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滷肉熟食店,並不是味道好就一定能經營好。很多熟食店到關門的那一天也許都沒明白自己為什麼倒閉的。今天我們來聊聊熟食店不可碰的幾大禁忌,一旦涉入其中,極有可能最終就是被淘汰的命運。
今天要說的這幾大禁忌,對於一些無論是生意火爆還是生意慘澹的熟食店來說,都有可能誤入其中。如果不能及時的調整經營方式和策略,最終可能只有關門大吉。
今天我們首先要說的第一個禁忌就是價格戰,或者說是價格營銷。如果說是在開店之初或者重要節假日做一些合理的價格營銷,這個是合理的促銷活動,能夠達到很好的營銷和推廣效果。但是其實很多時候,經營者為了拉客或者湊人氣,在沒有經過市場考察和調查就盲目的進行降價、打折等活動,這就犯了大忌了。首先無論你是降價還是打折,其實已經將你的底價透露給顧客了,當顧客知道了你的底價,以後每次購買都會要求你打折,如果你不打折,顧客還會怪罪你,可能以後就不來了。再者說,降價、打折勢必會造成利潤嚴重下降,而為了保持利潤,就會降低食材和原材料的進貨陳本,從而就降低了菜品的品質,這樣最後自己就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我們在非節假日不要輕易的去做價格營銷,實在要做活動,可以做一些低成本的菜品來贈送給顧客,如送一點滷素菜或者滿100送試吃菜品等活動。
第二個禁忌,盲目的模仿或者跟風。這裡所說的模仿和跟風,既包括菜品、味道,也包括營銷方式、宣傳方式,甚至有些連裝修風格、店面裝修都模仿和跟風。雖然說向優秀同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完全的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卻是不可取。這種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不經過消化和思考的模仿,最終的結果就是丟掉了屬於自己的特色和特點。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特點,那也是自己立足於行業的基礎。如果看著別人某個菜品賣的好,自己立馬做出來往自己櫃檯上架售賣。暫且不說能不能賣,先來說你能不能做好?別人賣得好的菜品,必然有獨到之處,不是我們花三五天時間就能模仿出來的。如果做得不好,反而壞了自己名聲,同時幫別人做宣傳。最後落得個「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下場。
第三個禁忌降低標準。這個有菜品質量標準的下降,也有服務質量的下降。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是熟食行業的大忌。造成菜品質量和服務標準的下降,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降價或者打折等價格營銷造成的結果。盲目價格營銷最常見的就是降價銷售,而我們菜品的成本和其他支出如房租,工資,水電費用是基本固定的,如果降價銷售勢必會降低利潤空間,而為了保持利潤空間不被過度減少,最常見的辦法就是在食材的採購成本上面做文章。而一旦食材質量降低了,做出的菜品無論味道還是口感都會變差,最直接損失的就一批老顧客。因為老顧客是經歷過這些菜品巔峰時期的口味的,只要一對比馬上就會吃出不同的味道,結果就是直接讓他們不再來購買和消費。服務標準的降低,直接影響顧客到店的購買體驗,在利潤不保的情況下,服務自然也會隨之降低。試想一下,菜品質量降低,服務質量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其最後結果也就顯而易見。
我們經營滷菜店近30年,分享的都是自己在經營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關於滷菜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技術難點在以前的文章中都有分享,喜歡滷菜的朋友可以加我關注並翻閱做參考。
分享,只是源於對美食的愛好!所以,不喜但也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