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剩男剩女:其實家庭條件好的人家更加看重門當戶對

2020-12-11 小詩姐88
圖片來自網絡

01

我在微博寫過這樣一條建議,家境一般的年輕漂亮女孩不要找富二代談對象,大概率上走不到結婚那一步。因為很多富二代背後的父母都是人精,他們要兒子找門當戶對的女富二代強強聯合。

有個讀者也說,富二代是最不能碰的,她身邊很多姐妹都被富二代騙過,騙說能結婚。但富二代的婚姻都要父母指派,他們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決定。

真心發現,在婚戀市場,家庭條件好的人家都很看重門當戶對,有錢人家更是想著強強聯合。

彼此家庭環境差距過大,婚後需要磨合的東西太多,見識能力實力都不在一個檔次上,兩個人精神上無法溝通到一塊去。

愛情很美好,婚姻可是實實在在的過日子,相似成長教育環境的人,更容易磨合,讀懂彼此的精神需求。

有個女讀者相親了一些家境條件好的男孩子,聽說那些男生的父母都要求找家境條件門當戶對的,不要農村出身的鳳凰女。

現在通過婚姻跨越階層的概率越來越低,即使有少數成功的,也是大學時代就在一起,女方各方麵條件確實優秀,畢業後,男方的堅持,才勉強得到出身中產的公婆的點頭。

02

這種逆襲機會,現在越來越少了,越是中產以上的家庭,越是希望彼此硬體軟體條件門當戶對。和一個已婚大姐聊過天,她是中產家庭,獨生子二十多歲,還蠻優秀的。聽她的意思還是比較傾向兒子找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女孩子,不太考慮窮苦人家的姑娘。

我能理解她的顧慮,畢竟同一層次的人聯姻,少了很多麻煩,結婚畢竟是過很俗氣的日子,有方方面面的關係要處理。

兩個人物質和精神層面都對等,能夠輕輕鬆鬆地交流溝通,日常生活裡就少了很多矛盾,像你們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消費習慣都類似,在一起生活,大家不用辛苦地磨合。

愛情可以找互補,不同層次的人交往起來很刺激,而婚姻卻要找相似的,否則磨合成本太高。門當戶對的背後是有共同的生活經歷閱歷,價值觀趨同,這樣的話都很容易做到彼此認同。

你們最喜歡看的那個童話故事,裡面穿水晶鞋的灰姑娘,人家也不是平民人家的女兒,出身貴族世家呢。

最近湯臣一品的富家公子哥湯珈鋮正式公布戀情,女方叫陳薇巧,是臺灣的富家千金。千年黃金單身漢終於花落豪門小姐家。

湯公子不可能娶平民家的女兒,前面有個緋聞選美冠軍女友朱璇,出身一般,都沒有獲得豪門婆婆的認可,後來就分手了。

聽說這次找的女友,是相親認識的,湯公子母親徐女士十分認可。兩個人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很般配,真的很不錯。

還有賭王小女兒何超盈最近突然爆出已經懷孕,情定內地學霸富二代,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平時喜歡打高爾夫球、籃球及劍道,去年是哈佛劍道社的副隊長,男方父親也是內地實力雄厚的富商。又是豪門千金和豪門公子,有錢人終成眷屬。

03

所以家境條件好的人家更加注重門當戶對,是有原因的,階層文化相同,價值觀一樣,看到一些經商的有錢人家,很少娶平常老百姓人家的孩子,都會找個同樣經商,或者體制內當官人家的女兒,主要是出於家族經濟穩定,更加興旺發達方面考慮。

就算有些家境差一點的女孩子,想嫁得好一些,一般這些姑娘工作是體制內單位的,漂亮有文化,有錢點的人家就喜歡這樣的。

普通人還是務實一些,高配的婚姻已經越來越不可能,大眾行業內,每個階層的男女人數都差不多,如果沒有非常出眾,怎麼可能高嫁?想高嫁的人都有點不切實際,還是對自我價值認知清晰一些吧。這個時代,普通人大概率還是找普通人,而家庭條件好的中產以上都會找他們的同類強強聯合。

EMD:你們從本文中得到哪些啟發?

相關焦點

  • 如今男生找對象看重女方家庭條件,自古「門當戶對」不是沒有道理
    從古至今,男婚女嫁講究門當戶對。一方面是因為門當戶對的家庭想法思想都在同一個水平面,交流與相處會融洽很多。另一方面如果一方家庭太過落魄會給自己拖後腿。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都是女方要求男方要有房、有車、有存款,這也是很多女生是否願意嫁給男人的先決條件,當男生找對象看重女方家庭條件時,應該怎麼看呢?
  • 為何大齡剩女脫單難?超過27歲已經進入剩女行列了~-~
    2、頹由於長期宅男的生活影響下,很多大齡剩男變得不再努力工作,從而就缺乏吸引女性的必要條件。男生吸引女生的最好條件是什麼?高、富、帥:這三個條件裡面男生如果能夠滿足任意兩個,那你都不會在大齡剩男的隊伍裡面。經驗所得,如果剩男顏值不在線、身高都不在線,那他唯一可以「逆襲」的條件就是「富」了。所以剩男更要努力的工作,去奮鬥,擁有自己的事業,讓自己變得有吸引力的點,這樣才能讓女生去發現你的閃光點,注意到你,從而來實現脫單。
  • 在現在的社會,我們還應該看重「門當戶對」嗎?
    在現代這個社會,我們還應該看重」門當戶對「嗎?當然應該看重。但是現在對於我們說的」門當戶對「,其實存在著兩個誤區。1.就是大家認為兩個人,」門當戶對「就是雙方的家庭、學識、經濟條件相當,這些都是片面的表象。
  • 無微不至變成了理所當然,大齡剩男直言:剩男剩女的愛情就是雞肋
    01今年33歲的小海,早些年忙於遊戲,近幾年又全身心把精力放到了工作上,一轉眼就成了一個大齡剩男,為了脫單,小海費盡了心思。他追求過比自己小5,6歲的女孩,相處一段時間後始終覺得中間有條無形的溝擋住了他們。
  • 剩女自述:和33歲相親男交往一個月,我明白了女人不嫁剩男的原因
    剩女之所以能成為人們熱切討論的話題,說到底,就是這些剩男給推起來的,大多數剩男娶不起,只好去數落剩女,以此來維持可憐的自尊心。不然,他們苛責剩女幹嘛?有這功夫還不如去多賺錢呢。結果,他還不服氣,很輕視地看著我說:「你30歲的剩女,也沒什麼好條件的還挑什麼挑?我這條件你還不願意,真把自己當千金小姐了?你們女人真的要做人實在點,不要眼光太高......」沒聽完,我直接打車走了,這樣的男人,能娶到老婆,那可真是奇蹟。
  • 相親到底要不要門當戶對?要!但我更看重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當時我覺得雙方門當戶對(工作,外貌,以及家庭情況都差不多),還是老鄉,應該沒問題。但是,我介紹他們認識後,男方以「沒感覺」拒絕繼續交往。事後,我覺得男方真挑剔,女方長得不差,學歷還高他一點(我同學是本科,對方是專科),他還說沒感覺。現在我覺得,「沒感覺」是很多看似門當戶對的兩個人無法走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 大齡剩男剩女擇偶觀:「傳統觀念」VS「現代觀念」
    03婚姻其實就是互相妥協的結果,絕大部分選擇結婚對象,其實都是和自己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從而達到平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明白進入婚姻其實就是維護一段長期戀愛關係,僅僅依靠年輕貌美走不到最後,兩個人都得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朋友圈子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女性在擇偶方面更加偏重男性除掙錢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比如:一個男人的責任和擔當、抗壓能力及協調能力。
  • 愛情裡,很看重門當戶對的星座女,理智戀愛,從不盲目付出
    但是真正成熟了之後,才明白一段長久的愛情,其實是需要很多外在條件的。如果是兩個天生就不合適的人,那麼無論如何他們也沒辦法走到最後,就好像下面這些星座女生,她們對待愛情其實是非常理智的,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就喜歡上一個人,在挑選另一半的時候更加十分謹慎。
  • 大齡剩女嫌棄相親男醜,男方:「你存款5萬還有勇氣說我?」
    很多大齡剩女,他們一直相親無果,是因為她們對於自己的定位比較高,覺得自己比較優越,他們在等同樣符合自己優越條件的另外一個男性。 但是不管是婚姻還是相親,都講究「門當戶對」。 認不清楚自己的定位,還要求別人有著極好的條件,只能邊相親邊放棄。
  • 為什麼你身邊剩女那麼多,剩男卻沒幾個?
    月薪5k的打工女怎麼也要找個10k的打工男;外地小白領勉強看得上外地有房男;高學歷外地女配大城市土著男;各方麵條件都優秀的A女和各方麵條件都夠不著的D男則沒有了「上升」和「選擇」的空間。我們經常聽到「剩女」的話題,卻鮮聞剩男發聲,這只是媒體報導下的倖存者偏差。在種種社會壓力下,真正找不到老婆的男人大多選擇保持沉默。
  • 一個大齡剩男,最後的感情歸宿,通常是以下3種
    第一種大齡剩男,經不起流言,最後選擇了和自己一樣的大齡剩女。後臺留言裡,不少關於情感和婚姻的留言,其中大半來自於大齡剩男剩女,不用問,明一也知道原因,不過是,年齡大了,經不起父母長輩的催促以及塵世各種流言蜚語,找一個和自己差不多的,同樣著急結婚的人,先把婚結了,去掉「大齡剩」的標籤就好。
  • 重慶一大學食堂貼「吃完盤中餐,不做剩男剩女」標語走紅
    2020-12-21 10:21:45 來源: 食堂有飯 舉報   為啥世上剩男剩女那麼多
  • 中國單身漢人數眾多 男女比例失衡剩男剩女形勢嚴峻
    原標題:中國單身漢人數眾多 男女比例失衡剩男剩女形勢嚴峻     據數據顯示,單單大陸人口就超13.6億,而且男性比女性多3376萬,眾多男同胞或面臨娶不到老婆的悲劇。據估計,20至29歲的男子比同年齡群的女子至少多出950萬人。男多成如此,女的少得可憐,僧多肉少,看來得打一輩子光棍了。
  • 上海逾9成剩男剩女心態好 父母著急張羅相親
    「剩男」、「剩女」、「剩鬥士」……社會輿論已習慣用一個「剩」字描述大齡單身青年;電視螢屏上輪番出現的婚戀交友節目,也令這一群體始終處於聚光燈下。針對這群「剩」者,團市委與上海青年研究中心昨天發布了大齡青年男女婚戀問題調查。
  • 香港「剩女」破100萬 中西區「剩女」比例最高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最新發布的2014年分區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香港「剩女」逾百萬,比「剩男」多3萬餘人。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中西區的大專程度以上人口佔該區總人口48.6%,是港受教育最高地區。同時,該區也是香港收入最高的地區,戶均月收入達3.5萬元港幣。
  • 蘇州菇涼找對象更看重「門當戶對」 觀念多源於父母
    男人也不只看臉了 「家境相當」寫進徵婚材料   蘇州某知名婚戀機構負責人黃歡告訴記者,手邊求偶的男女資料有幾百份,或多或少地透露著「門當戶對」的要求。「他們不會在個人介紹中明確寫上『要求門當戶對』幾個字,但會要求家境相當或對對方經濟條件提出要求。」黃歡說。
  • 一首很霸氣的才女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說出不少剩男剩女的心聲
    全詩短短28個字,有見識更有水平,其中一人千古名句,說出了不少剩男剩女的心聲。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黃花》宋.朱淑真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朱淑真在800多年前寫的這句詩,是如今不少剩男剩女的心聲。對於他們來說,愛情是不能將就的,婚姻也是需要慎重的,如果等不到那個對的人,寧缺毋濫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 一個大齡剩女的懺悔:不聽父母的話早點嫁人,我真的錯了
    剩女的父母都想替她答應下來,畢竟錯過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人家小夥子正在情深處,被感情蒙蔽了雙眼,趁著他沒回過味來抓緊嫁吧。剩女的母親曾經苦口婆心地勸她。可是剩女的理由粗暴乾脆,沒辦法,我對他沒感覺!如今小夥子早已結婚生子,而剩女剩到了現在,對象談了一個又一個,不是她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她。諷刺的是,剩女早已經不再尋找什麼「感覺」了,她自己都說,感覺這個東西就是欺騙無知少女的,我真後悔當初沒有聽父母的話把自己嫁出去,我錯了啊!
  • 《非誠勿擾》剩女為王 相親類節目的真實與虛構
    《非誠勿擾》簡直就是以剩女作為誘餌,作為節目收視率的催情劑。而女嘉賓的心思則很明顯: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豁出去了也要做剩女。  跟風成堆,優劣互現想紅,靠相親。而現代剩女,一種是與家人分居兩個城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必時時遭遇逼婚之苦,樂得逍遙;另一種是獨生子女,無兄弟姐妹之累,大可安心住在父母家。社會轉型,中國的家庭結構改變了,家裡再也沒有冷言冷語的哥嫂弟妹,孩子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程度。父母對獨生女兒的關注程度更高,找個好女婿嚴重影響日後的養老問題,對女兒配偶的挑選其實是越來越苛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