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再度進入國人視野 全面推行「卡」在哪裡

2020-12-18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戴口罩、勤洗手已經成為共識,大家對於「舌尖安全」也更加重視。隨著越來越多人重視飲食衛生習慣,不少地區開始推行分餐制。事實上,分餐制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早在2003年就曾推行的分餐制為何沒有推廣開來,分餐制到底「卡」在哪裡?

資料圖 CNSPHOTO供圖

「全國愛衛辦和各部門將繼續組織好愛國衛生月的活動,指導各地落實環境整治、健康科普等各項任務,鞏固疫情防控的成果。同時也會及時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把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分餐制,形成制度。」4月1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

今年3月,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餐飲業分餐制設計實施指南》《餐飲提供者無接觸供餐實施指南》兩項地方標準,提出了「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和「分餐自取」三種模式。今年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有條件的餐廳要積極推廣分餐制。除北京、山東外,上海、河北、湖南等地也明確倡議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區還將公筷公勺使用情況列入優秀評選標準,促進餐飲服務單位推廣使用。

圍桌而坐、舉筷共食是我國的傳統飲食習慣,但合餐飲食存在著健康隱患,幽門螺旋桿菌等病菌容易通過餐具傳播。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不少餐飲企業也在積極響應,推行分餐制。目前已有包括全聚德、北京華天、西部馬華等在內的全國上百家知名餐飲企業表示,將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納入服務規範。

除餐飲業外,許多家庭也開始踐行分餐制。北京的劉女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疫情期間,自己家開始實行分餐制,每個人有自己的固定餐具,做好菜後分到每個人面前的餐盤裡,對於不方便分裝的菜餚,家庭餐桌也增加了公筷公勺。

分餐制似乎已經成為文明就餐新風尚,分餐制的推廣情況如何,這種就餐習慣推行起來是否存在困難?

事實上,分餐制的推廣也存在不少問題。不少人認為,中餐「盤菜」的形式不適合分餐,分餐會破壞部分菜品的整體擺盤,帶來隔閡感,也會影響就餐氛圍。另一方面,對於餐飲企業而言,實行分餐制增加了人力成本,分餐需要佔用更多的碗盤、筷勺,餐具成本也提高。此外,部分餐飲企業的菜品形式在推行分餐制上也存在困難。

北京豐臺區一家餐飲店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受條件限制,店鋪無法推行分餐制。「我們的菜品都是涮鍋,每桌只能放得下一個鍋子,硬體條件不允許(推行分餐制),但我們可以為顧客提供公筷和公勺。」該店鋪負責人表示。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相比分餐制,餐飲企業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成本更低、操作也更簡單。

相關焦點

  • 推行分餐制,時機不容再錯過
    無獨有偶,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近日也提到了這個話題,他認為分餐制對阻擋疾病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河北武安:推行「公筷用餐」 餐飲業在行動 圖源新華社分餐制不是一個新鮮事,作為公共話題也不是第一次被提起,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社會就曾興起分餐熱。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倡導文明用餐新風尚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倡導文明用餐新風尚 2020-06-08 08:27:00來源:湖北日報
  • 武漢市全面推行「分餐制」,將命名100家「衛生文明酒店」
    本文轉自【楚天都市報】;今天(4日),武漢市舉辦推行分餐制的啟動儀式,將在全市大力開展文明餐桌光碟行動,全面推行分餐制,武漢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倡導文明衛生用餐習慣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致力於在全社會大力推行自助餐、位份菜、營養盒飯、分餐公筷公勺等分餐制模式,使公眾養成科學、健康的用餐行動,減少和防止疾病傳播,提高市民健康素養,維護和促進市民健康。當日武漢市發布了《關於在全市倡導推行「分餐制」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各地大力推行分餐制 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馬一德表示,因受重視人情的傳統習俗影響,國人更喜歡熱鬧的合餐,認為「吃飯還不就圖個熱鬧」,認為分餐制會破壞餐桌上親切氛圍,帶來隔閡感,特別是很多老人表示難以接受分餐制,甚至有抵制情緒,因為感覺「生分」、「見外」。  經濟成本增加,也是阻礙分餐制和公筷制推行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餐廳。雖然各地都在大力推廣分餐制和公筷制,但是一些小飯店還是實行合餐,也不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餐飲企業需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昨日在小藍鯨酒店內,顧客進餐時都自覺用標註紅色的公筷夾菜□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榮海 李月媛 石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昨日,武漢市舉辦啟動儀式,在文明餐桌光碟行動中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導節儉用餐行動儀式上,武漢市文明辦等7部門單位聯合發出通知,將命名100家「衛生文明酒店」;宣傳表彰一批推行「分餐制」優秀的衛生文明單位;要讓「分餐制」相關知識在居民的普及率中達到60%。使用公筷公勺,不是矯情而是文明,是拒絕生病而不是感情變得生分。
  • 各地出臺政策大力推行分餐制——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馬一德表示,因受重視人情的傳統習俗影響,國人更喜歡熱鬧的合餐,認為「吃飯還不就圖個熱鬧」,認為分餐制會破壞餐桌上親切氛圍,帶來隔閡感,特別是很多老人表示難以接受分餐制,甚至有抵制情緒,因為感覺「生分」、「見外」。 經濟成本增加,也是阻礙分餐制和公筷制推行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餐廳。
  • 餐飲圓桌戰「疫」②│推行「分餐制、公筷制」難不難?
    疫情期間,「分餐制、公筷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並成為熱議焦點。3月14日,北京發布餐飲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對於合餐顧客,要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或「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
  • 關於使用公勺公筷和推行分餐制的指導意見
    ,促進全省餐飲服務業健康發展,決定在全省餐飲服務場所全面推廣《河北省餐飲業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務規範》,並就推行公勺公筷和分餐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切實提高認識各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廣大餐飲服務單位,要站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戰略部署的高度,結合全面深化和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充分認識到使用公勺公筷和推廣分餐制對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 為什麼要推行分餐制?
    實際上,在我國,倡導分餐制早已有之,2003年「非典」期間,分餐制曾被很多餐廳採用,但很快又銷聲匿跡。究其原因,餐廳認為分餐制增加了自身運營成本,動力不足;而消費者也不甚在意。什麼是分餐制?分餐制具有衛生、互不傳染可能攜帶的疾病以及減少浪費等優點。分餐制更注重每個人自負其責、把握分量、吃光所給。通過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這樣一些良好的衛生習慣將可以「走上」餐桌,守護我們的健康。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不讓分餐制推行難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不讓分餐制推行難,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2021年寧夏事業單位公告並收藏本頁面(ctrl+d),以便隨時關注最新公考信息
  • 濰坊市奎文區推行「分餐制」取得積極成效
    濰坊市奎文區推行「分餐制」取得積極成效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分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分餐的重要性。  近期,奎文區嚴格落實餐飲企業主體責任、積極宣傳「分勺分筷 公勺公筷」安全用餐相關知識,大力推行「分餐制」模式,確保轄區居民的用餐安全。目前,奎文轄區內已有500餘家餐飲企業通過推行「分餐制」恢復正常堂食經營。分餐制的優點:一是預防經口傳播疾病:避免共同用餐時個人使用的筷子、勺子接觸公眾食物,經口、睡液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
  • 應對疫情中國多地推廣分餐制
    疫情來襲,出於安全衛生考量,分餐制再度進入人們視野。  與濟南這家餐廳「公筷公勺分餐」模式不同,一些主打中高端商務宴請的餐飲企業推出「分餐位上」就餐方式,特製「分餐菜單」,配備分餐器皿。有輿論認為,經過此次疫情,有必要循序漸進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近日向海內外中餐企業和廣大中餐消費者發出「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共創中華餐桌文明」倡議書,已有全聚德、北京華天、西部馬華、凱瑞御仙都等200多家餐飲企業響應。
  • 上海黑珍珠中餐廳推「一人食」 全國率先推行中餐分餐制
    在各地積極探索分餐制標準之際,先行一步的上海黑珍珠餐廳將成為精緻餐飲行業推行分餐制的「樣板間」。食材廢料率提升中餐分餐已不是新話題,每次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出現後都會引發討論,但由於位上菜在各個環節都會提升餐廳成本,而餐飲行業普遍利潤不高,這是制約分餐制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
  • 分餐制如何「分」 專家建議分餐制不宜強制推行
    一個涉及健康與衛生安全分餐的話題被人們不約而同地提出:5月20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分餐制經營服務規範》標準,提出餐飲業分餐制的定義、形式和規範要求;5月27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並將該標準正式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為「強制性國家標準」;6月1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召開「分餐研討會」,認為分餐應大力提倡,但不宜制訂強制性國家標準。
  • 多地推行分餐制,公筷「夾」出「新食尚」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北京、河北、上海、安徽等多省份已發布具體條例或細則推廣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如今各地推行效果如何,百姓接受程度如何?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 分餐風潮漸起,多地餐館主動提供公筷甘肅蘭州,甘肅國際大酒店電梯門對面的牆上, 「就餐請使用公筷」的海報十分醒目。
  • 小份菜、單人套餐 山東餐飲企業這些妙招推行分餐制
    實際上,山東餐飲業在推行分餐制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3月16日,山東在全國率先發布了餐飲分餐制省級地方標準,主要技術內容包括分餐和分餐制定義、分餐方式、分餐制要素、分餐制實施等。而4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提出要總結山東等地方的標準模式,將「分餐制」形成制度推廣。
  • 白銀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
    中國甘肅網4月24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 (記者 李豔)隨著餐飲業逐步復工,為有效防止病從口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倡導市民形成安全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據了解,3月初,我市率先制定出臺了《「公筷公勺」服務規範》,從「公筷公勺」的適用範圍、外形尺寸、數量配備、購進標準、擺放要求、衛生消毒、制度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確的標準要求,倡導大中型餐飲企業使用「公筷公勺」,倡導各類食堂推行「分餐制」,並通過宣傳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讓更多人培養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意識。
  • 分餐制文明風當「勁吹」
    作者:宴陽近日,北京疾控發布餐廳防疫指引,提出顧客外出就餐,就餐時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實行分餐制,言行舉止得體,遵守餐廳相關防疫措施等。其實,在古代,「分餐制」這一飲食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共餐制」從宋朝之後才始流行,至今也不過1000多年歷史。眼下,疫情使人們對用餐安全愈加重視,分餐制再次進入公眾視野。由此,官方率先勒緊腰帶讓飯桌上新風勁吹,拋開所謂的「人情」「面子」,將這種衛生文明、飲食有度的用餐習慣堅持下去,大有必要,應當支持。
  • [網連中國]多地推行分餐制,公筷「夾」出「新食尚」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北京、河北、上海、安徽等多省份已發布具體條例或細則推廣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如今各地推行效果如何,百姓接受程度如何?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調查。 分餐風潮漸起,多地餐館主動提供公筷 為了鼓勵更多顧客加入到分餐制行動中,不少餐飲企業推出優惠「大禮包」。上海一家餐飲企業表示,凡客人進店使用公筷公勺,每桌贈送特色農家菜一份;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宣傳使用公筷公勺圖文者,集滿15個贊,可獲贈1瓶啤酒,點讚越多,獎勵越多。這些獎勵措施推行後,受到顧客的青睞和推崇。顧客謝先生告訴記者,「剛開始還有點不相信,沒想到我們使用了公筷公勺,老闆還真的免費送了一個菜。」
  • 推行分餐制控制用餐量
    原標題:部分餐飲企業機關單位率先響應行動宣言 發放海報推行分餐制控制用餐量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區已經印製宣傳海報,要求監管人員對餐飲服務單位逐戶發放、逐家指導,讓餐飲單位在現場明顯處張貼海報,並引導用餐顧客點菜要適量、剩餘打包帶回家;各類食堂及自助餐餐廳,主動要求用餐人員加入光碟行動、適量取食、不隨便剩飯,推行分餐制,控制用餐量。」  「您好,剩餐請打包帶走。」「您少點些菜,不夠再添,別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