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進博會了解中國市場,南蘇丹農貿企業找到了商機

2020-12-21 第一財經

此次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近三千家參展企業中,不僅有二十國集團(G20)全部成員,在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也有超過30個前來,參展的企業達到150多個。

為了支持最不發達國家參展,中國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時宣布,為每個參展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免費提供兩個攤位,支持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分享中國市場的機遇。此外,根據聯合國此前發布的《2017年最不發達國家的狀況》報告,中國目前已經成為最不發達國家的最大投資者。

在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中,在此次進博會設有國家展館的有衣索比亞館和塞內加爾館。每天,衣索比亞館前都排著長隊,參觀者在此能夠品嘗到著名的衣索比亞咖啡。此外,甘比亞的民族服裝服飾、坦尚尼亞的藍寶石、尚比亞的祖母綠也在各個其他展館內呈現。

神奇的阿拉伯膠

進博會7.2館和8.2館是食品和農產品展區,穿過擁擠的中心繁華區域,在展館的一側,是標準展臺區域。在這裡,零星分布著一些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企業的展臺。這裡有來自貝寧的可可醬,來自蒲隆地的咖啡和茶葉等。

在另外一角,一群好奇的採購商正圍著一家南蘇丹企業的展臺,展臺上擺著來自南蘇丹的花生、芝麻、洛神花等。然而,最吸引人的還是一塊塊不規則的橘紅色物體,採購商紛紛開始嘀咕,有人覺得是糖塊,有人覺得是桃膠,為了驗證猜想,有人甚至想拿起一塊想嘗嘗,這時,展臺上的兩位工作人員急忙制止大家,用剛學會的中文說:「不能吃,不能吃……」

阿拉伯膠

這引起了記者的興趣,向工作人員詢問,原來這是南蘇丹的特產——阿拉伯膠。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阿拉伯膠用途極其廣泛,主要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用於穩定食品、增加黏稠度等,擔心記者還沒有明白,工作人員很快拿起手邊的可樂,指著說這裡就有阿拉伯膠,其實阿拉伯膠不光可以用於食品,還可用於工業生產,甚至可以作為腎病患者的輔助治療藥物。

工作人員指著一旁自己製作的海報說,現在正是膠樹產膠的季節,南蘇丹的農民把膠樹的樹皮撬開,滲出樹汁,大約等待45天就可以收割了。

南蘇丹是阿拉伯膠最重要的出產地,工作人員介紹:「我們的國家在2011年剛剛獨立,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過多年戰亂,(阿拉伯膠)現在產量還沒有恢復到以前的水平,因為之前都是通過阿拉伯商人來販賣這種商品,所以被外界稱為阿拉伯膠,我希望,以後大家知道這種膠的原產地之後,能夠慢慢改變叫法,叫它非洲膠,當然我知道這需要時間。」

這位名為庫育·代爾(Kuyu Dhel)的工作人員,是拉姆塞爾多功能合作社(Ramciel Multi-Purpose Cooperative Society)的顧問,今年已經50多歲,在南蘇丹建國後回到祖國。同時,他還是南蘇丹上議院南蘇丹州委員會(Council of States of South Sudan)的經濟事務顧問。

拉姆塞爾多功能合作社是一家私營企業,在南蘇丹獨立當年的2011年設立,是南蘇丹第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以進出口農產品為主。當前,該公司從阿聯、肯亞等區域國家進口糧食產品以彌補國內的食品不足,同時,出口南蘇丹國內有剩餘產量的芝麻、阿拉伯膠等。

拉姆塞爾多功能合作社的弗蘭科與庫育

進博會讓公司了解中國市場

庫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關於進博會的消息,他最先是在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上看到的,「以前說到中國,希望的就是來看看長城,到了中國,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機會。」

坐在他一旁的拉姆塞爾多功能合作社的董事總經理弗蘭科·多布(Franco Dobu)急忙補充道:「以前老是想把東西賣給美國人,現在發現中國和美國一樣具有吸引力!也有相當多的機會。」

在經過了三天多的展示後,拉姆塞爾多功能合作社已經積累了不少潛在客戶,許多中國採購商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在問及有沒有已經籤訂的協議時,庫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來中國,南蘇丹和中國的銀行之間還需要進行信用證對接,所以暫時還沒這麼迅速,但對這次進博會所取得的成果,他非常有信心。

在與記者交談時,不時有客商前來詢問。他們中既有中國客商,也有外國客商,有的就來自於南蘇丹的鄰國。其中,來自貴州的鄭先生對於展示的南蘇丹花生特別感興趣。他說,他之前就從代理商那裡進口過非洲的芸豆,這次特別趕來進博會,就想直接與供貨商取得聯繫,能夠進一步降低成本。

在了解了鄭先生的需求後,庫育同鄭先生互留了聯繫方式。庫育對第一財經記者說,經過這次進博會,到中國實地來看看,了解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回去後會按照這裡情況,去當地尋找在中國市場有潛力的農產品。

相關焦點

  • 【老外有話說】進博會為拉美出口企業提供商機
    第二屆進博會舉辦的規模更大,國際參展商數量也更多。進博會的舉辦在世界上贏得了很多讚譽。毫無疑問,第三屆進博會更加備受世界矚目,很多阿根廷企業積極主動了解進博會,諮詢參展事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很多企業將以線上形式參與此次盛會。我認為線上參會是第三屆進博會的一個重要特點,未來展會趨勢將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不會因為疫情結束後而消失。
  • 進博會持續釋放「舌尖」引力——日本食品企業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綜合性的進博會客流更多,對企業而言,是打形象廣告的最佳時機;專業性的國際食品飲料展則適合洽談更多的業務細節。」互井乃梨子的同事朱儀琳介紹。據了解,通過兩個展會的連番推介,板橋公司的大米出口業務,有望與中國多家地區性電商平臺對接,讓進博會的紅利釋放到「線上」,365天「永不落幕」。
  • 巴西企業家談進博會——咖啡甘蔗酒奶酪包,讓巴西食品走進中國市場
    巴西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主賓國之一,作為全球主要食品生產國之一及最大食品淨出口國,食品和飲料類企業佔據了巴西87家參展企業中的60家之多。在聖保羅工商聯合會和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組織的進博會前期洽談活動和圓桌會議中,食品飲料板塊也處於核心地位。
  • 進博會助力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市場:高品質產品紛紛亮相進博會
    11月5日至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隨著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需市場正加速發展,這既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給全球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增量空間。在此背景下,全球企業紛紛在進博會亮相,他們不僅帶來了高品質的產品,也讓國人的生活品質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 寧波保稅區企業進博會收穫豐 - 服務 - 中國高新網...
    未來,德意志空間將攜手更多德國工廠賦能中國籤約企業實現德國工廠直採,共同發展。」趙天平表示。作為一家典型的德國製造企業,SKK做手工鍋具近百年,產品銷售全球五六十個國家,但苦於不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一直做不了中國市場。201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SKK被趙天平引入寧波進口商品中心。
  • 非洲企業精彩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進博會能夠促進中非的貿易合作,並有助於縮小雙方的貿易差。」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Uhuru Kenyatta)表示。此次,他親自率領一支由園藝農民和貿易商組成的代表團到中國參加博覽會。進博會讓埃塞咖啡企業有機會了解如何更好的進入中國市場。」埃塞農業轉型局主管Mirafe Gebriel Marcos說。據他透露,越來越多的埃塞咖啡企業想要落地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目前,埃塞咖啡品牌Garden of Coffee已經聯手中國企業,不久後將落戶中國,讓中國消費者享受到東非高原原汁原味的咖啡。
  • 肯亞牛油果進入中國「購物車」進博會打開中國市場
    去年在上海舉行的首屆進博會為肯亞農產品進軍中國市場打開了大門。今年,越來越多的肯亞產品將亮相進博會。其中,肯亞是非洲第一個向中國出口牛油果的國家。在當地企業看來,巨大的中國市場將為肯亞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垂直農業公司位於肯亞首都奈洛比以北100多公裡的奈瓦沙,種類繁多的蔬菜水果在這裡加工製造。
  • 攜智能製造亮相進博會 臺灣參展商尋夥伴找商機
    友嘉集團旗下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範欽武表示,希望展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爭取更多採購商,提升高端市場佔有率。「大陸市場非常廣闊,甚至比整個歐洲市場都大。公司旗下的歐洲企業對進博會期望非常高。」範欽武說,「下一屆進博會我們一定還來,而且參展規模更大、品牌更多。」
  • 泰國參展商表示進博會幫助外國企業走出疫情困境、促進全球經貿復甦
    中泰兩國企業通過進博會雲端平臺進行對接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舉行,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已連續兩年赴上海參展的一些泰國企業轉為通過在線平臺與中國客商接洽。
  • 第二屆進博會希臘館:體驗「共享的文化」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希臘館:體驗「共享的文化」「速度固然好,準確是關鍵」「生活就像雕像,各個部分都必須完美」……從蘇格拉底到康斯坦丁,在第二屆進博會國家展希臘館的人行道上方,懸掛著眾多希臘文化名人的至理哲言
  • 澳門美食同業聯合商會參與進博會成效豐
    澳門美食同業聯合商會今年有多位代表作為參展商和澳門企業代表,赴上海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回澳後總結及分享進博會期間的收穫,肯定參與進博會對本澳企業餐飲食品行業的正面效益,又與上海餐飲業界觀摩交流經營情況,取得非常難得的經驗,有助企業產品和營銷進一步提升。
  • 蜂蜜、咖啡、玫瑰精油……來進博會買賣全球
    古巴商會副會長魯本·拉莫斯說,古巴希望通過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來提升古巴產品出口力度、豐富出口品類、激發出口潛力,進一步推動古中經貿關係發展。商人尋機來了。除了大品牌、大企業,全球各國的商人也踴躍來到進博會,希望以此為機敲開中國市場之門。埃及商人希沙姆-馬斯裡說,他將帶企業向中國消費者展示「不曾見過的椰棗品種」,相信自己的產品將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
  • 難抵進博誘惑,中國企業大手筆「買全球」
    大江東工作室目睹中國企業在進博會頻頻出手,為國內外合作尋求商機,更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也從進博機遇獲益匪淺。 讓法國葡萄酒、土耳其果汁的芳香從天到地——開放分享「中國機遇」 開展首日,東航成功籤約2項航空大單,總金額超過11億美元。
  • SMEG亮相進博會: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理想廚房生活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中國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與上一屆相比,本屆進博會參展規模更大、範圍更廣、質量更高。記者從進博會官方了解到,本屆大會64個參展國中,除中國外,24個國家為首次亮相,39個國家再度參展,範圍遍及五大洲。
  • 第三屆進博會為世界經濟帶來亮色,展現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昨天晚上,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辦,正式拉開了本屆進博會的序幕。來自五湖四海的參展商齊聚中國,共享開放合作新機遇;全球各界人士齊聚這一平臺,在線上線下共話未來。在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為世界經濟帶來了亮色,展現了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
  • 小城也有大生意——走訪進博會上的澳門展商
    新華社上海11月7日電(記者石龍洪 潘清)「通過參加首屆進博會,我們找到非常棒的代理商,產品在內地銷量同比增長了3倍。」談起再來進博會的緣由,澳門英記餅家業務發展總監曾菁菁感嘆:「沒想到進博會的威力這麼大。」
  • 墨西哥辣椒「尋夢」進博會:「中國市場大到不可想像,我們必須要來...
    墨西哥辣椒醬企業在第二屆進博會推介產品。新華社記者 張拓攝 墨西哥是世界最大辣椒消費市場之一,同時是主要辣椒出口國。 「這是我第二次來進博會,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墨西哥鸚鵡食品公司總經理伊裡亞特·弗洛雷斯說。 弗洛雷斯介紹,這家有著70年歷史的企業堅持使用本地辣椒製作辣椒醬,風味獨特,相信會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很多人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我們有信心從中找到合適的代理商。」他說。
  • 「中國市場大到不可想像,我們必須要來看看」——墨西哥辣椒「尋夢...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墨西哥食品企業聯合展臺聚集了不少人氣。其中,來自當地不同品牌的各色辣椒產品不斷吸引採購商和觀眾前來品嘗。墨西哥辣椒醬企業在第二屆進博會推介產品。新華社記者 張拓攝墨西哥是世界最大辣椒消費市場之一,同時是主要辣椒出口國。
  • 希華集團亮相進博會,最希臘元素成亮點
    11月5日,舉世矚目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希華集團作為希臘的國家名片,攜旗下多個品牌產品集體亮相進博會,以「最希臘」元素為亮點,吸引了眾多採購企業及媒體的關注。
  • 主賓國一席談|希臘:65家企業隨總理亮相進博會
    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之際,習落實接受了東方網記者專訪,從進博會希臘館展陳,到中希經貿合作構想,再到進博會對於上海的意義,他都一一道來。習落實說,希臘高度重視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作為本屆進博會主賓國,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先生此番赴中國參會旨在加強希中雙邊關係,吸引更多對華投資,提升希對外開放水平。此次,來自旅遊、航運、能源、農產品等領域的65家希臘企業代表隨總理赴華,並與中國企業、政府機構等舉行超過200場洽談對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