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風情,一定要去看看上海的老洋房,那些梧桐院牆裡面留下的都是歷史的痕跡,《安家》裡面1.5億的天價老洋房,讓人直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據統計,上海這樣保存完好的老洋房僅有不到50棟,算是很稀有資產,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價值,當然都是不菲的,而且還有許多無可替代的故事,是個十分值得打卡的觀賞地。
01嚴家花園
嚴家花園為嚴慶祥住宅,1920年由猶太醫生羅博所建,嚴慶祥1940年購入。嚴家花園是三層磚木結構的英式花園洋房,園內有兩個百年大樟樹。鵝卵石牆面質樸利落,平瓦陡坡屋面自然簡約,與院子裡面的參天大樹相得益彰,花園內的假山、亭子錯落分布,這景致堪比公園。
02馬勒別墅
馬勒別墅 Moller Villa,又稱馬勒住宅,位於上海市 陝西南路30號,佔地五千餘平方米,花園面積近兩千平方米。1989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近代優秀保護建築。傳說建造起源於馬勒小女兒黛安娜的一個童話夢,馬勒根據女兒的夢境描述,歷經十年最終建造了這座別致的挪威式風格住宅。
復古的裝飾宛若穿越一般,入今這裡已經成為一家酒店,不想住宿的話也可以預定這裡下午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03綠房子
綠房子位於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333號的綠房子於1938年落成,是著名的匈牙利籍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海完成的最後一件作品,因其建築和圍牆大量採用綠色面磚而得名。
房子佔地面積逾500平方米,地上4層高度超過15米,是上海首個引入電梯的私人住宅,古董電梯至今仍能正常工作。 修繕後的綠房子將主要用於辦公及小型學術交流研討,未來也可能闢出一定空間用於相關的展示活動。
04武康大樓
武康大樓,原名諾曼第公寓又稱東美特公寓,位於上海徐匯區淮海中路1842-1858號。大樓始建於1924年,由萬國儲蓄會出資興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與宋慶齡故居隔街對望,也曾是《色戒》的取景地,下面的武康路是最有老上海味道的一條街道之一,如今遍布網紅餐館和咖啡館,頗受大眾喜歡。建築總體風格是法國文藝復興風格,優雅而肅穆。
05思南公館
思南公館地處上海浦西市中心核心區域,總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毗鄰環境優雅的復興公園,東靠交通便捷的重慶南路,靜謐的思南路貫穿其中,北臨孫中山故居,中國共產黨上海辦事處「周公館」比鄰而居,近代歷史名人柳亞子、梅蘭芳等曾先後在此居住。
飽含了濃重的人文歷史底蘊,源遠流長的建築文化,見證了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代的和諧融匯。思南公館,典藏新意,融古貫今,在尊重傳統回歸的同時賦予這片區域嶄新的生命力,重築了她的人文內涵和獨特氣質,並以一個前瞻者的姿態力求成為未來上海城市空間和人文風範的完美銜接。
06榮宅
榮宅位於上海市陝西北路上的百年老宅榮宅,是清末民初中國企業家、「麵粉大王」榮宗敬於1918年購入的家宅,堪稱上海最為高雅的花園洋房之一。2011年時尚品牌Prada攜手修繕專家建築師Roberto Baciocchi對這裡修繕,現在的榮宅除了典雅復古更多了一分時髦。
07白公館
白公館位於上海西區頗具詩意的的汾陽路上,是一幢地處汾陽路150號氣勢非凡的灰白色洋樓,因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過而名噪海上。其實,白氏父子在這兒居住的時間並不長,而在他們入住之前的數十年間,這幢洋樓早就發生過許多傳奇故事了。灰白色的洋房像是童話的城堡一般,整個建築藏在綠林中,正對大花園草坪,巨大的門柱組成門廊,大理石螺旋樓梯自上而下,被稱之為「滬上最美的旋轉樓梯」之一。
這些都是非常經典的上海老洋房建築,有機會不要錯過這些在時間長河裡浸泡過的歷史建築,越看越發有味道。好啦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喜歡的話關注收藏點讚分享評論,每天分享一點旅遊小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