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

2020-12-28 誰能許誰地老天荒

這些西餐廳,是儀式感,也是經典的飲食文化!

西餐文化雖然不算很傳統,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裡也經常會接觸到。特別講究一些儀式感的時候,我們選擇進餐的地方通過都會是西餐廳。記憶裡的西餐廳就是有熱騰騰豐富的鐵板牛扒,牛扒上面有蔬菜有意粉,鐵板上還發出滋滋的響聲,散發出醬汁與牛肉的香氣。牛扒通常會配著一碗羅宋湯,羅宋湯是用牛肉、番茄、土豆以及洋蔥熬燉了幾個小時候濃稠的湯,喝起來有番茄的甜酸味,但是有牛肉以及其他蔬菜的鮮甜味,是西餐裡面最經典常見的一碗湯。

湯一般也會配著麵包或是法包,麵包是搭配牛油來吃,或是有些客人喜歡用麵包來蘸取湯汁吃,這樣麵包泡軟後又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吃起了是另一種風味。西餐的甜點也是讓人很期待的一個環節,西餐甜點都比較精緻,一般都是蛋糕類,最經典的一款可以說是一款軟綿綿的蛋糕上鋪滿了奶油,蛋糕上面會放些水果,一般選擇放的是櫻桃或是草莓,最早期的話還會放一個小雨傘這樣的裝飾品。不過現在已經很難找到這麼經典的甜品的,但市面還是存有著很經典的西餐廳,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三家經典的餐廳。

太平館這個名字是很多人都已經很熟悉的了,是一家經典老字號的西餐廳了。無論是裝修還是菜式都維持了原先的經典,但也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改善著自己的出品。徐錫安是太平館的第5代傳人,他的創業態度是「 力求保持,不求創新」,堅持用新鮮食材並使用原汁原味的烹調方法,照足老祖宗的方法原樣繼承家業。翻開菜牌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大半都是經典的菜式,光看名字的時候,腦補到菜式的模樣,已經能知道那種美味了。

太平館的經典菜品「瑞士雞翅」,到店的客人幾乎每一桌都會點到這款瑞士雞翅,這款菜式其實是醬油雞翅,吃起來的時候會有點甜味,因為用的是甜醬油來醃製的,但是西餐的菜品名字都比較外國化些,所以起名為瑞士雞翅。太平館的甜品「舒芙釐」是很出名的一款菜式,儘管點這款菜式需要等下兩個小時,但是依然有很多客人願意花費這個時間去等待,正所謂細工慢做。舒芙釐之所以要等這麼長時間,一因為它是現點現做的,它需用到7個蛋白以及需要人工攪發30分鐘以上才行。太平館的乳鴿醬汁也是無法複製的,因為這麼多年以來,他們醬汁堅持是用豬皮來熬製的,吃起來就是只有太平館才獨有的味道。即便是百年老店了,但是太平館在出品上還是保持著一如既往的用心。

王家衛的西餐廳在拍電影的時候,餐廳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這家餐廳叫金雀餐廳,位置是在香港的銅鑼灣。因為電影的關係,很多粉絲也來吃飯時間回憶感受下電影的氛圍。前期的金雀是以夜總會的方式營業的,裡面有一個大舞池可供客人跳舞,燈關設計比較昏暗有情調,客人跳完舞后可以在這裡喝杯咖啡或者吃些甜品,這裡的懷舊的環境以及西餐也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經典,很長一段時間,朝偉和曼玉鋸扒談情的位置是一位難求。

哥登堡餐廳是一家三十多年的西餐廳了,餐廳咖啡色皮質卡座、磚形窗花、啡白階磚地如餐廳名字一樣摩登經典。餐廳的牛扒套餐性價比很高,之前經常是一些情侶家庭來吃,現在多數是學生。這裡有一款番茄肉醬的意粉是人氣菜品,肉醬是當天採用新鮮的肉質製作的,番茄醬用的不是罐頭番茄醬,而是廚師用番茄洋蔥熬製出來的濃稠醬汁,吃起來特別新鮮。雜果賓治和椰汁紅豆冰也是到店客人必點的甜品,紅豆冰是將煮好的紅豆加上牛奶以及冰塊,喝起來香甜冰爽。

對於這種西餐飲食文化,我們有的不僅是儀式感更是一份溫暖的親切感。回憶裡面有著舒服的卡座、服務員們紳士的態度、混著煙肉粒、蒜蓉的醬汁,還有那些經典的甜品。

相關焦點

  • 長春6家平價西餐廳,儀式感和性價比全都要!
    不用怕,今天盤點6家平價西餐廳儀式感和性價比全都要King Ranch國王牧場BIG披薩位於桂林路與百匯街交匯的人氣西餐廳,小兩層的休閒美式裝修風格年輕有活力。NUBA帶骨牛排在長春有多家分店的品牌西餐廳,店內環境雅致自然令人感到舒適自在。帶骨牛排是招牌特色,口感鮮嫩多汁肉香四溢,金牌黑椒牛柳意面和榴槤披薩也是好評滿滿值得嘗試。
  • 商場中不起眼的角落裡,卻隱藏著有儀式感的西餐廳,值得品嘗
    前幾天跟幾個好友一起去逛商場,沒留意時間,眼看就到飯點了,就在幾個人正在商量著去哪吃飯的時候,不經意看到商場拐角有家西餐廳,店名起的很有意思,叫做「黎你很近西餐廳」,想著反正到哪都是吃飯,不如試試這裡的口味如何,酒足飯飽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這個頗有儀式感的西餐廳還是很值得去品嘗的,接下來跟小編一起走進這家西餐廳吧
  • 中國古代的飲食文化是怎樣的?儀式感非常的強
    其實,飲食過程就是和食物交流的過程,若只是將食物塞進自己的胃裡,那就不需要什麼飲食文化了。當然在特殊歲月中,比如饑荒年代,吃食真的只是為了解決飢餓。有一個詞「鐘鳴鼎食」,指那些貴族家庭吃飯場面的豪華氣派,連吃個飯都要「擊鐘列鼎」,外人看這個「場面」,不禁會感慨這儀式感太強了! 事實上,這就是飲食文化,如果你看不懂,等於沒真正懂得如何吃。
  • 日本主婦的一日三餐:精緻的飲食,贏在「儀式感」
    日常飲食之中需要小小的儀式感加持,才會把平淡的三餐,調製出滋味;把平淡的日常,贏得「儀式感」。每次看過這位主婦的一日三餐曬圖,都能夠感受她對食物的用心,打造精緻的飲食,讓日常的每餐都贏得了「儀式感」。對於生活而言,一日三餐就是其中點綴著的「儀式」;對於飲食而言,食之精細就賦予了三餐的「儀式」。
  • 儀式感和美味俱佳,蕭山哪裡的西餐最地道?
    蕭山作為一個越來越international的城市西餐不僅是一種美食代表,更是體驗西方文化的一種方式~這些
  • 鄭州普羅理想國窗外西餐廳丨所有的儀式感,都來自愛你的人
    在春暖花開四月裡,窗外西餐廳共接待了1場訂婚儀式、1場春天裡主題婚禮秀、2場生日派對、1場汽車新品發布會。頻繁的團體接待,正是人們對春天與自然的嚮往,對窗外西餐廳地道西式美食、正宗西式服務的最大認可。四月的黃昏是蔚藍的。
  • 廣州探店|北京路一家重儀式感的西餐廳
    .生活處處需要儀式感,打卡一家直男都喜歡的西餐廳楽·Nocturne。這是️藏匿在北京路附近的禺山路7號的一家西餐廳,店面門頭不大,但是卻「內有乾坤」,工作日午餐時間,二層居然都爆滿了。.這裡的出品很齊全:冷盤、沙拉、主菜、主食、飲品、甜品等等一應俱全,適合各個年齡層次客戶。.
  • 喝茶需要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廣州人生活的儀式感離不開茶?
    廣州人的生活從一杯早茶開始,將生活融入到一杯普通的早茶文化之中。食在廣州,是對廣州飲食文化的最高讚譽了。而最能體現嶺南文化與飲食文化的就在最不起眼,卻最有儀式感的一杯早茶開始。這種精髓是文化的一脈傳承,也是嶺南文化的融合。
  • 那些銘刻儀式感的經典鑽戒
    種種場景組成了我們的生活,有快樂的,不快樂的,那些具有儀式感的場景被我們的大腦主動記錄下來,揮之不去。當我們老了,做不了事了,回憶起這些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原以為忘卻的感動,傾注的每一段情便又歷歷在目,甚而比那個時候更加悸動。
  • 衣服沒穿對可別進西餐廳!吃西餐的各種「儀式感」你都了解嗎?
    哈爾濱擁有 100 多年的西餐史,全市粗略估計有各類西餐廳 200 餘家,吃西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吃了這麼多年西餐,你真的吃明白了嗎?場景一" 天太熱不想做飯了,咱去吃西餐吧。"小強和愛人穿著背心短褲,腳踩拖鞋進入西餐廳。隨著西餐走進我們的日常飲食行列,人們去西餐廳的穿著越來越隨意了。電視中常看到穿著正式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多見,但在正式場合還是要遵守男士著正裝、女士著禮服的規定。波特曼西餐廳總經理張克山介紹,雖然現在的西餐廳沒有硬性規定吃西餐必須穿著正裝,但是記住,出入西餐廳至少要儀容整潔、穿著得體。
  • 儀式感滿滿的聖誕大餐,就藏在無錫這11家餐廳!
    儀式感滿滿的聖誕大餐 就藏在下面這11家餐廳 趕緊收藏好 去約那個你喜歡的人吧~ 普羅旺斯西餐廳 |開了18年的經典老牌西餐廳| 地址:梁溪區西水東商業街173-2
  • 非常適合紀念日來的西餐廳,儀式感爆棚,再多事的女朋友都能搞定
    一間非常適合紀念日來的西餐廳,儀式感爆棚,再多事的女朋友都能搞定,別不信,不信你來試試就知道了燃甜品匯,甜品大大的拼盤很有儀式感,敲爆巧克力的那一瞬間,香味濃鬱,裡面的水果酸酸甜甜。魚子醬鵝肝,塗在小鬆餅上,有食物原本的獨特的味道,但稍微有點鹹,感覺小鬆餅可以多放幾個。
  • 法國用餐文化很有儀式感,這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來了解一下!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法國人的飲食應該是最具有藝術感的。因為我們在影視作品或者書上看到的法國人用飯時的場景,基本上都是很正式,很有儀式感的。這當然少不了一點兒浪漫的氣氛,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法國用餐文化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 「重慶解放碑•高空西餐廳」美麗夜景盡收眼底,儀式感滿滿的西餐
    門市價550元的『天慕·雲頂西餐廳雙人餐這家寶藏西餐廳是和情侶約會的絕妙去處天慕雲頂西餐廳便是一家法式西餐廳法餐的儀式感像是有強迫症一般生活的儀式感來自點滴
  • 他棄醫從「廚」,回國後消失大半年,開了家西餐廳卻不在乎「儀式感」
    於是,Y和J回國了,還邀請了回國後在上海寶格麗酒店餐廳任職的HAN回重慶一同經營西餐廳。 photo/Sweet As Food Lab 有格調但不拘束的西餐 在西方,西餐是一種社交,更是一種儀式
  • 生活需要儀式感,廚房也是
    生活需要儀式感《小王子》裡有一段對話:小王子問:「儀式感是什麼呀」狐狸回答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狐狸對於儀式感的理解,似乎就是我們的心聲。生活的儀式感就是讓我們在勞累的工作中找到開心的點,讓我們在疲憊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小樂趣,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色彩。生活的儀式感存在與點點滴滴。我跟朋友出門約飯換的我心儀的衣服,去看電影一定要買上我們的爆米花,哪怕家裡小小的一盆花都盛放這我們對勝過的熱愛廚房也需要一定的儀式感,讓我們的美食更加精緻,讓我們享受製作的過程。
  • 李剛復興村牛排,中國街頭飲食文化的傳承薈萃
    李剛復興村牛排,中國街頭飲食文化的傳承薈萃。美食在現在的生活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美食不分貴賤,不管是高級飯店的美味佳餚,還是路邊的街頭小吃,只要是人們喜歡吃到的就可以稱之為美食,說到街頭小吃,在現在很多城市也是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小吃街,那裡就聚集了很多的美味特色小吃,受到很多人喜愛。
  • 生活需要儀式感!
    沒有儀式感的人生,是很難活得高級的。關於儀式感,《小王子》裡有過一段經典的對白:對於小王子的拜訪,小狐狸提議道:「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來。比如,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
  • 生活需要儀式感,來一頓浪漫的晚餐,精緻一下!
    無論你是獨居還是群居,單身還是已婚,生活都需要一點儀式感,這種儀式感無關矯情,是我們對生活熱愛的一種體現每次約會前的精心打扮,每次紀念日的小小禮品,每個平凡日子裡的小驚喜,這些微不足道的儀式感令我們雀躍,讓我們在單調的日子裡發現生活的美。
  • 校領導穿正裝給108名學生端牛排 獎勵孩子就得給足「儀式感」
    校領導穿正裝給108名學生端牛排 獎勵孩子就得給足「儀式感」時間:2020-12-01 12: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校領導穿正裝給108名學生端牛排 獎勵孩子就得給足儀式感 11月29日晚上7點,衢州江山市錦繡江山外國語學校的西餐廳裡飄出柔美的薩克斯樂曲,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