子去後,誰來侍候師父?」虛雲老和尚說:「好孩子,該怎麼辦你就去辦罷!不要誤了你的大事!我在這裡念經助你。」

入夜之後,監院法師查房點名,找不到具行和尚,大家遍尋不著。正當大家議論紛紛時,忽見眩目白光連閃幾次,直衝夜空,照得一片光明。住在寺外、尚未入睡正在乘涼的村民,也看到寺院有強烈的白光沖天而起,以為佛寺失火,趕緊奔跑進來。

眾僧與村民一起找到白光的來處,點上火把一看,卻見具行和尚端端正正、眼睛半合、面帶微笑、合十趺足、一動不動地坐在那,有人上前要去拉他,此時虛雲老和尚及時趕到,喝住眾人。老和尚告訴大家,具行和尚已經坐化,剛才大家所看到的白光,就是具行和尚所發三昧真火的光,他已經以真火把自己給燒成灰了,稍一振動就會化成一攤灰,大家不可動他。

大家仔細端詳具行和尚,只見他披著袈裟,左手執磬,右手持木魚,向著西方趺坐,面色如生,只是沒有呼吸的起伏而已,分明是個活生生的具行和尚,不過木魚柄、磬柄、僧鞋還有坐處的稻杆、蒲團都已變成灰燼。

虛雲老和尚見具行和尚以瑞相法身示世,便祝禱具行和尚多保持一天,讓記者攝影留證以傳揚於世、度化眾生。

第二天,老和尚請來了《昆明日報》攝影記者,雲南省唐都督繼堯,財政廳王廳長竹村,水利局張局長拙仙,昆明社會各界賢達人士,還有昆明佛教徒等前來瞻仰。

虛雲老和尚見具行和尚功德已圓滿,便當眾取下具行和尚手中的小磬,一面向具行和尚說「可以放心西去」,一面輕敲小磬,敲到第三響,具行和尚全身振動,霎時傾倒,化成灰燼。

貴為師父的虛雲老和尚,竟然當眾合掌跪下禮拜,唐都督與數千來賓也都跟著跪拜。隔日,《昆明日報》以頭條刊出新聞和照片,轟動全雲南。全身燒成灰了怎麼不倒下呢?有什麼火可以把人全身燒成灰?既然燒成灰又如何能夠保持原來形貌、姿勢、容貌呢?全身都燒成灰了袈裟又怎會好好的?……太多不可思議,讓雲南人對佛教信仰更加堅定,數萬人絡繹來山參拜。

相關焦點

  • 高僧故事:具行和尚曠世傳奇 真火焚身震驚世人
    編者按:現在人們聽到自焚,就覺得是邪教所為;至於三昧真火之類說法,大概也被視為封建迷信。小編前段時間讀《佛祖道影》時,看到禪宗西天祖師之中,卻有很多圓寂方式非常奇特。
  • 北京龍泉寺:除了博士和尚,我們還應該記得這些高僧大德
    千年古剎北京龍泉寺最近幾年很火,前幾年因龍泉寺研發的機器人賢二,被網上炒做可以pk清華北大的科研機構,更因微信開發者張小龍在龍泉寺受掃地僧點化開發了微信的故事被傳的神乎其神。而其內部僧人的高學歷,博士學位也一度引起關於高知出家的爭論,博士和尚們備受關注。
  • 故事:貪財的是和尚,普渡的是佛祖
    僧人說:「各位施主,大家都是與佛有緣的人,今天剛好有雲遊的得道高僧正在講經,大家去聽聽,會對你們家人會有好處的、千萬不要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聽這麼一說,大家都想去聽高僧講經了,順便去聽聽和尚講佛法,大家紛紛進去,同事老張卻說:「我不進去了,你們進去吧,我在殿外等你們!」奇怪,為什麼老張不進去呢?我心裡有些疑惑?
  • 福嚴寺高僧古華和尚--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福嚴寺高僧古華和尚 嘉興桐鄉福嚴禪寺是一座江南名剎,南朝遺寺。一千多年來,福嚴禪寺屢毀屢建,法譽極隆,續焰傳燈,高僧輩出。歷經清末、民國、新中國初期的古華和尚就是其中的一位高僧。古華和尚先後二度駐錫福嚴,共達四五十年,是近現代福嚴寺變遷的見證人,曾為福嚴寺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 高僧故事:觀音託夢妙齡女子 揭秘大師神奇身世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和尚的名字,過去曾聽孝娟的父親說起過,說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楊信芳又問:「印光和尚現在在上海嗎?」張太太說:「不知道。」 楊信芳感到納悶,第二天讀《申報》,看到登有《丙子護國息災法會通告》,才知到上海聞人請印光和尚來滬在覺園主持法會。三人都驚詫不已,覺得這個夢太奇特了。楊信芳於是跟張太太母女一起去覺園,聽印光大師說法。
  • 公案故事:一代高僧為了何事居然將貓殘忍殺害
    編者按:這個故事源自中國高僧普願法師。普願法師又稱南泉和尚,禪宗南嶽繫懷讓禪師的二世弟子南泉普願,是馬祖道一的得意門生。他九歲時跪請父母同意他出家。投奔密縣大隗山大慈禪師學習禪道。
  • 溫州茶山五美園和一代高僧逆川大師的傳奇故事,你可曾聽說過?
    真奇怪,溪水向下流,腳盂倒反向上飄。飄呀飄呀,飄到一個寺院門口,溪邊被一個老和尚撈起來。老和尚慈悲,把他收留在寺裡撫養。光陰如箭,這個娒兒長大後,相貌好,又聰明,老和尚教他念經拜佛,收做徒弟。因為這孩子是在溪水裡倒流飄來的,就給他取名叫逆川。逆川和尚十歲時,正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潮漈一帶大旱,沒有收成,在這山岙寺院裡安不下身,他就出外雲遊,靠化緣過日子。
  • ...光孝寺|茗山|弘一大師|六祖惠|居士|虛雲老和尚|念佛|高僧|宣化...
    為此,六祖為徒眾說了「真假動靜偈」,闡述「一切無有真」,認為「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同時,說明了動即不動,生即不生,去亦不去,滅亦不滅的道理。六祖與徒眾作最後的告別時,說:欲求見佛,但識眾生。說:自見本心,自成佛道。說:法身報身與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認為,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六祖的最後遺偈是: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無無著。
  • 蘇軾和佛印和尚不得不說的故事
    除了蘇堤之外,蘇東坡在杭州還留下了很多的人文趣事,這些故事裡以「金山寺論佛」最為著名,也最為有趣。如今一提到金山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法海和尚,老和尚不地道,看不到人家恩愛夫妻,把許仙藏在金山寺裡,惹得白娘子和小青就水漫金山鬥華海。
  • 高僧故事:南洋弘法第一人 創建檳城極樂寺
    編者按:中國佛教史上,有人西行取經,有人東遊弘法,無論西行東遊,法顯、玄奘、義淨、鑑真,這些高僧都曾留下傳奇故事。但往南洋弘法似是近代以來之事,在歷史上最早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弘揚佛法的中國僧人又是誰?
  • 虛雲老和尚:《西遊記》這部書是怎麼來的?
    《西遊記》這部書的來由是這樣的,北京白雲寺白雲和尚講《道德經》,很多道士聽了都做了和尚,長春觀的道士就不願意了。以後打官司,結果長春觀改為長春寺,白雲寺改為白雲觀,道士做一部「西遊記」小說罵佛教。看「西遊記」的人要從這觀點出發,就處處都看出他的真相。最厲害的是唐僧取經回到流沙河,全部佛經都沒有了,只留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就把玄奘法師所翻譯出來的佛經全部抹煞了。
  • 天才學士蘇東坡與神童高僧佛印,之間的幾則有趣故事
    在蘇東坡眾多的朋友故交中,有一個叫佛印的和尚,是在他被貶瓜州的時候結識的,佛印和尚在佛學方面的慧根非常突出,因此他在當地的名氣可謂是如雷貫耳。在當時的學風背景下,士人們崇尚的都是儒學,或者是跟儒學同屬一支的理學,而蘇東坡與一般的士人不同,他在學習儒學的時候,還對道家以及佛家的學問感興趣。
  • 【巴文化·達州歷史故事】破山和尚徹悟破戒
    於是有了著名的破山禪師「為救十萬生靈,何惜如來一戒」的「破戒」故事。一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八月,張獻忠在彭山江口吃了楊展(南明將領)敗仗,眼看成都也沒法待了,得知順慶府庫猶有數十萬石糧,就一把火燒了成都,率餘下殘軍往東開拔。聞風喪膽的百姓紛紛往更東的達州、梁平方向逃走,獨獨有個圓臉方額和尚大袖飄飄自東而西過來。「師傅哪去?」有人問。「順慶。」
  • 和尚男主文:和親公主 X 西域高僧,為她脫下僧服,《月明千裡》
    所以還蠻想看和尚男主的文,對於公主和高僧這個設定我覺得特別帶感,禁慾又溫柔,今天分享幾本和尚男主文,希望大家喜歡1:《不馴之臣》作者:布丁琉璃(完結)短評:架空唐朝武則天時期,女主是淨蓮司的司使,淨蓮司有點類似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感覺,女主天天抱武后大腿,是眾人眼中的奸佞小人
  • 博士都來當和尚,北京龍泉寺難再現輝煌
    北京龍泉寺始建於元代應歷初年(公元951年),由白馬寺高僧釋繼升創建,位於北京近郊鳳凰嶺景區內。元代之後,北京做了幾百年的國都(除明初定都南京外),龍泉寺靠近京都地理位置好,香火一直不錯,相關歷史記載中也有不少名人、高僧的足跡。我們能用上微信,都要感謝龍泉寺?
  • 高僧竟為了一道菜,放棄多年修行
    高僧竟為了一道菜,放棄多年修行 刺激著和尚的味覺 哎呀,媽呀 太香了
  • 無名高僧:不想命苦,就避免三點(很準)
    上個周末,正好閒著無事,我就去了家附近的廟宇去拜拜,聽母親說廟宇來了一位無名高僧,很多人慕名而去,想得到高僧的一些指點。這引起了我極度的好奇心。廟宇還是同往常一樣,沒有多大變化,我徑直走進去,此時一位慈眉善目的高僧映入我眼帘。
  • 歷代高僧:宋代高僧翠巖禪師撰寫僧人警示銘文
    宋代高僧翠巖禪師撰寫僧人警示銘文(圖片來源:資料圖)翠巖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當時高僧慈明禪師,因到金鑾結夏安居,與善侍者結為好友。被慈明禪師一問,翠巖哭泣說:「我被善侍者的喝問所逼,不能得到答案,所以來見和尚,希望能得到解答。」慈明猛然發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翠巖說:「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慈明怒目大喝:「頭白齒豁,猶作這個見解,如何脫離生死?」翠巖大驚失色,請求開示。慈明禪師說:「你問我。」翠巖用前面的話語問他。慈明厲聲說:「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
  • 高僧故事:弘一教化弟子
    像弘一大師一樣對小蟲子,甚至草根都憐惜愛護的,還有曹源寺的一位滴水和尚。滴水和尚十九歲時就上了曹源寺,拜儀山和尚為師,剛開始時,只被派去替和尚們燒水洗澡。  有一次,師父洗澡嫌水太熱,便讓他去提一桶冷水來衝涼一下。他便去提了涼水來,把熱水調涼了,他先把部分熱水潑在地上,又把多餘的冷水也潑在地上。
  • 茶言茶語:禪宗高僧虛雲老和尚禪茶詩歌大全
    原標題:虛雲老和尚禪茶詩歌集錦近代禪宗巨擘虛雲老和尚德相(圖片來源:資料圖片)編者按:虛雲老和尚是我國近代禪宗第一高僧,道行高古,著述頗豐,宗門巨匠,名滿天下,世壽一百二十歲,傳禪家五宗家風,其人志大氣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