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分享種植技術和市場。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基本都是住在那種古老的瓦房裡面。這種瓦房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現如今很多人住了鋼筋水泥房都在懷念瓦房的好。那些瓦房的上面有時候還會長出不少的野生植物,老人總告誡我們不要去清理掉,這些植物能給我們帶來好運。
屋頂上最常見的植物是一種叫塔花瓦松,從外形上第一感覺就是一種多肉植物。在高高的瓦片上長出一簇一簇的塔花瓦松遠遠看去給瓦房添加了幾點色彩,也是十分漂亮的。如今瓦房逐漸被平房替代,這種塔花瓦松也變得很少見了。除了塔花瓦松之外還有一種生長於屋頂的植物,它以「人參」命名,名字更加高大上,過去農村很多,如今一斤8元。
這種植物的全名為人參菜,外形上並不出眾,只是比野草更像花卉一樣而已。人參菜原名土人參,俗稱土高麗參、土洋參、菲菠菜、玉參、飛來參、假洋參等。看了名字都是在人參面前帶個「土」字,要麼就是「假」字,聽起來就顯得低俗了一點,可能是為了說明它的藥用價值不高吧。
人參菜原產於熱帶美洲地區,但不知何時它已經遍布我國農村各地了,農村人一般不叫人參菜,而是東洋菜。作為野生植物,很多時候人參菜經常長在人們房子的屋頂,但沒有人知道這種野生的植物如何攀爬到高高的屋頂的。以前人們並沒有對人參菜有特殊看法,只不過把它跟塔花瓦松一樣當作普通的植物而已。
只是有時候在蔬菜緊張的時候,會把人參菜當作野菜食用。畢竟當年這種人參菜在農村還是有相當多的野生資源的。正如人們所說的物以稀為貴,當年人參菜資源多,自然不受重視,不受稀罕了。實際上人參菜是一種可以當蔬菜食用,又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人參菜可作時蔬的部位主要是嫩莖葉和地下根莖,它的地下根莖只有在鬧饑荒的年代才有人吃。
隨著近年來野菜在餐飲界的興起,人參菜也趕上了這班車,走上了搶手貨的行列。在大眾對野菜的認識逐漸加深之後,人參菜的營養價值也被普及開來。人參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目前在南方地區,人參菜很受歡迎,而且在廣州地區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直供當地蔬菜市場。
據筆者所了解,野生採挖的人參菜價格能賣到10元以上,而人工種植的人參菜也能賣到8元一斤的高價。其中人參菜燉排骨是廣東人最愛吃的做法。人參菜除了當作蔬菜食用之外,它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食療上麵食用人參菜可輔助治療氣虛乏力、體虛自汗、脾虛洩瀉、肺燥咳嗽、乳汁稀少等症。
不知各位看官是否認識人參菜呢?為何一個東洋菜還能被叫作人參菜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本文僅是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