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慢慢變涼,人的胃部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尤其是有胃部疾病的人,在這個時候會更難受,平時生活當中就要多注意暖胃了。那麼,吃什麼可以暖胃呢?暖胃有哪些方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吃什麼暖胃
紅糖
紅糖味甘,性溫,它可以益氣補血、健脾暖胃,對老人和貧血的兒童都是適合的。可以用紅糖加桂圓和薑汁一起煮,這樣做成紅糖桂圓姜水,可以補血溫中,冬季的時候手腳不會冰涼。
狗肉
狗肉是一種常見的秋冬溫補的食材,性溫,服用之後能夠起到很好的暖胃以及壯陽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治療一些脾胃虛寒的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如果患有手腳冰涼以及怕冷還有體質比較弱的患者,服用狗肉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帶魚
帶魚味道鮮美,它的中間有一條大骨,沒有什麼細刺,吃著比較方便,對病後體虛和外傷出血是很有益的。中醫當中認為帶魚可以和中開胃、暖胃補虛。
胡椒
胡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中醫認為,胡椒性熱、味辛,它具有排氣、溫化寒痰、散寒止痛的功效,能夠治療胃寒引起的一些症狀,比如胃痛、腹瀉、食欲不振等,是很不錯的暖胃食材。
它的食用方法也很簡單,在做好的湯裡趁熱撒入一些胡椒粉就可以了,這樣就能起到暖胃的功效,另外,也可以把約6克的胡椒粉研末,倒入杯子裡,加入一些紅糖,衝入沸水,泡一個小時後服用,這種食用方法可以緩解畏寒引起的胃痛。
生薑
俗話說,「家備生薑,小病不慌」。性溫,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擴張血管,促使血液循環加快,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緩解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若是吃了寒涼的食物,或者是被雨淋了之後,可以用生薑和紅糖一起煎服,可以驅散寒氣,消除胃寒導致的不適。
暖胃的方法
做好保暖措施最重要
胃喜暖怕冷,喜潤惡燥,冬季天氣寒冷,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素戴個護肚能讓胃部更加暖和。
冬季晝夜溫差大,晚上用熱水袋或溫熱貼敷貼臍部具有溫陽散寒作用。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
睡前用熱水泡腳
容易胃部不適的人要時刻注意腹部的保暖,及時增減衣被。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驅寒,或者用熱水袋捂一下腹部。另外,可以艾灸足三裡、中脘等穴位,每次灸15分鐘即可。
茴香外敷
取小茴香50克,在鍋中小火翻炒至溫熱,取出裝入布包中,外敷胃部。熱敷時要注意掌握溫度,既要防止燙傷皮膚,又要使胃部有溫熱感。一般,熱敷10分鐘即可緩解胃痛,可以一直熱敷到不痛為止。小茴香所含的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增加胃腸蠕動,排除胃腸道內積存的氣體。
多揉揉腹部
情緒波動較大的親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如果感覺壓力大沒有食慾,可以在醫生的指引下,服用一些疏肝理氣的藥物。
此外,經常運動可以促進氣血循環、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平常多揉揉腹部、每天行走一萬步,有助於脾胃運轉。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暖胃的食物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一些暖胃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天氣變涼,大家要注意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護胃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