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親愛的讀者,以下書籍是鳳凰網讀書頻道自本周推薦的大量最新出版物中,為你們精選的本周五本好書。目前推薦的標準,惟「新書」、「好書」,由鳳凰網讀書頻道各位編輯經過集體投票,根據票數高低,選擇入選書籍。因編輯個人鑑賞能力及趣味不一,或有遺珠,在所難免;但求入選之書,都屬好書。同時,歡迎參與本周好書投票。
調查
書名: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 (俄羅斯)多利寧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譯者: 翁文達
出版年: 2014-3
定價: 82.00
ISBN: 9787549535477
內容簡介
本書是同時代人回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憶錄合集。本書由蘇聯著名陀學研究專家多利寧編輯,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礎、最直接的資料。回憶錄呈現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於理解其人其作頗有助益。
回憶錄的作者們引用自己的觀察和回憶,引用「事實」;然而,一些個別的「事實」還構不成全部真實。真實是從分析和對比所有的事實中,從考慮所有的矛盾中,從概括全部資料中形成的。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是這樣,他的活動始終處於社會矛盾的中心,他的作品常常引起他那一代人的劇烈衝突和互相牴觸的評價。
回憶錄就是回憶錄;不能要求回憶錄寫得詳盡無遺:回憶錄作者只提供面貌的特徵。認識一個人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這個人的看法。一部分現象似乎不大重要,被人忘掉;另外一些現象被人主觀地加以解釋,好些事實在時間上往往顛倒。回憶錄總是需要考訂,注釋。常有這樣的情況: 回憶錄作者所回憶的那個人太偉大了,作者難於理解他。儘管如此,關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憶錄還是他的生平經歷的重要史料,有助於我們更生動、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個性和性格,有時候還能闡明他的創作。這些回憶錄能比較具體地提供他一生活動中的要點——他同祖國的聯繫,和俄國生活的聯繫,與同時代人的聯繫,——不了解這個要點就無從了解作家。
——俄文版序者 留利科夫
作者簡介
阿·謝·多利寧(А. С. Долинин,1883—1968) 俄羅斯文學批評家、文學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專家。著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後幾部長篇小說。《少年》及《卡拉馬佐夫兄弟》是怎樣創作的》(1963)、《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其他》(1989),編有四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書信集》(1928,1930,1934,1959),三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素材及研究》(1922,1925,1935)。
翁文達(1930—2011) 浙江寧波人,俄語資深翻譯家。譯有雷扎奇《進攻》,岡察洛夫《懸崖》,顯克維支《燈塔看守人》、《錯誤的喜劇》,陀思妥耶夫斯基《賭徒》等。
耿海英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博士。著有《別爾嘉耶夫與俄羅斯文學》,譯有別爾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梅列日科夫斯基《果戈理與鬼》。
連結:http://v.book.ifeng.com/book/ts/58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