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他們的餐廳下周萬聖節,老闆讓他們做各種裝飾和蛋糕,他說為什麼中元節不搞活動,偏偏要過外國的鬼節!中元節為什麼幹不過萬聖節,難道說外國鬼香嗎?
每年冬天都是西方格外重要的時間段,萬聖節、聖誕節等傳統節日都集中在這一時期,而各家餐廳不能放過這大好的宣傳機會,西方的萬聖節是每年11月1日,萬聖節起源於凱爾特人的鬼節,後來經過不斷演化,逐漸成為紀念聖人的節日。
萬聖節也叫西方的鬼節,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這一天叫做萬聖節前夜(Halloween)。後來萬聖節經過商家的不斷演繹,萬聖節逐漸形成親子、遊樂、狂歡為主題的大型型節日,也就形成了「不給糖,就搗蛋」的風俗習慣。所以說萬聖節深受年輕人以及小孩子們的喜歡。
而我們國家的鬼節是七月十五日,小時候家裡人說這個日子千萬別出門,外面都是孤魂野鬼,所以中國的鬼節說什麼也熱鬧不起來,因為大家都不出門,誰也別想大街上熱鬧起來,這和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您說對不對?
外國人的萬聖節是歡樂的日子,萬聖節的各種甜品造型很「詭異」,也是西餐廳和蛋糕房的廚師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造型,喜劇效果確實恐怖,我們中國的鬼節就沒有那麼多美食文化了,只有一些水果糕點等貢品,大多數只能看不能吃,因為做得不好吃,還要多放幾個星期,這些堅硬無比的糕點簡直就是糊弄鬼呢。
傳說中元節會吃鴨子。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遊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個傳統,中元節吃鴨子。
南瓜燈是萬聖節的標誌性象徵,雕制南瓜燈也是一個萬聖節傳統,其歷史也可追溯到愛爾蘭。
傳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人非常吝嗇,因而死後不能進入天堂,而且因為他取笑魔鬼也不能進入地獄,他只能提著燈籠四處遊蕩,傑克和南瓜燈便成了被詛咒的遊魂的象徵。
人們為了在萬聖節前夜嚇走這些遊魂,便用各種南瓜雕刻成可怕的面孔來代表提著燈籠的傑克,這就是南瓜燈(Jack-o-lantern)的由來。
像不像是眼球,其實這是丸子與橄欖片做出來的,肉餡的味道很棒。在萬聖節的時候,廚師團隊會把各種美食都變成奇奇怪怪的名字:肝腦塗地的甜品、惡魔眼球的蛋糕、血肉模糊的幽靈手指、血漿一樣的飲料,這些都是最完美的節日拍檔。在我們國家中元節就沒那麼搞笑了,畢竟大家都要尊重一下鬼神文化,還是別鬧出事了。
敬鬼神而遠之,在中國文化中,各種「鬼」是忌諱,對於死亡更是一種忌諱,所以說中國人不習慣跟「鬼」開玩笑,更不習慣活人「裝神弄鬼」。西方人認為人總是要去世的,讓小孩子從小不怕鬼,中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也有所相同,比如說外國情人節與中國情人節都差不多了。您喜歡外國的萬聖節之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