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曹意恆:林下養土雞 生出「金蛋蛋」

2020-12-24 騰訊網

養殖戶曹意恆散養的土雞

「我們的土雞是在自家近百畝的林地裡面散養的,餵的是五穀雜糧,喝的是地下引出來的山泉水,蛋黃飽滿金黃,清香無腥味;蛋清粘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雞蛋不論大小,一個1元錢。」10月15日,魯山縣梁窪鎮段店村養殖戶曹意恆介紹道。

據曹意恆介紹,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大家都呆在家裡不能出門,他也是閒來無事,通過網上了解到土雞蛋很受現代人喜愛的相關新聞,後期又進行了市場調查和效益分析,才決心從事林下養土雞這個行業。2020年4月,他註冊成立了「平頂山青沐農林牧有限公司」,正式開始創業。

曹意恆的父親曹延彬以前養過土雞,有些養殖經驗,就過來幫助兒子創業。不過養雞也不是個容易事兒:這種在林地大規模的養殖,每天都要檢查樹林間圍的安全網是否有破損,另外準備雞食、清理圈舍、撿拾雞蛋等也是天天必須要做的繁雜工作。

「撿雞蛋聽著輕鬆,可咱這將近一百畝的林地,雞子又是散養,到處下蛋,每次撿雞蛋我都得走遍林地,不細心還很可能漏掉。養雞到現在我可瘦了不少,不過養雞撿蛋還能減肥鍛鍊身體,身上的小毛病也全好了。」曹延彬笑著說道。

大規模的飼養土雞,防疫也尤其重要,曹意恆父子特地請來防疫專家進行指導,根據專家建議科學養雞。 「我們養的是純正的土雞,再加上雞子在林地活動空間大,跑得快,飛得高,雞蛋的品質遠遠高於圈養雞,雞蛋不僅成批量銷往上海成都,附近縣城的好多人也都跑過來購買呢」。曹延彬介紹道。

目前這個養殖場有土雞4000餘只,日產蛋2000多個,雖然剛剛起步,但產品銷路不愁,效益不錯。曹意恆父子倆也準備明年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魯山縣委宣傳部 喬新強周晗幽 供稿)

相關焦點

  • 湄潭縣洗馬鎮:發展「林下養殖」 養出生態土雞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湄潭縣洗馬鎮楊家山的生態特色養殖示範點,還未走進,便聽到咯咯咯的雞叫聲,40多畝的林地裡,1200多隻土雞正在林間覓食。負責人金大志正在雞窩收撿雞蛋,一會兒的功夫,盛蛋的容器便裝滿了。
  • 【走向我們的幸福生活】雞窩裡孵出「金蛋蛋」
    【走向我們的幸福生活】雞窩裡孵出「金蛋蛋」 2020-08-25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恩縣範家坪村:林下養土雞鞏固脫貧成果
    恩施日報訊 (通訊員鄭家雲、周昌懷)12月7日,天色漸暗,宣恩縣椿木營鄉範家坪村七組黃家堡生態土雞養殖場,在山林中覓食的2000多隻土雞紛紛歸巢,養殖場一下子熱鬧起來。地處椿木營鄉西部的範家坪村是省級貧困村,在宣恩縣紀委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接力幫扶下,於2018年退出貧困村序列。作為已脫貧村,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增加群眾收入,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思考最多的問題。經過多次調研和講座,村裡決定發展林下經濟,在生態公益林中散養土雞。
  • 魯山縣柳栓:飼養土豬土雞實現穩定脫貧夢
    7月27日,在魯山縣堯山鎮坡根村,貧困戶柳栓正在給他的土豬餵食,不同於大型養豬廠內毛色白得發亮的品種豬,他家的豬都是黑色或者稍微有點白色的、當地村民世代餵養的本地土豬品種。 「2019年柳栓家前前後後出欄了20多頭商品土豬,收入10多萬元,加上政府的5000元獎補金,已經光榮脫貧了。」坡根村第一書記,同時也是柳栓的幫扶人赫連建廠介紹道。 坡根村地處大山深處,是個只有127戶527人的小山村,其中貧困戶60戶222人,該村地域總面積5.8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60畝,人均耕地0.3畝,是個深度貧困村。 柳栓年近六旬,有一個女兒。
  • 生態林下養土雞 輕鬆走上致富路
    賴林雲介紹他的生態林下土雞這個利用山坡林地養雞的主人是一名返鄉大學生,名叫賴林雲,今年33歲。2016年初,在建築工地從事施工管理的賴林雲看到生態土雞養殖的大好前景後,毅然回村將一個面積達30畝的山坡林地租用了下來,並把前些年所有的積蓄30餘萬元全部用來發展林下生態雞養殖。通過不斷的摸索學習,如今探索出了一條林下養殖的生態致富之路。進入養殖場,賴林雲正給土雞飼餵玉米,他熟練地喚著雞群,並用玉米把雞引到不同的地方啄食。
  • 魯山縣王建營:發展「麻辣紅火」產業造福鄉鄰
    5月23日,在魯山縣辛集鄉桃園村,20多名群眾正在移栽花椒苗,烈日當空,不少人都穿著長袖上衣,戴上了遮陽帽。「這塊地原先是育辣椒苗的,前幾天把大部分辣椒苗都移栽到花椒樹下的空地裡了。」魯山縣建營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伙人、村民範全森介紹道:去年栽種的花椒苗已有一人多高,結出了不少青青的花椒果;花椒樹目前還小、樹之間的間隙較大,可以套種一些辣椒苗,做到林上林下雙豐收。
  • 養土雞,怎樣才能月入過萬?對農業孜孜不倦的探索
    養土雞,怎樣才能月入過萬?我在農村從事農業創業多年,現總結一下農村養土雞怎麼月入過萬,農民視角,希望能給農村養殖愛好者一些借鑑。想月入過萬,那就是年入十萬,一隻土雞能賣一百多,利潤在五十左右,想年入十萬規模得在兩千隻左右,這個其實並不難,只要前期把雞棚搭好,當然得找一處好點的山地,面積要大點開闊點,後期適合土雞的放牧需要,如果你要是把它關起來的話,一方面需要的糧食太多成本消耗大,另一方面也賣不出太好的價錢,因為現在不少人對土雞的品質期望值較高,所以儘量進行山地放養。
  • 沙窩窩長出「金蛋蛋」
    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的阿拉善盟是乾旱少雨、沙化嚴重地區之一,多年來,當地幹部群眾克服困難、因地制宜、科學治沙,用織密的林帶鎖住拓展的黃沙,用市場化意識和現代化手段,走出一條「點沙成金」、治沙致富的新路。  茫茫沙海添綠洲  阿拉善盟是我國生態脆弱區,烏蘭布和、巴丹吉林、騰格里三大沙漠橫亙其境內,一度趨於「握手會合」。
  • 脫貧攻堅·代表擔當:旱塬上養出「金蛋蛋」 種出富硒小米、百畝菊花
    為了改變貧窮面貌,在渭南的省人大代表們想方設法發展特色農業或養殖業,在旱塬上養出「金蛋蛋」,種出富硒小米、百畝菊花,帶領農民脫貧致富。旱塬上養出「金蛋蛋」 百姓脫貧有保障  蒲城縣堯山鎮地處旱塬貧瘠區,不適合種莊稼,群眾增收難,85後女代表王文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琢磨著為群眾開闢新的致富路子。
  • 有技術 林下散養土雞效益好(圖)
    稿件來源:周超文文/圖  「這些年我都沒有外出  打工,就靠著房屋背後這片10餘畝的山林和我所掌握的技術,規模養殖生態土雞,年年收入都超過10萬元,比打工來得輕鬆。」
  • 葡萄藤下養土雞果甜雞肥有「錢」途
    葡萄架下,一群群油亮脖子金黃腳的大公雞悠閒地叨著青草、啄著昆蟲…… 種葡萄和養土雞在一般人看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這裡卻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這是葡萄種植戶馬宏喜摸索出的一條林下循環種養的新路子。 葡萄園裡養雞好處多多 記者在馬宏喜的設施大棚裡看到,葡萄已經迎來了成熟期,每到周末就有不少的市民來這裡採摘。
  • 「黃金雞」孵出「金蛋蛋」 遂昌土雞打響招牌
    浙江在線11月21日訊「咕,咕咕......」11月20日,在海拔800米的遂昌縣垵口鄉小巖村,村民徐樟水剛撒下一把玉米,一群毛黃皮黑、脖長腳細的土雞便撲騰著雙翅飛奔而來。  這種名為「黃金雞」的土雞,是遂昌花大力氣通過對地方優質品種「黃羽烏骨雞」進行世代選育種雞苗而精心培育的。
  • 走向勝利 | 枝頭蜜梨香 林下土雞壯
    梨樹下散養的2400隻土雞年底上市,已被預訂一空,預計能帶來12萬元收益。」  這個「聚寶盆」的設計師,是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駐村幫扶工作隊。  長豐村山多田少,2017年全村258戶103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116人。2018年3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幫扶工作隊駐村。經多方調研,並邀請農學專家對當地土壤進行檢測,工作隊決定指導該村種植黃金蜜梨。
  • 開陽縣高寨鄉:林下經濟 綠山富民
    今年以來,該鄉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充分挖掘林下經濟發展潛力,大力探索發展林下經濟,為發展產業助農增收再添新翼。林下食用菌,閒置地變「聚寶盆」在高寨村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灰樹花正在緊鑼密鼓的種植中,剛種下不久的大球蓋菇、黑木耳也在一張張遮陽網的保護下野蠻生長。
  • 農村散養的土雞,要養多久才最好吃?現在的土雞還是以前的土雞嗎
    但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對吃是很講究的,同樣是雞肉,土雞就比肉雞好吃,因為它們的飼養方式不同,肉質也有所不同。那麼,同樣是農村散養的土雞,養多久的土雞肉質才會好吃呢?現在的土雞還是以前的土雞嗎?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不妨多了解一下。首先,什麼叫土雞呢?土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本地雞,有些地方叫草雞、柴雞或笨雞。
  • 【我身邊的小康】陝西石泉縣:林下「土雞」成「鳳凰」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除了金黃的稻穗、飽滿的果實,林下種植養殖業也收穫喜人。清晨,陝西省石泉縣城關鎮元嶺村沉浸在一片霧色中,睡夢中的陳典民被一陣陣雞鳴聲叫醒。這個距離石泉縣城只有三公裡的小村莊,村如其名,四周群山環抱,林地資源非常豐富。
  • 我國特有樹種,養土雞妙用杜仲
    今天,農家營就來為大家介紹如何在杜仲林下養殖杜仲雞。 首先,提醒大家,並不是所有的杜仲林都適合養殖土雞,要注意樹齡和株距。農家營項目專家建議:苗木米徑3-4CM,建議株行距1.5M*1.5M;米徑8CM,建議株行距2.5M*2.5M。同時不同的階段,散養土雞的密度也要控制得科學合理。在杜仲林下放養土雞,育成雞、中雞和成雞的養殖密度可以諮詢農家營。
  • 農村網紅土雞蛋變身金蛋蛋,以前幾毛錢一斤,現在一個3塊錢
    以前經常聽到別人說土雞蛋好吃,現在市場上再也買不到土雞蛋了,都是養殖場的雞下的蛋。不過現在也不是沒有,而是現在土雞蛋價格都是非常貴的。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個農民朋友靠土雞蛋致富的案例。李少春是一個生態養雞場的創立者,到了養雞場的時候,看到李少春正在一聲聲的召喚,一大群土雞從林間飛奔過來,聚攏在一起涿食地上的玉米穀粒。李少春說在這個松林裡面散養土雞,雞可以在樹下啄食小蟲、雜草等天然飼料,產出來的土雞蛋比普通的商品雞蛋要好很多,這也使得李少春養雞場裡的土雞蛋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搶手貨。
  • 「鞏固脫貧20條」林下散養土雞 綠色農產品有可為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崇尚返樸自然的生活,對綠色生態食品的追求也就越來越多,本地土雞已成為禽類主導的綠色食品。在平塘縣平舟鎮土寨村新寨組,有一個養雞場,致力於本地土雞林下養殖,生產無公害綠色農產品。
  • 乘風破綠浪 林下巧生金 │ 貴州全力按下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近年來,貴州牢記囑託,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林下經濟實現了跨越發展。2019年以來,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2048萬畝,總產值超220億元;參與經營林下經濟的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實體達1.4萬餘個,林下經濟項目覆蓋貧困人口48.9萬人,帶動人均增收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