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DUAN WU
午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你知道嗎,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因為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這是由於「閏月」引起的~
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哪些冷門知識?快來get一下吧~
為什麼要說「端午節安康」?
端午,是夏季(午月)開端,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認為是「惡月」,古人形容此間「五毒盡出」,蛇蟲繁殖,易咬傷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
所以端午節的主要民俗,包括飲雄黃酒、帶香包、掛菖蒲和艾草、拴五色絲線、掛五毒圖都有驅除災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
端午節可謂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節點,類似於今天的「公共衛生日」,這也是為什麼端午節的祝福語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樂」。
為什麼說端午節是名字最多的節日?
因為端午節的名字有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
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
你知道屈原姓什麼嗎?
說到端午節,大家會很自然地想起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他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愛國詩人,也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
相傳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所以後人一說到端午節,就會想到屈原。那麼問題來了:屈原姓什麼,你知道嗎?
屈原其實姓「羋」(發mǐ音),司馬遷曾在《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
屈原出生在楚國,楚的國姓就是羋,「屈」字是他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
粽葉是棕樹的葉子嗎?
包粽子當然要用到粽葉,但實際上,我們口中的粽葉並不是指某一種植物的葉子。
從全國範圍內來講,粽葉可以是蘆葦葉、箬葉以及種類繁多的其他粽葉,如: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荷葉、粽巴葉。而我們包粽子多用粽葉蘆。
粽子最初是用什麼包的?
據《本草綱目》記載:「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之形,故曰粽」。
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再用草灰拌水煮熟,稱之為「角黍」;也會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之為「筒粽」。
香袋裡面最早放什麼?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其他許多習俗,比如賽龍舟、喝雄黃酒、掛香袋等等,端午節孩童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用。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
這些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節何時成為世界人類非遺?
在2005年11月,韓國就把端午祭給申遺了,雖然韓國的端午祭並不是現在我們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端午節,韓國的端午祭也是在端午這一天,主要是薩滿祭祀、歌舞表演。
但是作為中國人看到這個消息,也還是非常激動,所以中國也重視起了傳統節日的重要性,所以在2007年11月15日中國就把端午節確定為法定的傳統節日了,其中還包括清明和中秋了。
直到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才把中國的端午節正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一員。
端午節的五黃是什麼?
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因為傳統理論認為,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吃「五黃」可利用端午節節氣的力量,祛除寒溼,祛除五毒,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黃酒、鹹蛋黃。
以上就是本期小知識,
你get到了麼~
在此,
教育君也向大家道一聲:
端午安康~
記者:餘蘇晏
編輯:李思凡
責編:餘蘇晏
一審:張麗亞
二審:楊世玥
昆明教育新媒體矩陣
原標題:《漲知識丨get這8個小知識,你就是最懂端午節的仔~》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