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烏賊實現全人工培育 寧波養殖烏賊有望7月批量銷售

2020-12-24 浙江新聞

寧波市培育的大批虎斑烏賊魚苗。記者 王元卓 攝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照理寧波人是很難吃到透骨新鮮的活海鮮的,但是記者從市科技局獲知,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現已培育出大量小烏賊,有望7月向市民供應大批鮮活的虎斑烏賊。

  日前,記者隨專家團隊來到象山來發水產育苗場,一進育苗車間被眼前20多隻小烏賊所吸引,這些小烏賊有的靜靜地伏在水底,有的爭先恐後地搶食。這是寧波大學蔣霞敏教授帶領團隊培育成功的虎斑烏賊苗種。

  蔣霞敏教授團隊於2014年起承擔了寧波市級科技計劃農業重大專項「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通過一系列技術攻關,突破了規模化育苗技術。今年更是首次實現了讓虎斑烏賊母本在寧波越冬,產卵並培育出30餘萬隻胴體長約3釐米的小烏賊。

  在此之前,虎斑烏賊的受精卵只能在南海海域獲取,再經長途運輸至寧波。且受精卵的孵化率不足10%,造成育成率低,嚴重製約了虎斑烏賊規模化養殖發展。這也使東海海域近40年來虎斑烏賊枯竭的狀況一直沒法改變,而老百姓餐桌上的烏賊大多為冷凍外來運入。

  蔣霞敏團隊在象山來發水產育苗場通過調節光照、溫度、餌料等措施,想方設法讓烏賊母本首次在寧波成功越冬。經過精心培育的烏賊母本終於在今年3月開始產卵。上月27日,30餘萬隻胴體超過3釐米長的虎斑烏賊苗種通過省市專家團隊驗收。這標誌著我市虎斑烏賊全人工育苗實現了零的突破。這一技術在國內外均填補了空白。

  這一科研突破也為虎斑烏賊規模化養殖打開了大門。今年年底,我市虎斑烏賊有望批量上市。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培育的虎斑烏賊苗種已發往象山黃皮岙、寧海湖陳港和奉化湖頭渡等地的養殖戶手中。據蔣霞敏教授介紹,這些虎斑烏賊苗種經過兩個月的養殖就可長到成人巴掌大小,7月份就可陸續上市。因為實現了虎斑烏賊母本的全人工培育,今後寧波人吃活烏賊將不再難,而且價格也有望降低近一半。


相關焦點

  • 攻克人工繁育養殖難題!虎斑烏賊有望7月「遊」上寧波人的餐桌
    目前正處于禁漁期,照理寧波人是很難吃到鮮活海鮮的,但5月22日,記者從寧波市科技局了解到,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新突破,現已培育出大量小烏賊,有望今年7月端上市民的餐桌。蔣霞敏團隊培育出的虎斑烏賊早在2011年,「虎斑烏賊的人工育苗與試養技術研究」就已經成為市科技局的擇優委託項目。該項目由寧波大學承擔,在蔣霞敏教授的帶領下,團隊深入福建、廣東、海南等地,摸清了虎斑烏賊的繁殖規律。人工繁育虎斑烏賊並不容易。首先要考慮運輸中的死亡率。
  • 浙江寧波人工養殖虎斑烏賊首獲成功
    11隻個頭較大的虎斑烏賊,送往縣城的一家飯店,標誌著虎斑烏賊人工養殖正式獲得成功。「這是人工養殖的虎斑烏賊第一次進入飯店餐桌,在國內也是首次。」黎盛說,這意味著以後禁漁期也能吃到新鮮的活烏賊,這對海鮮愛好者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第一批賣出的11隻虎斑烏賊,每隻都在0.5公斤以上。接下來還有更多的烏賊可以上市。」黎盛說,虎斑烏賊很難抓,一般捕撈上來也很難存活,所以活的野生虎斑烏賊在市場上價格非常高。
  • 寧波人工養殖的虎斑烏賊最快7月上市
    不過,記者今天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經過十年努力,寧波已攻克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累計育出苗種120餘萬隻、養成500克以上商品烏賊11萬隻,創造了國內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記錄。最快今年7至8月,市民將可在市場上採購到大批鮮活的虎斑烏賊,一飽海鮮口福。
  • 寧波人工養殖虎斑烏賊新鮮上市 首批11隻賣了2200元
    記者從寧波大學海洋學院了解到,今年寧波大學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第一次實現讓虎斑烏賊親體在寧波越冬、產卵,並培育出30餘萬隻長度在3釐米左右的小烏賊。受精卵的孵化率也從原來的6%升高到了85%,這意味著以後禁漁期也能吃到新鮮的活烏賊啦。首批養殖烏賊,11隻賣了2200元「早上賣出了11隻。每隻都達到1斤以上。
  • 寧波大學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
    中新網杭州5月27日電(童笑雨 遊玉增)5月27日,記者從寧波大學獲悉,該校課題組團隊攻克了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該物種的規模化苗種繁育與養殖。成年虎斑烏賊。校方提供  據悉,寧波大學課題組團隊累計育出虎斑烏賊苗種120餘萬隻,養成500克以上商品烏賊11萬隻,創造了中國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記錄,為開展大規模養殖奠定了基礎。  烏賊曾是東海四大海產之一,但因過度捕撈和環境問題,面臨瀕危。其中,虎斑烏賊在東海已難覓蹤跡。進行繁育,就要從南海引種。但烏賊又有噴墨習性,性成熟個體很難運輸養活。
  • 禁漁期也能吃上活海鮮 寧波突破虎斑烏賊規模化繁育養殖技術
    5月22日,從寧波市科技局和寧波大學聯合召開的相關發布會上傳來好消息,由寧波大學海洋學院蔣霞敏教授等牽頭的虎斑烏賊產業化養殖項目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累計育出苗種120餘萬隻,並以較高成活率養成虎斑烏賊11餘萬隻,有望今年夏天投放市場。烏賊曾是東海四大主捕對象之一,但隨著過度捕撈與生存環境的惡化,其資源已日益減少。
  • 「南卵東調」後育苗十年,寧波突破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
    烏賊曾是東海四大主捕對象之一,但因過度捕撈和環境問題數量銳減。其中,口感甚佳、深受市場歡迎的虎斑烏賊更一度絕跡,當地試圖突破虎斑烏賊人工養殖這一技術難題。不久前,寧波市科技局和寧波大學共同發布消息,2014至2019年,寧波大學課題組團隊累計育出胴長 2 釐米以上的虎斑烏賊苗種 120 餘萬隻,養成500g以上商品虎斑烏賊11萬隻,創造了國內虎斑烏賊人工養殖數量最多,單體最大的歷史紀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該物種的規模化苗種繁育與養殖。
  •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劉建勇:虎斑烏賊有望成為新興的養殖品種
    儘管國外在1978年就開始進行了烏賊的繁育和人工化養殖,而直至目前國內學者的研究還較少。國內虎斑烏賊主要是通過海域捕撈獲得,人工規模養殖尚未出現。虎斑烏賊人工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個體發育不良,存活率低等情況。  據了解,廣東每年海洋捕撈有近2萬噸烏賊,平均個體都在0.5公斤以下,其中有2000噸為活捕。
  • 象山人工培育擬目烏賊取得成功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沈孫暉 通訊員陳佳雯 陳挺)走進象山來發水產育苗場育苗車間,第一代人工培育的擬目烏賊幼體靜靜躺在水泥池內,工作人員正忙著給它們「搬家」。在寧波大學教授蔣霞敏及其團隊的幫助下,象山人工培育擬目烏賊已獲成功。據悉,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育苗成功。
  • 虎斑烏賊將上規模養殖 寧波人明年能吃上活烏賊
    記者從昨日舉行的「2014浙江(象山)海洋科技發展論壇暨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洽談會」上獲悉,由寧波大學試養成功的虎斑烏賊將上規模養殖,預計明年,寧波人就能吃上活烏賊。  2012年,寧大蔣霞敏團隊分別在福建和廣東開始進行虎斑烏賊的人工育苗。蔣霞敏介紹,虎斑烏賊苗種投放時僅有硬幣大小,「經過118天,就能長到巴掌大小」。
  • 寧波大學:學生團隊攻克烏賊育種國際難題—新聞—科學網
    但是在寧波大學,一支學生研究團隊卻率先攻克了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育種的國際難題,為虎斑烏賊產業化發展帶來歷史性突破,也為眾多吃貨帶來了「福音」。 那麼這支學生團隊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六年探索 攻克國際難題 據了解,虎斑烏賊是我國重要頭足類水產品之一,可謂全身是寶。
  • 曼氏無針烏賊人工養殖成功 市民或有口福啖「賊」
    市水產研究所副所長周文玉研究員昨天透露,曼氏無針烏賊已由市水產研究所的專家養殖成功,人工養殖成功的曼氏無針烏賊已經可以上餐桌供市民食用。  據悉,生長在海洋裡的烏賊有數百種之多,而生長在東海南部福建海域的曼氏無針烏賊是優質烏賊品種,與上海市民經常在菜場裡買到的烏賊不同,曼氏無針烏賊彈性好、鮮嫩、肉質纖細,口感好,每隻只有1-1.5兩大小,一般整隻烹調後,入口非常好吃。近年來,受環境汙染、資源退化等影響,曼氏無針烏賊的捕撈量逐年減少。
  • 陳道海教授:讓烏賊成為新的水產養殖種類
    緩和小烏賊的情緒,陳道海總有一套。在養殖烏賊的研究過程中,陳道海與他的科研團隊成員們勤於思考,勇於嘗試,不畏失敗,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養殖難關,填補了一項又一項的科研技術空白。  2011年,陳道海應湛江電視臺邀請,分4期主講「日本無針烏賊人工養殖技術」專題,節目播出後許多養殖企業或農戶紛紛上門或電話諮詢相關技術,社會反響強烈。
  • 全人工養殖小黃魚,今年將遊上寧波人餐桌
    歷經7年,小黃魚成為繼大黃魚、烏賊之後第三種實現人工規模化繁育的重要經濟海產,也是象山繼大黃魚、南美白對蝦、三疣梭子蟹、壇紫菜之後又一個極具前景的產業。一條小黃魚,有望撬動一個大產業!野生資源逐漸匱乏小黃魚俗稱小鮮,在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廣受歡迎。
  • 烏賊海水網箱養殖技術,養殖季節是什麼時候呢?如何選擇海區養殖
    網目規格大小根據烏賊大小而定,一般全長為0.7~1.0cm的烏賊苗種,網目大小為0.4cm,之後隨著烏賊的生長網目應相應增大。為避免光強較強引起烏賊躁動不安而噴墨死亡,在網箱上方安裝黑色遮陽網遮光,高度以方便投餌為宜。同時為防海鳥襲擊烏賊,可做網蓋。
  • 浙江寧波市面上的墨魚多來自外地 正宗野生東海烏賊哪裡找?
    昨天,家住萬安小區的李先生來到附近的一家超市,想買幾隻正宗的野生東海烏賊,宴請剛從上海回來的親戚。不料,營業員如實告知,正宗東海烏賊無貨,僅有外地墨魚,每500克僅20元。昨天,記者來到市區多家菜市場逐一察看賣墨魚攤位,發現這老寧波熟知的東海烏賊真的難覓蹤影。
  • 有著「烏賊」之稱的墨魚,人工養殖的時候這5個養殖技術很重要!
    有著「烏賊」之稱的墨魚,人工養殖的時候這5個養殖技術很重要!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現在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衣食住行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在飲食這一方面。對於一些營養比較豐富的肉類,他們都非常的喜愛,一說到墨魚,大家可能並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一說到烏賊大家肯定有所了解。烏賊本身的營養價值就是比較高的,並且這幾年來被很多人的大肆捕殺,所以市面上的墨魚開始供不應求,很多人便抓住了這個特點,逐漸加入到了養殖的行列當中,那麼在養殖墨魚的時候,這五個養殖技術你了解嗎?一起來看一下吧。
  • 浙江寧波大學學生嘗試批量生產軟殼蟹 7月後有望面市
    浙江寧波大學學生嘗試批量生產軟殼蟹 7月後有望面市2014-05-06 08:04:00  水產養殖網  這個麻煩問題,有望被寧波大學一幫搞水產養殖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解決,這幫大學生在學校實習基地投入了兩年時間,「養」出了軟殼三疣梭子蟹,不僅連肉帶殼都可以吃,而且比普通螃蟹更鮮美有營養,預計今年7月份後將大批量面市。  軟殼蟹連肉帶殼都能食用  什麼是軟殼三疣梭子蟹?它與普通的三疣梭子蟹,有什麼樣的區別?
  • 烏賊渾身都是寶,它還有3大獨門絕技,很多人不知道
    這賊就是烏賊,烏賊俗稱花枝墨斗魚或墨魚,一種看似老實本分,其實生性很是狠毒,兇猛又狡猾的動物,賊點子特別多,在海洋裡也是名副其實的一霸,10多米長的大烏賊還經常與鯨魚搏鬥,烏賊可是個十分貪吃的傢伙,因此捕捉獵物時,那叫一個穩準狠,烏賊一旦捕捉到獵物,會用十隻觸角緊緊抱住,就算獵物拼命針扎,也插翅難逃,烏賊不光兇猛,而且特別狡猾,有很強的生存技能。
  • 寧波菜中的烏賊混子
    ○朱惠民  美食家沈宏非在《寧波菜空城計》一文中解讀香港文人倪匡(寧波人)所擬的寧波菜食單,內有烏賊混子一味,他是這樣說的:「『烏賊混子』聽起來酷似黑社會俚語,其實就是新鮮烏賊魚的最簡單的做法,整隻扔到水裡煮熟,蘸醬油連肚子裡『墨水』一起吃,又名『黑棗』。」此詮釋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