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到底是人間煙火,還是「網際網路煙火」?

2020-12-19 向善財經

文:向善財經

地攤經濟的躥紅讓人始料不及,幾乎所有人對待地攤的態度,都發生了360度的大轉變:城管不再到處追趕小攤販,甚至要親自打電話邀請人家來擺攤,從前不屑一顧的擺攤秘笈在網上瘋狂流轉,眾人紛紛借閱,就連大佬們之前的擺攤經歷都被扒的一乾二淨。

種種跡象表明,地攤經濟已經成為了全民的狂歡。

「走近」地攤瞧一瞧

改革開放之後,國家放開了對個體工商戶的限制,19歲的章華妹從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到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她本人則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地攤經濟也迎來了繁榮發展時期,好多大佬利用擺攤實現了資本原始積累。

例如聯想公司創始人柳傳志,早期就是靠著擺攤賣電子表、旱冰鞋、運動褲衩以及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在北京中科院門前擺攤賣東西。

馬雲早期創辦了海博翻譯社,早期時候淨虧損,只好通過擺攤補貼公司,結果擺攤利潤超乎想像,在朋友勸說下馬雲仍然堅持著自己原來的理想,不然肯定是擺攤領域的王者。

然而自2008年開始,全國掀起的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熱潮,「城市形象」被管理者擺在了首位,地攤行業由於太「接地氣」,成為了文明城市中最大的犧牲者,小攤販們從此也開始了「遊擊生活」,與城管之間的「相愛相殺」,成為人們記憶中的一道風景。

地攤經濟的消失,確實讓很多大城市確實變得乾淨整潔,但是人間的煙火氣息卻幾乎消失,城市似乎變成了一座座冷冰冰的「鋼鐵叢林」。

由於今年開年不利,百年不遇的疫情黑天鵝來襲,使得我國經濟遭受巨大損失,今年一季度的GDP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而且失業率也不斷上升。

這時地攤經濟似乎成為對付病毒的一劑「良藥」,再次扛起經濟復甦,穩定就業的大梁。截至目前,超過30個市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

從天眼查搜索「地攤」可以發現,不少做地攤燒烤的攤販連公司都已經創立,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差擺攤了。

有意思的是,線下之物的地攤還沒起來,線上倒是先火起來了。

各個網際網路公司紛紛開啟了擺攤模式,熱搜上很快就出現了「騰訊總監擺地攤招聘」的新聞,從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位頭戴口罩,拿著大喇叭的HR坐在地上,舉著急招兩字的A4紙,地上還擺著各種招聘的崗位,從這位總監口罩背後仿佛能看到一臉壞笑的表情。

滴滴也不甘寂寞,把自家單車往旁邊一擺,地面的攤子上各種優惠不用看也知道要幹啥了,這位仁兄的打扮真的的「一絲不漏」,棒球帽+黑墨鏡+藍色口罩,把臉藏的嚴嚴實實,看來對於擺地攤還有那麼一絲害羞。

唱吧創始人陳華在北京朝陽區太陽宮地鐵口開起了練攤模式,叫賣起了自家的麥克風,還親自獻唱。

當然,有沒有人照顧生意無所謂,重要的是完成線上任務,能上熱搜就更好了。

網際網路大廠們也不僅僅出來擺攤給大家起個榜樣作用,他們也針對地攤經濟發布了相關的扶持政策。

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 1688 平臺針對「地攤經濟」提供了超過 700 億元的無息賒購;京東的「星星之火」計劃將攜「500 億品質貨源助力地攤和小店經濟」;騰訊在微信平臺中推出了「全國小店煙火計劃「。美團推出的「春風行動」百萬小店的扶持計劃。蘇寧推出「夜逛合伙人」地攤夜市扶持計劃。

真想只有一個

網際網路大廠的一系列行動當然是有其深層含義的,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就出來擺攤賣東西或者招人,也不會隨隨便便拋出一個政策。在向善財經看來,這次「地攤秀」主要在這三個方面:

1.這是一場盛大的「流量爭奪戰」

網際網路行業中的主要收入還是以廣告為主,而廣告收入的基礎則是流量,在網際網路下半場,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企業難尋機會增長點,而疫情的到來也讓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雪上加霜。

疫情使得整體經濟萎縮,削減成本變成頭等大事,廣告主的支出變得越發謹慎,因為廣告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長期,一時的削減短期來看對銷售影響不大,所以廣告需求在疫情中的下降幅度巨大。

根據艾瑞的數據,Q1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整體規模預計環比減少35.8%至 1,212 億元。2019年全年中國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增長率為18.2%,Q1 網絡廣告收入在同比只實現了 1.9%微增。

此次的地攤經濟或將成為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地攤長時間的經營必然會在周邊範圍內建立起一定的私域流量,而各個巨頭通過各種扶持政策實現與小攤販的連結,則可以實現從私域流量到公域流量的引流。

例如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政策,當商家積累到私域流量之後,必然要進行線上線下聯動,實現效率最大化,然後把用戶導流到微信小程序中,間接的也給微信帶來了流量。

可能一個小商販對於巨頭們的引流微乎其微,但是不要忘記了,創業門檻低、經營成本低的特點,使得地攤擁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成都一夜之間新增的十萬人就業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地攤經濟的火熱顯然成為了一個導火索,引爆了一場關於流量的戰爭。當然流量的戰爭需要圍繞用戶進行,下功夫也要找對地方,當用戶都被地攤吸引時,網際網路公司在此發力也成必然。

法國哲學家鮑德裡亞曾說過:「廣告不再是通過理性的力量來說服人,而是以合乎心理的方式,適應著時代的心理結構。」顯然網際網路大廠知之更深,即便是追逐流量也順應著時代潮流,在地攤風口中以一種正當的方式博取著大眾的眼球,收穫流量的同時順帶也為地攤經濟做著貢獻。

2.這是另一種形式的「本地生活」之爭

今年是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競爭最激烈的一年。本地生活一直是美團的主陣地,所以美團可以說是最慘的。由於深受疫情打擊,美團從剛剛盈利又轉為了虧損,並且同時迎來了多個巨頭的競爭。

餓了麼已被阿里收入麾下,今年年初,支付寶全面改版本地生活平臺,將餓了麼放在了開屏首頁。

今年的3月10日,滴滴在杭州和成都推出新服務——滴滴跑腿,在3月17日,滴滴已在上海、深圳、重慶等21個城市上線跑腿服務。

近日,百度App先後在安卓和iOS端上線了「服務中心」小程序,App首頁下拉即可進入。「服務中心」包括醫療健康、快遞服務等9個固定的一級入口,覆蓋便民生活、吃喝玩樂、旅遊出行三個板塊。

而地攤本身屬於本地生活服務的一種,而且要說那種經濟模式最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非地攤莫屬。

本地生活服務本質上是一種懶人經濟,各個玩家爭奪的是誰能給用戶帶來更便捷的服務,比拼的是誰可以最高效的提高用戶的效率。同城的即時配送服務離用戶永遠有著「最後一公裡」的距離,就連線下的商超,水果店,在正式的商業交易之前,仍存在著一道「門檻」。而在用戶路過地攤的瞬間,就已經和商家實現了「零距離」,而這個瞬間足以秒殺大部分競爭對手。

一種經濟形態的存在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們正在變得越來越「懶」,而地攤經濟則高效的滿足了人們這一基本訴求,網際網路巨頭通過扶持地攤經濟的相關政策,可以更好的發力於本地生活領域,通過乘數效應實現質的飛躍。

3.這是網際網路巨頭的下沉之舉

近幾年最火的關鍵詞中「下沉」是其中之一。何謂下沉,在當今網際網路時代,下沉不再是線下實體商業形態中存在的概念,也不再局限於地理位置或行政區域的劃分,而是指觸達之前在實現手段上難以觸達的市場群體。

拼多多成功打破了大眾普遍認同的「事實」——擁擠的電商飯桌已經坐滿了,靠的只有兩個字——下沉,下沉被拼多多帶火了,但是下沉並不好做,作為高高在下的網際網路巨頭,下沉意味著要把自己深深的埋在泥土裡,眾多網際網路公司都被拘泥於「拼多多式下沉」的思維上,而沒有找到新的路子。

如今地攤經濟的升溫顯然給出了新的答案。地攤本質上是下沉市場中的一個細分領域,其販賣的商品價格低可以說是地攤經濟的最大特點,因此其受眾更多的是下沉市場中的基層消費者。

面對廣大的下沉市場,即便是網際網路巨頭,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既然網際網路公司下沉的成本高昂,與地攤商販成為「中國合伙人」或許是個不錯的下沉選擇,和下沉市場中這群土生土長的人聯合,必將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攤佔了誰的坑?

從短期來看,地攤經濟必定會影響到實體店的生意,不過長遠來看,如果國家對地攤經濟持續放開的話,雙方可以融合發展,互相補充,本質上兩者屬於「互補品」的關係。

相比實體店,地攤少了房租等硬性成本,商品價格相對便宜,而且地攤不受時間、地點限制,擁有流動性、隨機性。

實體店也擁有自己的優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具備了一定數量的中等收入階層,這一群體擁有著較強的購買力,也需要實體店提供更加高質量的產品、以及優質的購物環境和服務體驗,而這些是地攤無法滿足的。

所以對於目前的實體店來說,劣質的產品,糟糕的體驗必將被地攤所淘汰,如果想要在市場中長久發展,應儘量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發揮自己的長板效應,提高產品質量,優化服務體驗才是當務之急。

商業用房租賃行業也會迎來一個艱難時期,畢竟當實體店陷入倒閉或者轉去擺攤時,租金也會大幅減少。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認為,「只有把整體框架完善好了以後再逐步推廣,才不會對合法合規的經營者產生衝擊,才不會對商業地產和地方金融系統產生太大影響。」

這種顧慮不無道理,不過在疫情後時代經濟復甦、穩定就業的大趨勢下,地攤經濟的開放與框架完善可以同步進行。

地攤經濟的開放也必將對共享單車領域造成影響,因為兩者本質上擁有著一定的共通之處:都會擠佔城市的固有空間,甚至給城市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在《城市的勝利》作者格萊澤看來: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寄託著人們對未來最美好的希望;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僅有利於保護環境,而且能夠帶來創新與發展,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

但是地攤和共享單車都會使城市的密度過高,反而會對城市產生不利影響。像地攤擁有流動性、隨機性的特點,而且地攤必定要設在人流量較大的場合,所以有很大可能會造成交通堵塞的情況發生。除了交通堵塞外,給食品安全、治安管理、交通堵塞、油煙噪音......等方面也帶來諸多麻煩。

共享單車此前的燒錢大戰,使得越來越多的單車被投放到城市當中,花花綠綠的單車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還給城市的交通治理帶來了嚴重隱患。野蠻生長過後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企業重投放輕管理、殘損車輛堆積、用戶無序停放等等,給市民生活和市容環境秩序帶來很大困擾。

此次地攤經濟的「解綁」,意味著城市空間將會被進一步佔用,城市管理者需要面對大量新出現的城市治理問題。所以目前是共享單車領域一個投放單車的窗口時期,隨著地攤瘋狂湧入城市,城市管理者對於單車的新增投放,必定會越發的慎重,而共享單車市場的格局將來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這也意味著各個共享單車企業可能會出現「有錢沒地花」的尷尬局面。

練攤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每天起早貪黑,承受著風吹日曬,如果想要當做副業,一般人是很難堅持下去的,線上的狂歡只屬於線上,等到大潮褪去,才會發現:地攤經濟的背後,不管是經營者還是消費者,大部分還是屬於月均收入不到一千的6億底層民眾,而地攤也是他們賴以養家餬口的謀生手段。

就像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中心研究人員李婷發文提到的:「對於大多數參與地攤經濟的底層民眾而言,他們很難依靠地攤經濟直接實現階層流動,獲得經營地攤的機會僅僅可以為其提供基本的救濟和保障。」

相關焦點

  • 從地攤經濟,探尋古詩詞裡的人間煙火
    地攤經濟由來已久,它是人類最簡單、最原始、也是最具有生命活力和生活氣息的一種商業活動。自從國家鼓勵地攤經濟的政策一出臺,擺攤的風氣如雨後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一夜之間,街市小巷,,火樹銀花處,小店小攤間,萬頭攢動,人聲鼎沸,各式商品琳琅滿目,那股濃烈的,久違的人間煙火氣息瞬間又回來了。此時,我便想起陸遊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只覺此詩甚是應景。從地攤經濟,探尋古詩詞裡的人間煙火,品味古人筆下的地攤文化。
  • 【關注】地攤經濟:既是人間煙火,也是城市生機
    【關注】地攤經濟:既是人間煙火,也是城市生機 2020-06-13 0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攤夜市,人間煙火
    地攤夜市,人間煙火來源:聯商網2020-06-02 13:36「地攤經濟」這個詞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起因是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範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
  • 聚攏人間煙火,地攤經濟釋放活力
    疫情影響下,實體經濟遭遇困難,自從今年六月份國家大力提倡支持地攤經濟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了「擺地攤」的行列中,這也被認為是最有人間煙火氣息的經濟形勢。每天等待夜幕降臨後,在城市繁華路段的地攤就悄然一直排開,人來人往吆喝聲此起彼伏,這裡確實有生活所迫擺地攤謀求生路的,主要經營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水果蔬菜;也有富家子弟為體驗生活的,開著豪車就靠著後備箱來販賣;還有想趁著熱點讓自己火起來的,比如前段時間火起來的孟婆湯。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夜間經濟也就此繁榮起來。
  • 「地攤經濟」變成了人間煙火,燈火闌珊處,你想賣什麼?
    「地攤經濟」突然火了,基本是刷五分鐘朋友圈基本能看見二十五回「擺攤」這個詞。忽然想起來之前幫我媽擺攤和城管叔叔的鬥智鬥勇,深刻的把「敵不動,我不動」的深刻含義貫徹到底。地攤雖然存在不好的一面,卻也裝了一代人的煙火記憶,從早上車站旁排列的早餐車,到地鐵站門口擺放的水果攤,再到夜市商圈裡陳列的服飾攤……這些一個個小攤,就像燈火闌珊處等待的人,她們不但不會讓你等,並且不會離開,只要你需要,回頭就有她們的存在。
  • 「人間煙火」擺地攤火了!各種玩梗之下,地攤沒那麼簡單!
    最近,"地攤經濟"徹底火了!!!昨天,江西某城管打電話喊商販去擺攤的新聞更是火遍了全網,為了釋放「地攤經濟」活力,讓城市更有煙火氣,江西九江瑞昌市城市管理局還專門設置了多個流動攤販臨時擺放點!有不少網友玩梗,畫出了網際網路人轉型擺地攤能幹啥。一時間,各行各業都能去擺攤!
  • 「地攤經濟」的百年曆程,它是人間煙火,也是一家人的生計
    上海剃頭的小地攤,拍攝於1905年。三個小孩子站在攤位前,等待著攤主爺爺拿吃的,這是個熟食攤,拍攝於1910年。水果攤,1920年拍攝於香港。1924年新年來臨之際的香港,人山人海。1937年,拍攝於上海,圖中是個小吃攤。應該是生煎一類的食物。在北京拍攝的,賣蟈蟈籠的小商販。
  • 地攤經濟正當時,這便是我們喜食的「人間煙火」
    健康的、合理的地攤經濟能夠為保障民生、促進就業、刺激居民消費和經濟恢復帶來新活力,也為城市帶來更多最撫凡人心的"煙火氣"。而隨著地攤經濟的鬆綁,不僅是給了小攤販們信心,更是給我們帶來了實在的感受。是啊,地攤經濟不可或缺,越是接近生活的,越是實在的東西,越是能夠打動人心。所謂地攤經濟,物美價廉的商品、輕鬆愉快接地氣的購物方式,這便是我們喜食的"人間煙火"。
  • 荔枝網評:應時而變,「地攤經濟」讓人間煙火味更盛
    中央文明辦也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以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地攤經濟的「小地攤」蘊含「大民生」。
  • 地攤經濟之「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當然少不了牛雜啦
    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實體經濟直線下滑。可最近隨著兩會的落幕,「地攤經濟」一詞也因李克強總理髮話:「保留地攤經濟,給底層民眾一點溫暖」一夜爆紅。因此各地政策也逐步放開,「地攤經濟」成為了經濟復甦的新動力,讓城市更有煙火氣。
  • 「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那麼集市擺攤賣茶葉怎麼樣?
    總理說「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老百姓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今年各行各業都不好做,地攤經濟也為經濟復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給這個疫情後的城市帶來了生機。晚飯後去散步,看看路邊的攤位,有時候會感覺回到了大胡同的80年代,讓人感覺得到安心。
  • 人間煙火「地攤經濟」火了!PCB人擺攤能賣什麼?
    近日,因為李克強總理在考察中稱讚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地攤經濟」突然就火了,並成為當下最接地氣的風口之一,甚至連城管都打電話給小商販邀請他們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
  • 地攤經濟火了:只要還有煙火氣,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多糟糕
    ……還有人總結出各種「擺攤秘籍」,甚至說開闢出了新的商業路徑:有承接地攤文案的,有提供地攤銷售話術的,有兜售地攤直播技巧的,有推出地攤會員體系建設的,還有對地攤選址和規模化運營的供應。無論是玩調侃,蹭熱度,還是確有入局思路,總之,地攤經濟是真的火起來了。
  •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你最期待的長沙夜市地攤經濟又回來了
    是的,你期待中的那種長沙夜市地攤經濟又回來了!兩會以來,「地攤經濟」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決定,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再把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和評價一個文明城市的硬性指標。消息一出,不少網友直呼「太接地氣」!
  • 聚焦青島地攤經濟|城陽呂家莊夜市:人間煙火氣 問需百家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茜 王勝楠 馬銘徽 青島報導編者按: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大眾網·海報新聞今起推出《聚焦青島地攤經濟》系列報導,通過記者的實地探訪和體驗,展示青島的地攤經濟和城市的煙火氣,以及這座城市在保就業、保民生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今天刊發《城陽呂家莊夜市:人間煙火氣 問需百家業》,聚焦青島市城陽區具有12年歷史的呂家莊夜市。
  • 瘋狂的地攤經濟:除了五菱,人間煙火還點燃了哪些概念股?
    來源:《財經》新媒體原標題:瘋狂的地攤經濟:除了五菱,人間煙火還點燃了哪些概念股?「地攤經濟」的熱火正在向資本市場蔓延。6月3日,憑藉一款「擺攤神車」,五菱汽車(0305.HK)火了!與此同時,A股市場上一大批「地攤經濟」概念股紛紛啟動,多家公司連續漲停,還有多家公司對外公開表示,公司產品和「地攤經濟」相關。同花順地攤經濟概念股指數顯示,6月3日和6月4日,該指數均大漲逾9.6%,逼近漲停。
  • 人間煙火味~火爆的地攤菜市場
    用圖片記錄老百姓自己的生活,用圖片記錄長沙人間煙火味。用圖片記錄長沙地攤菜市場熱鬧非凡的早市。自製的蛋撻,5元3個,嘗嘗鮮熱鬧非凡的地攤菜市場早市
  • 地攤經濟既是人間煙火,更是救命稻草!-坐標:河南省濟源市
    正式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地攤經濟」由於人均耕地面積少,務農的人靠種地已經不足以支撐一家人在當今社會環境的生活,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從上個世紀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市場化的大潮,濟源市就出現了很多「地攤經濟」和「流動式地攤經濟」。
  • 人間煙火總氤氳 此心安處最幸福
    人間煙火總氤氳 此心安處最幸福 近兩個月時間 全國範圍內從成都、鄭州、南京 到青島等城市 陸續放開地攤經濟、夜市經濟、佔道經營 穿越一個被疫情緊繃的春天之後
  • 人間煙火味最美在西安,推薦幾款西安地攤夜市比較火的商品給大家
    隨著地攤經濟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地攤經濟上來。西安的地攤經濟一直就出現了難得的火爆。到底有多熱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喜歡零食的的朋友們可以下單,絕對和地攤一個價格。三隻松鼠,淘寶第一的零食品牌,味道真的不錯。服裝地攤上服裝有多火,你真的不知道,各類夏裝,春秋裝,讓你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