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房企長租公寓規模半年考:萬科泊寓第一,龍湖冠寓第二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蘭)7月13日,克而瑞發布今年上半年房企長租公寓規模排行榜。榜單指出,2020年過半,在整體經濟大環境承壓背景下,租賃行業負重前行。今年一季度,突如其來的疫情促使企業開始反思租賃行業發展的內在邏輯;二季度,行業發生了一些新變化,企業開始聚焦資產質量,弱化規模指標,主動調整優化資產結構,關閉一些運營低效的項目,通過收併購整合導入優質項目資源。
規模拓展收縮,TOP20管理規模下滑
榜單顯示,2019年,伴隨整體經濟環境收縮的大背景,房屋租賃行業步入洗牌期。市場供需處於盤整的弱平衡狀態。進入2020年,疊加疫情的衝擊,加速租賃市場下行探底。在此基礎下,二季度,房企長租公寓整體規模拓展仍處於停滯狀態,各企業聚焦內部資源做結構優化,提升資產質量及開業轉化,導致TOP20房企長租公寓管理規模增速環比一季度下降5%,且管理規模門檻相較一季度有所下降;同時,二季度開業增速回升,新開業規模增長6.3%。
究其原因,克而瑞租售事業部分析指出,企業對資產質量進行結構性優化,導致管理規模的下滑。其中,萬科泊寓退出部分廣深城中村改造項目;龍湖冠寓轉向提升經營質量,加大重資產項目的開發力度,選擇主動調整優化部分運營欠佳的項目;金地草莓社區、石榴熊貓公寓及寶地友間公寓也調整關閉了部分運營低效的項目。
截至6月底,TOP20企業累計管理規模下滑至約67.8萬間,但開業規模上升至35.7萬間。基於此,克而瑞租售事業部預計,下半年房企長租公寓仍將聚焦提升經營質量及開業轉化,規模維持低增速。
頭部效應加速,開業增長聚焦重資產模式
可以說,上半年TOP20房企長租公寓企業陣容穩定,目前市場競爭格局基本成形。從榜單來看,無論是開業規模,還是管理規模,萬科泊寓、龍湖冠寓、旭輝領寓均排在前三名。
其中,頭部企業仍保持較高的開業轉化,TOP5企業中,萬科泊寓仍保持領先優勢,上半年新開業轉化約15000間,平均月增長約2500間。北京首個集體土地租賃項目萬科「泊寓|院兒」也於近期入市。
其次,龍湖冠寓、朗詩寓二季度新開業分別達到3270間、3555間,開業轉化情況較好。此外,合景泰富新開房源超1000間,二季度首次進入TOP10;佳兆業開業轉化提升,累計開業房源超9000間,上升至第八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融資收緊的環境下,頭部企業仍具備多渠道、低成本的融資優勢,通過發行4%-5%的租賃住房專項債券,獲取資金優勢。在市場下行周期中,市場競爭的調整下提升企業市佔率。在此基礎上,二季度TOP5企業頭部效應加速顯著,TOP5企業開業規模佔TOP20比例達到76.2%,相較一季度環比再提升2%。
此外,在偏保守的態度下,房企轉向了聚焦具備資源優勢的重資產模式。榜單顯示,上半年,龍湖冠寓、景瑞悅樘及中駿方隅相繼推出位於核心城市的優質重資產項目。以二季度為例,中駿方隅上海新開業兩個重資產項目,新增房源965間。同時,由於重資產項目開業轉化周期較長,規模低增速將常態化,更側重「質」,優質資產也更能提升企業和資產的抗風險能力。
政企合作,開拓新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再次強調鼓勵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政策性租賃住房也將成為長租公寓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基於此,業內預計,未來,政企合作也成為房企長租公寓努力開拓的增長點。
實際上,頭部企業中,萬科泊寓、龍湖冠寓、旭輝領寓等均較早展開公租房、人才公寓的合作,合作落地如萬科閔房泊寓疏影店、重慶龍湖冠寓嘉陵大廈等項目。同時,綠地、中駿等房企也在積極跟進政策性租賃住房。
二季度,朗詩寓杭州新開業4個項目,其中,與政府合作的大規模租賃社區——朗詩寓瓜山未來社區項目新開業兩家門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旭輝領寓得益於前期深耕上海資源,積極展開政企合作,上半年在上海松江和閔行落地5個輕資產項目,管理規模上升至上海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