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感冒是養殖戶最常見的問題, 但是今年雞群感冒尤為嚴重,而且難治療。
今年天氣變化太大,兩天熱,兩天冷,這種一天內氣溫波動大,雞群最容易發生感冒問題。單純的天氣異常,只是誘發雞群感冒發病率上升,但是並不是今年雞群感冒難治療的主要因素。今年養殖戶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雞群感冒以後,用藥治療效果不理想,甚至往年用得非常順手的感冒藥,今年使用效果都管用,這點讓養殖戶很頭疼。
雞群症狀:
今年雞群感冒以後,除了常規的流眼淚,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狀,還伴隨了一個很典型的症狀,雞群消瘦,採食量普遍偏低。雞群消瘦說明病程比較長,消瘦的雞多數都是有消化道疾病存在。
解剖症狀:
今年接診了大量這樣的案例,解剖感冒發病的雞,除了氣囊炎,腹膜炎等大腸桿菌症狀比較典型,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症狀在裡邊,雞群都伴隨有嚴重的肌胃潰瘍。
病情診斷:
雞群發生腺肌胃炎以後,不會出現嚴重傷亡,但是胃的潰瘍灶,會導致雞的採食量下降,雞消瘦,抵抗力整體下降。這樣的雞在溫差波動大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感冒。這種是雞群感冒,大腸桿菌和腺肌胃炎的混感,而不是單純的感冒。
面對這種情況,養殖戶最關心的是為什麼用藥不理想?
雞群感冒以後,養殖戶需要用抗生素來控制雞群的繼發感染,很多的抗生素對雞的胃是有刺激性的。雞有腺肌胃炎的情況下,本身胃疼痛,採食量就低,加上抗生素刺激,雞的採食量將會繼續下降。我們解剖這些發生感冒的雞,很多時候,雞的胃內直接就沒有一點食物。這就說明我們投的藥物給雞群使用,雞根本就沒有採食。導致藥物使用幾乎無效。
今年的雞群混感嚴重,是有特殊性的: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市場封閉,在3月份市場陸續開始開放的時候,很多養殖戶有一定補欄積極性。疫情期間,飼料難運輸,種雞停止受精等一系列情況發生,導致雞雛緊缺。突然的市場開放,導致大量擱置的種蛋,弱雛進入市場,導致今年雛雞腺肌胃炎格外嚴重,常規治療效果不理想。
除了雛雞的腺肌胃炎,今年雛雞的沙門氏菌也比較嚴重,沙門氏菌是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對胃刺激,不利於腺肌胃炎的治療。兩者矛盾,導致育雛質量下降,腺肌胃炎嚴重的雛雞病情並沒有根治,從而在後期產生不良影響:雞感冒頻繁,難控制。
防控思路:
控制雞病,要從根源開始。導致雞感冒難控制的根源在腺肌胃炎。養殖戶重點是從育雛期間開始,控制雛雞的腺肌胃炎。面對今年的特殊情況,防控思路一定要改變:
1 開口藥使用時機。
養殖戶使用開口藥,有的喜歡在第一天用。對於腺肌胃炎嚴重的雞群,建議開口藥從第二天開始用,讓雛雞先採食,讓食物在胃內運轉,而不是直接用抗生素,這樣對雞的胃刺激更大,不利於腺肌胃炎的防治。同時,開口藥不要用氟苯尼考一類產品,這類產品刺激性比較強。
2 腺肌胃炎的防控。
往年,我們對雛雞腺肌胃炎的防控,主要在雞雛7天疫苗以後進行防控,考慮到疫苗應激誘發腺肌胃炎。但是今年腺肌胃炎比較嚴重,養殖戶對腺肌胃炎的預防需要提前到雞雛的第三日齡開始,同時配合控制真菌類產品一起使用,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防控效果。
當養殖戶前期做好這兩點,雞群基礎打好,即使天氣變化,雞群感冒,也比較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