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開局已經魔幻了一段時間,並且可能一時半會還停不了。 網上的段子說,如果給你一個穿越回去的機會,你會對2020年的自己說什麼?答:「多買點口罩」。
雖然是逗趣的段子,但是大人覺得實在過於真實。以前每天跟朋友聊天的問候都是「今天吃什麼」,最近徹底變成:「你今天買到口罩了嗎?」
熱搜上各種新聞會輪換,但關於口罩的消息一定不會缺席。
從最開始的柚子皮口罩、礦泉水瓶口罩,到現在的「自製口罩」、「衛生巾當口罩」,人民群眾在這件事上真的充分發揮了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
除了用姨媽巾做口罩,還有各種衛生用品也被大家充分利用,防溢乳墊、紙尿褲紛紛往頭上套,這些材料自製口罩真的靠譜嗎?除了做口罩,關於衛生巾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今天大人來跟你們聊一聊叭。
衛生巾自製口罩有用嗎?
作用不大哦。
大家會從姨媽巾聯想到口罩,估計也是因為相似的結構和材質。一般醫用外科口罩的結構分為三層。
外層紡粘無紡布,具有防飛沫設計,中層熔噴無紡布,發揮過濾效果,內層紡粘無紡布,主要作用是親膚吸溼。
醫用口罩防病毒的重點在中間過濾層,由纖維直徑較小、 過濾性能好的熔噴無紡布超聲波焊接而成,具有一定透氣性,很適合用於醫療、工業過濾材料。
而衛生巾一般由表面層,吸收層和底層三部分構成,表面層與皮膚直接接觸,主打親膚作用,一般用水刺無紡布材料。
中部吸收層是姨媽巾的核心部分,一般用高分子吸水樹脂等材料,不具有顆粒過濾性能。底層防止水分漏出,一般採用環保PE透氣底膜。
所以從結構上看,口罩與姨媽巾的共同點,就是內層都使用了親膚材料。但他們作用的重點根本不同,口罩功能是過濾,姨媽巾功能主要是吸溼。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飛沫非常小,甚至肉眼不可見,要防住這類飛沫,依靠的是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PFE),衛生巾和護墊暫時沒有證據顯示有這種防護力。
另外,也有童鞋問到,衛生巾有防菌功能,是不是能夠防病毒呢?
根據研究顯示,防菌衛生巾主要針對的是大腸桿菌和金黃葡萄球菌,而新冠病毒是一種病毒,前面講消毒的時候我們也講過了,細菌和病毒是兩碼事,還沒證據顯示防菌衛生巾對冠狀病毒有效果。
所以,用衛生巾自製口罩是不靠譜的。如果把衛生巾貼在口罩上,作用也不大,唯一的功能可能是吸溼了。
有顆粒防過濾能力的口罩如果變溼,防禦屏障破壞導致病毒進入,如果把護墊貼在醫用口罩內側,每次戴完撕下即扔,可以起到一定吸溼作用,延長醫用口罩的使用壽命,但這樣也可能因為透氣性差而影響呼吸。
所以雖然大人心裡不建議大家這麼用,但是秉持著「戴口罩比不戴好,戴醫用口罩比帶普通口罩好」的想法,實在買不到口罩的童鞋,可以嘗試一下這個用法。
另外防溢乳墊、紙尿褲也同理,它們結構和衛生巾相差不大,顆粒過濾功能也暫時沒有數據證明,所以大噶用它們自製口罩的心思可以省省了。
真的沒有自製口罩方法了嗎?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大噶可以參考大邑縣疾控中心發布的自製方法。
需要準備的材料有:外層用於防噴濺的棉布,中層用安全無毒的一次性保鮮膜,還有內層親膚的醫用紗布。
然後將這三種材料,裁剪成適合臉部大小的長方形片狀,按照棉布-保鮮膜-紗布的順序疊好,用針線縫合四邊。
再把綁耳朵棉線縫上,一個自製口罩就做好了,佩戴的時候要把棉布層放在外側,佩戴時注意鼻子兩側的密閉性。
這種自製口罩,僅限於非醫務人員,在外出等應急情況下短時間使用,回家後可以清洗晾乾。
但大人必須和大家說清楚。自製口罩防護性能未知,細菌過濾效率等功效爭議較大。它是在沒有口罩,又不得不出門的情況下,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自製口罩不能代替其它正規防護口罩!
材料去產口罩,衛生巾庫存告急?
經歷過瘋搶口罩、消毒液、酒精、雙黃連口服液之後,前幾天大人的朋友圈又被一條消息刷了屏。
大概意思就是,接下來幾個月,那些原本生產衛生巾和紙尿褲的工廠,都被徵用去生產口罩了,所以接下來這些物資面臨斷貨缺貨,呼籲大家抓緊囤貨。還有商家說,紙尿褲材料被徵用去做口罩,很多紙尿褲廠家已停產,呼籲寶媽「抓緊囤貨紙尿褲」。
首先我們來說說生產材料的問題。上面提到,口罩和衛生巾紙尿褲的材質雖然同為無紡布,但無紡布細分也可以分為很多種。
口罩使用的無紡布面料是熔噴無紡布,衛生巾紙尿褲使用的是水刺無紡布,所以「紙尿褲材料被徵用做口罩」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另外,現階段的確有紙尿褲生產廠家,短時間內硬核改造生產線支援生產口罩,但這也是在合理減少原本產能的情況下,分出部分生產線作口罩生產。
並且這也是我們作為生產大國在短時期內作出的緊急調整措施,等一段時間過後,口罩產能逐漸上來,這些生產廠家就會回歸到原本的職能上去。
依大人看來,這次「斷貨警告」,商家營銷宣導的成分可能比較大,大噶理智對待,按照自己的需求合理購買就好,不需要瘋搶囤貨啦。
防煙防毒面罩行不行
還有網友提出,家裡沒有口罩,但是卻有以前準備消防器材時買的防煙面罩,也是全包圍式的結構,看起來很有安全感。
這種消防用的防煙面具,可以避免人體被高溫煙氣灼傷,防止有毒氣體和塵埃對人體的傷害,但對於細菌和病毒它有點力不從心。
濾毒罐是防煙防毒面具的核心部件,運用活性炭的吸附原理達到防護效果。
有研究顯示,活性炭對於流感病毒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新型冠狀病毒的體積要小於流感病毒,所以用防煙面具防病毒存在較大的風險。
並且活性炭吸附容量有限,一旦達到限度,病毒被吸附在活性炭上二次汙染,然後隨著呼吸進入口鼻,容易受感染。
所以對於新冠肺炎的預防,佩戴防煙防毒面具,最大的效果可能是搞笑了。
口罩可以用微波爐消毒?
也是不行。
網上的口罩消毒方法五花八門,上次我們說過溼法消毒會破壞口罩阻隔性能之後,網友又想出了「微波爐加熱消毒口罩」方法並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但這個方法讓看了視頻去嘗試的人,差點把家給燒了。
不管是醫用外科口罩還是N95口罩,鼻夾的部分都含有金屬材料。金屬材料放進微波爐裡會產生大電流放電火花,嚴重時會燒壞爐體或器皿。
大人能明白大噶消毒口罩的迫切心情,但對於這種常識問題,不應該盲目聽信網上傳言,要保留自己的判斷能力啊。
口罩噴酒精遇到84會中毒?
這條還是謠言。
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NaCIO),與酒精(CH3CH2OH)可能發生的反應有:
所以84消毒液和酒精反應的最終產物有,乙酸、乙醛、氯仿、碳酸鈉、碳酸氫鈉等,不會產生氯氣。(但84和潔廁靈一同使用會產生氯氣!)
引起大家關注的「口罩噴酒精遇84消毒瞬間中毒死亡」事件,也被闢謠了。
至於專家為什麼不鼓勵大家用酒精給口罩消毒,之前大人也講過,酒精消毒法會讓口罩變溼,影響顆粒阻隔效率。並且酒精噴完口罩戴臉上,也可能造成皮膚刺激、過敏等症狀。
篇幅有限,關於衛生巾能不能做口罩、自製口罩方法,還有口罩消毒的問題,大人就先暫時分享到這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