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喜歡休閒野釣的釣友來說,野釣經常會遇到各種的問題,如果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往往會帶來一定的難度。比如走水問題,大部分釣友都會採用跑鉛釣法、或雙鉛釣法來應對。水底有水草時,沒有清理工具,通常會採用釣離底或打浮釣法來解決。通過改變釣法,解決垂釣時碰到的各類問題。
最近有很多釣友都問這麼一個問題:夏季野釣時,釣底沒口時,是否能採用打浮或者釣離底,這種情況要根據實際作釣魚情而定。如果盲目使用只會讓你適得其反!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比較適合離底釣?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幾種情況適合採用離底釣。
以下幾種情況適合離底釣1、水底障礙物多,容易掛底時
野釣時,經常會遇到水底樹枝,雜草等障礙物掛底嚴重。如果沒有清理工具,一般就只好重新換釣位。但往往這些釣點魚多,我們又不想換位置,這時我們就可以採用釣離底釣法。通過掛底推算出水草或者樹枝在水底大概的高度,然後下拉浮漂,減輕鉛皮改離底釣,這也是我們常常使用的解決辦法,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2、天氣悶熱,氣壓低時
夏季經常會遇到悶熱天氣,氣壓低。這時就算是我們都會感到非常不舒服。這時水中的魚也是一樣的,天氣悶熱氣壓低,水中的溶氧量也低,魚容易缺氧,就會起浮。所以說,遇到這樣的天氣,就不要再死守底部,改變釣法,試試離底釣或者打浮。如果都沒口,就說明魚受到影響,不開口,那就趁早收杆回家,沒必要在那受罪!
3、釣底沒口,半水有魚接口時
夏季天熱,我們在正常釣底時,經常會遇到沒口的現象。但是在作釣過程中老是發現有魚接口,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也就可以判斷,魚應該沒在底部,應果斷採用釣離底或者打浮的方式進行作釣。尤其是夏季作釣草魚、鯿魚,儘量採用離底釣,打浮的方法,釣獲的機率會更大。再有就是想釣翹嘴或者作釣鰱鱅等中上層魚類,也是採用打浮的方式進行作釣。
這就是我們可以採用釣離底、打浮的幾種情況,一定不要盲目使用,只是適合你去使用的情況下,你再去合理使用,效果才會更好。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使用離底釣時該注意哪些事項。
離底或打浮釣技巧
1、釣底改釣離底或打浮調整技巧:
更換吃鉛量大些的棗核型長浮漂,如果釣底2克,釣離底改為2.5克或3克浮漂,漂長40CM-50CM的長浮漂適合釣浮行程釣。
首先浮漂下拉20CM,改為釣離底;
接著鉛皮上拉到浮漂底部,改為全飛鉛釣法。
2、找準魚層
採用離底釣時,最大的難點就是找魚所在的水層,只有找到魚層你才能釣好魚。所以這就需要我們一點一點的去找水層,我們可以從離底開始找起,每次十到二十公分的距離往上找,這樣比較麻煩。這裡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飛鉛釣法來搜索魚層,一旦確定魚層在進行定層釣。
3、走水釣浮技巧
野釣走水是很正常的,這時如果我們採用離底釣,那麼必然會出現走漂現象。這時我們的鉤餌和浮漂會一同移動,並不會出現陰漂的現象,當整個線組繃緊時,浮漂才會開始慢慢陰入水中,這時就起杆重新上餌,再次拋竿即可,要掌握好節奏。還有就是,浮漂儘量選擇棗核型長漂,調高目釣高目。
3、抽竿頻率要快
釣離底或打浮誘魚是關鍵,我們平常所使用顆粒類窩料,最終都會沉底,起不到好的誘魚效果。所以使用拉餌打浮比較好,因為拉餌具有良好的霧化性和入口性,效果比搓餌要好很多。非常適合抽頻率,畢竟想打好浮靠的就是抽乾頻率和節奏。但是如果小雜魚過多,就不太實用了,容易招小雜魚,而且鉤餌容易被小雜魚搶食光。所以,小魚多時,我們可以選擇顆粒掛鈎,掛玉米粒或麥粒都行,可以散炮帶玉米粒,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4、適合離底釣的魚:
鯽魚、翹嘴,黃尾、鯿魚,草魚,鰱鱅,這幾種魚適合釣離底或打浮釣。
總結:夏季合理的使用離底釣和打浮,往往比釣底上魚的概率要大很多。釣離底或者打浮就算沒有大魚,白條或小鯽魚還是能釣到的,如果死守底部,窩點沒魚,那最終可能就是空軍回家。
喜歡本文請點讚、關注、分享給更多的釣友!您的讚賞是激勵我創作的最大動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