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精準扶貧 科技先行
「瞧這小雞,眼睛亮亮的,可真精神。以後就看它們的了。」不久前,河北行唐蛋種雞產業扶貧示範園區一派熱鬧景象,這裡迎來了一隻只毛茸茸的「扶貧雞」。這是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峪口禽業)培育的京系列蛋雞。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河北行唐農業基礎薄弱,農民增收渠道狹窄,對此,北京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形成以政府、市場、社會互為支撐的首都大扶貧格局。自2016年峪口禽業與行唐縣政府籤署產業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開啟京系列蛋雞的扶貧行動。通過大力發展蛋雞產業,目前已帶動當地3329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每年戶均增收1.2萬元以上。
打造蛋雞行業「中國芯」
「來自扶貧基地的京系列蛋雞,質量有保證,抗病能力強,雞群更健康,全程死淘率不到5%;能實現更高的產蛋率,維持更長時間的產蛋高峰,讓養殖場獲得更好的效益。」近日,河北峪源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薛玉青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那麼,怎樣能夠保證「扶貧雞」的優秀品質呢?
「首先取決於先進的選育技術。我們在全力打造蛋雞行業『中國芯』。」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劉愛巧介紹說,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我們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研發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蛋雞DNA檢測晶片——「鳳芯壹號」。該晶片專為國產蛋雞品種量身打造,實現中國蛋雞領域自主設計晶片零的突破,應用於國產蛋雞育種核心群選種,育種值估計理論準確性提高13%。
據介紹,作為世界三大蛋雞育種公司之一,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峪口禽業打造了中國蛋雞第一品牌,目前京系列蛋雞市場佔有率超過50%。
劉愛巧說:「在技術上,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成功定位白來航品系羽色基因新突變位點,建立PCR-RFLP突變基因型分子檢測方法,培育出羽色基因純合突變型的白來航新品系,應用於『京粉6號』蛋雞新配套系的培育,實現紅羽雞產粉殼蛋的育種目標。」
自2006年以來,峪口禽業成功培育出京紅、京粉、京白系列5個蛋雞配套系,11年累計推廣50億隻。京系列高產蛋雞品種的成功培育和推廣,改變了我國蛋雞產業長期依賴國外品種的局面,助推蛋雞成為目前唯一不受國外控制的高產畜禽品。
搭建高技術和農業信息化平臺
作為傳統養殖大省,河北蛋雞養殖起步早, 「小規模、大群體」仍是主體生產方式,飼養模式比較落後,養殖環境更為複雜,疫病防控難度更大,生產效率和效益低下的痛點尤為突出,服務難度大。
鑑於此,針對當地蛋雞養殖難點,峪口禽業致力於研究集成適合本地域氣候條件的不同品種、不同模式的「定製化」技術方案,一方面通過線下峪禽大學的集中培訓,開展系統學習,解決養殖共性問題;一方面藉助智慧蛋雞APP,高效推廣「定製化」技術方案,線上精準解決個性化問題。線上線下雙管齊下解決蛋雞養殖痛點,促進當地蛋雞養殖高產、高效的可持續發展。
劉愛巧介紹,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的「智慧蛋雞」服務平臺,採用應用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為養殖戶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和服務。提供「一場一批一策」的養殖預案和生產記錄及數據實時分析服務,讓養殖戶由粗放經營到精細化管理,實現科學養殖;提供「坐堂獸醫」在線疾病診斷服務,即時解決生產管理者的「疑難問題」;通過在線視頻,以直播形式開設經營管理班、坐堂獸醫班、免疫監測班,讓蛋雞從業者隨時隨地學習養殖蛋(種)雞的相關技術或成果。
峪口禽業深度參與河北行唐產業扶貧,他們不僅提供優質高效的產品,提高良種覆蓋率,而且發揮技術、管理、人才、品牌等優勢,採用科技助力產業扶貧的新模式,帶動飼料生產、食品加工和運輸等相關產業,加快了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進程。
內容來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原標題:《京系「智慧蛋雞」咯咯噠,助力脫貧攻堅「棒棒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