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底釣鯽魚的幾種方法,冬季別只盯著釣底,改變下思路,上魚更多

2020-12-19 釣魚技巧

冬季氣溫低,釣鯽魚基本都是釣底,但是總有比較特殊的魚情需要釣離底。比如遇上持續的晴好天氣,會出現中上層水溫更高的情況,鯽魚會上浮出現離底的情況。或者是水底環境比較複雜,不適合釣底,比如水底有暗草、石碓等,掛鈎比較嚴重,這時候也可以採用釣離底的方法。鯽魚雖然是底層魚類,但是在個水層都可以正常進食,所以就算冬季釣鯽魚,也未必只能盯著釣底。

一、常規釣離底

先解釋下為何冬季晴好天氣需要釣離底,我們知道當淺水水溫不如深水中溫度高,鯽魚會潛入深水棲息,在寒冬臘月的時候基本都是釣深釣遠為主。鯽魚因為水溫低的影響活動範圍很小,不會因為偶爾持續的晴好天氣就送深水慢慢遷移到淺水。當持續晴好天氣出現的時候,魚會從深水棲息地上浮到中上層取暖,所以就需要釣離底,在釣點的選擇上還是要釣遠。釣離底方法較多,最為常見的方法就是臺釣釣離底,先找底,確定垂釣深度,半水帶餌調低目。注意餌料要輕,子線要長,必要的話使用提鉛,增加子線的擺動範圍,提升餌料的誘魚效果。這種釣法的缺點是風力較大就比較難操作。

二、反向離底

反向釣離底的好處是魚鉤離底,可以有效減少掛底的顯現,尤其適合釣水底淤泥比較厚,或者水底很多障礙物容易掛底的釣點。所謂反向離底就是鉛墜躺底,魚鉤浮起來的一種釣法,比較適合搭配長竿短線使用。需要使用鉤柄較長的細條小鉤,一定要有倒刺,一定要使用單鉤。在魚鉤上穿一個小的泡沫球,把泡沫球固定在魚鉤綁線的附近,然後魚鉤掛蚯蚓或者紅蟲。鉛墜重量接近浮漂浮力,或者稍大,是躺底的狀態,最好使用七星漂,這樣鉛墜可以很小。通過移動鉛墜來改變離底距離,這個可以在家裡魚缸或者水桶裡調試好。(這個是珠珠釣的示意圖,原理是完全一樣的)

三、墜上鉤

第三種方法是使用墜上鉤釣組,這個釣組在野釣中也是極為常用的,尤其是在釣鱖魚、釣黃顙魚,這類喜歡躲藏在水底石縫中的魚類。在冬季,水底有石碓石縫也是容易有鯽魚群的位置。墜上鉤最好也是搭配七星漂釣組使用,因為石碓石縫的窩點不好找,釣水底有暗草的位置較多。墜上鉤的主線綁上一個小鉛墜,要求重量稍稍大於七星漂浮力。按照下圖綁上子線,這樣的好處是子線位置可以移動,可以調整垂釣的離底深度。綁子線的時候要注意魚鉤的朝向,應該是鉤柄靠近魚線,鉤門應該是朝外的,這樣才更好使。

以上幾種釣離底的方法根據相應的魚情合理選擇,相對於常規的飛鉛釣離底,剩下的幾種方法不容易受到颳風和流水的影響,在水底環境複雜的釣點用起來效果都不錯。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釣鯽魚#

相關焦點

  • 野釣鯽魚不是只能釣底,這6種情形,釣離底效果會更好
    那為什麼釣鯽魚或鯉魚絕大多數是釣底呢,這裡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誘魚環節,釣魚人所布下的窩料,多數都是落在河底。既然窩料是在底部,魚進窩後必然就是在地面上撿食(這也是野生底層魚的主要進食方式),餌料自然是落在底較好。所以,釣底是常規之法,無特殊情況,基本都是可行的。
  • 在夏季釣鯽魚時,選擇釣底、釣離底還是釣半水?要看這2個情況
    在夏季,很多釣友在釣鯽魚時都選擇釣底,基本是不管在哪裡釣,不管是什麼天氣,不管是什麼水,也不管水下的情況。釣底,在夏季是個好辦法,但不是絕對的,那麼到底我們什麼時候需要釣底,什麼時候不能釣底呢?本期《漁課堂》來給各位釣友正確的答案。
  • 釣這幾種魚時別再釣底了,釣浮才是正確的方法
    很多釣友習慣了釣底,不管釣什麼魚,一到達釣場,第一件事就是到處找底,然後在自認為水深合適的位置通過底釣法來作釣。當然對於釣底層魚這是正確的釣法,如果千篇一律釣底的話勢必會錯過許多中上層魚。在作釣以下幾種魚時,小編認為釣浮才是有效的方法。
  • 什麼情況下要浮釣鯽魚?而不能底釣
    鯽魚是一種底層魚,喜歡生活在水底,屬於底層魚類,通常情況下都是底釣鯽魚,餌料用蚯蚓或者商品餌。但是在某些時候,鯽魚卻離底了,這時鯽魚不能釣底而要釣浮了。碰到這種魚情,底釣鯽魚是不可行的,只有及時改變為釣半水,方可上魚。魚餌最好選擇清淡味型,或者果香型,也可加入一些果酸誘。第二種,春季時鯽魚產卵之季。春季時,鯽魚喜歡待在淺灘處活動,產卵、覓食。這時適合找一個有水草的淺灘處下鉤,定能收穫頗豐。第三種,水面起風浪,如果某一天天氣相對比較悶熱,但是也颳風,釣底時沒有魚口。
  • 釣鯽魚的提竿時機你把握得好嗎?,什麼時候釣底?什麼時候釣浮?
    釣鯽魚把握提竿的時機你把握得怎麼樣?釣鯽魚要把握提竿的時機,這是釣鯽魚的關鍵,提早提晚都會容易脫鉤和跑魚,因此要把握好提竿的時機就是釣鯽魚的重中之重了。提竿時機的把握也不是沒有辦法的,而是都有規律可循的。
  • 如何釣好離底?哪些情況下該釣離底?離底釣魚攻略以及技巧分享
    調好浮漂之後,掛上餌料找到底部,然後再往下擼漂,調整離底的距離。兩個方法都行,第一個方法是調好後再去找底,其實是一樣的。下面的這些情況要釣離底且距離不一樣老泥底釣點;老泥底陷餌,所以一定要用離底釣法,要不然餌料陷進泥巴裡面去了會導致窩裡有魚但是就是不吃鉤。這種釣況我們釣離底2CM-5CM就可以了,更多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如果你可以調得精準,那麼剛剛好離底也是沒有問題的。
  • 夏季野釣遇到這幾種情況,果斷採取離底釣或釣浮
    水底有水草時,沒有清理工具,通常會採用釣離底或打浮釣法來解決。通過改變釣法,解決垂釣時碰到的各類問題。最近有很多釣友都問這麼一個問題:夏季野釣時,釣底沒口時,是否能採用打浮或者釣離底,這種情況要根據實際作釣魚情而定。如果盲目使用只會讓你適得其反!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比較適合離底釣?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幾種情況適合採用離底釣。
  • 冬季釣鯽魚的打窩聚魚方法!
    冬季釣鯽魚的打窩聚魚方法! 原標題:冬季釣鯽魚的打窩聚魚方法!
  • 冬季釣鯽魚,是釣底還是釣半水?這3個天氣情況應該釣半水
    冬天釣鯽魚,遇到這樣3種情況,釣半水比釣底的漁獲要高得多。我們知道鯽魚這種魚屬於底棲魚,但卻是全水層魚,就是說它在哪一水層都會逗留,在哪一水層都會吃餌,不過在底層待的時間較長罷了。冬季釣鯽魚大家都喜歡釣底,因為越深越暖嘛,其實並不都對,在如下3種情況釣半水就更好一些。哪3種?本期《漁課堂》告訴你。一、有雪的天氣。半水鯽魚,就是上浮的鯽魚,因此我們要知道什麼時候鯽魚最喜歡上浮。這第一個,就是冬季的下雪天和存雪天,具體原因,主要是雪蓋水面後,猶如棉被,水上層的溫度不會再持續下降了。
  • 春季如何釣浮?談中截口鯽魚的漂相解釋,與實戰應對方法 - 好釣魚
    今日所聊之題:釣浮問題。根據自己掌握的釣浮常識和我在實戰的調整釣浮方法。與眾釣友們分享下。望,對眾新手們有個理論上的認識與實戰中如何變化的操作應對方法。釣浮:是指鯽魚因氣候原因導致水層水溫冷熱分層與水底缺氧現象和水體上中層有食物,鯽魚就會離底上浮。但它離底上浮的高低是不同的。
  • 天氣炎熱,釣鯽魚時到底是釣半水還是釣底?看看高手都是怎麼做的
    雖然立秋已過,但是,炎熱的天氣卻仍然在持續,這對於喜愛釣鯽魚的釣友來說就比較苦惱了,一來鯽魚沒有什麼食慾,再來釣鯽魚的水層也沒那麼好掌握了,有人說要釣低,也有人說應該釣半水。其實,小編認為都有道理,夏天天氣變化多端,每天的溫差變化也不小,釣底或是釣半水還是需要根據具體的天氣或氣溫來決定,絕不能僵化了自己的思維。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來詳細的解答一下,以便釣友可以更準確的選擇釣點。
  • 冬釣鯽魚時,鉤距多大才合適?30年老釣手告訴你,冬季跑魚不再有
    冬釣鯽魚時,鉤距多大才合適?30年老釣手告訴你,冬季跑魚不再有現在已經是冬季了,溫度是比較低的,所以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釣魚的時候會發現魚口是比較少的,所以漁獲都不好,這時候我們無論是在配製餌料、窩料還是釣組、釣點的選擇都要做一些改變了。
  • 釣鯽魚,應該選擇什麼形狀的浮漂?
    1、 冬季、早春低水溫情況下,優先考慮細身型浮漂2、 普通水域、情形下,宜選用長棗核型浮漂3、 特殊魚情形,選擇浮漂靈敏把握4、 寫在後面:釣鯽魚選擇浮漂與其他外形浮漂相比,它的橫截面小,受到的水阻小,入水後下落速度快,所以魚吃餌後拉動浮漂受到的牽引力較小,浮漂會明顯下頓動作,目數變化大。在冬季鯽魚吃口的情況,細身型浮漂無疑放大了咬餌信號,對於判斷鯽魚是否吞食餌料,及時提竿刺魚有相當幫助。
  • 釣草魚時,為啥有人釣底有人釣浮?釣底和釣法哪個上魚率更高?
    要說夏季該釣什麼魚,釣友們是各有各的說法,有的人還想繼續釣鯽魚,畢竟鯽魚數量多,空軍機率小。有的釣友則認為夏天來了,還不釣大魚就浪費了,則將目標魚定為鰱鱅和草魚上。不過草魚的水層並不固定,到底是該釣底還是釣浮?要注意哪些細節?一,白天最好是用水草半水打窩前面說過,在高溫天氣,草魚也確實會到中上層水域甚至水皮來覓食,但有時候它們又會沉到水底覓食。所以有的人覺得釣底比較靠譜,有的覺得釣浮比較靠譜。
  • 夏釣鯽魚,野釣高手是這樣用餌的,這可是連竿上魚的關鍵
    夏季並非釣鯽魚的好時節,主要天氣熱,鯽魚又不是耐高溫的魚類,在夏季經常只有在清晨和黃昏,還有晚間水溫低的時候覓食,所以一般天氣出釣比較難碰上比較大的鯽魚。所以夏季釣鯽魚,第一是出釣時機的把握,第二就在用餌上,下面主要從用餌上介紹下,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
  • 魚上浮,該「釣浮」還是「釣底」?不懂的人,這麼多年魚白釣了!
    魚上浮後,該「釣浮」還是「釣底」?不懂的人,這麼多年魚白釣了!雖然魚上浮的原因有很多,有時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或者人為因素造成的上浮,但在冬天垂釣的過程中,若是碰到魚上浮於水面,極大可能是因為氣溫升高太快而造成的。
  • 入秋後別只盯著鯽魚,有空釣一釣鯿魚,連杆起來比釣鯽魚過癮多了
    進入秋天后好像什麼魚都好釣了,溫度不高不低,氣壓也比夏季有了明顯的回升,喜歡釣鯽魚的忙著釣鯽魚,喜歡釣大物的在安心守大魚。不過有些釣友嫌釣鯽魚不過癮,大板鯽數量太少很難釣,小鯽魚釣起來一點手感都沒有。也不想去守大魚,一是沒時間守,另外也是沒啥耐心。
  • 冬季野釣大鯽魚,別忘了還要這種釣法,更適合釣深釣遠!
    不少釣友還喜歡手竿加串鉤的搭配,因為冬季完全不需要怎麼照看串鉤,完全忙得過來。已經過了大雪了,聊聊更適合釣深釣遠的方法。一、釣組搭配串鉤需要搭配拋竿使用,在冬季由於釣鯽魚為主,所以尤其主要魚竿本身的靈敏度,比較建議使用可以遠投的閥杆。除了對於靈敏度的考慮,也是對釣點遠近的考慮。
  • 草魚到底底釣好還是浮釣好,搞明白打窩方式不同,就知道怎麼選了
    最近天氣愈發炎熱,不打釣傘而直接暴露在太陽下,幾乎就坐不住,所以每次出釣,選擇的目標魚必須非常靠譜,空軍不可怕,可怕的是空軍不說,還被大太陽暴曬一天;在夏日裡,不受高溫影響,依然還有魚口的魚種,除了鰱鱅、黑魚等中上層魚層,剩下的就是草魚了,而關於夏季釣草魚,其實爭議還是比較多的;
  • 仲春鯽魚別再傻傻的釣了,用這幾種方法去釣,黑漂會一個接一個
    隨著時間不斷的往前推移,不知不覺來仲春也快要過去了,仲春一旦過去那麼距離夏天也就不遠了,而且在仲春的時候,魚兒就會進入產卵期,在這個時候鯽魚吃餌會更加積極,不過春天的氣溫變化也是反覆無常的,這也影響這鯽魚的吃口,所以大家想要趁著這個時間釣上滿意的漁獲,也就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這個時候大家到野外作釣就要做出多方面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