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裡雨曦 實習生 劉睿智
如果你平時喝鮮牛奶,那麼或多或少都聽過一個詞——巴氏奶。
所謂巴氏奶,就是用巴氏殺菌技術消毒的鮮奶,它以生牛乳為原料,經過85℃以下的低溫加熱處理的產品。由於殺菌方法溫度不高,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能最大限度地保存牛奶中的營養活性物質,因此被認為是更加營養健康的乳製品。
隨著消費者對於高品質乳製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巴氏奶迎來了春天。各個乳企紛紛加碼巴氏奶,搶灘新藍海。可以預見,巴氏奶將成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不過,巴氏奶是否也有品質之分?什麼樣的巴氏奶才是好的巴氏奶?如何更好地發展巴氏奶產業?中國乳業需要給出答案。
巴氏奶「兇猛」
「隨著時代的進步,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發展,大力發展巴氏鮮牛奶,大力推行優質乳工程,不僅是行業的風口、市場的選擇,更是振興奶業,實現健康中國的必經之路。」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告訴本刊記者,巴氏奶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期。
但目前巴氏奶在國內所佔的市場份額並不高。
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榮譽理事長宋崑岡介紹,2018年我國奶類總產量3176.8萬噸,其中牛奶產量3075萬噸,液體乳製品2505.6萬噸。然而,由於奶源分布不均衡,常溫奶佔據了市場絕大部分份額,根據協會測算,2017年低溫巴氏殺菌乳的市場佔有率約15.2%。
從全球發達地區的巴氏奶消費情況來看,鮮奶在其液態奶產業中佔比基本在90%以上:加拿大99.9%、美國99.7%、英國99.5%、日本和韓國98%、澳大利亞92.6%,而目前我國鮮奶的佔比僅為14%。
相比於常溫奶的紅海競爭,巴氏奶的市場留出了廣闊的空間,成為了國內奶業下一個增長點,也成為了乳企爭奪的下一個焦點。
11月26日,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由光明乳業領銜,包括新希望乳業、衛崗乳業、長富乳業、中墾乳業、燕塘乳業、風行乳業、溫氏乳業、天潤乳業、花花牛乳業、德益乳業、貴州好一多乳業在內的多家乳企代表,共同發布了《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海宣言。在巴氏奶的發展問題上,多家傳統巴氏奶企業達成了共識。
事實上,今年新希望和長富等乳企曾先後召開新鮮論壇,而光明、衛崗、燕塘、風行、中墾、三元等乳企早已就新鮮巴氏乳達成共識,大力發展新鮮巴氏乳成為國內乳企未來奮進的目標。
除此之外,以常溫奶為主導的伊利、蒙牛、恆天然等乳業巨頭,近些年也加入了巴氏奶戰局,加快布局巴氏奶市場。
低溫鮮奶的高增速和高利潤是各大型乳企紛紛加碼這一品類的一大原因。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爭搶市場高端化紅利是企業入局低溫鮮奶的原因之一,這背後也潛藏著豐厚的利潤。」
來自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高端和超高端的鮮奶產品,在整體鮮奶品類中的佔比增速迅猛,增長率分別為20.3%和56%。
在同等定位下,低溫鮮奶價格比常溫奶要高30%左右,這主要是低溫鮮奶物流配送冷鏈成本遠高於常溫奶。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分析認為,低溫巴氏奶作為光明乳業的強勢品類,預計2019年增速兩位數,其中優倍鮮奶1~9月增速預計超20%,今年優倍鮮奶加速全國化推進,拓展華東以外市場,取得較好成效,而致優娟姍鮮奶也實現快速增長。
構建優質乳標準體系
巴氏奶迅猛發展,評價標準和品質管控措施也應及時跟進。
目前我國的巴氏鮮奶國家標準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在殺菌工藝上尚未有明確定義,導致市面上各種「類鮮奶」魚目混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巴氏鮮奶的長足發展。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所長、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告訴本刊記者,優質乳的核心價值在於保障人類健康的能力,它具有三個標準,一個是安全健康,一個是綠色低碳,一個是營養鮮活,只有達到標準才能夠真正地實現振興奶業的目的。
據濮韶華介紹,目前行業存在多種殺菌工藝,有高溫短時、超高溫極瞬時、低溫短時等等,其中,澳新標準、IDF、世界衛生組織等更多提到的是63℃30分鐘及72℃15秒。
另外,歐盟巴氏奶標準明確要求乳過氧化物酶陽性,即要有乳過氧化物酶檢出,這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活性營養物質,也是巴氏奶過熱程度的標誌。
而美國標準,則羅列了巴氏殺菌等效的溫度組合,其中溫度最高的組合是100℃0.01秒,如果殺菌溫度超過100℃,時間大於0.01秒,活性營養物質就損失了。
因此,光明乳業研發團隊經過大量測試,對巴氏奶的熱傷害強度進行了分級,從低到高分為A到E級,並從眾多殺菌工藝中最終確定了75℃15秒殺菌工藝以及4℃7天新鮮保障組合。
為此,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光明乳業聯手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發布了優質巴氏殺菌乳等7個團體標準,構建優質乳完整的標準體系,奠定優質乳工程未來發展基石。
王加啟表示,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系列團體標準體系的發布,是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對光明乳業等實施優質乳工程企業所生產的巴氏鮮奶產品進行評估的結果,這個標準的發布是突破性的,給乳企提供了提升鮮奶品質的重要手段和依據。
峰會上,來自行業各層面人士達成共識,以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為起點,上海宣言為序章,行業間將形成合力,推動活性物質指標成為新鮮巴氏乳第一標準,未來消費者和行業都可以用更加理性的判斷來評價巴氏奶的品質。
扛起優質發展大旗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勳告訴本刊記者,巴氏鮮奶等低溫乳製品既可保證安全飲用,又可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質和天然營養,可謂完美的乳製品,大力發展巴氏鮮奶等低溫乳製品對推動我國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奶牛養殖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而作為國內巴氏奶行業的龍頭企業,光明乳業在多年的發展中總結了一套巴氏奶的發展方式,對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堪稱巴氏奶的光明樣本。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業的75℃15秒殺菌工藝以及4℃7天新鮮保障組合,建立在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同時還要滿足營養健康的要求,這需要全產業鏈的綜合發力,包括優質奶源、全程冷鏈和最佳工藝,這也是光明乳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可以使牛奶中保留最多的活性營養物質。
據光明乳業相關人士介紹,為了給消費者提供一杯真鮮牛奶,光明乳業建立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最高新鮮保障標準,從五個維度確立光明乳業在巴氏牛奶全過程的「5C」核心競爭力標準,光明「5C」領鮮標準包括C1柔和A級工藝、C2A級奶源、C3世界級製造、C4五星級冷鏈、C5「EQMS」世界級質量管理體系。
優質奶源是一切鮮活奶源的基礎保障,光明乳業堅持好種育好牛,好牛產好奶,在專業育種、營養養殖、高效管控、用戶體驗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據悉,光明乳業不僅擁有世界最大的液體乳單體工廠之一——華東中心工廠,而且採用國際領先的裝備技術,「兩化」融合的智能MES系統。同時光明乳業通過對標美國AIB標準,在國內首創生產、製造千分標準,並把千分標準與WCM世界級系統充分融合,最終形成了光明乳業自己的先進位造管理系統。
2018年12月,光明乳業提出發力巴氏奶的全國化發展戰略。這是一次大膽嘗試,因為對奶源以及運輸的要求極高,在此之前,中國市場的巴氏奶一直停留在區域性生產、區域性銷售,尚未有一款巴氏奶在全國市場有售。
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乳企,光明乳業的另一大底氣在於冷鏈物流。據了解,光明乳業獨創了光明領鮮五行質量管理系統,依託系統化管理,成為行業內唯一通過BRC、SMD,雙A+最高級別認證的冷鏈物流企業,榮獲國內冷鏈物流百強企業。
「讓活性物質指標成為新鮮巴氏乳第一標準,讓具有活性蛋白活性酶的新鮮巴氏乳惠及每一個消費者。」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光明乳業副總裁羅海與上海光明優倍女排隊員共同發布了全新升級的光明優倍鮮奶產品。
通過不斷優化各環節工藝,此次升級後的光明優倍鮮奶活性蛋白活性酶含量更高:其中免疫球蛋白≥100mg/L,乳鐵蛋白≥30mg/L,乳過氧化物酶≥2000U/L,這些活性營養物質具有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抗菌等作用,力求給消費者提供最新鮮的高品質牛奶。
「做強做優、高品質,是當前中國奶業最大的政治。」在王加啟看來,奶業發展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方向,如果一個產業扛不起優質發展的大旗,它就沒有任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