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瀟
提到北京,大家最先想到就是全聚德烤鴨,一到天津都會去吃狗不理包子。「身穿謙祥益、頭戴盛錫福、吃飯春和樓、買表亨得利、看戲去中和、診病宏仁堂」,這些老字號品牌深深印在每個老青島人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字號也成為青島發展的一張城市名片。如今,這些老字號正以接地氣、聚人氣的形式與消費者分享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民以食為天 老字號成島城文化符號
中國餐飲市場上,有一類群體非常特殊,它們既不是網紅餐廳,也不是蒼蠅館子,而是有一個特殊的名字「老字號」,不少老字號都是一個城市的名片,通過大家的口耳相傳、影視作品,大家都會熟悉這些老字號。說到青島的魯菜,就不得不提中山路上的春和樓。作為青島的老字號品牌,春和樓已經走過129個春秋。
位於中山路上的中華老字號春和樓還保留著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每一個房間都承載著滿滿的歷史氣息。而百年前,它創立於青島口,當時只是一個小飯館,供來往漁民歇腳,飯館的主人姓胡,所以取名「胡家館子」。
「胡家館子就是春和樓的前身。朱子興是這裡的一個年輕廚師,李鴻章當時吃的油爆海螺就是他做的。」青島市老字號企業協會輪值會長、春和樓飯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健基介紹,後來,胡家館子成了如今的春和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進春和樓吃頓飯是件體現身份和品味的事情。
這家老字號企業曾接待過不少政商文人,成為那個年代的著名的「網紅打卡地」。1957年7月,毛澤東主席的老師徐特立特地帶著家人來春和樓吃有名的香酥雞,並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如今,春和樓已經有129年歷史、是青島最老的老字號更是毋庸置疑。民以食為天,春和樓、青啤、嶗礦等百年企業見證了青島的發展變化,成為青島的文化符號,更是青島歷史文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資源整合 長效賦能老字號企業
在沈健基的組織下,由春和樓、海濱食品、天真攝影、即墨老酒、燈塔釀造等百年老字號企業作為發起單位,經過一年時間的籌備,2015年成立的青島老字號企業協會成為省內繼濟南後成立的第二個市級老字號協會。
「協會現有老字號成員單位62家。其中,經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19家。這個比例佔到了全省中華老字號企業近三成。」沈健基說,青島老字號企業像青島啤酒、嶗山礦泉水、春和樓、天真攝影等百年企業伴隨青島共同發展,是一筆寶貴的城市財富。
說起青島老字號企業協會成員單位,沈健基抑制不住內心的自豪感:「去年,青啤完成了279.84億元的營收,在山東66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營收第一名。」不僅如此,青島老字號企業協會成員單位即墨老酒、春和樓、亨得利、青島食品等在國內同行業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中,青島一木、臺東五金是國內同行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利群集團、即發集團、維客集團、長生集團(山東老字號)等企業更是進入2019年青島市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這其中無不閃爍著企業家的智慧和魅力,他們更是成為青島、山東,乃至全國老字號企業的優秀代表。
島城老字號品牌,歷經百年浸潤,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底蘊。當然老字號、老技術、老味道,亦在找尋創新方式,為年輕一代帶來更多驚喜。
新零售模式 激發島城老字號新活力
「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幫助老字號企業對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尋找突破路徑。」在沈健基看來,老字號企業在傳承保護原有的基礎上,必須創新業態或產品。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不斷湧現,再加之不少國內快銷品行業的迅速發展,使一些老字號企業面臨品牌年輕化的問題,青啤、利群、嶗礦、維客、春和樓等融合市場、創新賦能。作為島城餐飲界元老,春和樓選擇「時尚營銷」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創新研發出了老少皆宜的「荷花酥」、「大蝦酥」,頗受年輕人喜愛。
這一創新模式,一方面「破」餐飲局限,不再局限於做蒸餃和香酥雞兩款特色品牌,嘗試在依託特色菜品優勢的基礎上,製作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甜品「荷花酥」,在2019年全國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活動中,榮獲「網紅甜點」稱號。在開發產品的同時,還加碼外賣和快遞外送,讓老字號企業春和樓在129年的發展中歷久彌新,成功抓住了不同人群的個性化消費需求。
另一方面是破除老字號品牌老化的方式之一。全手工製作、造型精良、現做現賣……這款「荷花酥」在破品牌老化的道路上,成功抓住了年輕人的味蕾,憑藉造型和口感成功「出圈」。
「荷花酥酥脆香甜,還專門找人定做了荷花酥精美包裝,方便大家作為伴手禮贈送朋友。」經過一番創新之後,荷花酥給春和樓帶來的品牌推廣和口碑傳播,讓沈健基更加堅定了老字號的創新發展之路。
老品牌要年輕化,就要通過各環節的創新讓產品文化特點更鮮明。回溯近年來青島老字號企業的轉型探索,可以說是品牌的多元化、年輕化再造工程,更是漸進創新的「破冰之旅」。
如今,身處新時代下的島城老字號品牌,正在用「逆齡」生長,打造出了一條求新求變、創新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