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魚種!株洲一水電站下成群結隊,數量極多,可惜太難吃

2021-01-16 騰訊網

一般來說,在江河裡自然部分的魚群,是非常雜亂的,各種魚類混雜在一起,因此野釣的魚獲,往往是「五花八門」,什麼魚都有...

然而在湘江上遊的這處水電站下,竟全是一種「花斑鯽魚」盤踞...

株洲釣魚人「方師傅」反映,最近他連續幾次去湘江垂釣,都碰到大量這種花斑鯽魚,數量多得令他「頭皮發麻」..

「釣的都不想釣了...不曉得是個什麼魚,大小跟鯽魚差不多,但是胸部哪裡有一條綠紋..」

方師傅介紹說,這種魚不知道從哪鑽出來的,整個河面都是,他用手竿釣淺水、海竿遠拋都能釣到這種魚..

這些都是什麼魚?為何數量如此之多?

方師傅表示他也沒見過,因此推測是一種外來魚種——湖南地區的釣友就知道,這些年湘江裡的外來物種並不少見,從福壽螺到,巴西龜、鱷雀鱔,都時常有人垂釣時碰上...

數量極多

外來物種大多繁殖能力很強,像這種忽然大規模出現的情況,確實頗符合「外來魚種入侵」的特徵...

不過,從這些魚的外形的來看,應該是一種較為溫和的魚種,相信其應該對本地江河生態危害較小。

不管是什麼魚,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有魚釣就是件很開心的事——方師傅一開始也很興奮,然而卻馬上對這些魚「很頭疼」..

原來,他將這些魚帶回家之後,發現這些魚「實在是太難吃」...

方師傅嘗試烹飪幾次,發現不管是煎炸還是清蒸,這種「花斑鯽魚」肉質都「乾巴巴」,口感發柴,遠不如鯽魚、鯉魚等好吃..

——然而去湘江釣魚,幾乎卻是這種魚咬鉤,難怪這位釣友覺得頭疼無比了...

據稱,這種魚肉不僅較為粗糙,且細刺較多,完全不適合做成魚鮮菜餚食用...

網友們,你們見過這種魚嗎?怎麼烹飪才好吃?

相關焦點

  • 株洲:400萬夏花魚苗放流湘江
    400萬餘尾夏花苗種被放流湘江。紅網時刻株洲5月29日訊(通訊員 張慧 田婧楊 賀曉青)5月28日上午,在湘江株洲段鯝魚國家級水產種質保護區內, 8000組鯝魚親本和400萬餘尾夏花苗種被放流湘江,開始它們的繁衍生息。此次放流的鯝魚有黃尾鯝、細鱗餘頜鯝和銀鯝。親本通常指2年魚齡以上具有繁殖能力的魚,夏花則是身長在3釐米以上的小魚苗。
  • 烏江又現新魚種!個頭不大數量很多,肉質粗糙煮不爛
    正常情況下,自然水域中的魚群,種類都很雜亂,除了我們常見的鯽魚、麥穗、鰟鮍外,可能還有很多五花八門沒有見過的魚種。在烏江上遊的發電站流域,不知不覺生出一窩「花斑怪魚」,在清澈的水裡遊動,成群結隊黑壓壓一片數量極多。
  • 株洲釣魚人,湘江遭遇「紅眼魚群」,非常像軍魚
    軍魚(即光倒刺䰾),是我國淡水裡最為稀少的魚種之一,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曾經各大水系都有分布的。但因為軍魚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如今一般的江河裡,已幾乎見不到軍魚了......然而近日,湖南株洲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湘江四橋(又稱天元大橋)釣魚時,遭遇一群「瘋狂的軍魚群」,一次釣獲多條軍魚!(這些魚力氣極大,喜歡吃蚯蚓,據釣魚人稱,「力氣是同等體型鯉魚的兩三倍」)湘江裡還有這麼多軍魚?
  • 湘江株洲段「禁捕退捕」在行動
    株洲日報記者 王軍通訊員/尹照 劉敏中湘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一項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正在株洲落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要求,我市堅持高位推動、重拳出擊、多措並舉,打響禁捕退捕背水一戰。
  • 湘江株洲段十多年不見四大家魚魚苗 湘江絕跡17種魚類
    出處:株洲晚報        瀏覽量: 3822 次 我要評論 時下,正值湘江禁漁期。記者從2014年湘江春季禁漁工作會議上獲悉,「四大家魚」魚苗在湘江株洲段已經有十多年不見蹤影。而根據統計,湘江魚類品種由159種降至142種,17種魚類滅絕,曾經在株洲出現的名貴魚類如中華鱘、白鱘、鰣魚、鰻鱺等,現已絕跡多年。
  • ...正勁:湖南篇」「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的美麗畫卷在湘江株洲段呈現
    本報長沙訊 9月21日,「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湖南採訪報導團來到了株洲市沿江路的河堤上見到,兩岸風景優美,湘江株洲段正成為株洲市最美河流、幸福河流,呈現出一幅「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的美麗畫卷。曾經的株洲因為重工業的發展過度消費了家鄉的資源和環境,天不藍了,水不清了,到處黑乎乎、灰濛濛,甚至一度成了「中國十大汙染城市」之一。怎麼摘掉「汙染城市」的帽子?傳統的工業城市怎麼實現華麗轉型?近年來,株洲市結合建設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 2020年 株洲市共放流魚種2390萬尾
    2020年株洲市湘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或現場。紅網時刻株洲6月19日訊(記者 龍琦 通訊員 尹照)6月19日,2020年株洲市湘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天元大橋下順利舉行。上午8點30分,活動正式開始,600萬尾魚苗在人們的傾倒下遊進湘江裡,在陽光的照耀下,跳動的魚兒閃著光。此次活動放流品種為草、鰱、鱅、甲魚等,規格有夏花和大規格魚種,全市湘江、淥江、洣水等水域共放流魚種2390萬尾,所有放流魚種均已經過檢疫和公證。
  • 何必萬裡去西塘——株洲湘江四大古鎮之朱亭鎮
    >  株洲湘江四大古鎮——朱亭鎮,是湖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省級特色鎮、全國重點鎮,走進朱亭,猶如走進一本厚重的歷史大書。傳承歷史,守望鄉愁,朱亭古鎮,這顆湘江明珠,將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曹敬莊,株洲市著名的文史專家,一位傑出的學者。多年來,他潛心研究株洲的人文歷史,筆耕不輟,枝繁葉茂,碩果纍纍。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送他的系列作品《株洲湘江四大古鎮》,以饗讀者。以期大家知我株洲山水,愛我株洲山水,記住這青山綠水,記住這美麗的鄉愁。
  • 湘江株洲段堤防有了身份編號
    株洲日報記者 王軍通訊員/劉小花 王智株洲日報訊 一號一段,讓湘江株洲段堤防有了身份編號。12月11日,市水利局發布消息,目前湘江兩岸堤防定樁長度達174.92公裡,累計安設公裡樁165個,百米樁631個。天元區雷打石鎮勝塘村的湘江河堤,經過除草、砍樹、挖樹根、清除建築垃圾等一系列管護措施,河堤線清晰地露了出來,河床上變得平坦,巡邏通道也修整完工。「從去年開始,我們幹部群眾齊上陣,自覺加入到岸線清理隊伍中。」
  • 珠江紅眼魚泛濫,數量多卻太難吃,有人釣起又丟回水中
    每當洪水過境,各地的江河裡都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來,其實大都是上下遊地區被洪水裹挾而來。比如在廣東,許多釣魚愛好者反映,最近珠江流域一種「紅眼魚」數量極多,幾乎是泛濫了......其實,這是一種外來物種麥鯪,在珠江裡算是比較常見的魚種之一。不過,珠江裡麥鯪魚的數量,從來沒有這麼「泛濫」過,可以說非常反常——應該是上遊有比較大的麥鯪魚養殖場,被洪水衝毀了,因此大量麥鯪魚群逃入邕江。
  • 碧水湘江:打通魚類洄遊「生命通道」
    省水科所提供的數據顯示,上世紀70年代,湘江四大家魚魚苗資源有20多億尾,現在銳減至不足1億尾。湘江作為「四大家魚的搖籃」,已前景堪憂。 多種魚類瀕臨滅絕,加劇了水生生態失衡。據監測,湘江近年漁獲物中,90%為湖泊定居性魚類和短距離洄遊產卵魚類,四大家魚等漂流卵魚類僅佔一成左右,野生種群比例下降到6%。
  • 古桑洲漁民退捕「上岸」,告別滾滾湘江水
    這些在湘江裡打拼的捕魚人,或如釋重負,或不太情願,或滿心期許,或心存迷茫,都將和滾滾江水告別,開始全新的生活。漁民鄭立群拆解自家船上的發動機。有些不舍但「回頭是岸」「砰砰砰!砰砰砰!……」8月10日,在湘江株洲下遊馬家河段,一臺挖機正在拆解漁船。
  • 郴州釣魚人湘江釣起「泰國鯉魚」,這種魚在湘江增長迅速
    釣獲這條「怪鯉魚」的釣魚師傅稱,他釣起這條魚之後,並沒有太在意,只是覺得這條「鯉魚」有些太「豔麗」。 然而帶回家之後,準備殺魚做菜,這才發現這條「鯉魚」不一般......
  • 株洲清水塘大橋(湘江八橋) 預計今年開建
    株洲傳媒網1月22日訊(交通廣播頻道記者 邱浩)目前,株洲橫跨湘江的大橋,已經有了七座。21號,記者從城發集團和清水塘投資有限公司了解到,湘江八橋,也就是清水塘大橋,預計在今年10月份左右開工建設。清水塘大橋北接清水塘生態科技新城,南連慄雨工業園,是兩個區域溝通聯繫的新動脈,交通功能突出。
  • 湘江華神龍水電站爛尾八年 官員入股未批先建
    湘江上遊,湖南江華縣神龍水電站,一個投資670多萬元的水電項目,因村民層層上訪,於2004年被迫停工。然而,停工數年間,矛盾更加激化。一份2011年7月27日由江華縣白芒鎮鎮政府和縣神農水電站建設矛盾協調指導組的匯報材料中寫道:「現在不光村民想上訪,水電站股東也想上訪。」
  • 炎帝廣場,神農湖,湘江風光帶,株洲三大風景地,你來過沒
    主題這座以工業製造為經濟動脈的城市裡,有哪些地方可以展現出株洲新時代城市面貌的風採,以下三個地方可算是精挑細選,可以作為外來的朋友來到株洲,必看的三個地方,遊玩了這三個地方,等於已把株洲城市的最好美景留在了印象中
  • 近十年來,湖南湘江監測到的魚類呈逐年下降
    衡陽市漁政站站長王陽春在鑑定這條「中華鱘」時說,中華鱘是洄遊性魚類,要沿長江,過洞庭,進入湘江下遊洄遊至衡陽。在湘江水利開發以前,中華鱘是有可能遊到衡陽的。現在從長沙、株洲,再到衡陽境內,湘江上一座座水利樞紐堵住了中華鱘洄遊的路。    事實上,隨著湘江上遊幹流和支流梯級水電站的全面開展,除了鱘類以外,湘江裡其他魚類的命運也堪憂。
  • 今天湘江幹流50多個點同步放魚 並開始禁漁
    這次「放魚湘江,公益瀟湘」增殖放流活動由湖南省畜牧水產局、長沙市人民政府、瀟湘晨報聯合主辦,湖南省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長沙市畜牧獸醫水產局、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承辦。&nbsp&nbsp&nbsp&nbsp在長沙湘江橘子洲的放流點,將投放「四大家魚」大規格春片魚種共200萬尾,胭脂魚5萬尾,背瘤麗蚌10萬隻。
  • 萬峰湖現大量「斑點魚」,數量極多,大的幾十斤一條,埃及塘鯴?
    然而近日,烏江流域有不少釣魚人反映,烏江裡一種「斑點魚」頻繁出沒,數量極多,其中還有幾十斤的「巨物」! 成都驅車前來垂釣的釣魚愛好者郭先生介紹說,以往他們來烏江釣魚,魚獲主要以鯉魚、草魚、羅非魚這些常見魚種為主,然而最近這些「斑點鯰魚」卻唱起來主角,數量極多! 這些魚又是什麼魚?是鯰魚嗎?
  • 株洲航電樞紐:魚道有水啦!願魚行常有道,暢遊好湘江
    6月29日上午,筆者驚喜地發現,株洲航電樞紐魚道的閘門開啦,魚道內有流水噠。今年5月,筆者曾以《閘門不開,魚道無水,湘江洄遊魚「好難的」》為題,陳述了株洲航電樞紐魚道的問題,引起各方關注。(攝於2020年6月29日)株洲航電樞紐上遊的魚道閘口,兩個閘門全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