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嘜媽。今天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坐月子期間對新生兒護理的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新手媽媽。
新生兒護理的20個重點注意事項,記得劃重點做筆記咯。
1、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正常體溫是36.5-37.3℃之間,建議媽媽每天測一測。
2、新生兒的睡眠時間是每日16-20小時,不建議用枕頭哦。
3、寶寶肚臍脫落後,建議一周兩次遊泳。有助於寶寶生長和消化。
4、新生兒的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是出生後2-3天後出現,7-10天達到高峰期,一般黃疸指數在12以內,大概15天左右消退。主要的護理就是多吃多拉,促進排洩。病理性黃疸聽醫生醫囑處理,大概28天左右消退。
5、新生兒出生後,醫院會在24小時內打卡介疫苗和B肝疫苗。打B肝疫苗前,醫生會問媽媽產檢時是否有B肝抗體。出院後注意寶寶的左手手臂是否有發膿跡象,如有注意消毒處理,不要人工挑破的。卡介疫苗在注射後,三個月內可能出現化膿,證明疫苗注射成功並起效。滿月後記得帶寶寶去社區醫院打第二針B肝疫苗。
6、新生兒72小時後,醫生會採集寶寶的足底血進行先天性疾病篩查。這個篩查有3項基礎項是免費的,額外可增加1-2項自費項目。結果是一個月後通過網上公布,自行查詢。
7、新生兒的臍帶要消毒處理,每天早晚各一次,建議用碘伏消毒。75°酒精也可以,但是酒精相對會比較刺激。寶寶的臍帶會在兩個星期內脫落,如果期間有化膿的現象要及時就醫。臍帶發炎會出現發燒併發症。
8、新生兒洗澡時間一般選在哺乳後半小時,時長5-10分鐘。注意水溫不可以超過40℃。避免燙傷!
9、新生兒頭痂是正常現場,新手媽媽不要用手去摳,避免摳破寶寶頭皮受感染。正常在3個月內自行消失,我們也可以用棉籤沾點茶油擦拭,等頭痂軟化後溫水衝洗。
10、新生兒穿的紙尿褲一定要及時更換,寶寶皮膚嬌嫩,容易紅屁股。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更容易紅屁股哦。
11、新生兒紅屁股,建議用溫水擦洗,幹紙巾印幹後,塗上橄欖油或茶油、芝麻油。個人親測覺得木瓜膏最好用。平時注意多暴露寶寶臀部,保持乾爽。如果重度紅屁股,有糜爛情況,及時就醫。切不可以自己使用含激素的藥膏擦拭,避免感染。
12、新生兒餵養最好選母乳餵養,遵循按需餵養。如果媽媽身體不適確實無法母乳餵養,我們可以遵循這個原則「1-2周一般吃奶量在60-90ml/次,3-4周時90-120ml/次。一般3小時餵一次。」
13、新生兒哭鬧,一般有這幾種情況:寶寶餓了,寶寶尿了或拉臭臭了,寶寶悶熱了,寶寶肚子不舒服,寶寶求抱抱。媽媽可以嘗試多觀察,找準規律。像寶寶滿臉通紅,躬身子,大聲哭鬧,多半是腸絞痛或腸脹氣引起的肚子不舒服。我們可以嘗試飛機抱,或者讓寶寶趴在床上都可以緩解。
14、新生兒14天後可以補充維生素AD。有些媽媽會問,市面上有維生素D3和維生素AD兩種,我該怎麼選?其實兩種都是維生素,區別並不大。我們只要看成分,像維生素D3就是400單位,維生素AD中的維生素D3是600單位、維生素A是1800單位。我們新生兒每天只需補充維生素D3的量是400單位,一直服用到2歲。
15、新生兒可以及早開始進行視覺訓練,看黑白卡,堅持每天一次,每次20分鐘。看卡片的時候,我們可以多跟寶寶互動,說話。讓寶寶熟悉我們的聲音,培養感情,練習追視能力。
16、新生兒大便次數,母乳餵養一般是一天8次左右,顏色金黃色,稀糊狀,不成形的。正常的小便次數一天在10次左右。如果是混合餵養,每天大便次數在3-6次,黃色軟條狀,小便次數在8次左右。
17、新生兒的體重發育方面,我們可以參照這個「我國正常新生兒的平均體重是3.2-3.3kg,一般計算法:出生1-6個月體重=(出生時體重+月齡*700g);出生7-12個月體重=(6000+月齡*250g)。如出生時體重3.2kg,5個月大時就應該是(3200+5*700)=6.7kg」。疫情期間,媽媽可以自我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哦。
18、新生兒的身高發育方面,我們可以參照這個「第一個3個月平均每月增長3.5cm,第二個3個月每月平均增長2cm,後半年平均每月增長1-1.5cm」。媽媽可以自我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哦。
19、新生兒的頭圍發育方面,我們可以參照這個「出生時平均頭圍3-34cm,一歲時46cm,兩歲時48cm」。頭圍偏差大也是要引起注意的哦。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媽媽可以自我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哦。
20、在抱姿方面,我們要注意「一月齡寶寶橫抱,二月齡寶寶可斜抱,三月齡寶寶可嘗試豎抱或拖著抱。」
好了,以上是嘜媽對新生兒護理的20個重點經驗分享。希望幫到有需要的新手媽媽。
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可以私信我(關鍵詞),我為大家專門準備了小彩蛋,不要錯過哦~
註: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48小時內必刪,謝謝!