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2020-12-19 騰訊網

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基本都是住在那種古老的瓦房裡面。這種瓦房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現如今很多人住了鋼筋水泥房都在懷念瓦房的好。那些瓦房的上面有時候還會長出不少的野生植物,老人總告誡我們不要去清理掉,這些植物能給我們帶來好運。

屋頂上最常見的植物是一種叫塔花瓦松,從外形上第一感覺就是一種多肉植物。在高高的瓦片上長出一簇一簇的塔花瓦松遠遠看去給瓦房添加了幾點色彩,也是十分漂亮的。如今瓦房逐漸被平房替代,這種塔花瓦松也變得很少見了。除了塔花瓦松之外還有一種生長於屋頂的植物,它以「人參」命名,名字更加高大上,過去農村很多,如今一斤8元。

這種植物的全名為人參菜,外形上並不出眾,只是比野草更像花卉一樣而已。人參菜原名土人參,俗稱土高麗參、土洋參、菲菠菜、玉參、飛來參、假洋參等。看了名字都是在人參面前帶個「土」字,要麼就是「假」字,聽起來就顯得低俗了一點,可能是為了說明它的藥用價值不高吧。

人參菜原產於熱帶美洲地區,但不知何時它已經遍布我國農村各地了,農村人一般不叫人參菜,而是東洋菜。作為野生植物,很多時候人參菜經常長在人們房子的屋頂,但沒有人知道這種野生的植物如何攀爬到高高的屋頂的。以前人們並沒有對人參菜有特殊看法,只不過把它跟塔花瓦松一樣當作普通的植物而已。

只是有時候在蔬菜緊張的時候,會把人參菜當作野菜食用。畢竟當年這種人參菜在農村還是有相當多的野生資源的。正如人們所說的物以稀為貴,當年人參菜資源多,自然不受重視,不受稀罕了。實際上人參菜是一種可以當蔬菜食用,又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人參菜可作時蔬的部位主要是嫩莖葉和地下根莖,它的地下根莖只有在鬧饑荒的年代才有人吃。

隨著近年來野菜在餐飲界的興起,人參菜也趕上了這班車,走上了搶手貨的行列。在大眾對野菜的認識逐漸加深之後,人參菜的營養價值也被普及開來。人參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目前在南方地區,人參菜很受歡迎,而且在廣州地區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直供當地蔬菜市場。

據筆者所了解,野生採挖的人參菜價格能賣到10元以上,而人工種植的人參菜也能賣到8元一斤的高價。其中人參菜燉排骨是廣東人最愛吃的做法。人參菜除了當作蔬菜食用之外,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食療上麵食用人參菜可輔助治療氣虛乏力、體虛自汗、脾虛洩瀉、肺燥咳嗽、乳汁稀少等症。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認識人參菜呢?為何一個東洋菜還能被叫作人參菜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本文僅是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根似人參,俗稱「苦碟子」,過去無人重視,如今一斤賣26元
    現在生活好了,在飲食上人們更加重視健康與養生,過去沒人願意吃的雜糧成了養生食品;早年間在農村吃到厭煩的各種野菜,如今備受城裡人青睞,並美其名曰「養生菜」。說到野菜相信大家都吃過許多,有的朋友還到荒地裡還挖過野菜,野菜是指哪些可以當蔬菜食用的野生植物的莖葉,花朵及果實的統稱,多數以外形及味道來命名,比如魚腥草、藜蒿、麵條菜(麥瓶草)、鴉蔥等等。很多人提到野菜就津津樂道,稱其為美食,而事實上,多數野菜味道苦澀吃起來並不鮮美。
  • 如今遍地生長的「趕黃草」,是農人過去的「養肝草」,一斤30元
    如今遍地生長的「趕黃草」,是農人過去的「養肝草」,一斤30元   現在我們去往農村遊玩的話,是可以看到許多的野生植物的,除了那些農家人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以外,在路邊也有很多植物生長著。它們雖然雜亂無章的生長,但是也正是有它們的存在,所以農村顯得更有生機。
  • 這種野菜酷似火柴頭,30年前不稀罕,如今被譽為人參一斤賣12元
    這野菜也有翻身的時候,曾經農村的野菜只有農民會吃,那時候很多城裡人覺得農村人老土,吃不起飯整天吃草根。那時候城裡的新鮮東西或者是洋東西總是最受歡迎的,要是有人身上掛著個臺灣大哥大,那見了誰都要把它拿出來把弄一番炫耀一下。當年這些人太讓人羨慕了。
  • 水煮酷似魚肚,生長只有3小時,過去竹林很多,如今300元一斤
    導語:水煮酷似魚肚,生長只有3小時,過去竹林很多,如今300元一斤 「曇花一現」是我們用於形容事物出現的短暫性。實際上曇花出現也有一個晚上,相對於許多東西來說也算是長時間了。有些農產品在保質期上要求嚴格,比如荔枝採摘之後就已經開始變味,放到隔日更是失水嚴重乾癟失去了原有的口感。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第七期: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人參一直以來都是民間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即便是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因此每當說什麼中藥材有多高多高價值的時候,都會拿來和人參比較。
  • 根莖酷似山藥,價值不輸人參,如今40元一斤,有人專門種植
    導語:根莖酷似山藥,價值不輸人參,如今40元一斤,有人專門種植在南方地區因氣候溼潤,生活中人們習慣於用煲湯方式去除身體所積累的溼氣。南方對煲湯最講究的地方就是廣東河源地區,在那裡有濃厚的煲湯文化,任何一種能夠用於煲湯的中草藥,當地人都能羅列一二,說出其中的食用保健價值。
  • 農村山裡一種綠色野生菌,過去認為有毒,如今批發價都要60元一斤
    導讀:農村山裡一種綠色野生菌,過去認為有毒,如今批發價都要60元一斤以前的農村生活條件不太好,許多老一輩的農民朋友,就只能靠著野菜、野生菌、野果等一些野味來充飢,隨著現在農村生活越來越好,也不需要靠這些野味來充飢了,
  • 農村一種野草,過去被農民忽略,如今成稀罕貨一斤80元,燉湯一絕
    農村是植物的大家庭,這裡無論是稀世珍寶的溫床,也是大眾雜草的家園。珍貴的野草往往都是生長在那些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經過時間和外界環境的磨練才成為價值珍貴的植物。它自古也是無人問津,過去常被農民忽略,如今成了稀罕貨一斤80元,燉湯是一絕。它就是鐵皮石斛,鐵皮石斛是石斛當中的精品,它外形酷似竹子一節一節,分支較多,一般只能長到20公分高,過去都是野生的,如今已被林下大量人工種植。這野草過去總被農民忽略。有兩個原因,一是北方人沒有煲湯習慣,大多對它沒概念,也不知道它到底有何用處。
  • 根似人參卻不是「參」,長在農村過去常忽視,如今20元一斤
    在農村什麼東西最多見?無疑就是各種野草,野草對環境要求不高有土的地方就可以生長,不管是在田邊地頭、溝坡路旁,還是房前屋後,甚至是房頂瓦片上也可以生長得很好。農村地區綠水青山環境優美,這得益於各種野生植物,野草野花不僅豐富著我們的生活,有些植物還有很好食用或藥用的價值。
  • 農村人打「牙祭」的3種小河魚,過去幾毛錢一斤,如今十幾元一斤
    導語:農村人打「牙祭」的3種小河魚,過去幾毛錢一斤,如今十幾元一斤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國家推進新農村建設,現在農村也發生了巨變,農民種田不但不用繳稅,而且國家還給補貼,農村人的衣食住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 叫「參」卻不是人參,曾無人問津,如今700元一斤,6月別錯過
    俗稱「紅椎菌」,長在樹下曾無人問津,如今成「菇中之王」1斤700元,鄉下遇見別錯過。農村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大山裡有許許多多的原生態野果、野菜,這些野味對於城裡人來說唯有花錢購買才可以吃得到,而在農村小孩子看來卻司空見慣,想要的話只需到山裡走一趟,就能夠滿載而歸。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
  • 根似人參,曾是窮人治病良藥,如今30元一斤,人稱「山蘿蔔」
    ,曾是窮人治病良藥,如今30元一斤,人稱「山蘿蔔」農村野外多野生植物,大部分以野草為主,很多人覺得這些野草很煩,會影響農作物生長,但實際上很多野草都有著不錯的價值,就比如生長在農田附近的馬齒莧、車前草、蒲公英、小薊等野草,它們有的就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有的則可以作為草藥使用,所以野草看似很煩,但其價值卻不可小覷。
  • 山裡懸崖上一種野果,營養不輸人參,如今30元一斤,煲湯是一絕
    筆者就拿夏季最常見一種來說,那就是野生菌,前幾天筆者去山裡的時候就挖了不少松樹菌,這種野生菌要是去市場上買的話起碼得要60元一斤,而野生菌很多都有毒,若是不認識的話,那豈不是太可惜了。所以大山裡的寶貝雖然多,但是要認得才行。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山裡懸崖上一種野果,營養不輸人參,如今30元一斤,煲湯是一絕。
  • 農村水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但有些野草也因有著食用、藥用等一些價值,被農民朋友所喜愛,就如喜歡生長在田邊的灰灰菜、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等就是如此。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農村水邊的一種「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說到像香腸的野草,估計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肯定一下就猜到是什麼了。
  • 農田裡有種「人參菜」,根莖價值類似人參,一斤只賣30元
    農村的野菜很多,可是很多人並不怎麼重視,其實野菜的食用價值很高,是很多是普通蔬菜無法替代的,而且野菜的保健功效越來越被人們重視起來。今天要說一種野菜,名字特殊,叫做人參菜。它是馬齒莧科土人參屬植物,也叫土人參、東洋菜等。
  • 農村有種「算盤子」,過去常被窮人當藥,如今市場一斤能賣60元
    農村有種「算盤子」,過去常被窮人當藥,如今市場一斤能賣60元以前的農村經濟條件不好,所以大家都拼了命的想要往城市裡去,但是,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現在農村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人們不僅過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而且業餘生活也過的多姿多彩。
  • 以「鬼子」命名的姜,日本人卻叫它「亞洲人參」,在中國一斤8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但是吃了這麼多年的就姜,這種以「鬼子」命名的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其實這就是鬼子姜了,聽名字就覺得很特別,而且長得也很不一樣,一般姜都是藏在土裡的,而鬼子姜則是冒出土的,一眼就能看到,顏色紫紅,個頭小巧,跟平時的生薑真是截然不同的。
  • 玉米地裡小西瓜,過去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價值很高,40元一斤
    ,如今價值很高,40元一斤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裡,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和小夥伴們去野外找各種好吃的野果來吃。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都有類似的經歷,這也是沒辦法事,那時候的農村生活條件不像現在這麼好,想要吃什麼零食都有,那時候基本上是一窮二白,於是野外那些好吃的野果,自然就成了農村娃們的絕佳零食。農村可以吃的野果實在是太多了,可以從春季一路吃到冬季,不過有些野果雖然很好看,但老人們卻說不能吃,要麼是說有毒,要麼是說不好吃。
  • 曾經當農田雜草,如今成高檔野菜,8元一斤,很多人來農村買
    雖然現在封村封路,可是本地小區域還是能夠自由來回的,特別是無疫情的縣區,縣城和農村還能互相往來。這幾天天氣晴朗,不少城裡人就專門驅車下農村買野菜。農民朋友一到晴天就往山裡跑,然後一批批挑去集市上賣,絕大多數客戶都是城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