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肥胖報告:易造成兒童患「老年病」

2020-12-19 騰訊網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兒童肥胖的發生受遺傳、環境和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兒童期超重、肥胖會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甘油三酯、代謝症候群等的發生風險,肥胖還會影響兒童青春期發育,危害呼吸系統及骨骼,甚至對心理、行為、認知及智力產生不良影響。

調查顯示,北京市中小學生膳食結構不盡合理,蔬菜水果類、水產品、大豆堅果類、奶類攝入量不足,而畜禽肉類、鹽等攝入量過多,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等微量元素攝入量偏低。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營養膳食科副主任李時蓮介紹,調查顯示52.4%的孩子每周要吃超過3次甜食,30.7%的孩子每周吃3次以上的油炸和膨化食品,這些數據表明學生的膳食結構存在一定問題。

孩子每天吃什麼能保證不胖而且更健康?《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告訴你答案:孩子的健康飲食與成人有所不同!

健康餐盤321 主食3份,菜2份,肉1份

儘管現在我們吃的啥都不缺,但北京市的調查卻顯示中小學生膳食結構不盡合理——谷薯類、蔬菜水果類、奶類攝入量不足,而油脂、鹽等攝入量過多,而鈣、維生素A、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普遍存在。

那麼,孩子的營養三餐到底該怎麼吃呢?在這次頒布的《膳食指引》中,給家長們支了一招,即「健康餐盤321」原則。吃飯前,把每個孩子每餐的餐盤粗略地分為6份,其中,主食佔3份,蔬菜佔2份,肉類佔1份。家長在給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可以按此建議粗略的估計一下,做到有葷有素有主食。

「之所以把主食的量定到3份,是因為主食是我們國人最好的基礎食物,應作為膳食的主體。其所提供的能量若達到了總能量的一半以上,就能從一定程度上避免攝入過多的肉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學生營養室副研究員張倩說。

「吸引孩子吃主食,不妨讓孩子和粗雜糧成為好朋友。」張倩建議,「有很多東西可以作為常見主食的配料,比如小米、蕎麥、燕麥、薏米、紅小豆等等。這些糧食不僅營養素全面均衡,而且變著花樣做主食也能逐漸地改變孩子對主食的態度,一舉兩得。」

對於每餐佔兩成的蔬菜,深色蔬菜要佔到一半,譬如菠菜、油菜、空心菜等深綠色蔬菜及西紅柿、胡蘿蔔、紅莧菜等,這些菜中富含胡蘿蔔素類物質,是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對於需要大量用眼的學生們來說特別有益,營養價值也高於白菜等淺色蔬菜。

孩子吃肉是好事,因為肉是優質蛋白質、脂類、維生素A、D等的良好來源。但過猶不及,吃得過多,且沒有及時地通過運動消耗出去的話,會增加超重、肥胖等一系列風險。對於學生,可多吃些深海魚、蝦,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利於神經系統的發育。對於常吃的豬肉,建議可多吃瘦的。

奶類製品對孩子也很重要。我國目前整體來說奶類攝入極為匱乏,平均每天只有30毫升左右,相比之下,日本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初三,每天都會在學校喝上一杯奶。差距就在每一天不知不覺地被拉開,影響也是極為深遠的。現在我國男孩的平均身高已經比同齡的日本孩子矮了2.5釐米。

零食分級別 冷飲、油炸、膨化食品少吃

跟成年人不同,零食對孩子起著營養補充的作用。學齡兒童胃容量小,三餐吃的食物可能不能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而初高中學生為了準備中考、高考,睡覺比較晚,距離晚餐超過4~6小時,需要吃些零食來補充營養,提高學習效率。

「但你知道孩子們愛吃哪些零食嗎?《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2011)》中指出,城市兒童的零食以冷飲、油炸、膨化食品為主。」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非常擔心,「零食本應該給孩子的營養加分,但如果選得不好,吃得不對,就會給健康減分。」

「有些孩子甚至零食不離口,一旦養成這種習慣,會導致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可能引起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下降,影響正餐營養攝入,還可能導致挑食偏食。」馬冠生強調,零食是一把影響兒童健康的雙刃劍,家長和老師積極、正確的引導很重要!

因此,在此次《膳食指引》中,也特別強調健康零食的重要性,將零食分為「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限制食用」三個級別。孩子應以新鮮天然的奶類、水果、蔬菜和少量堅果類等零食為首選,譬如新鮮水果可經常食用,而水果沙拉或曬乾的水果乾適當食用,但加工成的果脯、蜜餞等儘量少吃。孩子都喜歡喝飲料,不加糖的鮮榨果蔬汁可以經常喝,超市中果汁含量超過30%的果(蔬)飲料、杏仁露、乳酸菌飲料等適量飲用,而對於含糖飲料、咖啡飲料或果汁含量<30%的果味飲料,應限量飲用。

另外,要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時間。加餐或零食與正餐應相距1.5~2小時;每次食用的份量要小,不能影響正餐的食慾和食量;每天吃零食不要超過3次;睡前1小時、看電視時、玩耍時不要吃零食。

小胖墩該這麼吃 堅持吃早餐,嚴格控制三餐

小學、中學是孩子長個子、長智慧的關鍵時期,而我們的孩子現在卻越長越胖。光是2011~2012年度北京市的調查就顯示,中小學生男、女生肥胖率分別達到了26.2%和15.2%。你敢想像中國人未來的腰圍和體重嗎?

胖孩子不僅容易自卑,而且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體重正常的孩子要高很多。因此,如果家裡已經出現了小胖墩,家長們就要額外注意。

小胖墩該怎麼吃?《膳食指引》中也給出了具體建議。首先要嚴格控制一日三餐,多採用蒸、煮、涼拌和快炒的烹調方式,不用煎和油炸。給孩子準備一個小號餐具,吃飯時細嚼慢咽,減慢吃飯速度,每餐吃七八分飽。對於主食,每天至少有一餐以全穀物為主食,如午餐或晚餐為粗雜糧。

每天都要吃深綠色的葉菜,中餐、晚餐分別至少應有兩種蔬菜。以低脂或脫脂牛奶代替全脂牛奶。

還有一點家長要注意,超重肥胖的孩子一定要每天吃早餐。馬冠生的研究團隊發現,每周偶爾吃1次早餐的兒童青少年的肥胖率為18.6%,每周吃2~4次的是13.5%,每周至少吃5次早餐的是11.8%,而不吃早餐或每周只吃1次早餐的男孩肥胖率高達24.3%。不吃早餐,孩子中午可能會因為飢餓而吃過多的食物。

另外,家長要鼓勵孩子多運動,利用體育課、課間活動時間進行身體活動,保持每天30 分鐘的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譬如快走、跑步、遊泳),並逐步增加到每天一小時。

相關焦點

  • 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 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前不久,《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出臺,受到全社會關注。本期大家談,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學者,探討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編 者防控形勢刻不容緩馬冠生2017年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近年來主要大城市0到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
  • 嬰幼兒開始預防肥胖 預防兒童肥胖的三個方法
    肥胖兒童的抵抗力降低,患感冒、哮喘、胃腸炎等疾病的機會增多。而肥胖若不及時控制,常可並發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至成人后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疾病的發病率升高,成為影響人類長壽的重要原因。同時,肥胖兒童存在著深層的心理衝突、壓力和行為異常,此種情況也成為肥胖難以持續控制肥胖給兒童的身心造成的損害要大於成人。因此,必須做好兒童肥胖病的預防工作。兒童體重控制的重點是防止體重增加,而不是積極減輕體重。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兒童肥胖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 湖南衡陽300兒童血鉛超標,檢測報告被收走
    而這樣的兒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大浦鎮至少有300人。因為環境汙染,這些兒童全都血鉛超標,承受著這個年紀不應有的代價。孫子孫女患上「老年病」       64歲的李來銀不會想到,自己的孫子孫女,會比自己還要提前患上「老年病」:乏力、健忘、貪睡,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 中國兒童高血壓率已達14.5% 肥胖是重要原因 - 環球網
    肥胖是重要原因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高血壓專科主任黃輝教授說,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調研項目共調查了19萬7-17歲漢族青少年,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兒童高血壓患病率已達14.5%,其中男性為16.9%,女性為12.9%;而中國健康和營養調查顯示,全國7個省市6-17歲青少年高血壓患病率從1991年的7.1%上升到2009年13.8%,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 小胖墩讓人憂愁 兒童肥胖如何減肥
    大部分人都認為兒童胖嘟嘟的就是一件喜事,其實兒童肥胖容易患上成年病,而且肥胖的危害會跟隨其一生。因此應該及時避免兒童肥胖,那麼你知道兒童預防肥胖的方法嗎?  肥胖兒童易患「成年病」  「小胖墩」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抗病能力差,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導致「成年病」年輕化,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還有性發育障礙,男孩性發育滯後,女孩性發育早熟;耗氧量高,比正常人高出30%—40%,體內氧氣「入不敷出」,表現為無精打採、嗜睡、
  • 農村小胖墩激增 5招預防兒童肥胖
    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已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困擾。據調查報告顯示, 到2020年,美洲地區超重兒童數量將大幅增加,佔兒童人口總數的1/2,而目前的比例約為1/3;歐盟國家的「小胖墩」比例也將從現今的25%增加到38%。而中國兒童也將成為「肥胖大軍」的重要新生力量,2020年中國將有1/5的兒童體重超標。
  • 人民日報關注「小胖墩」現象:防控兒童肥胖刻不容緩
    前不久,《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出臺,受到全社會關注。本期大家談,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學者,探討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編 者防控形勢刻不容緩2017年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近年來主要大城市0到7歲兒童肥胖率約為4.3%,7歲以上學齡兒童肥胖率約為7.3%。兒童肥胖率不斷攀升、「小胖墩」現象日益普遍,提醒我們防控兒童肥胖刻不容緩。
  • "小胖墩"現象普遍 齊抓共管防控青少年兒童肥胖
    前不久,《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出臺,受到全社會關注。本期大家談,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學者,探討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 3歲孩子被餵到70斤,別把肥胖當成萌,兒童肥胖的危害超過你想像
    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胖嘟嘟的看上去很萌,卻不知道兒童肥胖的危害竟然那麼多。一、肥胖的兒童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壓不要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得糖尿病和高血壓。現在不少超重的孩子很容易就會患兒童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
  • 兒童肥胖的八大危害是什麼 孩子肥胖危害大嗎
    核心提示:肥胖問題早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問題,全球目前超過數億人被肥胖的問題所困擾著,並且肥胖也越發有低齡化的趨勢和傾向,尤其是對於我國而言,肥胖也開始日益成為危害我國兒童身心健康的一種重要因素,每一位家長都需要引起重視,因為兒童肥胖問題還是非常嚴重的。
  • 「假期模式」催生小胖子 兒童如何預防肥胖?
    今年7月,北京市衛計委發布的《北京市2017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顯示,2016-2017學年度北京市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為16.8%,比2015-2016學年度(16.3%)上升3.1%。在肥胖的學生中,低年級的學生佔70%,其中男生佔到2/3,小學高於初中,男生多於女生。  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變胖?肥胖對孩子的各方面都有哪些影響?
  • 《兒童零食行業研究報告》
    2019年7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WTO)發布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食品中添加的游離糖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那麼食品中的游離糖是什麼呢?食品中的游離糖不但包括加工過程中添加的白砂糖、蔗糖等單糖和雙糖,,還包括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因此配料表中含有各種果汁濃縮汁的兒童零食也是不易經常食用的。
  • 愛喝碳酸飲料易得糖尿病 預防兒童糖尿病有4招
    原標題:愛喝碳酸飲料易得糖尿病 預防兒童糖尿病有4招   原標題:愛喝碳酸飲料易得糖尿病 預防兒童糖尿病有4招   糖尿病近年來也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兒童患上了糖尿病。這和孩子們平時的飲食方式以及生活習慣有比較密切的關係,有時候家長出於溺愛心理而不對孩子的飲食進行控制和引導,導致兒童出現一些肥胖病症,進而為糖尿病埋下了隱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兒童糖尿病的飲食問題:   兒童愛吃兩類食物當心糖尿病   兒童患糖尿病有幾大原因:有的是因為遺傳;有的是環境衛生問題,造成病毒感染;還有就是肥胖。
  • 齊抓共管防控青少年兒童肥胖 學校要辦好營養與健康課
    原標題:齊抓共管防控青少年兒童肥胖(大家談·關注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③)  前不久,《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出臺,受到全社會關注。本期大家談,我們邀請三位專家學者,探討如何更好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 兒童肥胖怎樣減肥
    核心提示:並不是只有成年人才會嫌棄自己的身材肥胖,就連孩子也是一樣的,現在的孩子已經不像以前一樣了,很小就開始喜歡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並且太胖的身材自己也會嫌棄,只是家長喜歡孩子胖一些而已,那麼兒童肥胖怎樣減肥呢?
  • 喝全脂牛奶,兒童少肥胖
    加拿大多倫多聖麥可醫院的兒科醫生分析了7個國家28項研究(涉及近2.1萬名1~18歲的孩子),考察兒童飲用牛奶與超重或肥胖風險之間的關係後發現,與喝低脂牛奶的兒童相比,喝全脂牛奶的兒童超重或肥胖的機率要低40%。
  • 兒童肥胖如何減肥比較好
    核心提示:兒童是肥胖的易發人群,給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所以兒童減肥很有必要,為避免盲目減肥造成後果,所以兒童科學減肥很有必要。那麼兒童肥胖如何減肥比較好呢。有關方面的專家指出,兒童減肥要堅持科學的減肥原則,減肥藥之類減肥方法必須應該禁止。
  • 兒童太胖怎麼減肥 肥胖兒童如何減肥好
    核心提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的營養也越來越好,但是在長期過度的營養攝入下,再加上缺乏日常運動鍛鍊,使得越來越多的肥胖兒童開始出現。我們知道兒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肥胖固然會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身為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健康減肥。
  • 日本兒童死亡率和肥胖率在全球高居首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周二發布的報告指出,在報告所提及的41個發達經濟體中,日本的兒童死亡率和肥胖率最低,在保護兒童健康方面高居首位。專家認為原因有很多,包括公眾對健康問題的重視以及定期組織學生體檢。但最重要的還是校園午餐特別計劃。
  • 兒童肥胖危害多 這些「痛」父母一定要知道!
    日前,網上一位3歲女童被父母餵到70斤直播賺錢的話題引發熱議,兒童的肥胖問題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恰巧,最近,福建省政府也發布首份健康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報告顯示六年級學生肥胖比例廈門排全省第一,這樣的「全省第一」咱們還是不要的好。兒童肥胖症會誘發各種疾病,其危害性不言而喻,那麼在減肥「大計」這條路上,還是聽聽專業醫師怎麼建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