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 麥可·普勞丁《蒙古帝國興起及其遺產》

2020-12-23 澎湃新聞

內容簡介

當歐洲為公元1221年十字軍的勝利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沒人能料想到,20年後,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大軍會把中東變成戰場,並向西方進發。《蒙古帝國的興起及其遺產》是一部關於蒙古民族崛起與徵戰、輝煌與衰落的歷史著作,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宏闊的歷史圖景,崛起於蒙古高原的遊牧族群如何徵戰歐亞並建立起橫跨兩大洲的龐大帝國,又如何衰敗隕落,留下了怎樣的影響和遺產。全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重點講述了幼年鐵木真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為蒙古帝國的卓越領導者;第二部分講述了蒙古帝國對內的統治以及對外的徵伐;第三部分講述了三大汗國內部的統治狀況;第四部分講述了來自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如何將自己塑造為成吉思汗的繼承人,一步步徵服並統轄了原本隸屬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的27個亞洲王國的歷程;第五部分簡述了蒙古帝國的遺產,並將其分為有成吉思汗後裔和沒有其後裔的繼承者土地上的遺產的故事。

作者麥可·普勞丁(Michael Prawdin) ,俄裔德國歷史小說作家。

譯者趙玲玲,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

出版時間 2020年9月

目 錄

開篇 歐洲等待大衛王

第一部分 成吉思汗

幼年鐵木真

擴展權力

與克烈部聯盟

危機四伏

成吉思汗

對蒙古人的集訓

伐金

西方世界

對戰波斯王

殲滅戰

中國哲人

返回蒙古

成吉思汗的遺產

第二部分 蒙古帝國

偉大的治國公

蒙古人在歐洲

韃靼人內部

成吉思汗的孫輩

全面侵襲

忽必烈汗

「百萬先生」馬可·波羅

第三部分 三大汗國

帝國瓦解

伊利汗國的統治

元朝

金帳汗國

中部地區

第四部分 帖木兒

汗國之間的土地

騎士英雄

河中之王

對戰脫脫迷失

五年戰爭

花甲之年

統治世界的夢想

第五部分 遺產

繼承者們

黃金家族譜系圖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直到16世紀中葉,綽號為「惡魔」的伊凡四世才對從13世紀初葉就徵服了俄羅斯地區的蒙古人發動了一次成功的反擊。

喀山(1556)和阿斯特拉罕(1557)陷落的主因是大炮的使用。大炮是一種新型的致命武器,可以打破亞洲高地這些遊牧族群曾經的軍事優勢。來自東方遊牧族群的這股浪潮持續了2000多年,現在這股力量從西方開始逆轉。在蒙古人崛起之前很多年,匈奴以及其他阿爾泰族群和說突厥語的遊牧部落對中原、波斯、印度和拜佔庭來說都是一種威脅,他們時不時地會入侵並徵服這些地區和帝國。

早在公元前4世紀,匈奴人成功地襲擊了中原北方。遊牧部落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印度的古普塔王朝在侵入波斯的白匈奴的施壓之下於公元5世紀沒落,而此時黑匈奴早已深入西歐腹地。因為懼怕羅馬軍隊的強悍,他們就此止步。從6世紀到10世紀,東歐和拜佔庭需要一次又一次打起精神來對付遊牧族群的入侵:阿瓦爾人、保加利亞人、佩切涅格人、欽察人、匈牙利人。說突厥語的來自中亞的人們漸漸深入中東,他們的繼承者們建立了長久的帝國——塞爾柱王國、伽色尼王國等。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衝突就是遊牧族群和定居族群之間的衝突。中亞成為世界的地理軸心地區,其對歐亞大陸的影響在古代和中世紀是巨大的。

遊牧族群之中,蒙古人是最可怖的。中國、伊朗、俄羅斯以及南亞的部分地區被蒙古人統治長達兩個世紀之久。中亞的騎射強兵將遊牧族群的戰鬥方式發揮到了極致:機動靈活、易於管理以及毫無瑕疵的交通運輸方式。正如麥可·普勞丁在《蒙古帝國的興起及其遺產》一書中所描述的,遊牧族群的天才——成吉思汗將遊牧族群的戰鬥特點進一步訓練並加強。

成吉思汗誕生於公元1165年,他進行了10年艱難的政治鬥爭,使得曾經相互爭鬥的蒙古部落一致擁戴他為蒙古汗王。在這樣的威望之下,成吉思汗成為「所有居住在蒙古包的人們」的領袖。然而直到13世紀,和講突厥語的族群相比,蒙古人在中亞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成吉思汗首要關心的是鞏固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權力。他把原來部落間的聯繫打破,通過嚴格的律法建立起新的部落聯繫。他通過籠絡和獎掖出身卑微的戰將來獲得他們對自己的忠誠。他重新制定了法典並為法典設定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法典名為《大札撒》。

和中亞的其他遊牧族群一樣,蒙古軍隊的組織是十進位的:十人稱阿如本(蒙古語),百人為朝日袞(蒙古語)。成吉思汗制定的是一套非常嚴苛的紀律,目的是建立在他之前從未有過的凝聚力。義大利天主教小兄弟會僧侶柏朗嘉賓受教皇英諾森四世派遣,於1246年來到蒙古人的宮廷,他的記錄如下:

當他們作戰時,如果十人戰隊中的一人、兩人、三人或更多的人逃跑的話,十人都會被處死。如果百人編制中的十人戰隊逃跑的話,百人團中剩下的作戰人員都會被處死。總之,除非集體撤退,否則任何人逃亡都會被軍法處死。同樣的,如果編制中的一人、兩人或者更多的人奮勇前衝,其他人不跟隨的話會被軍法處死;如果有人被俘,其他人不營救的話也會受到軍法處置。

軍法嚴明體現了平等之精神,軍法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軍銜的高低和身份的貴賤。平民和他們的上司吃著同樣的食物。除了嚴重的問題,軍官們不準苛待自己的士兵。成吉思汗鍛造的軍事機器是他成功的關鍵,蒙古人並沒有戰術上的革新。他們採用的都是最普通的遊牧戰爭方式:消耗戰、側翼機動戰和聲東擊西等戰術。當時的成吉思汗掌握了權力,並且徵服了鄰近的柯爾克孜人和畏兀兒人,他們是當時很有實力的兩個部落:一個位於蒙古帝國的南部,在中原附近;一個位於蒙古帝國的西方,在花剌子模。

第一場直接針對中原的戰役非常順利,蒙古人攻陷了北京,但1216年的這場戰役並不徹底,成吉思汗從中原退出,將中原交給了他特別信任的大將木華黎進行餘下的戰役。蒙古人在戰爭之前進行了周密的準備。軍事間諜都化裝成商人來收集信息、散播恐怖謠言,並使人們放心絕對可以獲得軍事自由,他們也勘察地形地貌。部隊將主要精力放在進攻花剌子模上。

蒙古人在4個月前攻破花剌子模,佔領了布哈拉、撒馬爾罕和烏爾根奇,一路向南到達印度河岸邊,時間是1221年。與此同時,成吉思汗派出他的兩員大將——速不臺和哲別奇襲高加索山脈的羅斯南部,在那裡他們所向披靡。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他在生前已經選定好自己的繼承人。蒙古帝國在成吉思汗時期佔領了亞洲高原的大部分地區,伊朗和阿富汗北部以及中國北方。成吉思汗的兒子們按照約定俗成的方式佔領著帝國的屬地。第二任大汗窩闊臺繼位(1229),第二輪徵服開始。蒙古人對中國南方的徵服頗為艱難,花了將近40年時間才令南宋滅亡。至此,蒙古人完全佔領了中原並建立元朝,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將都城定在北京,元朝入主中原近一個世紀。此時朝鮮也臣服於蒙古人,同時一員猛將在西方繼續開疆拓土。

成吉思汗的長孫拔都和大將速不臺佔領了莫斯科、弗拉基米爾、梁贊和基輔,隨後轉戰中歐。1241年,他們率領軍隊在萊布尼茨打敗條頓騎士團、聖殿騎士團以及波蘭軍隊,繼而在格蘭附近打敗了匈牙利的貝拉國王。此時此刻,哈喇和林傳來窩闊臺汗去世的消息,這一消息迫使蒙古人返回首都。第二年,蒙古人打敗了伊朗的蘇丹。

在窩闊臺去世到忽必烈繼位(1260)不到20年的時間裡,旭烈兀建立了伊利汗國。旭烈兀平定了穆斯林的刺客組織並且佔領了阿拉穆特。1258年,他佔領巴格達並洗劫當地兩個星期。兩年後,旭烈兀協同一位十字軍將領波希蒙德以及亞美尼亞國王海屯一世佔領了大馬士革。

蒙古人在徵服途中有幾次重要的挫折。其中一次是在1260年,一支蒙古軍隊在馬穆魯克人佔領的敘利亞城市艾因賈魯被擊潰。30年後,蒙古人無法攻克安南(今越南)北部,後來他們也未能進攻日本,他們的戰艦在日本附近的港口被颶風摧毀。成吉思汗死後,兩代子孫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和穆斯林關係密切的蒙古人信仰了伊斯蘭教,在他們看來,宗教上的聯繫比血緣上的聯繫更加緊密。佔據中原的忽必烈則皈依了佛教。

蒙古帝國的開國兩代人,從政治上考慮,對其臣民採取宗教自由政策是非常有意義的。蒙古人儘量避免和其屬民在宗教事務上產生衝突,並對所有的宗教代表人士的聲音都保持開放的態度。然而隨著這些南徵北戰的遊牧族群開始接受他們所徵服的人群的宗教時,他們就開始走上分崩離析的道路。

可汗在14世紀首先失去中原和波斯的領地。蒙古人保留最久的地區仍然是遊牧族群的傳統領地——亞歐大草原,從蒙古到羅斯南部。蒙古人所建立的帝國在14世紀中葉到達了頂峰,他們建立了一個從歐洲到中原可以自由安全通行的大帝國。麥可·普勞丁的研究並未隨著蒙古帝國的衰落而終結,而是將著眼點更多地放在遊牧帝國擁有權力的階段。帖木兒大帝(1336~1405)並不是蒙古人,而是察合臺汗國兀魯思部的一個突厥語族人,是虔誠的穆斯林,他將自己塑造為成吉思汗的繼承人。

帖木兒登上王位稱自己為埃米爾,他維護著自己是成吉思汗後裔的說法。作為一個穆斯林,他驅逐了統治區域內的其他宗教。他將中亞和中東的聶思脫裡教派驅逐出境,但他保留了成吉思汗的法典——《大札撒》。帖木兒成功地利用了一段權力的真空時期。從1258年到13世紀末,沒有一個大汗出現,巴格達在旭烈兀屠城和洗劫之後也沒有一個哈裡發出現,哈裡發被埃及的馬穆魯克劫持並控制。

帖木兒首先在察合臺汗國的兀魯思部慢慢建立並鞏固自己的權力。他在建立威望之後,頻繁將自己的將領和軍隊派出去打仗。他將原來權勢家族中的成員派到邊遠地區,同時讓這些貴族留在身邊方便控制他們的動向。和所有的統治者一樣,帖木兒急於建立一種新秩序,他鼓勵受他恩惠的新興階級出現。帖木兒的軍事活動基本上都非常成功。他打敗了徵服途中的所有強敵:馬穆魯克人、突厥語族人、德裡的蘇丹以及最強的勁敵——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脫脫迷失精通遊牧族群的所有作戰技巧並且擁有和帖木兒一樣強大的軍隊。帖木兒帝國以撒馬爾罕為中心,疆域從中亞到印度,他野心勃勃想徵服中國,比肩成吉思汗,但在開赴中國的路上去世。這就是頗具文學敘事天賦的麥可·普勞丁講述的歷史。此書閱讀起來像一部扣人心弦的政治小說,並讓人重視亞洲高原的遊牧族群卓越的軍事才能。如果需要再多寫一筆的話,有一點需要我們增加了解,那就是這些草原上的遊牧族群一旦定居下來是可以建立起非常穩固持久的帝國的,例如馬穆魯克、奧斯曼帝國或者蒙古帝國。

傑拉德·恰利昂

整理 石石

原標題:《書訊 | 麥可·普勞丁《蒙古帝國興起及其遺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原創】蒙古帝國
    拖雷鐵木真幼子,在哥哥們死後管理蒙古帝國。核心人物速不臺蒙古帝國傳奇名將,也是第一名將。曾參與第一、第二次西徵,令帝國版圖擴展至俄羅斯一帶。其徵戰所及東至高麗,西達波蘭、匈牙利,北到西伯利亞,南抵開封。是古代世界徵戰範圍最廣的將領,幫助蒙古帝國徵服亞歐大陸。
  • 蒙古帝國:領土面積4500萬平方公裡,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
    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尊號,本名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出生在蒙古漠北斡難河上遊地區,卒於1227年8月25日,生前其勢力範圍除了徵服東亞的西夏,以及大量宋朝的屬地以外,西達中亞地區,東臨東歐的黑海海濱,擁有廣袤的國土面積,以及龐大的人口。
  • 科爾沁蒙古先祖哈布圖·哈薩爾及其英雄子孫
    哈薩爾追隨成吉思汗,參加了統一蒙古高原、攻伐金帝國、西夏等戰爭,戰功卓著。   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成吉思汗將貝加爾湖以東、石勒喀河流域、額爾古納河左右岸、海拉爾河以北的蒙古東部草原賜為哈布圖哈薩爾封國,夏都為根河河口的苦烈爾溫都爾(今額爾古納市黑山頭)。
  • 蒙古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內蒙古開展 「蒙古馬精神」吸睛
    張瑋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7月20日電 (記者 張瑋)20日,蒙古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開幕,「蒙古馬精神」吸引中外遊客。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是「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重點活動之一,展覽面積近1400平米,由《蒙古馬介紹》《蒙古馬馬具》《蒙古族尚馬風俗》《蒙古馬精神》4部分組成,對蒙古馬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衍生產品進行集中展覽、展示、展演。
  • 一群逃離蒙古草原的勇士,如何締造了印度傳奇莫臥兒帝國
    在這塊土地上,相繼曾崛起過數個帝國政權。而在這些帝國中,有一個居於南亞次大陸的帝國,顯得不是那麼起眼,這個帝國,就是印度歷史上有名的莫臥兒帝國。莫臥兒(Mughal),是波斯語發音的蒙古之意。這個帝國自16世紀興起,隨著英國殖民者的到來而逐步沒落。那麼這時候問題來了,一個位居南亞的帝國,為什麼會被賦予一個帶有北亞草原民族特色的名稱?
  • 帝國之戰:蒙古帝國的第一次七年西徵之路
    十三世紀,崛起於蒙古高原的成吉思汗以武力實現了大漠南北蒙古各部的統一,在1206年建立起蒙古汗國。1219年到1225年,蒙古帝國開始第一次西徵,歷時五載,強烈震撼並擾動了整個亞歐大陸文明世界。在第一次西徵中,蒙古帝國滅掉中亞帝國花剌子模,徵服河中地區和阿富汗,同時襲擾了波斯東部、北部和西部等許多地方,掃蕩了欽察草原,佔領了北起鹹海、阿姆河下遊,南近波斯灣,東自帕米爾,西止高加索山的廣袤地區。在中亞建立起了政治統治......
  • 為什麼不能接受元朝,是因為你沒弄清元朝與蒙古帝國的不同關係
    筆者認為,之所以爭論不休,是因為一部分人貪戀帝國的榮耀,而另一部分人又過分強調元朝是蠻族入侵,非華夏正統,其實都沒弄清蒙古帝國與元朝的不同關係。一、蒙古帝國與元朝建立的時間不同可汗金帳蒙古帝國(1206年-1259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期間進行三次大規模的西徵運動
  • 成吉思汗的萬裡江山:當年差點佔領日本,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
    作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打下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現在世界哪些國家曾是蒙古帝國的領土?今天蛋總就來聊一聊。01成吉思汗 統一蒙古部落800多年前,在大漠的北方草原出現許多部落,其中有5個大部落,蒙古部落是其中之一。他們各自獨立,互不統屬。
  • 蒙古建立之前的蒙古高原是什麼樣子?以史料為視角進行研究
    ,爭奪蒙古高原霸主地位,並在這裡建立起一系列強大的遊牧帝國,使蒙古草原成為他們一次又一次展示力量的歷史舞臺。 可見從匈奴到突厥,再到蒙古,其中確有一段繼承的歷史。草原諸民族迅速興起,又急速湮滅,在這種周期性的輪迴中,統一的部族聯盟或國家政權瓦解,也並不能代表民族的完全消亡。 匈奴大帝國中就有丁零、烏桓等非匈奴族部族,檀石槐建立的鮮卑聯盟中收納了萬匈奴部族,突厥汗國中也包含了鐵勒、柔然人等成員。
  • 1368年後的蒙古帝國——漠北草原的北元政權
    蒙古帝國如何延續國祚?蒙古帝國版圖蒙古帝國自公元1206年孛兒之斤·鐵木真於斡難河畔召開「忽裡勒臺」大會,接受「成吉思汗」尊號,建國大蒙古國,建立蒙古政權為起點,最終於公元1635蒙古帝國享國共計429年,版圖最大為3300平方公裡包含四大汗國,衰落時為漠南蒙古等地,對於蒙古帝國來說,元朝僅僅只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之一。
  • 肯特山:蒙古帝國的發源地
    蒙古國的肯特山,位於首都烏蘭巴託東側,成吉思汗時稱為不兒罕山,位於蒙古國北部中央省和肯特省,蒙古聖山。不兒罕山是蒙古帝國的發源地。
  • 蒙古帝國滅阿拉伯帝國,昏庸的哈裡發哀求,給我留100個妃子!
    大家都知道,蒙古帝國徵戰了很多國家,其中有一個國家是非常強大的,嚴格的意義上應該說,曾經是很強大的,這個國家就是阿拉伯帝國,曾經可以和強大的唐朝正面PK的帝國,並且還取得了一些勝利,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有句話說的好強盛必衰,最終阿拉伯帝國還是被蒙古帝國滅亡了。
  •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這種巨大反差本身,就透露著蒙古帝國興衰的密碼。都城選址的地緣哲學隨著整個蒙古草原落入他的掌控,大汗也將都城從原先部落起源地向西搬遷,改到了環境、面積和經濟都更為發達的和林。尤其在1218年,蒙古人大舉遠徵中亞花剌子模時,各部族軍隊就開始到哈拉和林一帶集結。因此,哈拉和林的上位,也足以作為窺探蒙古帝國早期地緣戰略的鑰匙。
  • 蒙古三次西徵造就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
    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公元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蒙古勢力逐漸強盛。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 歷史上帝國版圖前三甲,蒙古帝國排不了第一
    有的帝國則因為超大的版圖讓人銘記於心,比起當今200多個國家,它們真的算是領土屆的超級航母了,那麼就來看看人類歷史上帝國的前三甲,它們是靠什麼位列其中呢?,自稱彼得大帝,國號俄羅斯帝國。蒙古帝國(1206—1635,3300多萬平方公裡)成吉思汗(鐵木真)和他的子孫以40萬鐵騎在當時似乎是不可戰勝的,橫跨歐亞大陸,滅了阿拉伯帝國。把軍隊開到了北非和埃及對峙,若不是發生了釣魚山事件,人類的歷史很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 為何成吉思汗死後沒多久,蒙古帝國就快速分裂了?
    編者按:蒙古帝國,在網絡上是一個上鏡率極高的歷史名詞。各種國內和國外的各種科普文章,更是將蒙古帝國冠以了歐亞大陸第一帝國的輝煌頭銜。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卻更多的提到元朝和四大汗國,那麼名聲可謂如雷貫耳的蒙古帝國,究竟是為何會變成元朝和四個汗國呢?
  • 解密:蒙古帝國橫掃歐亞,為何近在咫尺的朝鮮和日本卻得以倖免?
    其實,蒙古帝國曾多次出徵朝鮮:元太宗窩闊臺即位後,以高麗殺使者為由,於1231年八月命撒禮塔率蒙古大軍討伐高麗。蒙古軍入據高麗後,洪福源率民1500餘戶前來迎降,附近州郡亦有來降者。撒禮塔在洪福源的協同下先後攻取40餘座城,連戰連捷的蒙軍直逼高麗王城。高麗高宗遣其弟懷安公王乞降。蒙古軍隊索取了巨額財物後退軍。
  • 蒙古帝國歷代可汗高清美圖及簡介(一)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窩闊臺汗孛兒只斤·窩闊臺(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臺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於也迷裡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忽裡臺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
  • 南亞大陸上的蒙古帝國:莫臥兒王朝興衰史
    1525年,帖木兒帝國建立155年之後,中亞蒙古貴族帖木兒六世孫巴布爾乘印度分裂、德裡蘇丹國日趨衰亡之際,南下攻入印度,幾經徵戰,建立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臥兒帝國。莫臥兒是蒙古的轉音,莫臥兒帝國就是蒙古帝國,是帖木兒蒙古帝國的續集,是突厥化的伊斯蘭教蒙古人在南亞次大陸上新建的國家,同時它又是伊斯蘭教文化與印度教文化的交匯點。
  • 差點吞併非洲的蒙古帝國告訴你:再大的家產 也經不起手足的相殘
    總所周知,13世紀的蒙古鐵騎無疑是世界戰爭史上的一支精銳,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軍隊。蒙古軍團在西徵過程中,可謂所向披靡,橫掃亞歐兩大陸,建立了有史以來地域面積最廣闊的帝國(3300萬平方公裡,除了大英帝國3500萬,就是蒙古帝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