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點,「歌詩達維多利亞」號郵輪抵達三亞鳳凰島碼頭,被救人員下船時落下眼淚。當日凌晨2時30分,一艘用於海釣的總噸100噸的木質漁船「海豹3」在距海南清瀾港以東約36海裡處遇險沉沒,船上共有16人。目前已有12人被救起,其中1人死亡,2人重傷,其餘9人傷情穩定,另有4人處於失聯狀態。 新華社發 |
南都訊 記者賀達源 昨日凌晨2時30分,深圳一海釣公司租用的木質漁船「海豹3」在返航途中,距海南清瀾港以東約36海裡處遇險沉沒。船上共有16人,多為大連、陝西的遊客。目前救起12人,其中1人死亡2人重傷,其餘9人情況穩定,另有4人仍在搜救中。險情原因尚不明確。
航經附近的義大利籍郵輪救起12人
昨日下午,海南海事局指揮中心介紹,遇險漁船為深圳一家海釣公司使用,船長25米、寬7米,總噸位100噸。該船10月31日上午9時從海南清瀾港起航前往事故海域進行海釣活動,11月2日晚10時返航,於返航途中因故遇險。
事發後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及時展開救助。昨日早晨8時12分,香港海上緊急救援協調中心通報,航經事發海域附近的義大利籍客船「歌詩達維多利亞」救起12人(其中1人死亡,2人重傷,其餘9人情況穩定),另有4人處於失聯狀態。
據了解,海南海事局指揮中心接到險情報告後,第一時間報告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和海南省應急辦,通過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啟動應急預案,開展協調搜救工作:一是立即協調南海救助局、南海救助第一飛行隊、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海警、清瀾海上搜救分中心等部門派出搜救力量前往救援;二是立刻發布航行警告提醒事發海域附近或過往船舶協助搜尋,同時注意自身航行安全;三是協調中國移動嘗試對遇險船舶報警衛星電話進行定位。
經協調,3日10時左右,中國石油公司湛江分公司「海洋石油609」輪、南海第一救助飛行「B7137」直升機、「南海救101」輪以及同屬遇險船舶公司的「海豹1」船先後抵達險情海域。經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指定,「海洋石油609」輪作為現場搜救指揮船協調事發海域的現場救助工作。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
船上都是釣魚愛好者 深夜返航遇險
海南海事局昨日早些時候在通報此事時,稱涉事漁船為深圳漁船。而深圳漁政部門稱,「海豹3」未登記在冊。昨日晚間海南清瀾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通報有誤,涉事漁船船籍是香港,屬於香港一家海釣俱樂部,但由深圳一海釣公司租用,船上多為大連、陝西的遊客。
用船的深圳市南油海釣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稱船上都是釣魚愛好者,10月31日上午從清瀾港前往事故海域海釣,返航途中遇險。該負責人一度表示船是他們自己的,和香港那邊俱樂部關係複雜。對具體情況其不願意多說,稱接到海上搜救中心的電話後掛斷了電話。
反思
海釣監管不足 當地正考慮出臺政策
業內人士透露,這種海釣一般會深入遠離陸地的海面,行程一般為三天兩夜,大多會在第三天傍晚前返回港口。而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涉事漁船第三天晚上10時才開始返航。海南清瀾海事局監管處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海南對海釣的監管存在不足:「如果是漁民打漁的船有漁政管,這是個新鮮事物,屬於休閒娛樂產業,省裡正在考慮出臺相關管理政策。」
當地海南日報今年年初曾報導,海釣休閒旅遊是我國海洋經濟中的朝陽產業,「錢」景無限,然而近些年來海南的海釣客卻呈萎縮之勢。究其原因,最主要就是海釣業處於混亂狀態,相關法規空白、規劃滯後。海釣人反映海南海釣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海釣不太方便、不夠安全、價格不規範、配套休閒娛樂活動缺乏等。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有關負責人接受海南日報採訪時亦談到,海南省海釣等休閒漁業發展存在不少問題,對休閒漁業的發展尚未制定明確的法規和制度,休閒漁業的註冊登記、產業運行、市場監管、環境保護、治安管理等均無章可循,全省性的休閒漁業管理辦法尚未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