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拿到東西就扔?恭喜你!這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

2020-11-27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到閨蜜家做客,一進屋就收到了來自她1歲半女兒的小禮物——一隻從客廳扔過來的塑料球。

當時閨蜜的臉都要青了,既生氣又無奈,拉著我就開始吐槽她女兒,說是從月初開始女兒就突然喜歡上「扔東西」了!

身邊的玩具、物品只要能拿到手就一定要扔出去,甚至吃飽之後會去抓剩飯剩菜亂扔,扔完之後還一臉天真的笑,一副小搗蛋鬼的樣子。

要是不讓她拿東西扔,她又要大叫、大哭的鬧,吵得全家不得安寧!

閨蜜現在特別頭疼,根本不敢讓女兒單獨待著,更不敢帶她到超市、餐廳等公共場所

聽了閨蜜的吐槽之後,我連忙安慰她:「其實,寶寶開始喜歡扔東西可不是壞事,我還要恭喜你呢!這可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

寶寶為什麼拿到東西就扔?

近代最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論中認為0-2歲孩子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孩子的認知大多都是通過運動的形式來發展的

而感知運動階段又可以分成6個亞階段,可以看出孩子最早在4個月時就會通過「扔東西」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認知發展了。

為什麼說孩子拿到東西就扔是變聰明的表現?

從皮亞傑感知運動階段來看,扔東西能給孩子帶來的是認知能力、運動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1、情感互動,社交能力發展

不少家長應該都發現了,孩子每次扔東西後都喜歡對著家長笑、用咿咿呀呀的方式讓家長再把東西撿回來,然後來回的重複

其實,孩子不是在故意搗亂,他只是將「扔東西」當成了一個好玩的親子遊戲,通過扔東西引起家長的注意、和家長進行情感互動,這說明孩子的社交能力正在發展。

2、情緒表達,情商發展

而當孩子處於激烈的情緒時,比如非常高興、很生氣、很憤怒時,也可能會通過扔東西來表達和發洩情緒,這說明孩子發現並開始學著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了,是情商發展的表現

3、肢體運動,大運動及精細運動發展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解放了雙手,利用雙手和大腦的配合創建了文明。

扔東西等動作就是孩子在重複進化過程,練習上肢的運動能力,發展手臂大運動和雙手精細運動的方式之一。

4、認知能力,智力發展

孩子在扔東西的過程中,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和物體之間的關係發現不同物體掉落時的特點探索不同「扔」的方式帶來的不同軌跡,並且意識到自己有可以操控物體的力量

孩子在這個過程初步發展了認知、邏輯等能力,刺激大腦智力發展。

家長應該怎麼做?

一般來說,孩子亂扔東西的時候,家長都會制止甚至呵斥他。

但看了孩子扔東西有這麼多好處,又會猶豫,難道真的讓孩子隨便扔嗎?

當然不是,讓孩子扔東西雖然是利大於弊的,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養成亂扔的壞習慣。家長需要這樣做:

1、明確「3個什麼」

「3個什麼」是指要讓孩子了解什麼能扔、什麼地方能扔、什麼時候能扔。

比如玩具球、玩偶可以扔,碗筷食物不可以扔;玩具區可以扔,餐廳、客廳不可以扔;和媽媽玩時可以扔,有客人在不可以扔等。

2、引導孩子參與整理

當孩子把玩具扔得滿屋都是時,家長也不要任勞任怨的幫他收拾,而是要想辦法讓孩子也參與到收拾、整理的過程中。

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了解收拾玩具的辛苦,養成玩具歸位的習慣。

3、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最後,當孩子用扔東西的方式表達情緒時,家長要及時制止,安撫孩子的情緒並引導他將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激動地原因說出來。

多堅持幾次,幫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情緒,而不是粗暴的發洩情緒。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愛吃紙」是壞事?媽媽應該感到慶幸,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許多家長為此操碎了心,一旦孩子出現不當舉動,家長就會忙於阻止,但家長不知道的是,那些看似壞習慣的舉動,恰恰是孩子探索新事物、變聰明的表現,家長應採取正確處理辦法。
  • 0~3歲寶寶的這幾個行為,是變聰明的表現!家長們注意啦!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父母們可能就會發現寶寶有一些自己之前都沒發覺的「壞習慣」,比如經常吃手、撕紙、用手抓飯等。 但爸爸媽媽知道嗎?其實這種我們所認為的壞習慣恰恰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 一言不合就扔東西,寶寶這是怎麼了?恭喜你生了個「小學霸」
    寶寶到了一定階段,常常會不管手裡拿的是什麼,一言不合就扔出去。然後還會用大眼睛看著你,仿佛在說「你瞅啥?」媽媽只能跟在後邊收拾爛攤子,不理解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舉動。一言不合就扔東西,寶寶這是怎麼了?小玩偶小玩具扔了一地,而寶寶端坐其中,正在吃午飯的她試圖扔掉手裡的玉米腸。已經與寶寶「大戰了三百回合」的莉莉一邊收拾一邊讓我不要見怪,她抱怨道:「孩子最近也不知是怎麼了,特別喜歡扔東西,我這根本收拾不過來。」收拾完她一臉擔憂地說:「你說這孩子現在就這麼愛扔東西,等長大了,是不是脾氣得特別『臭』啊?
  • 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寶寶有這些行為說明寶寶也很聰明哦
    你不也一直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聰明伶俐嗎?要知道0到2歲的寶寶正處於感覺運動階段,很多時候寶寶的感知都來源於運動,寶寶是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所以寶寶的精細運動和大運動與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寶寶撕紙是聰明的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寶寶撕紙是手部精細動作發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完成的動作。
  • 寶寶有這些小變化不一定是壞事的,可能是聰明的另一種表現
    寶寶越大問題就越多,爸爸媽媽開始擔心,這樣會不會不好,那樣會不會不好。怎麼辦?兩手一攤!顯然「出廠」時上帝忘記給你附上一本關於孩子這個「物種」的「使用說明」。不過作為一個過來人,我還是可以挺直腰板給你們一些建議的。寶寶的有些行為只是因為他變聰明了,不用過分擔心。
  • 懷孕期間,寶寶有這些表現,或許說明寶寶聰明
    閨蜜小麗懷孕5個多月了,最近常聽她說寶寶經常與她互動,說的時候心裡美滋滋的,因為小麗覺得寶寶這麼小就能聽懂媽媽說的話,出生後肯定是個聰明的孩子,過了幾個月後,孩子出生了,確實,孩子是挺聰明的。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是聰明健康的,這應該是所有父母的期望。懷胎的這十個月裡,對於寶寶是非常關鍵的,很多時候,孕期裡寶寶的一些表現,孕媽都會與寶寶的聰明聯繫起來,確實,其中含有父母的期望,不過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也能說明寶寶的聰明程度。懷孕期間,寶寶有這3個表現,或許說明寶寶聰明,孕媽不妨看看。
  • 想知道寶寶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看有沒有這些表現就知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我們家長對孩子的一種美好寄託,所以有的家長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從寶寶的一些行為表現來猜測孩子到底是不是個聰明寶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剛出生能看出來什麼,長大後才能根據學習什麼的判斷。
  • 寶寶喜歡亂扔東西,父母擔心孩子長大脾氣臭,其實這是聰明的表現
    寶寶喜歡扔東西,其實也是一種探索學習 其實,你了解一下,很多寶寶都有一個喜歡扔東西得階段,這個階段得寶寶,其實也在逐漸發育,但是他們還沒有掌握事情的黑白對錯,很容易讓家人誤解他們的這些行為。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的表現,父母別嫌煩
    正因如此,家裡的寶寶在父母面前表現得很乖巧,這讓父母誤認為孩子是一個乖寶寶。可是最近這段時間,孩子卻是「原形畢露」了。因為工作太忙,小陳將孩子送到了鄉下的父母家。本以為乖巧的孩子會成為兩位老人的開心果,可是結果卻是讓小陳大跌眼鏡。原本乖巧的孩子就像是換了個人一樣,原本的乖巧蕩然無存,直接化身成小魔王,著實是把兩位老人折騰得夠嗆。
  • 不要指責寶寶的這些行為,這是變聰明的表現,媽媽們別誤解
    小歡不知從什麼時候發現,寶寶變得越來越愛扔東西,塑料玩具都摔壞好多個,撿起來又扔,感覺非常任性。小歡對寶寶這樣的行為也很是惱火,乾脆就綁了一個小玩具在寶寶手腕上,只要發現寶寶有扔東西的徵兆,就立馬制止。
  • 寶寶這個小動作,是聰明的表現!快看你家孩子有沒有
    1歲、2歲、3歲.......的寶寶們,都有一個這樣的共同點:扔扔扔!扔玩具、扔飯碗、扔食物、扔紙巾,只有抓不到他手上的,就沒有他不敢扔出去的!這又不是減壓神器,怎麼就這麼招寶寶喜歡?◆ 這是寶寶成長的表現別小看這個小動作,它可需要孩子具備手眼協調能力、抓握能力,以及優良的上臂力量等等。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就能掌握這些技能了。
  • 孩子出現這 4 種「怪行為」,是大腦更聰明的表現!你家寶寶中了幾個?
    別人家孩子正著爬,我家孩子倒著爬總是向後爬…種種的「怪行為」,是不是不好?「扔東西」——性格不乖?「吃手」——是不是缺營養?「睡得多」——是不是會笨?「倒著爬」——我家孩子運動能力差?其實不是的!媽媽們的種種擔心,其實都是多餘的,今天就給大家解釋下這4種表現和大腦發育的關係!孩子扔東西不乖?
  • 聰明寶寶的這幾個舉動,你家寶寶有幾個?
    寶寶每個成長階段都會有一些特定的舉動,有的舉動會比較「反常」,所以會讓很多家長頭疼,想要去制止寶寶。如果你家寶寶有這幾個舉動家長千萬別制止哦,因為寶寶越做就越聰明哦!第一:吃手!大部分寶寶都會有吃手階段,很多寶寶從四五個月就開始了。
  • 聰明的寶寶「與眾不同」,表現在這7方面,你家寶寶佔了幾點?
    導語:生個聰明的孩子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那聰明的寶寶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主要表現在這七個方面,快看看你家寶佔了幾條?4、聰明的寶寶有很強的創造力聰明的寶寶會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去解決問題,比如說把抽屜拉出來踩到上面拿東西,或者是站在一個物體上去夠高處的東西,語言表達不了它的意思是就用表情和肢體語言等等,這些都是創造力的表現。
  •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些表現,恭喜你他很聰明
    每個家長都應該抓住時機,對寶寶進行適當的早期教育,提高他們的智力你的寶寶是否聰明,需要知道聰明的寶寶的特點1.在剛出生時,聰明的寶寶可能要比其他的寶寶更機警,有些寶寶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仿佛在環顧四周,對周圍的一切有強烈的好奇心
  • 教你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聰明:愛笑寶寶更聰明
    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白白胖胖,聰明過人。聰明是天生的嗎?寶寶聰不聰明,不妨參考初生7個表現。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白白胖胖,聰明過人。聰明是天生的嗎?寶寶聰不聰明,不妨參考初生7個表現。1、愛笑在出生時,聰明的新生兒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機警。有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仿佛在環顧四周,對生活有強烈的好奇心。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在你抱他時,你會感覺到這一點。
  • 心理學家:一個孩子越聰明,嬰幼兒期表現越明顯,爸媽多留心
    只見一個穿著毛茸茸、帶著兔耳朵帽子的娃,人都站不穩呢,扶著櫃門就把箱子裡的東西一件件翻出來扔地上。扔完箱子裡的又把抽屜翻個底朝天。家長無奈配文:"你已經在我家潛伏一年多了,我嚴重懷疑你是帶著什麼任務來的,天天翻箱倒櫃。你到底要找什麼?我幫你找還不行嗎?"
  • 2歲內寶寶這3種行為,其實是變聰明的表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
    最近幾個月,貝貝不知道做怎麼了,開始亂丟東西,我都管……」話音還沒落,沙發上的貝貝又順手把一個玩具丟到地上。已經忍無可忍的小薇,剛想去教訓孩子,小姨連忙攔住她說:「誒,小薇你聽我說。其實兩歲內的寶寶愛亂丟東西,是他們在變聰明的表現,亂丟東西是在驗證自己的發現。很多家長誤認是調皮,然後訓斥孩子,這可不好。」
  • 寶寶的4種「怪行為」,是大腦聰明的表現,你家娃中了幾個?
    然而,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有很多「怪異」的行為,讓媽媽感到手足無措,比如: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天使寶寶」突然間開始調皮,特別喜歡扔東西,無論是什麼,拿到手裡就往地下摔;每天睡眠時間特別長,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 7個月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寶寶發育健康又聰明,家長就偷著樂吧
    導語很多父母都會覺得新出生的小寶寶有點醜,而且寶寶身體軟軟的,有的父母甚至不敢去抱孩子。不過隨著寶寶不斷長大,不僅五官方面會讓父母越來越滿意,技能方面也會增加很多,尤其是孩子長到7個月左右,會有一些驚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