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位父母,都特別關心孩子的智商高低。畢竟,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媽媽在懷孕時,就已經開始做準備工作了。
而智商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絕對硬體,心理學專家表示:0-6歲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力,父母應該抓住黃金時期,多注意孩子的表現。
智商的70%-80%來自遺傳,剩下的20%-30%是後天培養得到的。因此,高智商的父母很可能生下高智商的寶寶。兒童在6歲以前正處於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高智商的孩子的行為特徵,在5歲之前就有預示。想要判斷出孩子的智商水平,是否擁有高智商,看看他們是否表現出這些高智商行為。家長要注意保護,不要去打擾孩子,要懂得應該如何引導。
經研究表明: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有跡可循,主要是在以下方面:
1、專注力較高
有研究表明,寶寶5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有著很專注的做事能力,但有的家長較為粗心大意,完全感覺不到,認為寶寶並沒有注意力。
其實他們很小的時候,寶寶便已經有了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的習慣,若是對此比較感興趣,更是會很長時間關注。嬰兒有一定保持注意力的能力是必然的,這與他的年齡成正比。
當然,寶寶越大,注意力就越長。基本上,在三歲以下,他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是10分鐘。如果他到了10歲,注意力可以繼續增長到20分鐘。到他12歲時,注意力可以保持半小時左右。
2、睡眠少,好奇心重
科學家還發現,有些孩子的精力特別充沛,白天活動量大,到了晚上情緒依然較為亢奮,根本沒有睡意。更有甚之,像個毀滅之王,獨自在房間一小會兒,就可以把東西搞得一團糟。
這些孩子睡眠也較少,這些能量像是源源不斷的被提供著,實際上,能量多代表著高反應強度,而反應的強度恰恰是大腦的活動,它與智商成正比。
這類型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出去玩,對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打破砂鍋問到底,根本閒不住。更是會常常纏著家長問「為什麼」,讓父母感到頭疼。在問題得不到答覆時,便會開始自己動手實踐,這正是高智商的表現。
3、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人類的言語發育過程:1歲掌握重疊詞,2歲會說短語,在3歲時,對於短語的掌握已經得心應手了。多元智能理論是由心理學家加德納所提出的,人的智力可以分為八個獨立的智力成分,其中第一個就是語言智力。
如果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過程中,發現通過自己的引導,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非常快,甚至有精力掌握其他種類的語言,那麼說明孩子的語言天賦高於其他同齡人。
幼兒時期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展兒童智力的前提。
多和孩子交談,引導他們觀察和討論。許多孩子最初的學習技能都是通過模仿完成的。在孩子還沒學會第一個詞語之前,是媽媽無數次地重複著,幫助孩子模仿和學習。
因此,家長要多跟孩子說話,家長也要引導孩子觀察各種事物,讓孩子開闊眼界,言之有物。
寶寶的腦部發育水平,在出生時都相差不大,但0-5歲是大腦發育第一個關鍵期,若是家長對他們精心培養,智力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不過許多家長把握不了時機,也擔心孩子大腦還未完全成型,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式。遊戲是這個階段最合適的啟蒙方式。
《兒童記憶力、專注力、觀察力訓練遊戲繪本》就可以讓寶寶脆弱的大腦,不會有的負擔讓他們在玩耍中,輕輕鬆鬆地提高智力。此套繪本可以全面提高孩子的智力,包含17個遊戲訓練主題,一共十二冊,是鍛鍊他們腦部發育的最佳選擇。
原價180元,現點擊下方連結直降92元,只要88元!機不可失!心動不如行動!
智商高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兩點。一是高智商很可能是「偏才」而不是「全能型人才」。別對孩子期望太高。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突出的,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應該是突出的,甚至更笨拙。第二,避免對孩子「過度挖掘」。一旦發現了他們所迷戀的東西,應該給他們足夠的資源,並且不應該急於在自由探索的情況下,迅速獲得成功和立竿見影的好處。這樣很容易破壞孩子的興趣,引發心理衝突,不利於孩子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