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華老字號青島佔三成——老字號品牌抱團「逆齡」生長,走出涅槃重生的變革之路

2020-10-30 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瀟

  提到北京,大家最先想到就是全聚德烤鴨,一到天津都會去吃狗不理包子。「身穿謙祥益、頭戴盛錫福、吃飯春和樓、買表亨得利、看戲去中和、診病宏仁堂」,這些老字號品牌深深印在每個老青島人的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字號也成為青島發展的一張城市名片。如今,這些老字號正以接地氣、聚人氣的形式與消費者分享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民以食為天 老字號成島城文化符號

  中國餐飲市場上,有一類群體非常特殊,它們既不是網紅餐廳,也不是蒼蠅館子,而是有一個特殊的名字「老字號」,不少老字號都是一個城市的名片,通過大家的口耳相傳、影視作品,大家都會熟悉這些老字號。說到青島的魯菜,就不得不提中山路上的春和樓。作為青島的老字號品牌,春和樓已經走過129個春秋。

  位於中山路上的中華老字號春和樓還保留著古香古色的建築風格,每一個房間都承載著滿滿的歷史氣息。而百年前,它創立於青島口,當時只是一個小飯館,供來往漁民歇腳,飯館的主人姓胡,所以取名「胡家館子」。

  「胡家館子就是春和樓的前身。朱子興是這裡的一個年輕廚師,李鴻章當時吃的油爆海螺就是他做的。」青島市老字號企業協會輪值會長、春和樓飯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沈健基介紹,後來,胡家館子成了如今的春和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能進春和樓吃頓飯是件體現身份和品味的事情。

  這家老字號企業曾接待過不少政商文人,成為那個年代的著名的「網紅打卡地」。1957年7月,毛澤東主席的老師徐特立特地帶著家人來春和樓吃有名的香酥雞,並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如今,春和樓已經有129年歷史、是青島最老的老字號更是毋庸置疑。民以食為天,春和樓、青啤、嶗礦等百年企業見證了青島的發展變化,成為青島的文化符號,更是青島歷史文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資源整合 長效賦能老字號企業

  在沈健基的組織下,由春和樓、海濱食品、天真攝影、即墨老酒、燈塔釀造等百年老字號企業作為發起單位,經過一年時間的籌備,2015年成立的青島老字號企業協會成為省內繼濟南後成立的第二個市級老字號協會。

  「協會現有老字號成員單位62家。其中,經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19家。這個比例佔到了全省中華老字號企業近三成。」沈健基說,青島老字號企業像青島啤酒、嶗山礦泉水、春和樓、天真攝影等百年企業伴隨青島共同發展,是一筆寶貴的城市財富。

  說起青島老字號企業協會成員單位,沈健基抑制不住內心的自豪感:「去年,青啤完成了279.84億元的營收,在山東66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營收第一名。」不僅如此,青島老字號企業協會成員單位即墨老酒、春和樓、亨得利、青島食品等在國內同行業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中,青島一木、臺東五金是國內同行業唯一的中華老字號企業。

  利群集團、即發集團、維客集團、長生集團(山東老字號)等企業更是進入2019年青島市民營企業100強榜單。這其中無不閃爍著企業家的智慧和魅力,他們更是成為青島、山東,乃至全國老字號企業的優秀代表。

  島城老字號品牌,歷經百年浸潤,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底蘊。當然老字號、老技術、老味道,亦在找尋創新方式,為年輕一代帶來更多驚喜。

新零售模式 激發島城老字號新活力

  「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幫助老字號企業對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營銷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尋找突破路徑。」在沈健基看來,老字號企業在傳承保護原有的基礎上,必須創新業態或產品。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不斷湧現,再加之不少國內快銷品行業的迅速發展,使一些老字號企業面臨品牌年輕化的問題,青啤、利群、嶗礦、維客、春和樓等融合市場、創新賦能。作為島城餐飲界元老,春和樓選擇「時尚營銷」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創新研發出了老少皆宜的「荷花酥」、「大蝦酥」,頗受年輕人喜愛。

  這一創新模式,一方面「破」餐飲局限,不再局限於做蒸餃和香酥雞兩款特色品牌,嘗試在依託特色菜品優勢的基礎上,製作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甜品「荷花酥」,在2019年全國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活動中,榮獲「網紅甜點」稱號。在開發產品的同時,還加碼外賣和快遞外送,讓老字號企業春和樓在129年的發展中歷久彌新,成功抓住了不同人群的個性化消費需求。

  另一方面是破除老字號品牌老化的方式之一。全手工製作、造型精良、現做現賣……這款「荷花酥」在破品牌老化的道路上,成功抓住了年輕人的味蕾,憑藉造型和口感成功「出圈」。

  「荷花酥酥脆香甜,還專門找人定做了荷花酥精美包裝,方便大家作為伴手禮贈送朋友。」經過一番創新之後,荷花酥給春和樓帶來的品牌推廣和口碑傳播,讓沈健基更加堅定了老字號的創新發展之路。

  老品牌要年輕化,就要通過各環節的創新讓產品文化特點更鮮明。回溯近年來青島老字號企業的轉型探索,可以說是品牌的多元化、年輕化再造工程,更是漸進創新的「破冰之旅」。

  如今,身處新時代下的島城老字號品牌,正在用「逆齡」生長,打造出了一條求新求變、創新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青島啤酒登頂「中華老字號品牌排行榜」
    青島啤酒登頂「中華老字號品牌排行榜」 2018-05-11 16:在新產業模式、新技術革命的衝擊下,它們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既堅守老品牌的傳統,又銳意創新,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標杆。  5月9日上午,在我國第二個「中國品牌日」來臨前夕,上海舉行了 「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暨第二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在論壇上,青島啤酒位列「中華老字號品牌排行榜榜單」榜首。
  • 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有了專項評估
    作為中國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為1128家。這些老字號中,多數當前經營情況欠佳。如青島啤酒、山西汾酒、東阿阿膠、稻香村、王老吉這樣發展狀況優良的,僅佔20%到30%。不少老字號甚至處於「殭屍」狀態,空有品牌,已無產品上市。據有關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資金、理念、傳播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老字號當前的困難局面。
  • 中華老字號品牌如何「走出去」
    稻香村是在國內比較知名的一個中華老字號企業,它1773年創立於蘇州,到今天有245年的歷史,一直持續經營沒有間斷。從以前的民族資本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公私合營、國有,再經過近期的兩次股份制改革,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有七個加工中心、九個分公司的比較大的糕點食品企業集團。
  • 「一店一傳奇」盤點山東那些厲害的中華老字號
    提起最信賴的品牌,「中華老字號」絕對是當仁不讓。同仁堂的中藥、瑞蚨祥的綢緞、全聚德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這些經過歷史千錘百鍊的「老字號」,已經成為人們美好記憶和情感的寄託。目前,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歷史,主要為食品藥品和餐飲業,合計佔比60%以上。全國幾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有中華老字號,其中上海有180家,為全國最多。
  • 青島中華老字號美食有哪些你知道嗎?地道老青島人肯定都知道!
    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時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國家商務部為保護和發展老企業品牌,分兩批公布了許多「中華老字號」。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濱海度假旅遊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飲食文化開放而有內涵,美食雲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美食入選了中華老字號!
  • 山東老字號發展現狀:中華老字號66家 山東老字號153家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商務廳商貿發展處了解到,截止2015年12月31日,商務部認定的兩批「中華老字號」中,山東省共有66個品牌入選。參照商務部認定中華老字號的認定規劃,山東省認定了三批「山東老字號」153個品牌。
  • 成都老字號拼不過洋快餐:陳麻婆豆腐「兩腿走路」重生
    算上韓包子店,這幾年陸續退出春熙路總府路商圈的老字號至少達到5家(本報昨日報導)。隨著洋快餐的進入和時尚餐飲店的大量崛起,傳統老字號是固守傳統,還是大膽改革,抓住年輕人的胃?成都的老字號正在守舊與創新之間,慢慢摸索。昨日記者從成都市飲食公司獲悉,一方面將堅持謹慎加盟原則,並繼續加強工業化道路,另一方面也正在給旗下的品牌申請非遺保護。
  • 企查查發布中華老字號數據:美食佔比六成,已孕育60家上市公司
    上海、北京、江蘇位列前三,江浙滬佔比接近1/3商務部曾在2006年、2011年兩次認定中華老字號,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128個中華老字號。從中華老字號的省份分布來看,企查查發現,上海、北京、江蘇位列前三,上海有180個中華老字號,佔比16.0%;北京有117個中華老字號,佔比10.4%;江蘇省有96個中華老字號,佔比8.5%。
  • 中華老字號白酒有哪些?中華老字號名酒有哪些
    中華文化歷史久遠,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的傳承,除了帶動了社會主義的發展,也走出了一大批民族企業的瑰寶--「中華老字號」中華老字號這些中國世代傳承品牌,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底蘊,是中華歷史的一部分,悠久的歲月沉澱,帶來的是更加精湛的技藝和品質,今天千百順品牌營銷公司帶我們一起來尋找原滋原味的中華老字號
  • 老字號的發展與機遇——福建省老字號高峰論壇在福州舉辦
    、商旅文融合發展,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有市場競爭力的福建老字號做精做強,促進老字號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產生活。既要保護好老字號品牌的金字招牌與文化底蘊,又要緊跟數字時代的潮流進行創新發展。福建商學院校長黃斌作題為校企合作共謀老字號新發展主題演講,從高校的視角談到新時期共謀老字號的設想:第一:以平臺為載體,助力老字號企業變革;第二:以團隊為紐帶,助力老字號企業轉型;第三:以產品與展館為依託,助力傳承老字號企業文化。
  • 山東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山東老字號有哪些?山東老字號品牌大全
    山東擁有悠久的商業文明,山東的老字號秉承「大道至簡,厚德載然」儒家傳承,一代又一代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堅守本心、誠信至上的商業理念,把實用和審美、傳承與創新、極致與簡單有機結合在一起,成就老字號百年經典。下面由千百順品牌營銷策劃公司為您介紹山東中華老字號有哪些?
  • 九芝堂躋身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 三字價值43億
    「九芝堂」這三字就值43億元了!昨日,《品牌觀察》雜誌委託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百強榜》,茅臺以966億元名列榜首,湖南的九芝堂、玉樓東、楊裕興三個品牌上榜,其中九芝堂以43億元排名第43位。本次排名由中國品牌研究院依據《中國品牌研究院品牌價值評估方法》獨立完成。基本理論依據是超額收益現值法。
  • 「流亭豬蹄」商標鬧上北京法院,青島「老字號」為何不抱團共贏?
    以「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為主題的「青島製造」品牌宣傳片在央視4個頻道的黃金時段滾動播出,藉此機會,青島希望能從本地走出更多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此前,老字號商標之爭,諸如洛陽杜康與陝西白水杜康商標、蘇州稻香村與北京稻香村等更多是跨省之間的爭議,此次波尼亞選擇將鑫復盛告上法庭,實際上是同在青島城陽區的兩家企業之爭,難免給外界留下「窩裡鬥」的聯想。
  • 中華老字號桃源村 引領老字號品牌復興之路
    「桃源村」作為國家商務部首批授予的中華老字號品牌,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北京牛街,時號「奶茶馬」,以善制各類宮廷點心聞名京城;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至上海,正式立字號為「桃源村」。民國期間,「桃源村」應民國政府邀約進駐南京中央商場,服務於南京的政府要員和市民商賈,從此緣定金陵。
  • 中華老字號——桃源村,引領老字號品牌復興之路
    「桃源村」作為國家商務部首批授予的中華老字號品牌,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北京牛街,時號「奶茶馬」,以善制各類宮廷點心聞名京城;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至上海,正式立字號為「桃源村」。民國期間,「桃源村」應民國政府邀約進駐南京中央商場,服務於南京的政府要員和市民商賈,從此緣定金陵。
  • 「老字號 新國潮」魯味齋參展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
    第四屆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關於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山東)博覽會暨老字號品牌發展高峰論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濟南槐蔭區日照路1號)隆重開幕,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任愛榮等出席開幕式。今天在中華老字號博覽會上看到魯味齋攜重磅優惠亮相,便忍不住多買了些。
  • 中國老字號數據回顧:美食佔比六成,已孕育60家上市公司
    上海、北京、江蘇位列前三,江浙滬佔比接近1/3商務部曾在2006年、2011年兩次認定中華老字號,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128個中華老字號。從中華老字號的省份分布來看,企查查發現,上海、北京、江蘇位列前三,上海有180個中華老字號,佔比16.0%;北京有117個中華老字號,佔比10.4%;江蘇省有96個中華老字號,佔比8.5%。上海、北京、江蘇均是歷史文化古城,商業貿易體系發達,中華老字號數量最多不足為奇。
  • 玉堂醬菜、金鄉小米……中華老字號走進故宮過大年嘍!
    其中山東參展企業數量達到45家,佔到了全部企業總數的近1/3。據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洪平介紹,此次「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活動選取了山東40家老字號企業、5家非遺技藝企業參展。一是選擇了一些百姓置辦年貨所需的食品類老字號品牌,比如德州扒雞、亓氏醬香源牛肉、周村燒餅、野風酥糖果、隆盛糕點、青島啤酒、扳倒井白酒、崔字牌香油、王村醋等;
  • 青島19家企業上榜! 辦年貨還得選中華老字號
    近日,山東省商務廳發布消息:截至2015年12月31日,商務部認定的兩批「中華老字號」中,山東省共有66個品牌入選,其中青島市有19家企業上榜。    其實,青島「老字號」不僅是一代青島人的記憶,更是青島的標誌。
  • 涅槃重生的合肥百年老店劉鴻盛,到底還是不是「中華老字號」?
    不過彼時的掌柜並不姓劉,其大名叫宋德禮,人稱「宋三」。由於宋三精選食材、誠信經營,他的冬菇雞餃深受廣大食客青睞,生意也日漸紅火。1932年宋三去世,店鋪交由他的徒弟劉和清經營(筆者註:此資料來源於《中華老字號第6冊》中介紹劉鴻盛的專文,而在劉鴻盛網站上所述宋三去世於1927年,其徒弟名為劉青山,與上述文中記載有些出入,在此並列之),再後來,劉和清打出了「劉鴻盛」的招牌,取鴻運長盛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