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碧水藍天 建設美麗家園——山南市「十三五」城鄉面貌展新顏

2020-12-15 西藏主要新聞

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澤當城區,體育場是大多數市民的每天打卡地,這裡環境優美、乾淨、整潔,每天清晨有很多市民前來晨跑、健身、散步、跳鍋莊、打籃球……

「十三五」以來,山南市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城鄉住房保障和城鄉人居環境改善為重點,不斷強舉措、出實招、抓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以來,山南市積極開展標準化工地創建工作,通過重點檢查城區內各個工地防塵設施建設及使用情況,狠抓揚塵防治工作,推進揚塵治理各項要求落到實處,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截至目前,山南市空氣品質達標指標始終保持在96%以上,2018至2020年在西藏自治區揚塵專項治理考核中山南市均排名第一。

圖為雅江兩岸生態項目

為進一步打造生態宜居的文明城市形象、優化城鎮人居環境,「十三五」以來,山南市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為契機,共投資4.1億元用於綠心公園建設,努力打造宜居城市。

山南市集中建設了萬畝苗圃基地、千畝經果林、千畝甘草基地、百畝車釐子基地等一批生態產業項目,初步形成了江北萬畝林果經濟帶。雅江兩岸生態項目實施過程中,累計提供生態崗位近1.4萬個,真正做到了把「黃沙荒漠」變成「宜居家園」、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做到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相輔相成,政治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得益彰。

2020年5月,山南市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總投資4.08億元,搬遷後山南市人民醫院不僅環境好,而且相關配套功能及附屬配套設施完備齊全,這也是「十三五」以來山南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一個縮影。

圖為山南市群眾喜遷新居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鎮化步伐,「十三五」以來,通過國家投資18.53億和地方資金,實施了江北新區建設、防水排澇工程、水源地改造等一大批城鎮基礎設施項目,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獲得了廣大市民的認可和稱讚。截至目前,山南市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25.65平方公裡,形成了以澤當為中心、各縣縣城和重要節點城鎮為支撐的城鎮體系。

此外,山南市實施了綜合管廊建設項目,將沿線的電力、通信、給排水、供熱、製冷、燃氣等所有管線都「收入囊中」,逐步消除「馬路拉鏈」等問題,滿足民生之需,提升城市面貌。

「十三五」以來,山南市還結合澤當城區及各縣縣城實際,編制了《山南市城區綜合管廊專項規劃》《山南市11縣縣城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投資5.2億元建設澤當大道綜合管廊建設項目;投資1.38億元建設湖北大道綜合管廊(和平北路至和平南路)項目。目前,山南市建成綜合管廊5.2公裡,建成綜合管溝9.5公裡。

為有效解決山南市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落後、管網裸露在外、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山南市通過修建管網、粉刷牆面、更換地磚等方式,改善小區基礎設施,優化小區環境。

圖為山南市易地扶貧搬遷新居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群眾住房條件,「十三五」以來,山南市投資2.45億元,先後實施了乃東區和加查縣棚戶區改造項目。棚戶區的改造讓群眾告別髒亂差的住房環境,住上了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現代樓房。

「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住上了樓房,這裡環境好,房子採光也好,做飯、洗衣服用水也都非常方便.......」加查縣安饒鎮居民洛桑高興地介紹著自己住房發生的巨大變化。

(來源: 中國西藏網 作者:趙二召)

相關焦點

  • 為守護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
    為守護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 2020-12-04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掠影:碧水藍天映藏西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強化汙染防治和環境監管,實施生態修復和治理,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讓藏西高原的碧水藍天永葆純淨。五年來,阿里地區穩步推進生態環保項目建設,投資7424.3萬元,完成環境管理信息化等6個項目,全面開展生態創建,地區7縣全部納入國家級生態功能縣,出臺《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阿里實施方案》等規劃,成功創建為第四批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地區,完成2016—2019年度區、地兩級生態環保考核,兌現獎勵資金4320萬元,在2018年和2019年度自治區生態環保考核中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等次
  • 汾陽:用「鬥爭精神」守護碧水藍天
    在全員發動的高壓態勢下,汾陽市以背水一戰的鬥爭決心,以動真碰硬的鬥爭態度,堅決向汙染宣戰、努力守護碧水藍天。推進治汙攻堅,「管得住」是硬道理。守護碧水藍天,「強投入」是硬措施。汾陽市充分運用「人防、技防、聯防」的綜合手段,通過「智慧環保」和雷射雷達設備等技術手段,每日報送大氣、汙水處理等環保監測數據;一個月內完成汾陽市汙水處理廠和杏花鎮汙水處理廠擴容工程建設;推進14戶釀酒企業汙水管網建設,全面鋪開城區主要道路的截汙納管建設工程,對20餘條河流全面開展了入河排汙口排查分類整治。
  • 守護藍天碧水 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
    到10月11日下午,連日來的霧霾漸漸消散,陽光從雲間灑下,藍天顯露出來,空氣品質轉優。其實,受季節交替等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每年10月都會出現大氣汙染過程。不過,隨著區域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大氣汙染程度變輕、持續時間變短。  據生態環境部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8項指標已提前達到「十三五」目標。
  • 條條坦途惠民生——「十三五」西藏山南市交通運輸工作掃描
    白那村甭唐組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71個自然村中最後一個通硬化路的。通車後,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眼前這條路。讓他們高興的是,以後的出行方便了,青稞、土豆、藏雞蛋等土特產品也能更好往外銷售了。    一條條路面平坦、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農村路,迂迴在雅礱大地的田野阡陌,構建了城鄉內暢外聯的格局的同時也讓當地群眾走上了幸福路。
  • 【回眸十三五】嶗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全面回顧「十三五」發展成就、科學擘畫「十四五」發展藍圖,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勇爭一流的激情,凝聚起奮進新時代、起航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微嶗山」公眾號開闢「回眸十三五」專欄,圍繞企業發展、生活變化、居民身邊小事等,以小話題引出大政策,以小故事呈現大發展,以小變化折射大改革。
  • 「十三五」以來山南市脫貧攻堅紀實:幸福歌聲縈繞雅礱大地
    據統計,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南市建成澤當城區、加查莫熱壩、桑日追塘壩、扎囊桑耶4個市級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24個縣級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和5個分散安置點,8124名像嘎瑪頓珠這樣的貧困群眾實現了易地搬遷。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不僅配套建設了居民房、衛生院、幼兒園等基礎設施,還規劃了特色產業項目,拓寬了搬遷群眾的就業渠道,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 大化:碧水藍天沁人心田
    大化:碧水藍天沁人心田   長久以來,大化縣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理念,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碧水藍天沁人心田    河池日報記者 楊天宇 通訊員 覃瑞恆
  • 詩畫田園展新顏——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區鋪展生態文明建設新畫卷
    常德市生態環境局西洞庭分局局長周永明介紹,近年來,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力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共建共享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之城、美麗家園,蹚出了一條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共生共贏」的轉型、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宜居的美麗家園
    紅河啟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城鄉整潔」工程,按照「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溝渠淨化、環境綠化、村莊美化」的要求,圍繞打造「生態村、特色村、文明村、和諧村、宜居村、小康村」的目標,構建舒適的農村生態宜居體系,建設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秀美村莊。在制定計劃階段,明確人居環境建設的要求、實現途徑以及預期目標。
  • 碧水藍天新畫卷 青山淨土滿銅都 東楚網
    本報訊(記者 陳婷)「十三五」以來,我市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和企業環保升級改造,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初冬的金湖生態園,岸邊樹木蔥蘢,碧波蕩漾,水鳥翩躚。曾經,這裡遍地「五小」企業,黑煙濃濃、垃圾成堆,水黑氣臭的尾砂礦廢棄地,群眾反映強烈。
  • 詩畫田野 幸福家園——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綜述
    浙江在線11月17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楊軍雄 通訊員 孔朝陽)「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陶淵明筆下美好的桃花源村,是千百年來人們追尋的夢想家園。如今,行走在浙江大地,人們發現「桃花源村」隨處有,美麗鄉村更勝之。  在浙江發展的藍圖中,「三農」工作始終被放在一個特殊重要的位置。
  • 守護一江碧水 虎牙直播、集夢傳媒開展公益環保活動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是人類賴以繁衍生息的棲息地。2020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此為契機,4月25日下午,虎牙直播、集夢傳媒在長沙撈刀河河段共同開展「守護好一江碧水,保護母親河,致敬世界地球日」公益環保活動,旨在引導更多人參與到環保運動中,共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回眸「十三五」④|城市建設亮新顏 「甘孜品質」 讓群眾幸福感...
    城市建設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是民心所盼十三五期我州全力推進甘孜特色現代城市體系建設著力構建獨具特色的「一核兩中心,三軸三圈三群」城鎮體系空間結構都傳遞著民生至上的溫度體現著品質優先的態度回望「十三五」,溜溜康定城在不覺中煥然一新,自「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為實現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小康」康定的目標,康定市以服務民生為工作中心,以保障安全、降低密度,疏減功能、提升品位,南延北拓、組團發展為根本思路,在「完善功能、豐富內涵、打造特色
  • 守護碧水藍天 繪就綠色畫卷
    藍天白雲下的經開區一景。 記者路龍帥攝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路龍帥本報通訊員杜春霞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如今,漫步在沙王河兩岸步道,很難想像這是原來人們口中的「臭水溝」。2016年,我區提出「生態修復、水城一體」的目標,對沙王河南段、北段水系進行景觀規劃和生態建設,讓沙王社區居民對周邊環境有了新期待。「現在的沙王河改造成了景觀公園,是我們茶餘飯後經常散步的地方。」沙王社區居民王慶春說。
  • 守護碧水藍天,助推張浦生態文明高質量
    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張浦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抓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建成「科創、生態、人文」現代化新張浦提供生態支撐,為崑山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杆城市貢獻張浦力量。
  • 西藏舉行山南市脫貧攻堅成果新聞發布會
    「十三五」期間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方案全面落實,開設殘疾人就業培訓中心8個,全市1730名持證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  ——五年來,我們聚焦產業抓落實,增收渠道有效拓寬。「十三五」時期規劃實施六大類217個產業項目,總投資44.8億元,輻射帶動2.8萬餘人增收,實現16850人產業脫貧。制定完善了《山南市脫貧致富產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機制。
  • 九項指標超額完成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
    來源標題:九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 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 「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 西藏山南市考察團到我市考察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
    12月6-7日,西藏山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胡朝霞率考察團到我市考察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袁海林,相關縣(市、區)分管副縣長、農業農村局局長陪同考察。考察團一行首先來到武穴市,先後到刊江街道朱木橋社區調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到武穴電子信息產業園調研三產融合工作,到梅川鎮希爾寨、川源生態有限公司分別調研能人回鄉創業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情況,到餘川鎮徐衝村、龍門衝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旅融合等工作
  • 天藍水綠家鄉美 五師雙河市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五師雙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亢正茂介紹說,「十三五」期間,五師雙河市黨委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通過實施重點地區的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防風固沙、節水農業等工程,使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五師雙河市還對4個國家級生態團場、6個兵團級生態團場進行了核查及上報,進一步鞏固了團場(城鎮)連隊環境綜合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