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門 金語
要問2020年什麼產品火,我想應該有代餐產品的一席之地。
打開朋友圈,就能看見好友在WonderLab代餐奶昔廣告下嗨聊;喜茶與wonderlab的聯名,更引發了茶飲領域的關注。
代餐奶昔給飲品帶來哪些想像?通過真實評測,我發現了代餐的一些真相。
(自掏腰包,真實評測,童叟無欺)
代餐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可用來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控制熱量的攝入。
2019年,代餐產業開始迎來爆發。今年的疫情,對代餐行業起到了正向推動作用。
代餐行業火進茶飲圈,主要得益於年初喜茶與代餐品牌WonderLab推出的聯名款禮盒,該禮盒已經推出,就迅速引起了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刷屏級討論。
最近,咖門辦公室實測了一波「奶茶味」代餐,也讓我看到了代餐的這些真相:
此次主要測評了WonderLab(即與喜茶聯名的代餐品牌)的12款產品,大致可以分為經典款和創新款。
經典款口味:伯爵奶茶、抹茶玄米、榛子黑巧、核桃黑芝麻、紅豆薏米、拿鐵咖啡。
創新款口味:香芋冰淇淋、玫瑰荔枝、茉莉奶綠、海鹽芝士、楊枝甘露、五仁鹹蛋黃。
上圖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口味都含有麥片、穀物等,大大增加了咀嚼感。
咀嚼一方面增加飽腹感,幫助大腦傳遞飽腹信號;另一方面在口感上增加了愉悅,更像是日常在飲品店喝到的奶茶,減少了喝代餐粉的枯燥感。
口感方面,這一波代餐奶昔從調味上已經比較接近奶茶,只是缺少了鮮果鮮奶的新鮮感。
由於大多數代餐都會以「高蛋白」為賣點,因此大多數消費者會認為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缺乏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造成營養不均衡。
因此,我在某寶後臺拿到了這幾款代餐奶昔的詳細配料和營養成分表。
以我比較喜歡的榛子黑巧味為例,我們可以看到,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是主要營養成分,但除此之外,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能在營養成分中找到。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代餐產品,是在大學期間被b站博主安利的,當時的代餐粉多數採用大罐和大包裝,衝泡方式和奶粉類似,這也就限制了它只能在家或辦公室等固定地點使用。
簡單的衝泡方式
而最近興起的「瓶裝代餐」操作簡單,只需要打開瓶身兌溫水,在擰緊瓶蓋,搖晃均勻即可,1分鐘即可衝泡完成。
方便操作、方便攜帶,也使代餐在加班、出差、健身、戶外或辦公等場景多個場景下都存在機會。
BuildU代餐禮盒
例如雀巢旗下的健康簡餐品牌BuildU,就將代餐產品做成了精美的禮盒,開拓節日送禮場景。
幾乎在每一個代餐產品的淘寶評價中,都能看到價格貴、性價比低的評價。
我們這一次購買12瓶價格為200元,平均下來1瓶約合17元,這樣的價格高於1點點、CoCo都可等奶茶品牌,但即使是奶茶口味,也無法替代奶茶口感。
即使是奶茶口味,也無法替代奶茶口感
調查了一線、二線的年輕朋友,大家普遍認為,如果日常飲用,這一價格還是偏高,很難高頻購買。
價格,仍是代餐快速大眾化的一個阻礙。
圖片來自丁香醫生
一般來說,代餐品牌為消費者提供1個月左右的組合解決方案,並設置一個最優價格吸引購買。
根據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代餐行業營銷洞察報告》,購買代餐的用戶堅持使用的不確定性很大,但如能使用1個月以上,留存率就會明顯提升,因此品牌方應當設法幫助用戶度過1個月的「代餐適應期」。
雖然目前,減肥瘦身是購買代餐產品的最主要動機,養生考慮放在其次。
但當前的代餐品牌已不再以「吃了就能瘦」的宣傳方式來承諾消費者,而是將自己的定位調整為「通過減少能量攝入,輔助減肥」。
代餐產品開始展現出更多對健康的考量,開始逐步轉向更大眾化、普適化的市場需求,比如針對健康飲食或低碳水高蛋白飲食的解決方案。
歐睿國際數據統計,2022年中國代餐市場會突破100億元的規模。
市場向好的同時也讓更多品牌入局,當品牌更多樣,營銷更多元,消費者也會越來越「多變」。今天受歡迎的產品,可能轉眼就會被消費者拋棄。
這一市場,在口味研發上有優勢的飲品品牌,有沒有機會切入?
統籌|妮可 視覺|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