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希望教育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但智商的發展有60%來自父母遺傳,剩下的40%是需要靠後天培養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
養兒孩子就是打怪升級的過程,你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和耐心才能取得成功,最近,有位新晉寶媽在群裡求助,自己家的娃平時愛搞破壞、愛提問題、多動症等情況,就連學校的老師都找我談了好幾次了,但是孩子還沒有任何改正。
寶媽的情緒幾乎快要崩潰了,最後問道:「是不是孩子的智力出現了什麼問題?」
其實,孩子小時候出現奇怪的行為,並不是我們眼中的壞習慣,而這恰恰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
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埃倫溫納在其著作《天才兒童——科學培育兒童指南》中說:高智商兒童在6歲前就有跡象可循,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智商高的兒童,6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體現在這3方面
1、特別愛提問
任何階段的高智商兒童,最常見的特性就是愛提問,甚至有些時候就像是「話癆」一樣,經常纏著爸爸媽媽,還喜歡跟別人交流自己的心得,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的好奇心,而這種求知慾望會不斷的驅使孩子去尋找背後的答案。
其次,愛提問題的孩子大腦運轉的速度非常快,他們能及時的作出反應,所以,經常提出活躍性的問題,尤其是在孩子6歲之前,「話癆」現象比較明顯,所以,家長可不要盲目責怪孩子。
2、常被新鮮或移動的事物吸引
孩子小時候精力都很旺盛,他們對周圍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而這一現象可累壞了不少家長,比如,當你說這東西不能吃,不能碰的時候,孩子總想自己去嘗試一下,每次都惹父母生氣。
但殊不知,這種特徵是高智商的表現,我們縱觀世界上的科學家來看,他們就是因為有超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最後才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物品,因此,家長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要多多鼓勵孩子去探索未知的新鮮事物,這會更好的刺激大腦發展,讓娃越來越聰明。
3、喜歡拆東西
有些孩子小時候特別喜歡搞破壞,比如亂撕紙、拆玩具、搞惡作劇等等,這讓很多家長都很無奈,但這種「奇特的行為」,卻是智商高的信號。
因為孩子在拆東西的過程中,不僅能鍛鍊動手能力,還能鍛鍊手眼腦的協調力,而這些能力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大腦發展,從某種程度來看,如果孩子在這方面能力很強的話,說明孩子的大腦轉動的速度很快,對知識的需求和探索欲很強。
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智力?
0-3歲孩子要重視專注力培養:
專注力是學習的基礎,家長想培養出高智商的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肯定少不了的,只有你提前做好準備,孩子上課的時候才不會出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而這套0-3歲培養孩子專注力的《腦力總動員》推薦給有需要的家長們。
遊戲簡單,根據0-3歲孩子的思維特徵設計,10冊包含大搜索、躲貓貓、找不同3種遊戲。
結合了動物、衣服、小朋友、生活用品、農場、幼兒園等10種生活認知,既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又能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識。
3-6歲培養孩子的左右腦平衡發展:
想要開發孩子大腦,家長就要學會科學育兒,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發現: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父母抓住機會的話,孩子將來的智力會更高。
給孩子進行全腦開發,最好的訓練者就是家長,完全沒必要花高價錢讓孩子上早教班,只需要採取正確的訓練,就可以更好的激發大腦潛能。
益智類的遊戲越來越受到家長歡迎,有眼界的父母都抓住機會,所以,為了更好的滿足家長需求,開發孩子的大腦,我們不妨試試《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家長系統的開發大腦非常重要,多做開發左右腦的遊戲,可以更好的鍛鍊思維,激發大腦潛能,通過找鞋子、找位置、拼積木、部件組合等小遊戲提高孩子的「藝術思維」,讓孩子的思維發散,並且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