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氣公司員工盜竊倒賣10000多條客戶信息!貴陽警方抓獲4人
燃氣公司員工盜竊倒賣10000多條客戶信息!6月8日,白雲公安分局向媒體通報,警方成功破獲一起盜竊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共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民警到黃某某的中介公司展開調查據白雲公安分局涉網犯罪偵防分中心辦案民警劉溢介紹,近日,貴陽市公安局下發電信詐騙涉案線索,稱白雲區的羅某、黃某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
貴陽一公司員工盜竊倒賣客戶信息10000多條!警方抓獲4名嫌疑人
在貴陽市某燃氣公司工作的羅某,利用工作之便,將大量客戶信息盜竊並倒賣給中介公司。6月8日,白雲公安分局向媒體通報,警方成功破獲這起盜竊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接到線索後,白雲公安分局立即組織警力,對線索進行研判、分析,發現位於白雲區恆大城的一房屋中介公司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部署警力後,民警搜查這家公司,發現辦公桌上、電腦裡、U盤內都存儲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
-
房產中介和不良網站聯手 網上難尋個人房源
西安中天房產經紀有限公司:我是中介公司。現在個人信息基本上都是中介發的。記者:你是中介,你把信息發到個人房源裡面不合適吧!西安中天房產經紀有限公司:那沒啥不合適嘛,大家都在那發呢嘛。記者:想找個人租的,現在網上怎麼都是中介呀?喜洋洋房屋中介:現在都是中介,沒個人。這都啥年代了,都是中介公司,誰個人發那幹啥!
-
個人信息被公然叫賣 把簡歷倒賣黑產鏈連根拔起
不少應聘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便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兼職刷單」等信息。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這其實是一條簡歷倒賣黑色產業鏈在作祟。從媒體報導看,這是一條相當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
倒賣簡歷猖獗警示求職者保護個人信息
而這背後掩藏著一條完整的黑產業鏈,大肆倒賣求助者的個人簡歷牟利。筆者認為,倒賣簡歷嚴重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這條黑產業鏈必須堅決斬斷。<br/><br/> 隨著網絡和科技信息技術發達,網上求職比較方便,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為了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不少求職者,特別是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他們往往「病急亂投訴」,在多個招聘平臺註冊和投出個人簡歷。
-
北京三中院通報25起涉房屋中介犯罪案,受害者人均損失138萬
從犯罪主體看,涉案公司即被告單位約有40%為正規中介,集中在房屋買賣領域;約有60%為「黑中介」,集中在房屋租賃領域。被告人主要包括三類,分別為冒充房屋中介的人員、正規中介公司的從業人員及離職中介人員、「黑中介」公司的從業人員。
-
今後,成都可隨時網上列印《個人房屋信息記錄》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文強)12月13日,記者從成都市房管局獲悉,成都市房管局公眾信息網已經正式開通了「個人信息採集」功能,辦事群眾只需要在線登錄「成都數字房產網上政務大廳」完成個人信息採集,即可隨時在線列印《個人房屋信息記錄》(即「無房證明」、「首套房證明」、「查房證明
-
燕郊房產業務員瘋狂倒賣個人信息 警方:刑拘!
本文轉自【北京頭條】;1萬餘條個人信息被人以8000元至1.8萬元的價格向外出售,而這也成了令不少人頭疼的騷擾電話來源。北青-北京頭條記者7月6日從河北省三河警方獲悉,兩名倒賣個人信息的房產業務員在燕郊落網。
-
又是圓通,40萬個人信息遭洩露!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
近年來,快遞等掌握個人信息的行業洩露客戶信息的情況屢屢發生,背後有一條黑色「產業鏈」。一些市民建議,加強源頭治理,對企業採集個人信息進行規範,加大對這些掌握個人信息企業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存在違法行為應依法嚴懲。 員工倒賣信息,圓通可以免責嗎?
-
寒冬中的房屋中介
原標題是「房屋中介:我不下崗誰下崗」。 房屋中介阿強突然在微信問我有沒有看到28號七部委的聯合聲明,還轉了張圖片給我,說幹不下去了,在烈日下榨菜配飯,未來可能要吃土。 第二類是線上信息平臺型中介,提供網上「攤位」給中介公司和經紀人擺攤賣房,然後向中介公司和經紀人收取廣告費和「攤位費」,比如轉型前的房天下、58同城等。 第三類是創新型交易平臺商,平臺擁有自己的交易中心,能提供交易服務,以收取佣金等盈利,比如房多多、愛屋吉屋等。
-
菏澤一市民懷疑房屋被華陽房產中介壓價後倒賣 住建部門做出處罰
邊先生說,期間因家人有點不舍,後來又要求撤下售房信息,華陽房產的工作人員就打電話不斷地追問撤下的原因。後來,經過最終和家人商定才決定出售,出於對華陽房產的信任,邊先生還是在在4月初的時候在華陽房產高平路店登記了售房信息,並且為了購房者看房方便,他就把房子的鑰匙也一起交給了華陽房產,全權委託給了華陽房產出售他的房屋。
-
【案件快遞】通過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獲刑!
【案件快遞】通過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獲刑!「95後」青年出於好奇心作祟接觸了暗網,隨之又因為缺錢在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自以為做得隱蔽,殊不知法網恢恢,違法者終究要付出代價。
-
50萬條個人信息,在微信群裡倒賣!也許你的信息被賣了都不知道!
寶安網警大隊民警 鍾嘉楊:「大部分都是從事裝修、家具定製的人員,還有一小部分有網際網路公司的,還有一些中介等等。就是需要用到個人信息,來推銷他們產品的一些人。」據其交代,他是通過QQ群向上線購買信息,再通過QQ群發布廣告尋找客戶或下線,如此反覆交換和轉賣信息,最終掌握了大量公民個人信息。
-
電信局職工成「黑客」倒賣個人信息獲利
法制日報記者 陳東升 法制日報通訊員 鬱燕莉 龍軒一電信局職工為謀取不法經濟利益,通過黑客軟體非法侵入他人電腦,破解密碼、獲取資料倒賣給全國各地的非法「調查公司」。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在信息類型上,涉案信息過去主要是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傳統靜態信息,現在增加了徵信信息、定位信息、行蹤軌跡信息、住宿信息、房屋產權信息等多方面、多維度的動態信息。從個案上看,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日益龐大,儲存信息的載體從傳統的U盤、硬碟等變為儲存量更大的雲盤。
-
我的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是信息洩露重災區
在信息類型上,涉案信息過去主要是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傳統靜態信息,現在增加了徵信信息、定位信息、行蹤軌跡信息、住宿信息、房屋產權信息等多方面、多維度的動態信息。從個案上看,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日益龐大,儲存信息的載體從傳統的U盤、硬碟等變為儲存量更大的雲盤。
-
電信聯通員工倒賣個人信息……
這起案件中,當地電信、聯通公司的員工竟成了幕後黑手,精準篩選用戶信息倒賣,成為詐騙團夥的「秘密武器」。 運營商「內鬼」盜取用戶個人信息販賣給他人,這早已不是新鮮事。每次類似的個案被曝光後,涉事企業均會表態,將從完善制度、健全技術手段等多個方面,切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但頻頻出現的內鬼,卻一次次讓他們被「打臉」。
-
租房買房,當心被房屋中介「套路」
所謂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案件,是指行為人以房屋中介身份實施各類犯罪行為的案件。近年來,涉房屋中介人員犯罪案件逐步進入刑事審判視野,且有逐步上升的趨勢。12月15日,北京市三中院召開審理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案件新聞通報會,就涉房屋中介人員刑事犯罪案件進行梳理、通報。
-
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商家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出入公共場所登記的個人信息去哪了?絕大多數被收集的紙質個人信息定期銷毀;律師:商家收集信息後倒賣或洩露屬侵犯個人隱私權「最近幾個月,各種推銷電話明顯增多了。」近期,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存在這樣的煩惱。
-
求求你們不要再把房屋管家當成房屋中介了,我們真的不一樣!
隨著社會發展,房屋管家這個行業悄然升起,相比於傳統的中介服務,房屋管家又展現出它的優勢所在,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其實房屋管家和房屋中介的區別真的很大,可謂是大相逕庭,下面小編給大家嘮嘮兩者的區別。房屋管家和房屋中介的區別房屋管家的運營模式大致可以理解為房屋的業主把自己的房子交給房屋管家公司來代理經營,並且由房屋管家公司預付租金、並且承擔經營風險的一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