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巧克力歷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南美人就開始使用可可

2020-12-21 百家號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英媒稱,2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人們享用巧克力的時間比此前已知的要久遠得多。該研究詳細介紹了5300年前厄瓜多東南部高地一處古代定居點就開始人工培植和使用可可。

據路透社10月29日報導,在對聖安娜-拉佛羅裡達考古遺址——一個保存狀況良好的村落和祭祀中心——的陶器進行研究之後,科學家發現了大量人類使用可可——巧克力原料——的證據。

這項研究表明,人類培植可可的時間比已知的早1500年,而且正如人們此前所認為的,地點是在南美而不是中美洲。

報導稱,可可樹這種熱帶常青樹結出的橢圓形大豆莢裡有豆狀可可樹種子,如今這些種子經過烘烤變成可可粉和各種巧克力甜點。

科學家在聖安娜-拉佛羅裡達遺址發現了從5300多年前開始——即古埃及吉薩大金字塔建造之前700多年——直到2100年前這段時間人類使用可可的證據。

報導稱,科學家在陶器和陶片中發現了可可澱粉粒。他們還在可可樹——非野生近緣種——中發現了一種苦味複合物的殘留,證明這種樹是人類為獲取食物而種植。科學家還在可可樹中發現了DNA片段。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家兼考古學家麥可·布萊克是這項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論》雜誌上的研究的牽頭人之一,他說:「他們顯然把它當成飲料來喝,這一點從它出現在馬鐙形口壺和碗中可以看出。」

布萊克說:「可可澱粉粒的存在很可能意味著,他們把種子磨碎衝調飲料,儘管我們不確定,但他們很可能也先讓種子發酵,然後再研磨。」

考古證據表明,大約4000年前中美洲和墨西哥開始有人培植可可。在500年前歐洲徵服者抵達美洲之前,阿茲特克和瑪雅等偉大文明已經會製作巧克力飲料,並加入各種香料或其他原料。

布萊克說:「今天的巧克力甜品含有大量糖分,這與16世紀和17世紀歷史記載中提到的可可的本土使用情況截然不同。」(編譯/汪強)

相關焦點

  • 英媒稱巧克力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南美人就使用可可
    英媒稱,2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人們享用巧克力的時間比此前已知的要久遠得多。該研究詳細介紹了5300年前厄瓜多東南部高地一處古代定居點就開始人工培植和使用可可。據路透社10月29日報導,在對聖安娜-拉佛羅裡達考古遺址——一個保存狀況良好的村落和祭祀中心——的陶器進行研究之後,科學家發現了大量人類使用可可——巧克力原料——的證據。這項研究表明,人類培植可可的時間比已知的早1500年,而且正如人們此前所認為的,地點是在南美而不是中美洲。
  • 英媒:全球變暖威脅可可樹 巧克力或30年後絕跡
    新華社北京1月4日新媒體專電;英媒稱,專家預測,要不了40年可能就沒有巧克力可吃了,因為可可樹在日益變暖的氣候條件下越來越難以生存。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日報導,可可樹只能在緯度低於南北緯20度的地區生存,而且它們需要特定的條件,比如高溼度和大量的降水。
  • 比義大利家居歷史更悠久、更浪漫的是:意式巧克力!
    義大利的藝術、家具、設計等都是全世界聞名的,其實義大利的巧克力也同樣精彩。今天Phoebe介紹義大利兩個名氣大、歷史悠久的巧克力:莫迪卡巧克力和都靈巧克力。莫迪卡巧克力▲▲▲莫迪卡(Modica)坐落在Hyblaean山區內,是拉古薩大區(Ragusa)的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迷人小城,同時是義大利的一處世界遺產。莫迪卡的名氣不僅僅來源於他悠久的歷史、藝術珍寶,還有同樣歷史悠久的傳統甜品。
  • 「手工製作,歷史悠久,源自比利時」,就是好巧克力嗎?
    Bean-to-Bar、單源巧克力,這些名詞都是什麼意思?寫著手工、瑞典產、歷史悠久的也不一定是好巧克力?(對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毀掉你們的少女心)氫化植物脂肪代可可脂、奶精、植脂末等由於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熔點高,美國人在一百多年想到了使用固態植物油製作巧克力
  • 英媒:科學家稱早飯時間吃冰激凌讓人更聰明
    (原標題:英媒:科學家稱早飯時間吃冰激凌讓人更聰明) 新華社北京11
  • 英媒:脫歐後全球對英國巧克力需求飆升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 英媒稱,據英國國際貿易部公布的最新數據,去年英國巧克力出口額為4.05億英鎊,比2015年增長了13%。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4月16日報導,其中大部分仍是出口到了歐盟國家,2016年英國對歐盟國家的巧克力出口總額達到2.72億英鎊,比前年增長了18%。
  • 美媒:可可產量減少 巧克力或在六年後成奢侈品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美國《紐約時報》26日報導,不少人現在可能還在貪吃萬聖節的巧克力,但世界上最大的兩家巧克力製造商瑪氏公司和瑞士的百樂嘉利寶公司稱,到2020年左右,人們的糖果碗裡恐怕會沒那麼多巧克力可吃了。導致這種可能性的因素有很多,這其中就包括可可產量減少,而愛吃巧克力的人越來越多。
  • 巧克力飲品3000多年前已問世 中美洲人最早享用
    考古人員在中美洲的發現把人類開始食用巧克力的時間向前推了至少500年。根據這一最新考古結果,人們對巧克力的喜愛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100年之間。  可可飲料  由美國康奈爾大學人類學教授約翰·亨德森領導的考古小組在位於宏都拉斯烏盧阿河谷的埃斯孔迪多港發現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批陶罐,當時的人們曾利用這種罐子盛裝液體。通過分析陶罐底部的殘留物,考古人員推斷,這些殘留物中含有的可可鹼來源於中美洲的一種植物。這種植物只生長在中美洲,曾是人們製作巧克力的原料。
  • 美媒:情人節巧克力可能會賣得更便宜?
    參考消息網2月14日報導 美媒稱,由於可可供應充足,今年情人節給心上人買一盒巧克力的花銷可能會降低。據彭博新聞社網站2月13日報導,拉美和西非的種植者今年獲得了更大的豐收,這兩大地區可可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接近70%。
  • 可可價格繼續走高 巧克力廠商如何過好情人節?
    巧克力往往給人留下易導致肥胖、高熱量等印象。因此在北美和西歐等發達國家,追求健康的消費者更青睞高可可含量的高端黑巧克力(可可含量50%以上),而非傳統的牛奶巧克力(可可含量10%左右)。同時,隨著近十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巧克力類的糖果零食,已經走入尋常百姓的購物車。據《金融時報》報導,2009年到2014年,亞洲可可需求上升了29%。
  • 巧克力奇葩吃法,Venchi焦糖布蕾魚子醬狀巧克力聽說過嗎?
    濃醇美味的巧克力,應用範圍是十分廣泛的。巧克力蛋糕、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餅乾,甚至是巧克力味道的香水也都算不得奇葩。但以下這幾種巧克力的奇葩吃法,也許就不是人人都能想得到了。巧克力最早就是一種南美人喝的混合了辣椒香料和可可的刺激性飲料,後來經過歐洲人幾次改良才變成了現代混合了可可、牛奶和糖的固體甜品。所以同理可證,巧克力辣椒組合,可行,有興趣的話盡可以去大膽嘗試一下。當然,像近些年非常火爆的韓國超辣火雞面,也可以在拌麵的時候加入巧克力,巧克力不僅可以中和掉一部分刺激的辛辣,還能夠提供更具層次的味覺體驗。
  • 英媒稱英球迷在基輔遭「俄球迷」襲擊,俄使館:就因為會說俄語?
    據俄新社報導,英國《每日鏡報》稱,襲擊英國人的可能是俄羅斯球迷。對此,俄羅斯大使館回應稱,俄語在基輔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不能因為襲擊者說俄語就判定其為俄羅斯人。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27日就「俄羅斯球迷」襲擊英國利物浦球迷事件回應《每日鏡報》稱,英媒類似的言論要麼是無知的表現,要麼是「蓄意傳播虛假消息」。
  • 歷史:可可豆在瑪雅以及歐洲的歷史!
    歷史:可可豆在瑪雅以及歐洲的歷史!可可植物馴化的最早證據可追溯到古典時期的奧爾梅克文化。奧爾梅克人將它用於宗教儀式或作為藥用飲料,沒有個人使用的食譜。關於如何處理飲料的證據仍然很少。Maya將烤好的可可種子糊與水,辣椒和玉米面混合在一起,在罐子之間反覆轉移混合物直到頂部被厚厚的泡沫覆蓋,從而調味巧克力。瑪雅人對可可有很多用途。它被用於官方儀式和宗教儀式,節日和節日,作為喪葬儀式,作為貢品和用於藥用目的。可可本身以及用於製備和供應可可的器皿和器具都被用作重要的禮物和貢品。可可豆被用作貨幣,從鱷梨到火雞再購買任何東西。
  • 巧克力的奇葩吃法大公開,Venchi焦糖布蕾魚子醬狀巧克力聽說過嗎?
    濃醇美味的巧克力,應用範圍是十分廣泛的。巧克力蛋糕、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餅乾,甚至是巧克力味道的香水也都算不得奇葩。但以下這幾種巧克力的奇葩吃法,也許就不是人人都能想得到了。
  • 英媒:脫歐後全球對英國巧克力需求飆升在歐盟成緊俏貨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英媒稱,據英國國際貿易部公布的最新數據,去年英國巧克力出口額為4.05億英鎊,比2015年增長了13%。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4月16日報導,其中大部分仍是出口到了歐盟國家,2016年英國對歐盟國家的巧克力出口總額達到2.72億英鎊,比前年增長了18%。
  • 據說30年後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趕快來抱緊這些好吃的巧克力!
    據英媒,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巧克力可能要走向滅絕了,因為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在日益變暖的氣候下越來越難以生存。供應商的單一也讓巧克力市場更加脆弱。象牙海岸和加納兩國,為全球提供了近60%的可可,一旦受到氣候威脅,這些國家因為要保全生態系統切斷巧克力原料供應,那世界巧克力市場可能馬上面臨癱瘓...難道以後就吃不到巧克力了嗎?趕快來抱緊這些好看又好吃的平價巧克力吧!
  • 英媒稱中國人口味太善變:奧利奧失寵僅用三年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導 英媒稱,三年前,上海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垃圾食品之一——奧利奧餅乾——的100周年誕辰舉行慶祝活動。他們在外灘放煙花,把幾層樓高的霓虹燈廣告投射到摩天大樓上。但現在中國人開始控制對奧利奧餅乾的攝入。
  • 美媒:遮蔭種植可可樹 能生產巧克力還能「拯救」地球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美媒稱,通常認為,可可豆種植對環境不利——特別是對西非的雨林。然而與露天種植相比,可持續性、遮蔭種植可可樹對環境更加友好,也對維持可可種植者的生計更為有利。一片管理良好的遮蔭種植可可樹能夠儲存的碳含量顯著高於玉米或其他一年生作物能夠儲存的碳含量——每公頃可可能夠儲存最多可達150噸碳,每公頃玉米儲存的碳則為10噸或更少。報導稱,與露天種植的可可樹相比,遮蔭種植的可可樹還更耐旱,更抗雜草。它們對野生動物更友好,在森林中建起走廊,並加強生物多樣性。它們還能為世界上一些最貧窮的人口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謀生方式。
  • 英媒稱朝鮮或將恢復《阿里郎》表演以重振旅遊業
    原標題:英媒稱朝鮮或將恢復《阿里郎》表演以重振旅遊業  英媒稱,朝鮮準備恢復一個華麗的大型團體操表演,似乎是想藉此重振旅遊業,為該國增加旅遊收入。  報導稱,高麗旅行社在其推特帳號上說:「我們從朝鮮內部多個不同消息源聽說,這個大型團體操表演將在2018年恢復。」  「具體情況如何還不完全清楚。但我們想儘早與您分享這個相當令人興奮的消息。」
  • 好好寵愛自己,滿分精緻從Venchi巧克力開始
    創立於1878年的Venchi,是歷史悠久的義大利品牌。穿越歷史的百年風霜,聞綺始終秉承傳統,仍然從140多年前的食品配方中不斷汲取靈感,但同時也在不斷開拓創新,接納更多關於美味的奇思妙想。目前,Venchi巧克力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在北京、上海、香港、東京、倫敦、紐約、杜拜等國際大都市設有超過115家門店,提供多達350餘種巧克力口味和90餘種冰淇淋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