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支持碳中和目標實現?央行明確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新一年重點任務後,許多行業陸續作出相應部署,金融行業也在其中。

據央行1月6日公告,1月4日以視頻形式召開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提出這一年十大工作要求,其中一項即「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

會議指出,要做好政策設計和規劃,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增強金融體系管理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能力,推動建設碳排放交易市場為排碳合理定價。逐步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明確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持續推進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何謂「碳達峰、碳中和」?據了解 ,其提出背景是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因此,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

「實現碳中和需要大量的綠色、低碳投資,其中絕大部分需要通過金融體系動員社會資本來實現。」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曾公開表示。

近年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已在提速,綠色貸款與普惠金融貸款、涉農貸款等並列出現在監管口徑中。據央行披露,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餘額11.55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6.3%。分用途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貸款和清潔能源產業貸款餘額分別為5.56和3.08萬億元,比年初分別增長17.1%和9.3%。

一位華北地區銀行信貸部人士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現在要求大力支持綠色金融,每每提及授信指引,都有綠色信貸。

碳中和需要多大的綠色低碳投資規模?不少專家和機構有各種估算。如中國投資協會和落基山研究所估計,在碳中和願景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技術和儲能技術等七個領域需要投資70萬億人民幣。

「基於這些初步估算,未來30多年內,我國實現碳中和所需要的綠色低碳投資的規模應該在百萬億人民幣以上,也可能達到數百萬億,碳中和因此將為綠色金融帶來巨大的機遇。」馬駿稱。

他同時指出,我國目前的綠色金融體系還面臨著一些重要的問題和挑戰:包括目前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與碳中和目標不完全匹配、環境信息披露的水平尚未充分反映碳中和的要求、綠色金融激勵機制尚未充分體現對低碳發展的足夠重視、綠色金融產品還不完全適應碳中和的需要等。

對此,馬駿建議,應考慮從如下幾方面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一是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二是建立更加強有力的綠色金融激勵機制;三是建立覆蓋面更廣的強制性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碳排放和碳足跡應該成為披露的基本要求;四是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環境和氣候風險分析,適時要求其披露環境和氣候風險敞口和壓力測試或情景分析結果;五是強化碳市場在碳減排和配置綠色金融資源中的作用,發展碳金融產品和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六是切實落實中歐綠色夥伴關係,大力引進歐洲的低碳技術和低成本資金。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1月6日,央行網站公布消息稱,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這並非央行首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020年12月25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 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大對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綠色金融如何服務好碳中和目標圖為山東威海市文登區金嶺山莊清潔能源供暖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 崢攝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而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綠色金融如何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專家表示,要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充分發揮其支持綠色復甦的重要作用。同時,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保證綠色項目、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目錄中的項目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目標。
  • 「碳中和」目標如何實現?日本先制定了兩個「小目標」
    資源匱乏的日本將如何實現擺脫汙染性化石燃料的目標?10月中旬,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首次施政演說中,就勾勒了日本在碳排放領域的新目標:日本將於2050年實現碳中和。當時,他對日本國會議員表示:「我們需要改變思維方式,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全球變暖,這將改變我們的工業結構、經濟和社會情況,並帶來重大增長。」
  • 中國如何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
    中國如何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  中國如何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應該遵從什麼樣的路線圖?中國的碳中和目標對於全球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打造繁榮的淨零碳排放經濟意味著什麼?圍繞著2060碳中和目標,國際社會對中國「十四五」期間的能源發展有什麼期待和建議?
  • 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
    原標題:2060年我國實現這一目標靠什麼?周小川、殷勇詳解碳中和、碳市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排放量佔全球約28%。中國計劃在未來40年採取有力政策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最大值,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
  • 北京農商銀行綠色金融再發力!助推實現碳中和目標
    北京農商銀行一直以來致力於發展綠色信貸,建立健全綠色信貸頂層設計,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全力支持首都美麗鄉村建設。中關村某從事能源技術的企業是國內CO2碳減排與循環應用的民營龍頭企業,因疫情影響,運營流動資金一度陷入緊張,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
  • 碳中和目標下能源的技術進步偏向與電價調整空間
    那麼,在電力行業中,基於技術進步,光伏、風電、水電等新能源替代煤電,提高新能源的滲透率,將是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  挑戰:全國碳市場及碳中和  對發電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碳減排政策處於深化過程中。
  • 實現「碳中和」,消費者行為不容忽視
    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 近期,中國提出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由於生產活動具有碳排放量大,政策可操作性強的特點,世界各國大多將電力、交通、建築等行業作為碳減排規制的重點對象。
  • 全球開啟碳中和大行動 各國競逐新目標
    □實現碳中和意味著經濟要經歷從行業到產業鏈的全方位改變    □為踐行碳中和目標,各國在財政政策支持方面都予以傾斜    □碳中和不是終點,業內呼籲各方加強合作,朝共同目標進發  一場波瀾壯闊的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大潮正在形成。
  • 新華財經|實現碳中和目標需加快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體系
    與會專家表示,我國要實現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需要推動經濟、能源、環境實現均衡與路徑優化,加速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體系。今年9月份,中國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願景的提出,對我國推進能源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日報網評:中國承諾「碳中和」 數字經濟領銜綠色經濟
    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什麼是碳中和?明白這個你就不會奇怪斷電斷火了!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而提出的解決方式。近期,因為多篇文章中提到「碳中和」概念,很多粉絲留言問什麼是碳中和,所以今晚文章詳細介紹下碳中和這個概念。
  •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未來能源系統依靠誰?
    來自全球多家智庫的專家,就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系統設計與路徑選擇、國際能源地緣政治的新變化展開深入研討。今年9月,我國對國際社會莊嚴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目標實現的主導方向。而由於不同減排技術的成本收益差異較大,不同行業的實施難易度有所不同,中國的碳中和策略需要統籌規劃、分行業設計、分階段實施。 對於電力行業來說,電力系統的深度脫碳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在電氣化發展的大方向下,未來的電力系統將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儲能」為主的電力供給體系。
  • 科普|能源行業需要在哪些方面實現碳中和?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這意味著,我國在持續為減緩氣候變化影響作貢獻的基礎上,按下了減碳的加速鍵。
  • 中國向「30·60目標」邁進,綠色金融能做什麼?
    (經濟觀察)中國向「30·60目標」邁進,綠色金融能做什麼?中新社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官方已經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中國向「30·60目標」邁進的過程中,綠色金融能做什麼?
  • 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現在成了熱詞。什麼是碳中和?為什麼要實現碳中和?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圖/新華社隨著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氣候危機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嚴重,幾近無處不在。2020年9月,中國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於科學論證的國家戰略,既是從現實出發的行動目標,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何為「碳達峰」「碳中和」?
  • 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們需要加速跑!
    如果說,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中國推進綠色發展、踐行減排承諾的大目標,那麼,「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25%左右」就是一個更緊迫的小目標。2020年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並正式提出了這個小目標。為什麼說它「緊迫」?要知道,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是48.6億噸標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