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
其俗言曰:「寧負千石粟,不願負猴頭羹。」
民間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猴頭菇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採摘猴頭菇食用,素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但是「物以稀為貴」,在古代,只有宮廷、王府才能享用。
猴頭菇因外形似猴子的頭而得名,其味甘,性平。入脾經、胃經。有抗癌、健脾養胃、安神、消炎、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主治體虛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消化道腫瘤等。
《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
其俗言曰:「寧負千石粟,不願負猴頭羹。」
民間諺語:「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猴頭菇近年來「養胃」的效果可謂是深入人心,超市裡也開始常見其本尊或衍生品,乾貨煲湯,鮮貨炒菜,偶爾來一頓就當是嘗到了「山珍」美味,更是有加工後的小飾品供人們食用。殊不知真正的猴頭菇鮮貨是拿來生著吃的!
猴頭菇居然能生吃?
猴頭菇子實體往往很大,直徑大者可達到30cm,高可達50cm,純白色,乾燥後會變成褐色。猴頭菇生長溫度以16-20℃為最適宜的特點和當地的氣候條件確定,中國是猴頭菇的重要產地。
超市裡見到的「新鮮」猴頭為什麼是發黃、發癟,個頭又那麼小呢?
其實這與猴頭菇的品種、生長環境、新鮮程度都有關係。其中甚至有的經過風乾或冷藏處理,不僅品相大打折扣,還必須要通過烹飪方法來改善味道。但如果處理方法不恰當,就會出現「無論怎麼煮,無論有多熟,都是那麼苦」的現象,以至於「山珍」雖珍貴,能體會出美味之人卻寥寥無幾。
其實,真正適合生吃的猴頭菇的保鮮期只有採摘後7天左右,無需清洗,掰碎即食,根本不會有任何苦味異味!只會有菌物特有的木生香味,入口木質特種香,厚厚肉質滿足感!如肉質般的口感,再沾上點醬汁料,滿足感爆棚!
怎麼吃猴頭菇才不苦?
1、別用刀切用手掰
猴頭菇用任何金屬刀切開,都會影響味道,除了陶瓷刀,所以儘可能用手掰塊或撕塊最佳。生吃的猴頭菇可以直接入口品嘗,也可以配以簡單的醬料,但要注意醬料不可味道太濃鬱,不然會掩蓋猴頭菇本身的鮮美。
2、別用水焯用水泡
猴頭菇在冷藏、冷凍後會明顯變黃,即使清洗很多遍後再烹飪依然會發苦,建議一定長時間泡,用水焯有時也難以去除苦澀味。生吃的猴頭菇是最好不要用水洗的,這會很大影響它的口感,千菌方壕們親測水衝與直接吃的口感天地之差。
3、別靠撈乾靠手攥
泡過的猴頭菇要多換幾次水清洗,強烈建議每次衝洗都要將水攥幹,直到清洗用的水不再發黃。鮮猴頭菇一般自身含水量就很高,這個步驟也是改變味道的關鍵。
道地決定品相,專業決定品質
海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餘脈、張廣才嶺東麓,冷涼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充足的日照和適宜的晝夜溫差,使這裡成為猴頭菇生產的黃金地帶,海林猴頭菇因地域環境優勢和經濟建設支持,被農業部確定為中國知名地標產品。2017年,千菌方與海林市政府深度合作,共同推廣「中國猴頭菇之鄉」地標品牌,成立「海林猴頭菇」地標產品研發示範基地:海林千菌方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推動菌物大健康產業發展,建設中國菌物文旅大健康生態基地。
目前海林千菌方猴頭菇產能和品質均處於同業領先水平,猴頭菇生產中生物學轉化率及提取物穩定性等關鍵指標居行業之首,擁有現代化加工廠房1.2萬平米,儲存冷庫8000立方,2005年即獲農業部認證國家級猴頭菇標準示範園區,以深度研發、加工為核心的現代化健康科技,逐步實現超國家級標準的猴頭菇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