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館一中心:永泰文化設施新地標

2020-12-15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六館一中心:永泰文化設施新地標

遊客們參觀科技館。

最近一段時間,只要一有空,痴迷攝影數十年的林璋奎就會來到位於永泰縣站前大道的六館一中心內的博物館,一頭扎進設立於博物館二樓的永泰縣莊寨攝影展。「作為一名愛好攝影的本地人,縣域內大大小小的莊寨是我最喜愛的取景地。再過幾天這個展覽就要結束了,我要在結束前多來幾次,好好參觀學習。幸運的是,雖然攝影展會結束,但博物館裡還有關於永泰莊寨的詳細介紹。在讀懂它們的前世今生後,我會將永泰莊寨拍攝的更加漂亮。」林璋奎說。

2017年12月中旬,一場為期3個月,由永泰縣博物館、縣村保辦主辦的永泰莊寨攝影展在博物館二樓長廊展出。43張形態各異、功能布局完整的莊寨圖片,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觀展。這也是永泰縣博物館遷至六館一中心後,舉辦的首場大型展覽。

作為永泰縣重點推進的文化設施項目,永泰縣六館一中心包含了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規劃展示館、旅遊體驗館和演藝中心。總用地面積53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6153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12321.06平方米。其中,文化館建築面積5676.2平方米、博物館5209.2平方米、圖書館8646.8平方米、科技館5325.2平方米、規劃展示館1334.5平方米、旅遊體驗館1275.8平方米、演藝中心5719.31平方米。經過近4年的施工,2017年11月,文化館、圖書館及博物館3館先期開放。春節期間,科技館和旅遊體驗館也正式完工對公眾開放。

令林璋奎念念不忘的博物館共有3層,分別對永泰的歷史文化、建築文化以及武學文化進行了詳細的展示介紹。走進博物館,一樓序廳的仿古藝術浮雕,融匯了永泰莊寨、聯奎塔、鄉村民居、大樟溪、渡船等永泰元素,將永泰歷史的根源娓娓道來。序廳左右兩側的展廳,講述了永泰發展歷程和永泰莊寨文化。蠟像人物實景、各種古代展品、永泰莊寨模型、介紹永泰文化的動態影片……向遊客述說著永泰千年的風雨歷程;二樓展館展示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嵩口的迷人風光、永泰「七年三度狀元來」的科舉輝煌以及積澱深厚的武術文化。仿真的古蹟、石碑,復原的九三書院,利用全息技術展示的虎尊拳,讓人穿越時空,在隔世的今天體驗悠久的文化。三樓展廳的永陽風情館,用復古的莊寨構件營造出古代廳堂,眾多老物件排列其中,展示出永泰莊寨歷史文化元素、教化元素、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古色古香,引人入勝。

永泰縣科技文體局局長張衛忠告訴記者,精心設計的博物館只是永泰縣文化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圖書館、文化館等分館也各有各的特色。「像年前已開放的圖書館,相較於舊館,新館在布局、藏書與智能化多媒體設備上都有了質的飛躍。還專門增設了盲文圖書和盲人專用電腦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再比如文化館內,除了書畫展廳之外,還設有桌球活動室、音樂活動室、棋牌活動室、排練廳、放映廳等區域,都是對公眾免費開放的。」

張衛忠說:「春節以來,六館一中心已經成為永泰市民豐富業餘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場所,博物館、文化館及圖書館也已開展多場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目前,規劃展示館和演藝中心已進入收尾階段。設施齊全、功能強大的六館一中心也將成為永泰縣的文化設施新地標。」福州日報記者 王元鍇 文/攝

(責編:陳楚楚、吳舟)

相關焦點

  • 永泰「六館一中心」主體已全部封頂 預計8月開放
    ­  永泰「六館一中心」主體已經封頂­   昨日記者獲悉,永泰「攻堅2017」重點項目之一的「六館一中心」,目前主體工程全部封頂,正在進行外部幕牆和內部水電、空調安裝工作。整個項目預計8月建成並對外開放。
  • 永泰縣博物館搜集老物件充實藏品 今年初建成「六館一中心」
    昨日,在永泰縣新建文化設施「六館一中心」,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正在用刷子對老物件進行表面灰塵清理。­  這批老物件主要來自正在徵遷的樟城鎮沙浮棚戶區,包括石器、陶瓷器、木漆器、生產工具以及生活用品。­  永泰縣今年初建成並對外開放的「六館一中心」包括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規劃展示館、旅遊體驗館和演藝中心,總投資3.3億元。
  • 美食成為永泰又一大全域旅遊新名片
    吸引遊客的除了美景,還有讓吃貨們垂涎欲滴的「永泰味道」。此次國慶長假,「永泰自然來」旅遊品牌魅力展現,美食成為永泰又一大全域旅遊新名片,剛開街的永泰美食街就是代表。 美食街位於永泰文化地標——南城區小湯山文化中心(六館一中心)對面,為2層新建建築,總投資2800多萬元,用地面積1210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157平方米。
  • 《會展片區:我市文旅地產新地標》之一:線上推介 一網瀏覽會展新地標
    烏魯木齊會展片區是我市城市發展「北擴東延」的新開發重點區,目前已經形成生態環境優美、總部經濟發達、現代金融聚集、高端地產扎堆和文化產業興盛的城市新區。我臺推出系列報導《會展片區:我市文旅地產新地標》將詳細展示會展片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資源布局和地產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成就。今天播發第一篇:《線上推介 一網瀏覽會展新地標》。
  •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將成首都又一文化新地標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預計2023年竣工。三大建築建成後,將成為北京又一文化新地標。  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截至目前,三大建築項目已完成止水帷幕施工、土護降工程及工程樁施工作業,主體結構全面衝出「地平線」。
  • 香港文化新地標——香港「大館」古蹟藝術館
    香港大館。位於中區荷里活道,佔地13600平方米,歷經12年活化,2018年5月底對外開放的香港文化新地標——「大館」的身影頻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成為到港打卡新點。「大館」,也成為在這個全球樓宇密度最高地理空間上的「放風」好去處。
  • 榆林古城夫子廟文化旅遊街區「三館一中心」建成開放
    9月28日,經過135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榆林古城夫子廟文化旅遊街區「三館一中心」建成對外開放。這是繼陝北民歌博物館之後,榆陽區重點打造的又一文化建設新地標。據了解,「三館一中心」即陝北民俗博物館、古代碑刻藝術博物館、陝北紅色藏品陳列館和榆陽區文化藝術中心,總規劃面積7620平方米,徵集各類實物展品近萬件,前期投資5000多萬元。
  • 老地方成了新地標,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正式開業
    全新改造後的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由第一百貨老樓(A館)、第一百貨新樓(B館)、東方商廈南東店(C館)三棟建築構成,其間多條躍層飛梯、空中連廊互通連接,大樓之間的六合路上還打造了超大頂棚。打造海派商業文化氛圍作為集購物、餐飲、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全新城市綜合體,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以下簡稱「第一百貨」)以近12萬平方米的總面積,全新規劃了八大主題區:A館和B館有「大戲院、梧桐、弄堂、夜上海」四大主題,其中「梧桐」主題以上海極具代表性的梧桐、四季落蔭和上海街道等元素,營造出海上名媛打扮妥貼地走出洋房的景象
  • 夷陵區「六館一中心」主體工程竣工
    12月9日,夷陵區文化中心主體工程竣工,部分場館已經拆去施工腳手架,4.7萬平米的場館初現端倪。夷陵區投資4.6億元建設的文化中心涵蓋文化館、圖書館、非遺展館、群星劇場、歌舞團、檔案館及體育中心等六館一中心,文化中心的建成將徹底改變夷陵區文化和體育硬體不足的難題。
  • 荊門市東寶區文體中心年底建成 打造當地文體新地標
    12月12日,筆者從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文旅局獲悉,東寶區文體中心作為東寶區「十三五」規劃的重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年底整體建成並投入運營,致力於打造荊門文體新地標。  據介紹,東寶區文體中心由「三館一場」、羽毛球館、遊泳館構成,由在鄂央企中國一冶承建,項目位於荊門市長寧大道北端,佔地面積200畝,項目總建築面積63237.56平方米。  據了解,「三館一場」綜合體包括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和劇場,其中劇場包括712座的演播大廳、220人的大會議室。
  • 蕭縣六館一中心項目體育館屋面鋼網架順利合攏
    由中交四公局承建的蕭縣「六館一中心」建設項目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總建築面積172585.7㎡,總合同額11.97億元,是蕭縣當地的重點民生工程之一。 項目分為五館一中心和體育館兩個地塊,主要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廣電中心和體育館、體育場八個單體。
  • PPP助力泉州重大文化設施建設「花瓣」東海綻放文化地標崛起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需要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泉州採用PPP方式建設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設施,讓廣大市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是省、市兩級重點項目,由工人文化宮、科技與規劃館、大劇院、圖書館四座主題建築和市民廣場組成,以「四個花瓣」形式矗立在東海新區,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
  • 湖南文化新地標!梅溪湖二期省圖書館新館最新消息!
    近日,有網友在省長信箱諮詢省圖書館的最細進展,得到省文化旅遊廳的最新答覆: 爭取將新館建設項目申報2020年湖南省重點工程項目,爭取新館早日動工,為全省人民提供一個滿意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
  • 鄭州金水區市民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明年6月...
    3月20日,大河報記者實地探訪鄭州市金水區市民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心發現,該服務中心包括青少年活動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圖書館、檔案館、體育館、文化館、科技館等,今年年底部分場館投入使用,2019年6月全部投入使用。 據介紹,該項目力爭建設成為中部六省區級層面功能最齊全、設施最先進、服務最完善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 全季全域遊永泰
    有「全季全域」旅遊特色的永泰是不錯的選擇。9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以綠水青山聞名遐邇的永泰榜上有名。今年國慶是永泰獲評國家級榮譽後迎來的第一個黃金周,旅遊有何新看點?準備如何?記者昨日採訪了相關景區負責人。
  • 看過來,北京有這麼一個文化中心
    海澱北部文化中心位於海澱區溫泉鎮,南靠溫泉路,西靠白家疃路,東臨楊家莊西路,北臨體育場,總建築面積88100平方米,由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和溫泉中心四部分組成,實現了區級文化設施的南北均衡,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綜合文化中心,成為海澱公共文化新地標。
  • 魅力永泰歡迎您!
    唐末北方戰亂,公元855年,王審知入閩,帶領大批中原居民南遷,永泰迎來又一移民潮,人口驟增。;一在十八都溪邊,俗稱魚坑湯;一在十九都;一在二十六都,名龍津湯,注於三池天然石窟」。永泰旅遊將以名鎮名村、永泰莊寨、歷史古蹟、紅色歷史、自然娛樂、文化旅遊等,帶動全域旅遊的深度開發:一、名鎮名村:鄉村遊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嵩口鎮);嵩口經典旅遊路線:永泰城關-月洲村(榕樹、寧遠莊、張氏宗祠、張元幹故居、摩崖石刻、聖君坪)-迎客松-觀音亭(分兩條)-a玉湖村(恭恩厝
  • 深圳大學城片區周邊文化設施匱乏,將投14億建大沙河文體中心
    南都記者 顧威 攝 周邊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匱乏 深圳市南山區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諾獎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重點高校建設三方面著手,加快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打造「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爭當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
  • 天津濱海文化中心「三館兩中心一廊」精美絕倫
    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化中心(一期)項目文化場館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天鹼片區,東至中央大道,南至紫雲公園,西至規劃旭升路,北至大連東道。佔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1.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三館兩中心一廊。
  • 永泰以旅遊助力脫貧攻堅
    一些鄉村民俗文化得到傳承發揚,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促進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二、旅遊扶貧主要做法:(一)推進旅遊扶貧與旅遊產業發展相結合。同時,不斷完善旅遊基礎配套服務設施,積極升級旅遊產品、拓寬品牌營銷渠道,確立永泰旅遊的品牌地位,建設成為百姓生活富裕、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旅遊功能完善的旅遊強縣,使旅遊業成為永泰縣脫貧致富的先導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富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