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冬天寶寶積食高發期,這幾種輔食別多餵,影響吸收難長個

2020-12-19 糖果的媽媽

積食是嬰幼兒護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的腸胃問題,在冬季發生較為頻繁。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全國各地陸陸續續都開始降溫,大人們出行都裹緊了棉衣,更不要說一直是「重點保護對象」的小朋友了。

在寒冷的冬季,媽媽們要操心的不僅是保暖穿衣這點事,許多原本就是「吃飯困難戶」的寶寶,積食現象也變得嚴重,對於這一點,還需要媽媽們在寶寶的飲食上多費心。

寶寶一到冬天就積食?媽媽要給腸胃「減負」

女兒的吃飯問題一直是蕭蕭心裡的「頭等大事」,夏天的時候孩子有「苦夏」的毛病,好不容易到了冬天,蕭蕭總想著給女兒好好補一補。

但是不論自己怎麼努力,「小公主」吃飯總是少得可憐,最近不知怎麼吃錯了東西,孩子總說肚子漲得難受,打嗝也有異味,蕭蕭就知道,是孩子又積食了。

帶孩子去看醫生,照例是從前的那些方法,醫生看她愁眉不展,好心提醒,不要一到了冬天就給孩子「大補」,有些食物不能常吃,解決積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給腸胃「減負」。

孩子積食如何判斷?三個動作立刻分辨

1. 聞氣味

所謂的「積食」,其實就是寶寶吃下去過多食物,一時無法消化,這些食物貯藏在寶寶腸胃中時間過久,自然會給寶寶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積食造成的腸胃不適很好辨別,寶寶會變得經常打嗝或排氣,氣味濃烈有「臭雞蛋」味,口腔中也會有明顯腐敗味道。

2. 看變化

積食的寶寶多數會面頰發紅,看起來和發燒很像,但體溫沒有異常,伴隨著舌苔變厚、食慾變差等明顯變化。

3. 問不適

有積食症狀的小朋友通常會出現腹脹、腹瀉現象,睡眠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如果寶寶已經具備語言能力,媽媽可以仔細詢問,綜合判斷。

為什麼冬天是兒童積食高發期?與寶寶生理特徵有關

兒童腸胃功能在4個月~3歲之間逐步向成年人靠攏,6~8歲時接近成年人消化水平,在此之前消化能力通常較弱。

而在寒冷的冬天,隨著氣溫降低,人體需要散發更多熱量來維持基本生命活動,這就導致身體其他器官的活動能力也會降低,腸胃功能首當其衝。

冬季是人體最易發生消化問題的季節,尤其寶寶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全,在兒童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防止積食這幾種輔食別多喂,影響吸收難長個

◆ 生榨蔬菜汁

為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媽媽都喜歡讓孩子吃些新鮮的水果蔬菜。但是生榨的蔬菜汁,尤其是綠葉類型的蔬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

蔬菜中的草酸不耐高溫,在開水裡焯一遍能去除40%~70%左右的草酸。

如果不經烹飪、加熱,草酸會被大量保留下來,一旦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會生成沉澱物,增加腸胃負擔。給孩子喝蔬菜汁,儘量避開生榨的芹菜汁、菠菜汁這一類含草酸較高的蔬菜。

過多葷食

冬季因為臨近過年,飲食上不由自主地會偏向於大魚大肉,再加上喜歡給孩子多補充營養才能長高的思想,寶寶的輔食也會偏向於葷食多一些。

腸胃消化肉食要比素食費力得多,吃太多肉類會給腸胃帶來很大負擔,消化速度也會大大減緩。同時葷食過多,孩子體重容易上漲,體內脂肪含量過高同樣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反而有礙於身高發育。

◆ 過多粗糧

多吃粗糧更健康的思想如今已經深入人心,但別忘了孩子的消化功能本就不如成年人,幼齡兒童吃太多粗糧反而無法將食物快速消化,腸道蠕動變得困難,加重積食症狀。

糖果媽媽叮囑:

而孩子的日常飲食多要依賴媽媽,自己無法對食物種類及烹飪方式有太多選擇權,一旦飲食結構出現問題,就會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等現象。

《兒童長高食譜》,讓娃吃得營養健康長高個

許多寶媽一股腦地給孩子準備各種食材,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去最大程度地保持營養成分,也不懂搭配。勉強給孩子做了,他又不愛吃

這年頭做個寶媽必須得「十項全能」,養殖業、種植業、廚師……樣樣都得精通。

我身邊一位寶媽,也是我以前的老鄰居,去年帶著一歲的娃去體檢,身高、體重都不合格,回來急得大哭。她和孩子爸爸都不矮,可孩子不愛吃飯,誰也沒轍。

從孩子6個月吃輔食起就在「糊弄」,更別提吃大人飯了。後來我給她推薦了這本《兒童長高食譜》,是健康大講堂主編的,內容權威,指導性強。

寶媽下狠心給娃「做大餐」,2歲時體檢,孩子竟然達到了同齡寶寶中的「最高級」,可把她高興壞了。

東西買回來還得做不是?這套食譜中有38種增高食材,還針對各月齡寶寶進行了合理的搭配以及做法鑽研,不積食長大個,193道菜譜半年都不重樣,點擊上方購買吧。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冬天是寶寶積食的高發期,這幾類輔食最好別碰,既沒營養還不長個
    可氣溫變化帶來的不光是穿衣脫衣這件小事,氣候的變化也會帶來身體的變化。不少寶媽表示,入冬後自家的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 其實,冬季向來都是0~3歲寶寶積食的高發期。為此醫生建議,積食這種大多是從吃上引發的問題,解決方法最好也是從吃上入手。
  • 大多數寶寶逃不過冬季積食,這三種輔食要遠離,難吸收又耽誤長個
    大夫找到原因後,建議寶媽不要總給孩子吃太多大補的食物,有些食物不能總吃,這樣對娃沒有好處,反而會影響吸收,不光積食,還耽誤長個。家長如何判斷娃「是否積食」?但這樣一來,很多大補、油膩的食物反而會讓孩子消化不了,從而積食。特別是下面這三種輔食,到了冬季以後,父母就要讓孩子遠離,以免耽誤孩子生長和發育。
  • 冬季孩子容易高發積食問題,3種輔食別再餵,很多家長不知道
    進入冬季以來,很多寶寶的食慾變得比以前更差,這與冬季冷空氣的刺激有關,會對寶寶的胃腸道產生很大的影響。冬天注意滋補,還要通過平時的飲食,來調節和維持身體的健康,比如冬天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平時喝一些湯,攝入豐富的營養來增強體質。
  • 3種輔食已加入「黑名單」,越到冬天越要少餵,沒營養還傷脾胃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地區的溫度都已經降到零下,但對於0-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這個季節其實也是寶寶積食的高發期。
  • 「輔食黑名單」已公布,4種輔食易積食還耽誤發育,父母別再餵
    三歲以下寶寶的飲食很重要,因為飲食不當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尤其是添加輔食階段的寶寶,輔食吃的不對,會導致積食,體質虛弱。另外,餵養不當會導致寶寶脾胃不和,影響其健康發育。"輔食黑名單"已公布,4種輔食易積食還耽誤發育,父母別再餵1.新鮮水果不能榨成汁。雖然鮮榨果汁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含量豐富,但大多數水果是寒性的,果糖含量高。
  • 3歲以內的孩子,這些輔食家長儘量別餵,不僅積食還不長個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母乳餵養的,只要媽媽每天營養補充足夠,寶寶吸收到的營養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去,不需要家長過多擔心。然而,等寶寶到了四到六個月以後,母乳中的營養就沒有剛分娩完那麼豐富了,這時候媽媽就應該適當給孩子添加輔食了。
  • 三歲以內的寶寶,父母別讓他吃這8種輔食,很容易引起積食
    其實不僅如此,這還代表寶寶到了該增加輔食的年紀,單單母乳或是奶粉的話已經跟不上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了。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消息中也明確地提到這一點:六個月大的寶寶應該開始半奶粉半輔食餵養。原因有二:一是孩子出生半年後,母乳中含有的營養已經不足夠支撐孩子的身體發育;二是孩子的牙齒和消化系統需要慢慢地習慣輔食,越小的時候開始鍛鍊,越能讓寶寶的身體儘快習慣吸收輔食的營養。但是,寶寶也不是所有的輔食都能吃的。
  • 別再餵米湯了!6個月寶寶吃輔食,這3種不利於發育,家長還當寶
    雙十一買了兩個輔食機,前兩天給閨蜜送去一個,去的時候她正在給我乾女兒沁沁餵米湯,這個費勁啊,寶寶勉強吃兩口,就緊閉小嘴,扭著頭啥也不吃,閨蜜急的頭上直冒汗,起身到廚房,往米湯裡倒了點菜湯,又回來繼續喂。 我問她:「你就一直這麼給沁沁餵輔食嗎?」
  • 勸告家長:孩子3歲之前,這些輔食儘量別餵,容易積食還不長個
    再加上如今每個人的生活條件都提高了不少,孩子受到的教育以及各方面都有了許多進步,但這也導致了許多問題。在飲食方面相信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過小的孩子其實並不適合吃一些大補食物。孩子剛出生6個月之前,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來源於母乳或者奶粉,6個月左右後開始增加輔食。
  • 骨湯、雞蛋上榜輔食黑名單,越到冬季越要遠離娃,別讓積食找上門
    ☆孩子嘴巴有無怪味積食通俗來講就是寶寶消化不良,吃了太多的食物,但沒有辦法消化那麼多,從而導致食物都堆積在腸胃中,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影響娃的身體健康。☆孩子有無表達不適對於還不能說話的小寶寶,父母可以根據上面兩種情況去判斷,如果娃能夠清晰表達,寶媽可以進行詢問,以此來取判斷哦~為什麼到了冬季後,孩子們更容易積食?專家表示:幼兒積食一次,生長發育就會暫停一個月,而冬季更是積食高發期。
  • 這4種湯水沒啥營養,被列入寶寶輔食「黑名單」,不少家長還在餵
    婆婆連忙解釋,「這可不是清湯寡水的,而是骨頭湯、肉湯,都很有營養的」,醫生卻進一步指出,這其實是一種輔食添加的誤區,已經被拉入「黑名單」了。不僅是湯泡飯,還有這些「湯湯水水」,假飽不說還影響長個,不少家長還在喂。
  • 求放過:6個月後是寶寶猛長期,別天天喝米湯!3種輔食越餵越瘦
    6個月之後的寶寶,已經可以坐起來,從媽媽懷裡的「嬰兒」逐漸向幼兒模樣轉變,體重也達到了出生時的兩倍,這時候,寶寶正處於身體的猛長期,只靠喝母乳滿足不了營養需求,於是,「輔食」就閃亮登場了。可是餵輔食也有「技巧」,寶媽廚房絞盡腦汁的做飯,想讓寶寶吃好、吃飽,營養足,可寶寶就是不給面子,挑食、偏食,長得瘦弱,怪讓人著急的。
  • 8個月寶寶吃錯輔食進醫院,兒科醫生:寶寶3歲前,別碰這6種輔食
    遠了不說,三鹿奶粉就是前車之鑑,再加上國際大牌奶粉的價格昂貴,現在的不少寶媽都會在母乳餵養結束後,直接「無縫銜接」到輔食餵養。可輔食添加同樣是一門學問,稍不注意就會踩到坑,影響到寶寶的健康。8個月寶寶因吃錯輔食進醫院,兒科醫生:都怪「糊塗寶媽」餵的這種輔食鄰居曉菲的寶寶前段時間進了一次醫院,問題就出現在小小的輔食上。
  • 醫生提醒:孩子輔食這2種不可加,寧願孩子餓肚子,影響孩子長個
    孩子半歲之前,最好的食物就是媽媽的母乳了,孩子純母乳餵養一方面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寶寶好的補充營養,所以有條件的一定要堅持母乳喂,不過半歲之後,孩子慢慢長大了很多,所需要的營養越來越多,這時母乳已經無法完成滿足,這個時候就得添加輔食了。
  • 8個月寶寶腸壞死,只因吃錯輔食,醫生:這2種食物別餵小寶貝吃
    然而,當寶寶8個月大的時候,體型偏瘦弱,而且變得不愛吃飯,非常挑食,用勺子餵到嘴邊也會吐出來,奶粉喝得也少了,有一次還肚子脹,不停的哭鬧,一家人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經過一番徹底的檢查
  • 雞蛋上榜「輔食黑名單」?醫生:選錯輔食積食脾虛,影響長個
    #民以食為天,食物攝入的健康與否對寶寶健康有著長遠影響。俗話說"十個孩子九個積,還有一個在路上",這意思就是除非不吃飯,小孩難免都會積食,這是非常普遍的小兒病症。之前有個叫段曉娟的寶媽,說自己奶水不充足,只能委屈孩子喝配方奶,怕孩子只喝配方奶營養不夠,就給孩子用肉泥、湯汁啥的,打的稀巴爛餵孩子吃。也沒考慮過孩子的消化問題,知道小孩腸脹氣,肚子大得跟個皮球似的才帶來醫院。
  • 寶寶「抗議」來了:別再給我吃4種輔食了!會傷脾、長不高!
    但是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寶媽,在給孩子餵輔食的時候,由於缺乏育兒知識,對給孩子添加輔食的量和種類把握不準,會給脾胃造成很大的負擔,會讓寶寶積食、耽誤生長發育。前兩天出門買菜,就在超市遇見了小區雷雷媽媽,一臉愁容,說最近孩子奶奶在帶著,老一輩的沒有添加輔食的習慣,就習慣把大人吃的飯嚼碎了餵給寶寶吃,雷雷媽媽還因為這個跟老人爭論了好幾次,現在雷雷的體重、個頭都比同齡的孩子落後,還三天兩頭的拉肚子,奶奶還喜歡給孩子喝骨頭湯,沒考慮到孩子脾胃承受,這樣下來,孩子不積食才怪呢!放過寶寶吧!
  • 孩子三歲以前,最好別讓他碰這8種輔食,容易引起積食或發育不良
    其實不僅如此,這還代表寶寶到了該增加輔食的年紀,單單母乳或是奶粉的話已經跟不上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了。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消息中也明確地提到這一點:六個月大的寶寶應該開始半奶粉半輔食餵養。
  • 勸告:三種常見輔食,孩子越吃脾胃越差,積食難消,還不長個
    一般來說,寶寶在滿6個月後可以添加一點輔食,很多家長在給孩子的添加輔食時小心翼翼又十分擔心,畢竟給孩子做輔食比教育孩子還要困難得多。然而寶寶輔食講究太多,從營養到質地,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忌口,很多家長不明所以,就都入了坑。
  •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到了冬天,孩子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冬季積食!天冷了,大人們對孩子的關愛更加倍了,不但會把他們裹成小粽子,還會一個勁地喂喂喂,就怕孩子凍到餓到,結果積食的問題就來了!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